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論民營企業家的培育與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8日 19:44 新浪財經
魯新華 曾發表于《人口學刊》 摘要 東北老工業基地衰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民營企業缺乏,民營企業家大量缺乏,民營企業家培育的機制,本文從新的視角出發,從企業家能力,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三個維度提出了民營企業家的培育模型,并對這三個維度進行了詳盡分析,隨之根據民營企業家的培育模型探討了東北區域的民營企業家的培育成長問題,意義重大,并為未來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和實踐者提供了重要的借鑒。 關鍵詞 民營企業家,培育模型,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 一.問題的提出 改革初期,以重工業為主體的東北老工業基地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為新中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然而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來,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經濟發展明顯滯后,尤其是非私營經濟的發展遇到了很大的阻力,當前的情況是東北地區私營企業發展緩慢,比重過低,尚未形成市場有效競爭態勢,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私營企業家培育成長嚴重滯后,影響了私營企業的發展,從而影響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實現。 企業家對于企業的發展有決定性的重要作用,一個成功的企業往往與一個優秀的企業家相聯系。比如,海爾和張瑞敏,聯想和柳傳志,萬科與王石等,民營企業的發展與企業家的作用是分不開的。東北老工業基地民營企業發展滯后,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民營企業家的缺失。民營企業家的培育成長對于實現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意義重大。本文將提出企業家培育模型,并結合東北區域特征,探究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民營企業家的培育成長問題。 二.企業家的界定 企業家內涵的界定問題一直是西方經濟和管理領域關注的問題,許多西方學者提出了不同的定義。經濟學家Turgot(1766)在其著作《Reflections on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Wealth》中對企業家和資本家作了區分(Pelletier,1990),他認為企業家是以一種新的方式組合生產要素的群體,而資本家視為他們提供資金的群體。法國經濟學家坎梯龍(Cantillon)在1775年將“Entrepreneur”這一術語引入經濟學研究之中,原意為“某項事業的從事者(Undertaker)”。薩伊(1803)最早賦予“Entrepreneur”概念以“判斷力”、“堅持性”和“有監督管理才能”的特征,開始了企業家(Entrepreneur)經濟學研究[1]。奈特在《風險、不確定性與利潤》一文中指出企業家是產生于市場的不確定性。他認為企業家是一種具有特定的心理素質的人,敢于直面風險而不回避風險,奈特的企業家的內涵就是樂觀和敢于承擔風險[2]。Kirzner(1997)則認為企業家的內涵在于在不均衡的市場運行過程中“識別機會和把握機會[3]!痹趯ζ髽I家的內涵的界定中,最著名的當數熊彼特的理論。他認為:企業家就是創新者。在1999年的《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一書中,熊彼特進一步定義了企業家的職能是“通過利用一種新發明,或者更一般地利用一種未經試驗的技術可能性,來生產新商品或者用新方法生產老商品;通過開辟原料供應新來源或產品的新銷路;和通過改組工業結構等手段來改良或徹底改革生產模式[4]!焙茱@然,熊彼特的企業家的內涵是創新。企業家本質上是一種優質的人力資本,是風險承擔者,有創新精神;是具有識別潛在機會并把握機會的能力,領導能力,決策能力的特殊人群。 三.民營企業家培育模型 民營企業家屬于企業家的范疇,影響民營企業家的成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以概括為兩種因素:成長環境,企業家能力。其中成長的環境可以分解為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因此,民營企業家的培育模型可設計成三個維度,如下圖所示: 下面將具體對這三個維度進行探討。 (一)企業家能力 企業家能力主要指的是創新能力,承擔風險的能力,領導能力,決策能力等。企業家能力與企業績效緊密相關。具有企業家能力是培育民營企業家的根本前提。目前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民營企業的領導者大多缺乏企業家能力。究其主要原因如下: 1.家族式民營企業的影響。 由于長期的“家本位”思想的影響,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部分民營企業依然采取了傳統的“家族世襲制”,企業的核心經營者由家族任命,多為家庭直系親屬,而并不是通過具有競爭性的外部經理人市場來選聘的,這些經營者的能力值得懷疑,因此,企業家能力嚴重缺乏[5]。 2.民營企業對企業家人力資本的漠視。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財富不斷豐富,人力資本在發展中的主導作用不斷凸現,人力資本,尤其是企業家人力資本更顯稀缺而重要[6]。但許多民營企業并沒有意識到優秀的企業家對于企業的影響,不能意識到企業家人力資本的重要性,尤其在中小型民營企業中,這種意識尤其淡漠。許多民營企業不愿意支付企業家高額的薪酬,更談不上運用各種激勵的機制了;另一方面,他們往往重視短期目標,倚重有社會經驗的員工,強調員工的實效性,不注重員工的培育與開發,不愿意在學校招聘有企業家潛質的優秀畢業生,此外,他們也缺乏這種吸引力,來吸引優秀的畢業生。這些都導致了民營企業的領導者并不具備企業家能力。 3.企業家能力的培養阻力重重。 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在東北區域環境下,許多民營企業的開創者往往被認為是機會主義者,他們得不到社會的尊重與認可。他們往往被定位成只會掙錢的“暴發戶”,他們走進課堂,學習系統的企業管理知識受到限制;而這些“機會主義者”也認為這些書面理論只是“紙上談兵”,不能指導實踐。當然,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思想的解放,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的經理人走進了高校,走進了專業的培訓機構,并邀請咨詢公司解決企業難題。但仍有相當大部分的民營企業的領導者不愿意學習系統,規范的企業管理知識,他們寧可“閉門造車”,摸著石頭過河。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民營企業企業家能力的形成。 企業家能力是民營企業家培育成長的重要因素,鑒于目前民營企業企業家能力缺乏,一方面,政府應積極創造一種適合民營企業管理者學習的氛圍,消除社會對他們的歧視,并積極鼓勵他們學習系統的企業管理知識。另一方面,民營企業的領導者們要消除“家本位”的思想,充分意識到要把企業做強做大,必須引進真正具備“企業家能力”的職業經理人;同時,他們要積極走出去學習,并善于“干中學”,“干后學”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二)宏觀環境 宏觀環境主要是指企業外部環境。包括區域文化環境,政治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市場環境。 1.區域文化環境。在社會領域,任何社會階層、社會群體的成長都是少不了適宜的生長環 境的,民營企業家的培育成長同樣需要良好的區域文化環境。一種鼓勵冒險,崇尚創新,平等競爭,開放的區域文化環境對民營企業家的培育成長有積極的助推作用;而重集體輕個人,重穩定輕創新的封閉式的區域文化環境不利于民營企業家的培育成長。因此,要積極營造適宜的土壤,促進民營企業家的發育成長。 2.政治經濟環境。政治經濟環境對企業家成長的影響首先體現在國家的政治結構體系和采 取的經濟體制上。(Luthans等,2000)[7]。在計劃經濟時代,國家政府掌握了幾乎所有的資金和資源,民營企業的生存舉步維艱,民營企業家的培育成長受到了嚴格的限制。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國家逐漸放開了對資源的控制,扶持民營企業的創辦,并積極鼓勵個人創辦企業,這種政治經濟環境的轉變有利于民營企業的興起,也有利于民營企業家的成長。另外,政府制定的各種經濟政策對民營企業家的成長有較大的影響。若政府的經濟政策(如稅收政策,金融政策等)能積極扶持、鼓勵民營企業的發展,民營企業家自然能在這種寬松,開放式的環境中發育成長。 3.法律環境。法律的保障,是民營企業家發育成長的重要前提,國家應制定規范,健全的 法律制度來保障民營企業家的利益,并要立法為民營企業家在社會樹立正面的形象。另一方面,政府要通過立法來約束民營企業家的行為,保證經理人市場的凈化,如《公司法》,《合同法》的頒布能對民營企業家的行為進行監督,防止道德敗壞行為的發生。 4.市場環境。市場環境是影響企業家培育成長的關鍵因素。尤其是我國處在市場經濟的改革開放時代,市場環境的完善,凈化的意義更是重大。市場環境影響民營企業家成長的因素主要有:(1)信用制度。長期以來,信用制度是困擾民營企業發展的一個核心問題,由于外部信用制度的不健全,我國民營企業家缺乏信用,偷稅漏稅,假冒偽劣商品,銀行騙貸等現象屢見不鮮,這些不良的現象導致了民營企業家的信任危機,并造成了民營企業的惡性競爭。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曾指出,信用是現代市場經濟的生命,誠信是企業進行商業活動的必備要素。因此,信用體系的建立亟待解決。(2))外部企業家顯示機制的建立。合理的外部顯示機制應能公開,公正,客觀,可靠的評價民營企業家的經營績效(如資金利潤率、市場占有率、銷售利潤率等)[8]。這一機制的建立約束了民營企業家的行為,并能激勵他們努力發揮企業家才能,不斷追求績效。另一方面,健康的證券市場對民營企業家也起到了一定的監督作用?傊,規范、有序、透明的市場環境是市場經濟有效運行的重要基礎條件,也是民營企業家成長的不可或缺的條件。 (三)微觀環境。 微觀環境主要是涉及企業內部各方面體制。包括企業所有權結構,組織結構,引人機制,企業文化等。 1.所有權結構。民營企業家對于所有權的斗爭從未停息,企業內部所有權的安排與民營企業家的行為緊密相關。傳統的觀點是經營權和所有權的分離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民營企業家擁有企業的經營權,股東擁有所有權,但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由于信息的不對稱,企業的經營者往往并未做出有利于企業股東利益最大化的決策,企業出現了“內部人控制”現象,民營企業的經營者利用手中的經營權貪污受賄,謀私利現象不斷發生,在這種惡劣環境下,民營企業家的培育成長似乎只是“空中樓閣”。未來的企業要致力于利益相關者(股東,經營者,員工,顧客,供應商等)的利益最大化,注重利益相關者的共同發展,因此,民營企業家擁有企業所有權,參與企業收益分享會成為必然。同時,企業應成立監事會,利用投票機制監督民營企業家的行為,防止不道德行為的發生。在這種激勵—約束相容的環境下,民營企業領導者的才華能得到施展,他們才能不斷成長成企業家。 2.組織結構。傳統的直線—職能式的組織結構,信息傳遞失真大,組織內部高度集權,尤其是在民營企業,企業股東的決策對企業的經營活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真正具備企業家能力的經營者并不能發揮他們的才能,而是受制于人,他們的積極性因此受到很大影響,因此,開放式,適度分權,扁平的組織結構有利于調動經營者的積極性,讓企業經營者享有一定的剩余控制權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決策能力,領導能力和創新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發了企業經營者自我學習的意愿。 3.引人機制。我國還有相當大部分的民營企業還屬于家族式企業,這些企業的企業所有者同時也是企業的經營者,企業的各層領導者大多是家屬直系親屬,而這些人并不具備企業家能力,并不能引導企業長遠發展。因此,民營企業要重視人才,尤其是具備企業家能力的優秀管理者,充分認識到人力資本對于企業的重要性,建立客觀,透明,可靠的,有吸引力的引人機制,積極聘用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并積極招聘有潛力的年輕人,培育他們,這種引人機制一方面能引入優秀的外來者,另一方面,促進了企業內部管理者的良性競爭,激勵著企業的管理者不斷學習,不斷超越,成為一名能真正駕馭企業的企業家。 4.企業文化。企業文化代表著企業員工共同的價值理念,道德規范,行為準則,它作為一種軟性約束影響著企業員工的行為,一種積極,和諧,健康的企業文化不但對企業意義重大,而且對企業家的培育成長有著積極的影響。企業的管理者作為企業文化的倡導者和傳播者,更是要率先融入這種文化,自己的言行受到了企業文化的約束。我國目前大多數民營企業缺乏優秀的企業文化,即使有的企業有自己的企業文化,但是內容并不明晰,趨于形式。企業文化作為一種隱性約束,激勵著企業經營者做出正確的行為。企業文化的培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一個充滿著變化的過程,但盡管如此,在培育民營企業家的過程中,企業文化的影響不能忽視。 (四)民營企業家培育模型的理論分析 民營企業企業家培育模型的三個維度是企業家能力,宏觀環境,微觀環境,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可以概括為成長環境。可以將企業家能力(K),成長環境(M)作為兩個變量,建立企業家培育的簡化理論模型。E=F(K,M)。 我們可以證明:(1) (2) 式(1)標明,民營企業家培育與企業家能力正相關;式(2)標明,民營企業家培育與成長環境正相關。 在該模型中,K表示企業家能力,M表示成長環境。Ⅰ中的個體自身不具備企業家能力,且處在惡劣的成長環境當中,民營企業家的培育需要雙管齊下;Ⅱ中的個體成長環境很好,但缺乏企業家能力,要成長為民營企業家,需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Ⅲ中的個體具備企業家能力,有很好的成為企業家的潛質,但因為成長環境惡劣,水土不服很難成為真正的民營企業家;只有Ⅳ中的個體愿意不斷學習,不斷超越自己,且處在良好的成長環境當中,能培育成長為真正的企業家。 三.東北區域的民營企業家培育 東北三省的國有經濟比重大,國有企業機制僵化,面臨解體,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國有企業的改制依賴于民營資本的引入,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還依賴于民營企業的興起,發展與壯大,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探討東北區域的民營企業家培育問題意義重大。東北區域民營企業的領導者屬于培育模型Ⅰ中的個體,即缺乏企業家能力,還缺乏成長的環境。對于在東北特定區域的民營企業家培育,應采取以下措施。 1.企業家能力的培育。首先,整個東北區域要重視民營企業的發展,意識到民營家人力資本的重要性,意識到企業家能力對于老工業基地的振興不可或缺。其次,民營企業的經營者應充分意識到企業家能力的稀缺性與重要性,要主動走出去學習,如進入高校學習,參加各種企業管理方面的講座,參加各種專業知識的培訓,不斷超越自己,提高自己。再次,民營企業要拋棄“家本位”的思想觀念,積極引進外來的優秀人才,包括海歸的具有企業家能力的人才,帶動企業發展。最后,政府要積極鼓勵企業家不斷學習,為民營企業的領導者們創造一個學習的氛圍。如政府可邀請一些知名專家,一些外省的優秀企業家及海外企業家舉辦講座,政府組織民營企業領導者參加。同時,東北區域的民營企業領導者要加強與外界的交流,如珠三角、長三角等區域優秀民營企業的交流, 不斷取長補短,逐漸完善自我。 2.成長環境的培育。(1)宏觀環境的培育需要政府的宏觀調控,加大立法力度,不斷規范資本市場,商品市場,競爭市場,使民營企業在公正,透明,競爭性的市場中茁壯成長;同時,通過外部約束監督機制的建立,杜絕民營企業經營者不道德行為的產生。 同時,信用體系也不能忽視。另一方面,政府要致力為民營企業家營造一個寬松、和諧、尊重企業家的社會文化環境,并要樹立正確的姿態,為民營企業服務。(2)微觀環境的培育則需要企業自身的建設,首先,所有權的結構必須明晰,要讓企業的經營者充分享有所有權;其次民營企業要重視人才,積極引進具有企業家才能的人才,并要注重在企業內部培養有潛力的年輕人才,同時,要使具備企業家才能的人才走進民營企業,這還依賴于引人機制的不斷市場化,不斷規范化;最后,企業文化對于民營企業家的培育成長的作用不能忽視。東北區域的民營企業在結合區域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要努力形成自己鮮明的文化,一種有凝聚力的,健康的企業文化能促進民營企業家的培育成長。 四.民營企業家培育成長與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 (一)東北老工業基地經濟現狀 1.經濟增長乏力。1978~ 1998年間,全國GDP年均增長9.7%,而東北老工業基地為8.7%,低于全國1個百分點。而到了2002年,廣東省的GDP總值為11647元,經濟總量,占全國9.32%,同年東北老工業基地的GDP為11602.7元,三省總和才與廣東省基本持平[9]?梢,東北老工業基地經濟現狀堪憂。 2.經濟結構不合理。目前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國有經濟工業比重仍在60%以上,而全國為25%左右。非國有經濟比重低,尤其是民營企業更是缺少。 3.經營體制落后,F有的許多企業仍然采用舊的計劃體制,還不能完全適應現階段市場化的經濟。企業缺乏扭虧能力。 4.企業虧損面大,資金缺口大。由于資源的枯竭,產業單一,并隨著重型工業的衰落,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企業虧損連連,資金缺口大,企業發展后勁不足,逐漸走向破產。 從建國到改革開放時期,東北老工業基地走過了一段輝煌的時期,但在中國整體經濟發展呈現良好趨勢之時,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卻明顯滯后了。 (二)民營企業家培育成長與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 東北老工業基地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企業經營機制僵化,觀念陳舊;資源的枯竭,產業單一;產業結構不合理,發展彈性比較差;技術裝備老化等等。但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民營企業的缺乏,民營企業的發展緩慢。因此,民營企業家的發育成長對于民營企業的興起、壯大意義重大,對轉變東北老工業基地產業結構意義重大,對實現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偉大戰略意義重大。民營企業家的培育需要標本兼治,同時注重企業家能力和企業家成長環境的培育,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當眾多優異的民營企業家培育成長起來后,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復興指日可待。 五.結束語 本文指出了企業家的培育模型,并對培育模型的三個維度進行了詳細分析,隨之探討了東北區域民營企業家的培育成長問題,并指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民營企業家的培育。但本文仍存在如下缺陷:(1)忽視了自然環境對民營企業家培育成長的影響。(2)關于培育模型的三個維度還需要大量的實證考察。(3)關于成長環境的細分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與研究。(4)忽視了行業環境與民營企業家培育的相關關系。這些缺陷是未來研究的重點?傊髽I家培育的過程是企業家能力,宏觀環境,微觀環境這三個因素不斷匹配與優化的過程,三個因素缺一不可。要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是重要前提,因此,民營企業家的培育是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丁棟虹,劉志彪.企業家模式及其理論的演進與發展[J].學習與探索,1998(1). 。2]李貞芳.論企業家供給的影響因素[J].經濟評論,2002,(5). 。3]Krizer(1997)“Entrepreneurial discovery and the competitive market process: An Austrian approach.”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35(1):60-85. 。4]熊彼特.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M].商務印書館,1999, (210) . 。5]唐琦玉.傳統文化對當代企業家成長的作用探析[J].新東方,2004,(5). [6]程承坪,謝科范.論企業家人力資本的開發、配置及其與企業績效關系[J].南開管理評論,2001(5). 。7]Fred Luthans,Alexander D.Stajkovic and Elina brayeva. Environmental and Psychological Challenges Facing Entrepreneurial Development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J].Journal of business,2000, 35(1):95-110. 。8]鄧春玲.借鑒西方企業家理論與實踐構建中國企業家成長機制[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3(1). 。9]隋舵等.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報告—東北老工業基地復興研究[M].紅旗出版社,2004,45-48.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