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清教
我們從小就知道馬路上紅綠燈的含義: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很多汽車駕駛員也知道黃燈閃的時候必須高度警惕,因為那意味著你要采取相關的措施——剎車、踩油門或是打轉向。紅燈是令行禁止,綠燈是暢通無阻,只有黃色信號燈讓你遲疑或者麻木,但也正是這個黃色信號燈“釀成”了十字路口或三岔路口70%以上的交通事故。但是又有多少人真
正重視過黃燈呢?有誰關心和質疑過黃色信號燈的存在和轉換的意義呢?
中國企業在這么多年的發展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虛弱到強壯,從區域市場到全國市場再到競技全球舞臺,我們總結了無數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而走到了今天。而這期間的風風雨雨、酸甜苦辣,個中滋味,企業知道,市場知道,每一個人都知道。成功、喜悅、偉大、光榮、萎縮、虧損、出事、下課、刑拘、失敗、破產……這些刻骨銘心的感受和鐵的現實就一直伴隨著我們。很多中國企業在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在走到十字路口時,在面對一個個紅燈或綠燈時,有的抓住機遇成功了,有的在危機中沉沒、消逝了,更多的則是在黃色信號燈前徘徊,在煎熬、迷茫和困惑著。很多中國企業習慣了紅燈的威嚴,當然也有勇闖紅燈不怕犧牲的“先烈”;很多中國企業更適應了政策綠燈的一路呵護,抓住了發展的大好機遇,走向了成功和強大;也有不少企業在綠燈時停車拋錨、“交通肇事”或者敗下陣來。但很多中國企業從來沒有足夠重視過黃色信號燈,或者說壓根兒就沒感覺到黃燈的存在和威脅——以為那只是個過渡,是個擺設而已。
而實際上,在企業陷于困境或者發展乏力的時候,在戰略迷失、執行迷茫、競爭力喪失的陣痛期,當眾多中國公司的高管與中層頻繁發生人事震蕩或出走的時候,當我們的產品和服務缺乏競爭力的時候,當顧客開始拋棄你的時候,企業面臨的已經就是黃色信號燈了,這時如果不去主動踩剎車,不去主動戰略轉型以適應市場生存環境的變化,或者該踩剎車的時候你踩了油門、該踩油門的時候你卻老想剎車,或者該拐彎的時候你直行、該直行的時候你強行變道轉彎,其結果可想而知。
這幾年籠罩、壓抑在很多中國企業心頭的烏云不是戰略,因為很多企業從來就沒有想過短期或長期的戰略,有的只是投機取巧、急功近利的策略甚至是“巫術”。表面看來無戰略也是一種戰略,無戰略是因為沒有執行戰略的結果,沒有呈現戰略所描繪的結果罷了。所以我們在談企業戰略時,必須有執行做保障,沒有執行,再好的產品、技術和服務都不能還原為社會消費和產生價值;沒有執行,企業再美好的戰略都是空中樓閣;執行不到位,我們更看不到企業的發展與成長的持續性。
實際上,我們天天在談戰略,年年在制定戰略規劃,更多的卻忽視了作為企業戰略的重中之重——核心競爭力。我經常在一些論壇上或會議中或采訪一些企業的老總看到、聽到大家談戰略,大談特談核心競爭力。但從心底講,我認為的核心競爭力應該是別人不具備的,或者別人一時具備不了的獨特的優勢和能力,是企業的價值核心,是貫穿于組織中的DNA;說“硬”了,核心競爭力是知識,是技術,是產品,是服務,是網絡,是企業對外部資源的獲取能力;說“軟”了,是核心價值觀,是使命,是愿景等文化核心。倘若連自己的組織來自哪里、走向何方、為什么這么走都不知道,你談核心競爭力就是天方夜譚,離開了核心競爭力的打拼與提升,戰略只能是零。而零戰略的企業在當今社會是沒有存在價值的。
當有些中國企業的董事長、總裁們不知道怎么用對人、把握不住企業大船的航向、不知道如何監督執行這最基本的“三件事”時,當我們因為某個產品某個行業已經泛濫、競爭過渡沒有利潤支撐下去被迫多元化被迫拆東補西的時候,當全球化的市場游戲規則不再僅僅是“熟人經濟”的時候,當企業的戰略找不到增長方式或者迷失方向喪失執行力的時候,當行業遭遇寒冬,企業找不到棉衣、缺少火的溫暖、沒有食物和水維持生命的時候,我們是否抬頭看一看眼前的這個黃色信號燈?是否停下來仔細看看是紅燈還是綠燈?“人類進步的道路上滿是國家的殘骸(馬克·塞拉西尼《未來戰爭》)。”在當今的商業社會,我們也可以說:在市場發展與競爭的道路上,滿是企業的殘骸。一個企業的成功不僅僅取決于戰略、技術、產品或者服務,中國眾多的企業甚至忘記了安全、健康、控制風險的重要前提,一心只顧往前沖,但“最終打倒他們的,很多并不是戰場上的子彈,而是他們自己的弱點”。
活著,健康理性地活著,對于中國企業來講,真的是那么遙遠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