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百歲CIT的戲劇性死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3日 13:29  《英才》

  第一家接受美國政府救助無果破產倒閉的企業。

  文|本刊記者 何春梅     出處|《英才》雜志12月刊

  剛跨過百歲的美國最大中小企業商業貸款機構CIT集團最終未能起死回生,倒在了100歲跨101歲的路上。

  金融風暴是CIT難保百年基業的罪魁禍首,大筆壞賬加資金吃緊最終導致了美國歷史上僅次于雷曼兄弟、華盛頓互惠銀行、世界通信和通用汽車的第五大企業破產案。早在今年7月就已經露出破產苗頭的CIT,命系“政府救助”一線。然而,CIT和輿論對“不救”后果的渲染最終沒能打動政府,聯邦政府拒絕再救CIT,他們似乎想賭一把,賭CIT破產不會對實體經濟構成重大沖擊。

  于是CIT還成了第一家接受美國政府救助無果破產倒閉的企業。

  不過,市場總是充滿了戲劇性。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重挫504點;而CIT破產后,道瓊斯指數不降反升,開盤即上漲約40點。雷曼兄弟破產后信貸市場陷入停滯,而CIT破產后直到現在,市場幾乎連眼睛都沒眨一下。

  看起來,CIT“死”得似乎“有些冤”,當初被救是因為形勢不好,如今被拒卻是因為“如果CIT明天消失了,并不意味著世界末日已經來到!

  運氣不好?

  就在C I T剛剛進入次級房貸和學生貸款兩大高風險、高收益的領域之后,這兩個領域的市場就開始崩潰。

  CIT的命運正好可以作為“命運”二字的正解:成功了是命好,失敗了是運氣不好。

  對于美國中小企業來說,CIT無疑是一家重要的企業,接受CIT貸款的中小企業客戶已超過100萬個。過去一個多世紀以來,CIT一直是美國中小企業的主要融資來源之一,經營穩健而保守。新世紀后,華爾街老兵杰弗里·佩克(Jeffrey Peek)擔任CIT的首席執行官,可以說,他的上任改變了CIT的命運。

  曾一度競爭過美林公司首席執行官的佩克在掌舵CIT以后,進行了現在看來顯然是不合時宜的擴張——將業務擴展到次級房貸和學生貸款領域。事實證明佩克的運氣確實不怎么好,就在CIT剛剛進入次級房貸和學生貸款兩大高風險、高收益的領域之后,這兩個領域的市場就開始崩潰。

  由于CIT主要以債券市場為主要資金來源,自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CIT就面臨著嚴重虧損。雷曼倒閉以后,其旗下的債務業務幾乎全線消失,這讓CIT一度處于缺血狀態。再加上危機之下投資者趨于保守,CIT獲取資金的渠道越來越少。和華爾街不少金融公司一樣,主要通過債務市場籌集運營資金的CIT,因為過于依賴資本市場一直承受著高昂的資金成本。為了獲得美國聯邦政府援助,CIT和其他如高盛和美國運通等大型的金融機構紛紛改制成銀行控股公司,此后,CIT獲得了政府23億美元的注資。

  然而,政府的救助并未給CIT帶來好運。今年第一季度以來,CIT開始出現嚴重的流動性短缺危機。為緩解資金壓力,CIT申請加入“暫時流動性擔保計劃(TLGP)”,加入這個計劃,金融機構就可以發行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擔保的債券。自去年11月以來,加入該計劃的銀行和金融公司已經發行了2850億美元的擔保債券,CIT也希望借此渡過難關。

  但FDIC并沒有向CIT拋出橄欖枝。CIT擁有590億美元長期負債,其中包括明年到期的100億美元。信貸危機爆發后,CIT的日子一直都不好過,靠不斷降低其信貸額度勉強度日。FDIC認為,CIT集團的信貸質量正在惡化,若繼續為其所發行的公司債提供擔保,將會使納稅人的資金面臨風險。

  爭取短期緊急融資被拒之后,關于CIT財務惡化的消息在今年7月迅速流傳開來。

  泥菩薩過河

  政府救助和債務重組均告失敗,無奈之下,CIT不得不接受破產保護的現實。

  去年11月,在CIT向美聯儲提交改制成銀行控股公司的一份申請聲明中,佩克表示:“在當前充滿挑戰的環境下,很多中小企業為求生存苦苦掙扎。作為連接華爾街和大眾的橋梁,CIT仍然是為數不多的能向這些中小企業提供流動性的機構之一。”

  不過現在看來,在遭遇了政府的閉門羹之后,CIT自己也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了。CIT不得不開始艱難的自救之路。在此次財務危機爆發前七個月,CIT就已經采取了很多措施,諸如出售股票,以新債換舊債,接受美聯儲監管等,期望通過這些努力重新獲得融資,以免于進入破產保護程序。然而,事情并沒有按照CIT高管們的愿望發展,他們期待的轉折點并未到來。

  7月中旬,CIT數月來的掙扎與嘗試似乎有了希望。在政府明確表示不會伸出援手之后,CIT隨即與主要債券持有人達成了一項30億美元的緊急融資協議,條件是CIT將向債權人支付全部融資的5%作為協議簽署費用,并且其支付的年利息率高達13%,這比三個月期的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息高出25倍以上。雖然條件苛刻,但此時的CIT已如溺水之人,就算這些債權人伸出的是利刃,也不得不伸手去抓。

  這一消息立即在資本市場上有所反應,CIT股價在第二天開盤即暴漲101%。不過,局勢在兩天之后就又發生了巨大的改觀。7月21日,CIT向市場通報了其二季度虧損15億美元的預警。CIT的股價又“很識時務”地應聲跌落。

  此后,直到正式向政府提出申請破產保護之前,CIT一直為其超過300億美元的“以新債加股份置換舊債”的債務置換計劃奔走于各債權人之間。CIT還曾就融資問題向巴菲特等個人投資者尋求援助,但最終未能如愿。

  政府救助和債務重組均告失敗,無奈之下,CIT不得不接受破產保護的現實。

  在CIT正式申請破產保護之前,10月28日,CIT從一個多樣化貸款商團體那里獲得了45億美元的貸款,一天之后又與著名投資人卡爾·伊坎達成了協議,從其公司獲得了10億美元的信貸額,CIT還在同高盛公司進行融資計劃。與此同時,CIT并沒有放棄對政府的游說,以期獲得更多的融資。CIT希望通過這項所謂的預先包裝破產計劃,減小那些依靠它提供專項資金的零售商以及其他公司的損失。

  11月1日,CIT發表聲明說,集團主要債券持有人支持申請破產保護,美國聯邦破產法院隨即在接下來的兩天里迅速確認通過了CIT的破產保護計劃。

  CIT聲明說,進入破產保護程序后會加速重組進程,有望年底前擺脫破產保護。CIT同時表示,申請破產保護的僅包括母公司CIT集團以及CIT集團特拉華州基金公司,猶他州銀行CITBank在內的旗下各營運子公司均不在此次申請破產保護之列,這些公司將繼續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

  根據CIT的說法,他們希望通過重組減少100億美元債務。不過,這也許只是CIT的一廂情愿。美國《紐約時報》報道認為,貸款機構依賴于債權人和客戶的信任,一旦進入破產保護程序,在外界看法中往往形同獲判死刑。也就是說,CIT若要留住客戶,迅速走出破產保護至關重要。

  這一案例也許會成為金融機構能否借助破產保護“重生”的一次演練。

  政府的“試金石”?

  救不救C I T,成了人們觀察政府對中小銀行態度的一個風向標。

  “可憐的CIT就像美國政府的一塊試金石!币晃蝗A爾街分析師指出。雖然因為美國政府的扶持令諸如高盛、美銀等大機構的業務有所增長,但這并不意味著小銀行也有同樣的待遇。

  自今年7月CIT危機不斷惡化以來,人們就一直在關注政府對CIT的態度。救不救CIT,成了人們觀察政府對中小銀行態度的一個風向標。目前為止,美國政府先后救助了多家大型金融機構,但如今的CIT顯然不在他們的救助之列。因為,CIT倒閉不會像貝爾斯登和花旗那樣對整個金融系統產生威脅。

  作為美國約100萬家中小企業主要融資來源,CIT在亞洲、加拿大及歐洲也有提供貸款業務。不少人認為,倘若CIT倒閉,美國的這些中小企業將面臨生死之劫,而CIT在全球的業務又將帶來可怕的骨牌效應。

  人們的擔憂并沒有影響到美國政府的決定,他們最終選擇了“見死不救”。業界推測認為,盡管美國中小企業借貸總量巨大,但業務高度分散。美國《商業周刊》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美國每年發放的中小企業貸款總額在1萬億美元以上,而CIT發放的貸款僅占到其總規模的幾個百分點。由此可見,盡管破產可能會給它的現有客戶帶來一些不便,但更多信用可靠的放貸機構很快就能彌補CIT的空缺。

  “CIT的破產帶來的更多是一種心理作用,對美國經濟不會有太大影響。”在接受《英才》記者采訪時,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如此評價,“也許人們真的是被經濟危機嚇怕了,一點風吹草動就會很緊張,而事實并沒有想象中可怕!

  就在CIT申請破產的前兩天,美國有9家銀行被FDIC接管,創下單日美國銀行倒閉數的“歷史紀錄”。迄今為止,美國倒閉的中小銀行數已經超過100多家。多位市場人士認為,美國銀行倒閉將呈上升趨勢,而CIT未再次獲得政府救助似乎表明,動輒拿出數百億美元救助金融機構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郭田勇認為,當前美國的這波中小銀行倒閉潮不過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小銀行抗風險能力弱,信用度較差,穩定性也不夠好,其脆弱性導致了實體經濟存在的問題必然會突出表現在小銀行身上。

  “大銀行畢竟是少數,美國的銀行有一萬多家是中小型銀行,如今的危機也是一次洗牌的過程,銀行倒閉不過是見怪不怪的事情。美國銀行此前存在的問題如超前消費和過度消費在危機之中對實體經濟的打擊很大,如今消費沒能恢復,儲蓄率也沒有明顯上升,美國銀行業還沒有形成新的盈利模式,而美國的經濟此時又沒有真正復蘇,所以美國銀行業還將經歷一段較長時間的調整!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監管機構現在擔心進一步實施大手筆救助可能會損害私有市場完全恢復運作的能力,因此,在確信其不會造成系統性危害的前提下,美國政府可能更愿意借助市場力量來解決問題。這些判斷似乎得到了美國財政部的支持:“即使處于金融壓力下,我們也認為政府對個別公司施以例外援助需要相當高的門檻。”

  只是對于中小企業來說,CIT的破產之痛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消化。除此之外,人們更為擔憂的是,CIT的破產使得納稅人注入CIT的23億美元無形中打了水漂,今后還會有多少個CIT和23億美元深藏在美國財政部賬下?而市場又能承載住多少個CIT規模的金融機構破產?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快速注冊新用戶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電話:9510567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