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以華:臺塑企業成功關鍵在于共贏的理念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8日 16:53 新浪財經 | |||||||||
2005年度“中國式咨詢”管理論壇。2005年11月22日第二場論壇:中國式管理——中國咨詢業無法超脫的生態環境。以下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戰略與政策系教授王以華發表觀點實錄: 王以華(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戰略與政策系教授):
有很多方法。 第一,把專家引進來。 第二,把合作伙伴引進來。 因為我前面講的過于理性了,我現在用一個例子來說明我們在機制體制、文化價值觀、戰略策略、戰術執行方面的差距。去年八月份,我參加了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所的研究課題,到臺灣王永慶先生的臺塑企業考察了20天,總結王永慶的管理思想。王永慶董事長已近90歲高齡,臺塑企業是一個成功的長壽企業。它的成功必定有道理。 我去臺灣的時候,帶著種種猜測,甚至懷疑。但是,二十天的考察訪問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臺塑整齊的干部隊伍。我們前后接觸了臺塑集團在各個崗位上任職的近百位干部,包括王永慶和王永在的子女。他們共同的特點是頭腦極其清晰,作風極其務實。正是這支隊伍創造了臺塑企業令人敬佩的業績。 我們發現,王永慶的實踐與西方管理理論倡導的很多東西不同。例如,西方當前倡導的主流戰略是專業化,歸核化,而王永慶的臺塑關系企業王國下屬100多個企業、四個上市公司,還有一個公眾法人財團。做的是什么呢?石化產業縱向一體化,又橫向多元化跨入了信息、材料、教育、醫療、醫藥、環保眾多領域,所有的業務都賺錢。這是為什么呢?經過考察,我們認為關鍵的原因是王永慶有非常清晰的經營理念。多年以來,他把他的經營理念貫徹始終,變成了他的干部隊伍共同的價值觀和做事方式。 跟隨王永慶多年的一位協理認為,王永慶為人處事的根本原則是:做任何事情都是對自己有利,同時對別人也有利。這是他做任何事情的核心價值觀。那么,什么叫“對自己有利,對別人也有利”呢?翻譯成管理學術語就是:“處理好與利益相關群體的關系”,“共贏”。 王永慶始終堅持的核心理念是“勤勞樸實”,“點點滴滴、追根究底、止于至善”。我們看到臺塑企業所有工廠的墻壁上都貼著“勤勞樸實”的標語。開始,我不以為然,覺得“勤勞樸實”似乎有點土氣了?但是,隨著考察的深入,我日益確信這是王永慶倡導的核心理念。他認為“勤勞”不僅是手腳勤快,還要勤動腦筋。“樸實”就是樸素與誠實。他曾經多年堅持“午餐報告”制度,嚴格培養干部隊伍,培養了“點點滴滴、追根究底、止于至善”的作風,這是臺塑企業做什么都能成功的根本道理。 剛才有些記者朋友問我,什么是“以人為本”?我們跟王永慶董事長有過一次會面,談到大陸企業在轉型期面臨的很多問題時,王永慶笑著說:“這是人性嗎,關鍵還是制度,關鍵還是制度”。談話過程中,我請教王董事長:“您是怎么理解人性的呢?”他笑著說:“我也會想貪嗎”。這是什么意思呢?王永慶絕對相信人性有非常光明、非常有創造力的一面,但他同時承認人性的弱點。他用畢生精力建立的臺塑企業管理制度,就像一個軌道,旨在發揚人性的潛力,抑止人性的弱點。 王永慶著名的“瘦鵝理論”源自他早年的經歷。在日本統治時期,王永慶一度不能從事木材生意和大米生意,不得以決定養鵝。在資源極為匱乏的臺灣,他發現并搜集了人們丟棄的白菜根,與打撈的河流飄浮物攪拌在一起喂鵝,結果,鵝長得又肥又壯,鵝生意越做越好。由此,王永慶悟出了一個道理,即鵝具有無窮的內在潛力,關鍵是養鵝的人會不會喂它。這是王永慶對人的核心看法。 我們常會聽到管理者抱怨自己的員工素質低下。這不是認為“鵝不中用”,懷疑“鵝是否能變成肥鵝”嗎?王永慶則相信人的無窮潛力,也了解人性的弱點,所以通過制度讓你沒有懶、貪、占的機會,通過制度發揮你全部的智慧,并給以公正的評價。我們問過許多臺塑干部是否擁有公司股份?他們都說沒有(公司不分配,可以自己買)。問他們是否希望擁有股份?他們說,有時也很羨慕那些高新技術企業干部,依靠股份迅速積累財富。但是在臺塑,他們伴隨公司有穩定的發展,你只需要努力工作,業績會得到公正評價,也不必為晉升而奔走,工作有成就感。我們在臺灣有幸考察了“六氫”石化基地,非常壯觀,50多座石化工廠建設在十公里長、五公里寬、填沙造地的海灘上。這么大的工程,錢也緊張,人也緊張。總指揮王永在先生曾堅持每周一次,清晨四點從臺北趕到麥僚開一整天的調度會。盡管他的兩個兒子分管的上市公司都在投資建設,但他堅持按生產工藝流程的先后順序安排資金和人員,協調各方關系,達到團結。 王永慶的兩個女兒和王永在的兩個兒子均在臺塑擔任領導。他們是怎么處理子女與職業經理人的關系呢?父親們把子女當作職業經理人看待。他們在臺塑都是從基層做起,經歷了各個層級,只不過比別人成長速度稍微快一點。王永慶的女兒講,十三歲時父親把她們送到英國讀書,每周要給父親寫信匯報思想,父親回信時不僅修改錯別字,而且與她們深入交流,信件數頁之多。暑假回來要去工廠實習,去醫院站柜臺掛號。她們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做起來的,一天一天成長起來的。 盡管波特的競爭戰略理論認為,“要么特色化, 要么低成本,不要走中間道路。”,但是王永慶相信,經營任何產業,只要產品物美價廉就能滿足需要,就能生存發展。王永慶和王永在把自己的錢拿出來建立財團法人機構,為社會和原住民辦學校,為窮人辦醫院。他們去世以后,這些財產將屬于國家。為窮人辦醫院,他要求提供最低的醫療價格,但使用最好的設備,聘請最好的醫生。為此,他堅持規模經濟(例如800床位)、集團采購所有物資、自己建造醫院。他曾經誠懇邀請許多留美的臺灣著名醫生(如心臟外科專家,肝臟專家,癌癥專家等),并把產業的管理方法引入醫院管理。所以當臺灣的醫院紛紛虧損時,臺塑的長庚醫院卻能保持盈利。 臺塑企業的這些做法算不算一種“中國式管理”呢? 臺灣的企業比較早的接受了日本管理的影響。而王永慶先生又接受了中國傳統的價值觀,繼承了母親善良、樸實、勤勞、堅韌的為人品質。他以“大學篇”的首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為座佑銘。他又是一位非常聰明和精明的企業家。他意識到一個企業家在社會上自立,應該怎樣去處理各種各樣的關系。由于看透了這些,下工夫培養子女和部下,建立完善企業制度,才有了臺塑的成功與持久。 我覺得戰略策略和戰術執行是這之后的事情。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