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國外企業在華的研究中心,成本低又易操作,且風險小。更為關鍵的是通過這樣一次收購,實現了向產業鏈上下游的擴張,為今后的國際競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浪潮的蹊徑
文 / 本刊記者 焦 晶
人們常常打趣:身處IC(集成電路)業,“一覺醒來世界就變了”。
一年多來的經歷讓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堅信,事實確實如此。
就在一個多月前的8月12日,位于西安的奇夢達中國研發中心換上了新標識:西安華芯半導體有限公司——浪潮集團的又一新成員。在圍繞戰略規劃反復部署,經歷了數不清的談判之后,浪潮終于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將這一全球第三大、歐洲最大的內存芯片廠的重要研發中心收歸囊中,邁出了向集成電路產業進發的關鍵一步。
3000萬元人民幣的收購價格,在喧囂的中國企業海外抄底浪潮中實在不起眼兒,但是這次收購,卻頗具“樣板”意義——顯然,收購國外企業在華的研究中心,成本低又易操作,且風險小,更為關鍵的是通過這樣一次收購,實現了向產業鏈上下游的擴張,為今后的國際競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這并非故事一開始就預料到的結局。
事實上,在IC產業低谷和金融危機的雙重背景之下,這注定是個一波三折的引人故事。而浪潮的智慧在于,在瞬息萬變的復雜情境中,始終做到了緊盯自己的方向,并且靈活應變,不但拿到了自己想要的,而且為下一步國際化發展鋪好了臺階。
野心
對浪潮而言,盯上奇夢達并非偶然。
作為國內惟一一家在軟硬件領域都具有領先實力的IT企業,浪潮近幾年來一直在謀求轉型,期待成為國內最大的軟硬一體化的IT服務供應商,并由國內IT產業第一陣營向國際第一陣營跨越。“軟”的方面進展非常順利,2008年,浪潮已經位列中國自主軟件產品企業首位(2009年工信部與國家統計局排名)。但在硬件產業領域,雖然浪潮的服務器、存儲等產品已經保持多年自主品牌銷量第一的地位,然而由于芯片級的核心技術均為國際廠商所控制,浪潮在產品前瞻性的把握上,以及進一步降低成本方面仍然與這些領域的國際一線廠商有差距,一直處于被動局面。
這其實不是浪潮一家企業的難題。
事實上,集成電路產業一直是中國企業的弱項,但中國對此卻有著巨大的需求。2008年,我國IC進口費用高達1400億美元之多,已經超過石油成為第一大進口商品。據iSuppli數據統計:中國IC的供應量僅能滿足中國市場不到14%的需求,預計到2013年這種供需間的差距將超過1000億美元。
這個瓶頸當然要突破!
2008年年初,“向上游走”正式納入浪潮的發展戰略。
“做集成電路,選擇什么方向?”孫丕恕對《中外管理》回憶說,“分析來分析去,要做存儲器。切入這個中國的空白產業,不但是浪潮的期望,也是山東省的重要規劃之一。”
“所有電子信息產品,包括你的電腦、筆記本、洗衣機等等都離不開存儲器。中國人總說糧食是戰略物資,而存儲器就是電子信息產業的糧食。而恰恰這個戰略性物資全部是進口的,并且現在占到全球將近一半的應用是在中國,我們全部是進口。”孫丕恕感嘆說。
為了在集成電路產業上突破,2008年5月,由山東省政府牽頭,浪潮集團、山東省高新技術投資有限公司和濟南高新區三方各出資一億元,注冊成立了山東華芯半導體有限公司。其目標是建設并運營世界先進的集成電路生產線,逐步打造以存儲器及相關產品為主的集產品設計、工藝研發、晶圓制造和封裝測試于一體的集成電路產業集群。
但存儲器是個需要強大投資的高科技行業,其工藝技術必須保持不斷升級,需要強大的人才團隊支持。而這些,對浪潮和山東來說都幾乎是空白。
怎么辦?借助外力成為第一選擇。
奇夢達因而迅速進入浪潮的視野。因為,即使放眼全球,在存儲器領域領先的企業也屈指可數:韓國的三星、海力士,德國的奇夢達,美國的美光等。以韓國政府與企業的密切關系,基本不存在合作可能;美國對技術也一直保護嚴密;其他一些臺灣的企業主要是代工。至少在當時看來,奇夢達是惟一的選擇。
“這是在分析整個產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和如何才能加快發展這個產業的角度后做出的決定,要想實現浪潮的戰略,必須和它合作。”孫丕恕對《中外管理》說,“這直接關系到以后進軍國際市場。”
不過,即便是這樣,孫丕恕也并沒想過一定要吃下奇夢達。最初的方案,其實是合資。為此,孫丕恕還曾專程前往德國考察。
在過往的十幾年中,浪潮其實一直習慣以合資的方式來推進國際化。目前已經跟微軟、愛立信、LG等組建了五個合資企業。這也是浪潮保持與世界創新技術發展緊密相隨的招數之一。不斷地與國際企業合資,大大地推進了浪潮的國際化進程。如今,浪潮已經在美國、日本、委內瑞拉三個國家建立了三個子公司從事軟件外包、軟硬件產品生產制造等業務,在非洲、南美等13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產品銷售。海外業務已占總體業務的10%以上。
不過這一次,浪潮打破了常規。
一波三折
浪潮集團副總裁高傳貴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第一次與奇夢達管理團隊正式會晤的場景。
那是在2008年8月。其實早從2008年早期,浪潮和奇夢達就開始了接觸,一個想尋求技術合作伙伴,一個想擴大產能,進一步提升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共同的追求使雙方的交流一路順暢。
“奇夢達的高層當時雄心勃勃,說他們正在全球尋找合作伙伴以聯手抗衡三星,他們的技術是最好的,客戶也都是大客戶。”高傳貴回憶說。這并非夸大之辭,早在2007年,奇夢達就已經做到40多億美元的銷售額。
這和浪潮的想法不謀而合。進軍集成電路產業,山東也有大規劃,當時已經明確第一階段投資20億美元,這在中國是很少見的。
其實在當時,存儲器產業已經處于低谷之中,價格一路下滑,但這并沒有動搖浪潮的戰略信心。業內人士都知道:做存儲器產業,虧損的時候像印鈔機,但發財時也像印鈔機。其自身特點決定了必須有堅定的信念才能涉足。
但僅僅兩個月后,乾坤大顛倒,產業低谷加之金融危機致使需求大幅減少,雙重擠壓之下,奇夢達資金流無力支撐,“狂瀉不止”。其母公司、德國最大的半導體產品制造商英飛凌也日子艱難,火燒眉毛似地急于止血,因而對其幾乎“用腳踹”,堅決要賣掉。
并購的概念被正式擺上桌面。
浪潮的交流對象變更為英飛凌。從2008年10月起,雙方頻繁溝通,開始就股權收購的具體操作方案進行談判。
在外界看來似乎該竊喜的浪潮,此時很清醒地知道:要花的不僅僅是買的錢,買了之后還要養。也因此,交流的焦點不僅是價格,更始終緊緊圍繞如何發展山東集成電路產業這個核心。
孫丕恕此時已經預料到可能的變化,“如果我們不出手,奇夢達肯定就死了。”他說。
但浪潮依然沒去搶時間。要知道,奇夢達需要大量的資金才能盤活,對此,浪潮不可能給予承諾。事實上,奇夢達也一直在積極和當地政府溝通,準備重組方案,提出一個3.25億歐元的救助計劃,只是大家都沒想到的是,這個方案最終沒通過議會陳述。
隨后的2009年1月23日,奇夢達走投無路,宣布破產保護。
事情再度發生了質變。
“從法律程序上完全不一樣了。”孫丕恕解釋說,“原來英飛凌是它的股東,只要跟英飛凌談就可以了。但破產保護后,奇夢達就交給臨時破產管理人來管理,演變成要跟破產管理人以及債權人小組談。”
綜觀全球,其實不乏破產保護之后通過重組再獲新生的案例。在奇夢達的破產保護過渡期中,浪潮也一直在積極介入,雙方的溝通甚至一度細致到奇夢達如何進一步精簡、如何快速研發、山東如何建廠等等。但有效防范風險,依舊是浪潮秉承的最大前提。
留住希望
2月下旬事情再度轉折。奇夢達除了德國慕尼黑總部及德累斯頓工廠外,其他地區的控股公司已經分別破產或關閉。
“我們反復分析,雖然與奇夢達合作是我們的一個切入點,但如果和它合作不成,山東依然要發展IC產業,我一直在尋求全球的技術團隊,而就在身邊的這個我何樂而不為呢?”孫丕恕說。
這個“在身邊”的就是奇夢達位于中國西安的研發中心。
這是個160人的團隊,也是奇夢達全球第二大研發中心,從事計算機用動態存儲器芯片的設計研發,擁有全過程的研發、測試和工程化分析能力,在外資設立的集成電路研發機構中處于領先地位。僅設備價值就達人民幣8000余萬元,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總價值上億元。
“中國芯片產業要有突破,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切入點。”孫丕恕認為。而奇夢達西安研發中心具備的正是產品設計研發能力。
隨后,浪潮在推進對奇夢達整體收購的同時,對奇夢達西安研發中心的收購談判也正式納入議程。“如果我們與奇夢達總部長時間談不成,西安這幫人到時也就找不到了,所以無論如何要拿下。”高傳貴說。
策略的調整,大大地降低了談判的難度。雖然談判對象依然是德國的破產管理人,但畢竟收購對象在地理位置上屬于中國,可以隨時和員工交流,掌握的信息更準確及時,法律上也更熟悉。而且規模相對小,更易掌控。
值得一提的是,浪潮之前在和國際企業合資過程中積累的經驗也得以展現和運用。“需要用國際化視野來考慮問題。包括國際化的運營管理模式,方方面面都在影響著你,在收購中遇到某個場景時都會產生聯想。”孫丕恕說。一個最顯著的體現就是用國際化的思維方式考慮國際化的團隊。“我們早在以前的合資公司中就認識到這一點。對IC企業來說,人才團隊是核心”。
早在收購簽字前,高傳貴就和即將被收購的團隊反復溝通,向他們闡述浪潮的價值和山東省集成電路產業的整體規劃,對資金和外部環境的提供給予承諾,并保證對骨干人員的激勵給予特別的尊重。
最終,高傳貴如愿以償。2009年5月4日,收購協議正式簽署,所有核心骨干也全部留了下來。
“其實整個過程中,競爭對手很多,浪潮最終贏了,也是因為完整的戰略規劃使西安研發中心的團隊樹立了信心,看到了發展的希望。”孫丕恕坦言。
并購只是方式!
從合資到并購,再到并購一個研發中心,浪潮此次“海外抄底”可謂一波三折。但盡管到目前為止,已經達成的收購只是一個位于國內的研發中心,但在浪潮的國際化規劃中,這次收購所扮演的角色依然不可小覷。
“它使浪潮具備了和世界上最先進的集成電路產品設計研發技術同步的能力,有一個國際化的人才團隊,這對我們來說等于建立了一個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個先進企業對接的平臺。”孫丕恕說。
如今,西安華芯已經正式運轉了四個多月,產品設計研發工作進展順利。作為這個新公司的掌舵人,高傳貴不但在浪潮的產業鏈條上找到了適合其研發的產品——主板芯片,更為發揮其核心能力,即存儲器芯片產品研發找到了用武之地。
中國大陸只有存儲器應用需求市場,而沒有能支撐它的研發平臺。換言之,中國大陸需要產品,但沒有產業支撐。即使立刻投資興建生產線,建成也是兩年之后的事了。那么,西安華芯研發的產品如何才能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早在收購奇夢達西安研發中心之前,浪潮便找到了臺灣華邦電子攜手,后者也是奇夢達的代工企業之一,擁有先進的量產技術。如是,西安華芯這塊金子便不愁發光。
最近幾個月來,高傳貴一直在馬不停蹄,按照戰略規劃穩步推動,圍繞研發中心具備的優勢做產品研發的規劃,結合中國巨大的內需市場開發客戶,樹立品牌等等。“中國的市場真的很巨大,原來沒有人想,但現在我們在想。”他很有信心地說,“我們的基礎已經不一樣了。現在我們可以更好地把握產業發展節奏。”
而且,這才僅僅是開始。在西安華芯身上,浪潮可謂寄予了厚望。
孫丕恕表示:西安華芯將與浪潮高效能服務器和海量存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浪潮集成電路設計中心,共同構成浪潮集團硬件產業的高水平研發創新體系。浪潮集團將進一步投資一億元,加強集成電路設計。此外,浪潮集團還將在國內外通過并購、合資等手段進行拓展。
值得強調的是,收購奇夢達西安研發中心并非最終結局。事實上,浪潮和奇夢達的談判一直在進行中。至于秉承的原則,依然是“要和你的戰略一致,并購只是個方式,并不是目標。一定要看是否有可控性,這并不是控股的概念。比如實際上對管理團隊的選擇和技術可否掌控是我們始終在分析的問題。”孫丕恕說。
“戰略一直沒有變,只是由于危機,全球產業在劇烈變化,我們也在看,有可能會找到更好的方法或其他的合作伙伴,具體步驟會有調整。”孫丕恕說。管理
責任編輯:紀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