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營管理 > 正文
 

走對SA8000的路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9日 16:16 《環球企業家》雜志

  文/趙聰慧

  通過社會責任的有關標準意味著你的企業將會順利進入國際市場

  30歲的何春梅在被送到醫院的2個半小時后死亡。2005年10月28日,連續4天加班的她被人發現時已經陷入昏迷。10年前,她和丈夫一起離開四川南充來到廣州打工,何每月加班
時間超過100小時,但只能獲得不到1000元的收入。

  或許這只是一個不幸的但很快就會被人遺忘的事件。大量從中國內地農村涌來的剩余勞動力很快就會填補到何春梅留下的空缺崗位,2005年,整個廣東省的外來打工者超過1300萬,76.3%的人愿意接受低于1000元的月薪。在這樣的背景下,工廠經理們根本不用擔心因糟糕的工作環境和高強度的工作負荷而導致的員工反抗。

  但這并不是長久之計。在此之前,誕生于1997年的全球第一個社會責任認證標準SA8000就已經數次欲全面推行,但未果。現在,國際玩具工業協會(ICTI)決心以一項強制性的社會責任守則來過濾掉那些忽視員工生產安全的廠商。2006年1月1日,這項名為《國際玩具協會商業行為守則》(下文簡稱ICTI認證)的新條款正式開始施行,到2007年中期,所有未通過該認證的中國玩具制造商將被排除于國際采購名單之外。

  對于8000多家中國玩具制造商來說,這一打擊將是致命的。全球玩具產業年總產值約為700億美元,而中國每年的出口額就達112億美元,世界上平均每10個兒童手里所拿的玩具中有8件都印有“MADE IN CHINA”字樣。

  全球第二大玩具生產商孩之寶集團董事長兼ICTI監事會主席Alan Hassenfeld 說,目前全球75%的玩具品牌商和零售商都已經加入了ICTI認證機構,這意味著他們同意只向那些積極參加ICTI認證的工廠下訂單。

  乍聽上去,這像是對中國制造業一項新的威脅,但反過來看呢?一項新的游戲規則的產生,無疑會為那些有雄心的企業制造“關車門”效應——幫助其清除掉那些擠不上車的競爭者。

  “事實上,ICTI認證并非壁壘威脅,而是一條成功之道。”廣東省玩具協會秘書長李卓明說。

  ICTI認證統一了國際玩具品牌商和零售商各自制定的不同社會責任標準,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玩具生產商來提高他們的

競爭力。首先,可以幫助那些做出口業務的廠商一次性達到國際市場上關于社會責任的所有標準,省時省力,節約成本;其次,滿足認證條件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他們激發有經驗員工的潛能且留住他們,而有經驗員工的低流失率將給這些廠商帶來更高效的生產運營效率;第三,在認證要求下所作的對生產系統和設施的不斷升級也有助于幫助他們增加產能。

  “那些原本對生產標準忽視的公司會發現,他們需要滿足國際的統一標準來更有效地在國際市場上競爭。”長期關注企業社會責任的美國二十一戰略傳播集團執行合伙人Harriet Mouchly-Weiss說。

  深圳力玩具廠于2005年底剛剛拿到ICTI認證,這為其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更多方便: 每個跨國公司原來都有自己的采購標準,通過認證后,其他公司也可放心地與其做生意。“我們完全可以把‘門檻’變成‘門票’。”該公司董事長馬澤光說。

  到目前為止,SA8000的例子也確實給了我們相關佐證。從1997年至今,中國獲得SA8000認證證書的企業只有54家,而這些在社會責任方面表現積極的公司都獲得了更多的訂單。目前,其他勞動密集型行業也開始參照ICTI認證的標準來加強企業對社會責任的重視。德國

零售業外貿協會、英國印刷業協會、法國零售協會、歐洲外貿商協會、英國主要零售商ARGOS等目前也已經開始采納ICTI。這意味著ICTI風暴將波及服裝、印刷等諸多行業。

  事實上,社會責任

審計之前已在一些自律意識強烈的跨國公司內率先實行。2005年,GE在長達77頁的報告中披露了自己在過去兩年中因為空氣與廢物排放被罰款100多萬美元的事實。和GE一樣,耐克公司在其社會責任報告中不僅公布了曾被公司視為商業機密的700個供貨商的具體情況,同時亦承認,與其簽有合同的供貨商中,的確存在著盤剝工人,強制工人超負荷勞動的情況。

  這不是一項道德標榜,而是公司為構建持續競爭力而必須做出的內省。中國長期大量的無差別供給的低成本勞動力讓一些大陸企業天真地認為,它們的生存基礎只建立在產品、價格和研發上。這其實妨害了中國企業對勞資關系處理的關注和重視。國際自由工會聯盟秘書長簡禮達(Guy Ryder)說:“多數人只看到中國的經濟成果,而無視其陰暗面。別國國內擔心的是自身的貿易逆差,以及來自中國的廉價進口商品可能造成的就業崗位流失,從而掩蓋了國際社會可能有的任何懷疑,即中國企業究竟是靠什么辦法,生產出售價不到50美元的DVD播放機的。”

  毫無疑問,這種質疑終有一天會來到每一家中國企業面前。只有那些及早意識到“清白”的重要性的企業,才有可能成為本行業內真正的贏家。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