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中國管理傳播網 作者:趙伯平
還在毛澤東時代就被樹為典型的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原黨支部書記,吳仁寶老先生幾年前曾說過一句令人久久不能忘懷的話:“最難實事求是”。他歷經三代領導集體而健在,閱歷豐富,有著太多的可圈可點之處,此話從他的口中說出,自是不比尋常,看來實事求是的確是太難了。
實事求是究竟難在何處呢?
依我對中國新興企業的觀察和了解,實事求是難在一、消費者。如果說中國市場尚未成熟,那中國消費者又太過成熟。他們盡想用鯽魚的價買到甲魚;用青菜的錢買牛肉。他們有著過高的超值服務需求。一瓶治感冒的藥最好同時能滋陰壯陽、延年益壽、永葆青春、包治百病,他們歷經欺詐而癡心不改,屢屢上當,屢屢輕信。這就逼迫企業不能實事求是,不能不夸大其詞,誰老實誰吃虧,誰老實誰率先被逐出市場。幾元錢的牙膏如果企業老老實實地講:“它就是一只牙膏,它的功能就限于把牙齒刷干凈。”那消費者選購時可要想:“別的牙膏不但能把牙齒刷得雪白,而且能防治各種口腔潰瘍、咽喉炎、牙周炎統統能治;既是牙膏又是藥膏,我干嗎不買別的品牌呢?”數千元一臺的冰箱,如果企業老老實實地講:“它就是一臺冰箱,它的功能就限于冷凍、儲藏食物。”那消費者選購時可要想:“別的冰箱品牌系由各種最新技術精心打造而成,不但能儲藏食物而且能保密保安保值;既是冰箱又是百寶箱,我干嗎不買別的品牌呢?雖然那各種最新技術最新功能我根本就用不著,但有總比沒有強啊?至少是感覺上沾了便宜。”
二是少數地方政府。政府喊出了‘超常規跳躍式’發展的口號,企業如果老老實實講我今年只能增長10%,二年之內翻不了番,那政府就對企業有看法:“你企業不肯捧場,好呀!往后的日子還長著呢!”政府想讓在商言商的企業家同時成為德高望重的道德家。
如果企業老老實實地講:“我沒那么高尚,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商人,我就想把企業做大做強,我沒有把自己上升到民族國家的高度”。那政府要拉長了臉:“上不了臺盤,樹不起來的阿斗。”
三是社會。經濟理論界、企業界、媒體都在興致勃勃地談論資本經營,多元化經營。以言必稱資本經營多元化經營為時髦,為榮耀,如果企業老老實實地講:“我們還遠遠談不上資本經營、多元化經營。”那社會就要譏笑他落伍,看不起它他,把他看成下里巴人,土包子。同行都在說某某產品某某技術對消費者善莫大焉,你一個人老老實實在那兒講它是假的,那你就成為眾矢之的,被拖入萬劫不復之境,假作真時真亦假。
四是銀行。銀行看到民營企業申請貨款心里就“咯噔”一下,看到企業遞交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有“風險”二字就渾身起毛。如果企業仍老老實實地講:“我就是民營企業,我們項目成功的可能性雖然很大,但還不能講百分百沒問題。”那銀行就要反復地研究研究、論證論證。
五是員工。有些不肯和企業共進退,信奉‘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理念,對企業有著過高期望的員工,如果企業老老實實地跟他們講真話,告訴他們企業還處于創業階段,還面臨很多危機,前途難料。那他們就會一個個地腳底揩油。當然有人會提出:“留人的關鍵在留心,他們既然這山望著那山高,身在曹營心在漢,留著他們也沒有什么用處,不如趁早讓他們走。”話說得輕巧做起來難。如果是在人才薈萃的大城市,那是沒問題,但在一個閉塞偏遠的小城鎮,可用之才就那么多,選擇的余地很小,不連哄帶蒙住他們咋辦?因此,迫使企業只有一個勁地向員工報喜不報憂,明明是奄奄一息死人多口氣,老板還是天天形勢一片大好,時時有激動人心的消息,弄得員工進退兩難,進吧不知何時能拿到工資,退吧,萬一起死回生豈不后悔莫及?
六是老板。老板愛虛榮圖虛名,喜歡聽好話,用好話為自己打氣壯膽,自欺欺人,下面的員工說話辦事只好順其自然了。專揀好聽的講,專挑好看的做。一級哄一級,狗日的騙狗日的,說謊的得獎,吹牛皮的受表揚,講真話的挨巴掌。沒有講真話的制度環境,誰還會講真話。
七是利益。行業本來已進入微利時代,生存空間狹小,該繳的,不該繳的稅費一個又不能少,員工嚷著要加薪,老板拼著命要發財,加上企業的管理水平有限,于是乎一看到伸手要錢的只好藏著、掩著,躲著,橫著,賴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