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中國管理傳播網 作者:陳江淮
相傳五祖弘忍有一天令門下弟子各作一偈呈解所悟,大弟子神秀就作了這首“身為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一時引起眾僧的贊嘆。這時一個叫慧能的掃地僧偶然聽到神秀所作的謁,感到此偈未見本性,于是也作一偈,因不識字,請人寫在壁上,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全然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在看了慧能的謁后
,認為慧能比神秀更有慧根,于是就將衣缽傳給了他,令他為第六代祖。
不過雖然是慧能最終勝出,神秀的號召力也挺大,君不見現在的禪修仍是出家人修行中的關鍵,它甚至比念經還要重要。因此在禪宗叢林里面,禪堂是整個寺院的核心,就像車子里轉動的軸。從早上到晚上,整個禪宗寺院的活動都是由禪堂里面的鐘板帶起來的,由禪堂的鐘板指揮整個寺院一天的生活修行作息。
到了普通人這一層,由于在生活中更常受到各種誘惑的羈絆和干擾,看來神秀的謁更讓人受用,因為它要求人們要注重個人的修行,要時時警示反省自身,不要讓本心受到污染。
開場白說完了,轉入管理的正題。
沒有規矩成不了方圓,企業不論大小,或繁或簡總是有一些制度的。在企業管理中,原來似乎不能例行化的東西已經被例行化,而已經被例行化的東西又需要不斷改進,制度的規范就是這樣慢慢形成的。
例行管理是企業健康成長的重要保健因素,也是一個制度溝通過程。溝通的次數、環節多了,進而就需要沉淀為制度,將日常工作例行化。
例行管理體現的是組織溝通,它不同于人際溝通,因為組織溝通有它自己特定的規則,企業里基本的溝通是通過制度這種組織來實現的。
然而制度定了并不代表萬事大吉,制度一方面需要在運行中才能發揮其用武之地;另一方面呢?它還需要不停地維護。
舉個例子吧,大家知道,空氣中存在著大量懸浮物質,對通信設備形成危害的主要有無機鹽、硫化物、磷化物、氧化物(氫氧化物、氮氧化物、金屬氧化物等)、油煙成分、農藥、金屬離子、負離子等,它們在空氣中浮蕩,通過各種渠道進入機房,吸附在線路板上,形成帶電灰塵,就會程度不同地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造成對通信設備的危害,因此必須定期對相關設備進行清洗。
同樣的道理,管理體系在運行過程中由于受到社會環境、市場環境、企業經營戰略、企業開拓新的市場等多方面的影響,經常會發生“位移”現象。因此,企業應當適時對管理制度進行定位、調整和刷新,這是管理維護的重要組成部分,否則的話就容易出現管理的“介質疲勞”,這種“介質疲勞”剛開始還是可逆的,久而久之如果到了不可逆的地步,管理也就變質了。從這個意義上講,企業的績效管理其實就是一種管理刷新。
績效管理的中心內容就是各崗位日常績效考核目標的制定,這也是我們目前績效管理工作當中大家接觸最多的部分,企業希望通過建立一套相對完善的指標系統,對日常經營工作進行牽引調控。
但說到底,績效管理最為重要的一環還不是績效計劃的制定,也不是產生結果的績效考核,而是績效的實施和輔導。只靠計劃的制定和考核并不能產生組織所需要的高績效行為,績效實施過程才是績效產生的根本!
想一想看,一個人也好,一個部門也好,只要在其工作實施過程中時刻提醒自己“墨守法規”,良好績效的取得難道不是題中應有之義嗎?
若做不到這一點,那就是自欺欺人的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