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公司是磨出來的 無所謂卓越還是基業常青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6日 06:25 第一財經日報 | |||||||||
陳惠湘 一次,與朋友務虛,觸及關鍵處,忽然就有了感悟:好公司是“磨”出來的,不是冒出來的。正如古語說“十年磨一劍”,那定然是一把好劍,而一天打出來的則多半是把鈍刀。這樣想過之后,就覺得做企業其實是需要耐心的,是急不得的。修成正果關鍵是個“修”字,也有人再加個“苦”字,就成為“苦修”。
但是,這樣想以后,與時尚對照,與風氣比較,似又覺得迂腐了很多。因為時尚與風氣是什么呢?是大家都說速度很重要,“快魚吃慢魚”;是大家都說規模很重要,“大魚吃小魚”。于是,時尚與風氣總有一種中國企業應該快速催肥催大的感覺,環境如此,企業家亦然?傆X得企業進步慢了些,比別人個頭小了些。 落后于人當然要急,不急則永無出頭之日。中國企業現在的問題不是不急,而是太急。急著立地成佛,急著長大個頭,急著世界500強,急著上“福布斯富豪榜”。其實真上了榜的還真未見有那么富,搞不好凈資產還是負數,還不如街上扎扎實實賣羊肉串的有錢。 好企業是“磨”出來的。經濟學家張維迎說“桃樹活三年不算活,棗樹死三年不算死”。為什么呢?桃樹長得快,但不結實;棗樹長得慢,但結實如鐵。 拔苗助長苗會死的道理世人都知道,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道理世人也都知道。 知道并不等于做得到。尤其是有人比我富、有人比我規模大的時候,讓我耐心、讓我不急紅眼,這挺難。但是急了又怎樣了?拼命催大催肥,催成個細竹竿或者是個虛胖子,會是好企業么?所以先是解決態度層面的問題。耐得住,一步一個腳印,最后總會磨出個好結果來。 其次是方法問題。怎么“磨”?“磨”什么? 首先是“磨人”。都知道辦企業先辦人。怎么辦人?其實是“磨人”!澳ァ标P鍵人物,“磨”團隊,“磨”出一套好的價值觀。好團隊不是辦出來的,是“磨”出來的。一如古人說“勞其筋骨苦其心志”。 然后是“磨過程”。中國太多的企業還缺乏過硬的基礎管理;太多的企業,員工隊伍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還很幼稚。所以不要把目標管理無限擴大,過程控制還是很重要。過程控制怎么控?人控人?成本大效果差,還得有過硬的基礎管理。過硬的基礎管理絕對不是ERP(企業管理系統,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的縮寫)一下就P出來的,也不是BPR(業務流程重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的縮寫)一下就R 出來的。過硬的基礎管理是日積月累“磨”出來的。 最后是“磨方法”。柳傳志說“管理三要素”,說“拐大彎拐急彎”。這是什么意思?外人會說那是一種經驗,但對于一個企業而言,對于聯想而言,它是一種方法。因為假如是經驗,那就只有柳傳志一個人會用。而當楊元慶會用、郭為也會用的時候,那就一定是方法了。這方法怎么來的呢?十幾年時間“磨”出來的。 如此想過之后,總覺得那些急于發憤圖強、急于迎頭趕上的企業進取之心固然可貴,但是關鍵事情還是耐著性子慢慢“磨”吧! 除非我們無所謂優秀,無所謂卓越以及無所謂基業常青。 (CEO·飛行日記每逢周五刊出,作者為北京豐收企業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