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營管理 > 正文
 

樹立科學人才觀 加強國企人才工作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7日 21:43 上海國資

  上海市國資委黨委副書記 馬新生/文

  2005年,上海國資委黨委對57家歸口管理單位進行了近6個月的人才工作專題調研。在調研中,我們感到,近年來,特別是全國和上海市人才工作會議以來,上海各企業集團以科學發展觀、科學人才觀為指導,在人才培養、引進、凝聚、服務、激勵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創新成果。上海國企人才工作呈現乘勢而上,排難而進的態勢。

  國企人才工作呈現四大特點

  首先,人才結構得以優化,人才隊伍整體素質逐步提高。

  各單位從企業發展戰略需要出發,通過培養、引進等多種措施,人才隊伍結構和素質有了新的改善和提高。一是職工隊伍結構發生了積極變化,截止去年年底,全系統58萬在崗職工中,企業經營管理人才10萬人,占18%;專業技術人才13萬人,占22%;技術工人19萬人,占32%,其中高技能人才2.9萬人,占15.6%,高出市平均水平3.6%。例如,華誼集團目前有高級工3177人,技師和高級技師582人,占企業技術工人隊伍總數的23%,超出本系統平均水平7.4%。二是人才的層次逐步提高,企業領導班子中,大學以上學歷已占66.86%;科技人才中,具有工程師以上職稱的有25000人,占總數的63.5%;還擁有6名兩院院士和一大批榮獲國家級和上海市榮譽稱號的專家、學者與技術能手。三是科技人才年輕化的趨勢逐步明顯,45歲以下的人員在科技人才隊伍中占71.6%。

  其次,人才制度建設得以加強,人才工作規范化管理逐步加強。

  從政策創新轉向制度創新,是近年來企業人才工作的一個新變化。一是在改革企業領導人員管理上,市委2003年13號文件和2004年14號文件,分別就領導人員實行任期制、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建立黨建督察員制度、實行“兩個雙肩挑”,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決策,大大促進了企業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二是在改革薪酬分配制度上,按照“管好”與“管住”的原則,市國資兩委制定了《關于出資監管企業領導人員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的試行意見》和《關于加強國有企業領導人員薪酬管理的通知》,以及對黨委書記、董事長,監事會主席、黨建督察員和專職黨委書記實施同步考核的辦法。企業集團對薪酬分配作了相應規范。建材集團、現代設計集團等制定了《企業經營者實施期權股權激勵的試行辦法》和《企業經營技術骨干群體股權設置和管理辦法》,同步加強了對薪酬分配激勵和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三是在人才資源的開發上,各單位緊緊圍繞培養、吸引和使用等關鍵環節,對有關原則、標準、程序及方法等作了詳盡規定。特別在人才戰略的量化管理、人才開發基金的使用、青年后備人才的培訓、人才的福利保障、人才的市場招聘等制定了可操作性的措施,有效確保了人才工作的順利開展。

  第三,用人機制不斷完善,人才市場化配置力度逐步加大。

  主要表現為:一是選聘方式逐漸公開化,各單位在不同層面的人才選聘上積極開展了競聘上崗,使人才直接面對市場化競爭,實施優勝劣汰。2003年以來,建材集團、百聯集團、錦江國際集團和東方國際集團對總裁、副總裁等高級經營管理人選實行了市場選聘。據統計,全系統經營管理人才隊伍中,通過市場化選聘的人數已達到18539人,占總數的17.85%。二是用人制度逐漸柔性化,對企業經營者逐步推行聘任制,實行契約化管理;對專業技術人才,全面推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同時實行項目負責制、課題負責制等;通過勞動用工制度改革,對新進員工普遍實行勞動(聘用)合同制,實行崗位管理與技術能級管理雙軌運行,取得了較好效果。三是薪酬激勵逐漸多元化,對產權代表的薪酬標準實行倍率、比率、獎率“三率合一”,收入與責任、風險、經營業績直接掛鉤;各企業集團積極探索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對經營者、科技人員、管理人員、技能人才等分類實施不同的薪酬結構,加大了對關鍵崗位人才、緊缺人才、一線生產技術骨干的傾斜力度。

  第四,注重產業依托,優勢企業人才競爭能力逐步提升。

  圍繞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優勢企業借助產業高地得到快速發展,具備了較強的人才競爭優勢。一是緊缺人才“引得進”。百聯集團聘請專業資產運作管理人才任集團副總,電氣集團上柴股份公司引進國際高級技術專家,錦江國際引進高級酒店管理人才,百聯集團引進國際超商高級管理人才,在企業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二是關鍵人才“用得好”。各企業集團通過龍頭型、科技型項目,成立了研發中心和技術中心,建立了一批基礎科學研究、高新技術領域的流動站、工作站,為人才的培養使用構筑事業平臺。三是高層次人才“留得住”,六大投資公司依托

城市建設,以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寬廣的事業平臺集聚了大量高層次人才,近3年人才年平均流失率不到5%。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國有企業的人才資源在總量、素質和結構并不盡如人意,突出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高層次人才總量、結構還不能滿足企業發展需要;二是人才資源還沒有得到充分利用;三是人才的激勵約束機制還不健全。這些問題和薄弱環節已經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

  重在提高“三力”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的發展觀、人才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全面貫徹落實“黨管人才”原則,以五類人才隊伍建設為重點,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核心,以提升能力為關鍵,著力提高人才隊伍競爭力、人才制度競爭力和人才環境競爭力,為國資國企新一輪改革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和智力支持。

  提高人才隊伍競爭力。就是要重點抓好產權代表、經營管理者、思想政治工作者、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五類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努力,使企業人才隊伍的素質、總量和結構能夠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

  提高人才制度競爭力。就是要盡快建立起一套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長,有利于人才作用充分發揮的體制和機制,提高國有企業的吸引力,激發人才的創造力。

  提高人才環境競爭力。就是要努力形成一個有利于各類人才成長的開放、寬松、寬容的環境,使國有企業人才競爭的環境優勢有大的提升。

  主要目標“三個一”

  簡要概括為“三個一”。就是:“十一五”期間,一是要基本形成一支忠誠國資、善于創新、能力突出、業績明顯、結構合理的產權代表、經營管理者、思想政治工作者、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二是要初步建立一套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人才培養、選用、評價和激勵約束機制;三是要努力創造一個尊重人才、大力培養人才、積極引進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精心愛護人才的良好環境。著力建設適應國資國企改革發展需要的、開放程度高、市場化程度高、國際化程度高、整體效用高的人才高地。

  基本思路

  堅持三個統籌,實行三個集中,突出三個抓手,實施三大管理。

  三個統籌:一是統籌組織配置與市場配置,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提高人才資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二是統籌人才存量與人才增量,加強培養和引進的力度,提升人才隊伍的結構;三是統籌發展型企業與調整型企業的人才工作,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積極破解瓶頸問題,整體推進全系統的人才隊伍建設。

  三個集中:就是要使優秀人才向優勢產業和領域集中,向國家和科教興市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集中,向企業核心業務和核心板塊集中。形成人才建設與產業發展、科技攻關、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互為依托、互為促進的良好機制,構筑起國有企業人才高地。

  三個抓手:一是抓領軍人才的引領作用,培育一批國家級、上海市重大項目帶頭人,培養一批高技能人才中的杰出代表、頂尖人才,形成工作業績突出、團隊效應突出、行業貢獻突出的企業領軍人才群體;二是抓緊缺人才的培養引進,加大政策傾斜力度,實行緊缺人才優先培養,積極拓寬引進渠道,探索“柔性流動”機制,促進系統內人才資源共享;三是抓后備人才的培養,努力建設一支政治過硬、能力復合、專業精通、結構合理、數量充足的后備人才隊伍。

  三大管理:一是實施人力資源的戰略管理,以企業發展戰略引領人才戰略、以人才戰略支撐企業發展戰略;二是實施人力資源的預算管理,加強人才動態分析,編制人才需求計劃,調整各類人才比例,實現人才總量平衡;三是實施人力資源的目標管理,細化人才隊伍建設的數量、質量要求,并作為領導人員業績考核的內容。

  當前的重點工作

  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上海國資系統人才建設要著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研究制定企業人才規劃

  根據國家和上海市“十一五”發展規劃,制定和完善與國資戰略規劃相匹配、與企業中長期發展戰略相適應的人才規劃,實施人才資源的戰略管理和預算管理。通過機制創新和政策創新,自主培養與海內外吸納相結合,力爭在“十一五”期間,形成一支50000人左右的科技人才隊伍,1000名左右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學科帶頭人,10名左右的高層次科技頂尖人才,建設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的后備人選隊伍,形成領導班子“253”梯次結構。

  第二,完善人才的選用機制

  要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與市場化配置人才資源相結合,貫徹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普遍引入競爭機制。

  選用出資人代表,要依法實行派出制或選舉制,選用經營管理人才,推行聘任制和任期制,實行契約化管理;選用科技人才,企業可采取競爭上崗、公開招聘、專家推薦等方式;選配思想政治工作者,主要采取依法選舉與組織選用,有的崗位也可競爭上崗等方式;選用高技能人才,可采取職業技能鑒定、技術比武、公開招聘等方式選聘。

  進一步拓展市場機制選人的范圍和層次,推進產權代表在一定范圍內的競爭上崗,實行經營者市場化配置,逐步建立職業經理人隊伍;進一步拓寬選人用人的視野,面向國內國際兩個人才市場,廣泛吸引和發現優秀人才,鼓勵人才以多種形式為我所用;進一步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逐步做到出資人決定董事會、監事會成員,董事會聘用經營者,依法落實經營者提名權和用人權,形成權力機構、決策機構、監督機構和經營管理者之間的制衡機制。

  第三,加大人才培訓工作力度

  要以能力建設為核心,根據各類人才的特點和成長規律,科學確定培訓的內容和形式。市國資委黨委重點抓好產權代表、專職董事、監事和后備干部培訓,分期分批選送到市委黨校和國資黨校進行培訓,有計劃地組織到國內外知名學府和跨國公司、中外合資企業進行學習。2006年要正式啟動“雙百人才”發展計劃,建立一支由30名左右作為國資委派出的產權代表擔任集團正職領導、70名左右可作為集團副職領導和100名左右年輕后備人才組成的梯形隊伍。

  第四,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

  要堅持德才兼備的原則,把品德、知識、能力、業績作為人才評價的基本要素,突出對國資事業的忠誠度、對企業發展的貢獻度、對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度和對科技創新的支撐度。

  對產權代表,側重于考核出資人戰略目標的實現、資金回報和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對經營管理人才,側重于考核企業經濟效益、經營成果和誠信守法表現;對思想政治工作者,側重于考核評價黨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實效、參與決策與組織協調能力和企業穩定狀況;對科技人才,側重于考核技術創新、創造發明、成果轉化的實際效果;對高技能人才,側重于考核完成任務的數量、質量、成本以及攻克技術難題的實效。對各類領軍人才,側重出資人認可、市場認可、職工群眾認可、專業領域內認可、行業范圍內認可,建立工作業績、團隊效應和行業貢獻的評價機制。

  第五,探索長效的激勵保障機制

  要按照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注重業績,鼓勵創新的原則,建立起合理而公平的薪酬制度,形成責任、風險和業績相掛鉤,短期激勵與中長期激勵相結合的分配機制。

  結合中小企業改制,在有條件的企業探索實行管理團隊持有企業股權或虛擬股,技術骨干的技術成果、專利發明入股或參與企業收入分配等,促進企業效益提升和科技成果的轉化。產權代表的薪酬由委派方確定和管理,逐步擴大績效薪酬的比例;經營管理者的薪酬由董事會確定和管理,不斷提高風險收入的比重;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可探索與工作成效掛鉤的專項獎勵辦法;對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根據績效貢獻、成果價值,可試行談判工資等特殊分配形式。2006年,我們將進行要素參與分配的試點,結合

股權分置改革,研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人員股權激勵的有關政策辦法。

  第六,營造和諧的人才工作環境

  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以“科教興市”的產業化項目為龍頭,建設以各類優秀企業人才為主體的人才隊伍建設示范基地。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