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以內,海爾的定位仍將是領先的家電廠商,基本沒可能轉為單純的研發商或是渠道商
文/李剛
根據報道,在近期的一次閉門會議中,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表示,海爾將從制造型企業轉型為營銷型企業,將生產環節外包,專注于研發、品牌、渠道、和服務(這些常被稱為企業的“軟身段”)。如能成功實現商業模式的轉型,海爾將徹底打破家電行業的競爭格局,但這一轉型過程困難重重。
轉型: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海爾將逐步擺脫從家電研發、生產、到渠道銷售品牌經營垂直整合的舊商業模式,試水制造環節外包。在新的商業模式下,海爾將專注于研發、品牌經營和渠道服務,由生產型企業升級為營銷型企業。
張瑞敏表示:“我們的戰略將是進行越來越多的制造環節外包。”具體操作上,海爾生產外包將在可控制范圍內逐漸鋪開,緩解對企業現有業務的沖擊。海爾希望先與臺資的聲寶、寶成等OEM商建立合資企業,之后逐步減持合資公司股份,最終退出制造環節。
張瑞敏認為,白電行業的競爭已由技術革新和產業規模擴大轉向商業模式的競爭。而實現生產外包是商業模式升級的核心步驟。
自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家電行業的競爭呈現為一輪接一輪的價格戰,導致家電業務利潤 “薄如刀刃”,而且仍在下降。就海爾集團的上市旗艦公司青島海爾來說,主營白電(冰箱、冰柜和空調),稅前利潤率徘徊在5%,與跨國巨頭7%左右的利潤率有一定差距。
不僅如此,青島海爾利潤率近年來下降趨勢明顯,與競爭者差距進一步拉大。面對格力、TCL等價格戰專家,海爾已顯疲態,期待通過商業模式升級跳脫離價格戰的套路,提高企業利潤。(表一)
海爾對與專業代工廠商(OEM)合作已經有了一些嘗試,為轉向貼牌經營打下基礎。海爾電腦主要是由廣達、富士康、合碩、寶成等臺灣代工廠家生產,海爾主抓渠道銷售和品牌經營,取得一定成績。海爾早在2003年已經與聲寶集團等臺灣家電廠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他們成為可能的長期外包生產商。
中國家電廠商的競爭力集中在制造環節的成本控制,國內市場攻防戰也一直圍繞在價格上做文章,海爾淡出制造環節出乎意料。城市家用電器市場逐漸飽和,而農村和三線鄉鎮消費者對價格尤為敏感,在這樣的市場格局下,海爾主動選擇退出其具備一定實力的制造環節出人意料。
惠而浦、博世-西門子等跨國巨頭雖將微波爐、空調等生產外包,但洗衣機、冰箱等核心產品仍以自己生產為主。海爾近期在國內積極尋找行業整合機會,在海外尋找并購對象,這些似乎表明海爾仍在擴大規模,接手并購對象的產能,似乎沒有淡出制造環節的先兆。
勝算幾何?
海爾集團在2007年后采取一系列動作,如改造組織結構、深耕銷售渠道、推出產品品牌等,為商業模式轉型作鋪墊。
2007年中,海爾宣布進行重大內部重組,著手將過去的產品事業部制整合為六個營運中心(表二)。分散在各事業部的銷售、研發部門由營運中心統一管理。2007年11月,海爾聯手三聯舊部,組建自己的“日日順”電器連鎖渠道,開拓自己在三四線鄉鎮的市場。自2007年4月以來,海爾推出一系列獨立的子品牌,如帝博雙開門冰箱、INNOV+高清電視,卡薩帝冰箱等,強攻利潤較高的城市高端市場。2008年3月,海爾推出卡薩帝子冰箱,由美國海爾生產,進口國內,定價甚至高于同類外國品牌。
新的商業模型必然帶來海爾核心競爭力的重新定位,由成本領先跨越到差異化。海爾在差異化的路上已經探索多年,力度逐漸加大,但家電技術成熟、產品同質化嚴重、市場漸趨飽和,這些導致品牌的溢價能力弱。
不僅是海爾,惠而浦、博世-西門子、GE等傳統家電巨頭也面臨著增長緩慢、利潤微薄的問題,可見品牌溢價能力弱在全球家電行業普遍存在。與其他貼牌經營的廠家相比,家電廠商利潤率明顯偏低。微薄的利潤率可能導致家電代工無利可圖,間接限制了代工廠商的發展(表三)。
核心競爭力重新定位帶來的人員重新分配、尋找可信賴的代工商、家電行業同質化等重重困難,給海爾的轉型帶來巨大不確定性。海爾的生產基地遍布全球 ,其員工中有60%以上是一線工人,如何剝離這些生產基地?由誰接手?會不會引發社會負面觀感因而傷及海爾品牌?海爾接觸的代工廠商如聲寶集團擁有自主品牌,將產品制造外包有可能造成核心技術泄露,用自己的訂單培養出強大的競爭對手。
除某些高端產品外,家電產品同質化的趨勢明顯,海爾的差異化戰略能否奏效直接關系到海爾商業模式轉型的成敗。
出路何在?
從CRT到空調,中國家電市場競爭多年來基本走的是價格戰的路子。這種“欲爭奪市場份額必在價格上下功夫”的思維方式不會在短期內改變。城鎮市場接近飽和,農村市場需求缺口仍然較大。而農村消費者對價格十分敏感。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城鎮居民每百戶擁有洗衣機96.77臺,電冰箱95.03臺,彩電137.09臺,空調95.08臺;而在農村,這四個數字分別為45.94,26.12,94.38和8.54。最近政府出臺“家電下鄉”措施,對農村消費者購買家電進行補貼,但對下鄉產品價位進行限制,也是在價格上做文章。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除非轉型成為單純的渠道商,海爾無法擺脫身陷價格戰的命運。
有關海爾轉型結局的猜想:中期以內,海爾的定位仍將是領先的家電廠商,基本沒可能轉為單純的研發商或是渠道商;海爾的多元化布局仍將繼續,但不太可能從家電主業出走,在這樣的戰略定位下,海爾的轉型可發揮的空間有限,可能走有限外包的道路。非核心產品的電腦、手機、小家電,甚至黑電產品生產可能會完全外包。利潤薄如刀刃的低端白電產品生產可能也會分批外包。逐步退出在增長緩慢的發達市場布局的產能,發力主攻物流和渠道。且產能向南亞等市場發展迅速、生產成本低廉的地區集中,并積極培育當地合作伙伴,適時脫手,實現生產的逐步有序外包。(作者系三星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觀察
從1到6的蛻變
文/本刊記者 王友海
海爾的轉型其實根本就不意外,以張瑞敏對于中國制造業的深刻理解,相信他早已洞悉其中的玄機。正如郎咸平所說,很多人都將中國已然定位成了制造業大國。非也!“真正的制造業大國是美國,而不是我們,因為如今的國際分工下的競爭已經是產業鏈的競爭”。
很多人的理解,制造業就是釘釘打打、鑲鑲嵌嵌,等同于加工制造。其實這僅僅是制造業鏈上的“1”而已,完整的還有6個環節:產品設計、原料采購、物流運輸、訂單處理、批發銷售、終端零售。“其實,任何行業的產業鏈,除了加工制造外,都包含這6個環節。”而在這7個環節中,加工制造環節是價值最低的鏈條,其他6個軟環節確是整條產業鏈中最有價值、最能賺錢的部分。不過,在如今的全球競爭格局中,這些環節最關鍵、最賺錢的環節幾乎都不是我們中國企業所控制的。
在國際分工下,那些沒有覺醒到產業鏈條分工的企業被分派到哪一個環節呢?“都被分到附加值最低、最消耗資源、最破壞環境、不得不剝削勞動者的制造環節。”郎咸平將之稱為產業鏈的陰謀,“而其它有價值的環節基本掌握在歐美各國的企業手中。”
家電行業作為中國發展已然成熟的產業,早已經進入了所謂的紅海競爭,微利到比刀片還要薄。只要放眼看看珠三角、長三角那些數不清的甚至沒有名稱的家電生產廠商,就能夠知道這個產業已經競爭到了什么程度!所有的局中人都在為微利而掙扎,轉型早就在很多家電企業中開始,只不過困難實在太大。
張瑞敏主導的海爾轉型,這次根本就不是開始,而是繼續,因為海爾早就在探索自己的新的增長點。張瑞敏為海爾如今設計的轉型路徑,從國外的發展經驗看,無疑是正確的,如果轉型成功,海爾將會真正發生質變,將真正成為世界的海爾。然而,家電行業所面臨的問題也是中國它他行業都面臨的問題,中國處于產業價值鏈的末端絕不是單個企業或者行業的個例,而是整個國際產業分工的“不幸”,單單依靠企業來改變、對抗歐美產業鏈上游力量,遠遠不夠,需要的是國家產業政策與企業的整體配合,否則,沒有合力,只能徒留無奈和悲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