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管理前智 > 正文
 

管理學在中國:一場時間縮減了5倍的實踐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06日 10:24 經濟參考報

  記得2002年秋,管理大師彼得·圣吉首度來華,在人民大會堂舉辦他的學習型組織講座,1800元高價的門票仍一票難求。宣稱對來中國宣講自己理論無甚興趣的彼得·圣吉塞鼓了腰包之后,這兩年又數度來華,卻發現中國人的熱情已降,他自己亦聰明地低調起來,斂完錢走人。

  我們不是在這里批評大師們,相反,正是他們的到來,使得我們能夠更近距離地了解
、學習國際先進管理思想與理論,這一點毫無疑問。這里只是想指明:它應該,也確實不過是一場物有所值的交易。

  20世紀80年代初,伴隨著國有企業改制改革的需要,引進和學習西方管理理論與方法在被官方以行政手段在全國推廣,從而引發了在中國持續了20余年的管理熱潮。

  今天回想起來,當時國家經委在全國國有企業推廣18種現代管理方法的做法有些好笑,但對于仍處于工業化初期,毫無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運作經驗的中國,它卻是給中國企業進行的第一次快餐式企業管理普及教育,對企業認識市場經濟、建立與完善企業管理基礎工作功不可沒。

  實際上,就企業管理而言,中國不過是用了20年時間,在學習中走過了西方100年的歷史,我們不敢說我們的管理理論與實踐已經與發達國家同步,但至少已經接近了許多,特別是跨國公司在中國國內市場上遍地開花,同時走出去請進來已經成為國內商學院的普遍辦學模式。只是這種接近的代價,使我們全盤接受并照搬了發達國家的管理思想、理論與實踐。

  因而,尤在此時,我們才更需要對中國的管理理論與實踐保持一份清醒的理性思考。

  第一,由于地區經濟發展的嚴重失衡,傳統管理理論在中國仍有市場;

  第二,中國需要根據自己的社會文化特點和經濟發展階段,尊重、總結并建立自己的管理理論和思想,而不是一味照搬照抄;

  第三,管理教育與培訓應注重實用性與適用性,不可流于形式,成為個人身份改變和企業廣告的矢的;

  第四,正確認識國際管理大師對中國企業的有限影響。

  如今在中國,不僅MBA,而且EMBA的帽子也滿世界亂飛,還有很多不敢述及自己歷史的洋EMBA、海歸EMBA,面對此,我們是否也應該保持一份清醒的認識呢?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