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營管理 > 正文
 

美國銀行業發展的借鑒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6日 18:27 《中國企業家》

  文/賴淑珠 羅 曼 孔令戟 杜 霞

  中國與美國在銀行業的發展軌跡上有很多相似之處。

  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兩者都采取過嚴格的措施以規范銀行業,扶持本土經濟并確保社會安定發展。在各自經濟發展周期的不同階段內,它們都由不同的事件觸發了一系列銀行
業管制和解除管制的措施。在美國19世紀30年代后期,經濟大蕭條及儲貸危機引發了管制措施的出臺,在之后的20年間,管制愈趨嚴格,直至70年代才得以放松。而在中國,計劃經濟導致了對金融業的管制一直延續到中國加入WTO。目前,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遺留政策約束以及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同時并存,而這些正與我們在美國80-90年代所看到的狀況相類似。

  美國銀行業發展的五個階段

  歷史上,政府的舉措通常都會對國家的金融穩定、鞏固和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美國20世紀30年代的蕭條期,眾多銀行相繼破產,將近4000個金融機構于1933年倒閉。自那時以來,聯邦和州政府就擔任起保護人的角色,開始控制商業銀行的各種活動,監控的結果造就了美國金融服務體系框架的形成。

  觀察美國二百多年的歷史,金融服務領域在20世紀初才剛剛得到應有的重視并受到政府的關注。基于對政府管制方面的分析,我們將美國銀行業的演變和發展分為五個階段。

  ★保護性壓抑階段:在30-40年代,由于緊隨大蕭條期而來的眾多銀行的倒閉,政府管制主要集中在存款保險,以及緊鑼密鼓的檢查與監督上,以此來避免更多的倒閉現象發生,保護社會公眾的利益。

  ★控制中求發展階段:在50-70年代,銀行發展日趨穩定并且積累到相當的數量和規模之后,政府將重點轉移到規范銀行的擴張上面,包括對區域和產品擴張進行限制。政策明確限定了銀行可以在哪里設立辦事處、提供什么樣的產品、以及可以按何種利率收取或支付。直到19世紀80年代早期,商業銀行的操作性定義一直保持得非常簡單——“商業銀行就是接受活期存款和提供商業貸款的機構”。在這種情況下,為規避這些限制而成立提供特定服務的銀行就不足為奇了。

  ★市場覺醒和自由化起步階段:伴隨經濟發展的加速和消費者對產品和服務水平要求的日益提高,銀行面臨著產品多樣化和渠道多面化的巨大壓力。受市場需求的驅動,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立法開始放松,對銀行在產品和定價上的管制逐漸解除。

  ★業界整合和問題遏制階段:到80年代早期,美國銀行業受到第二輪倒閉的嚴重沖擊。這一次,部分原因是經濟不景氣,但更大程度上是因為過度草率的發展而引起的不良貸款問題,存貸業務都受到了嚴重打擊。我們看到銀行倒閉再次發生以及并購和重組也隨之火熱起來。到了90年代,很多全國性商業銀行繼續遭受著資產質量低下和倒閉的沖擊(見圖一)。立法者繼而重新加強了對銀行業的管制以減少損失。一直持續到90年代中期,管制的要點主要仍圍繞著解決儲貸危機以來的遺留問題以及改善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

  ★管制解除的全球化階段:立法者關注銀行業的資產質量長達10年之久,90年代中期以后,他們才又重新將目光聚焦在金融服務業的自由化上。此時,美國金融業開始面臨全球的競爭壓力,而美國股市的回暖則提升了公眾投資非銀行金融工具的意識,因此1999年,美國國會通過了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這項法案規定,只要銀行能夠操作充足的資本,就允許其擴大服務范圍和拓寬業務領域。從此美國銀行業終于實現了全面自由化。

  法規管制的影響

  正如上面所討論的,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在引導和培育美國銀行業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他們的努力,眾多的管制條款被通過、修改或廢止,慢慢形成了今天的美國銀行業。由此可見,政策制定者必須對市場變化和結構性危機及時回應,同時必須能預期政策推行的后果和波及效應,并制定相對的防范措施,將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回顧美國銀行業的發展,McFadden 法案、Glass-Steagall法案以及銀行控股公司法案可以看作是最有沖擊效應和影響力的三項法案。它們決定著美國金融機構的運作框架長達70年之久。1956年通過的銀行控股公司法案限定了銀行的經營活動。1933年通過的Glass-Steagall法案創建了三個不同的行業——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和保險業。政府在這些行業之間設置了很大障礙來阻止多樣化的大型金融公司成長過大而漠視公眾利益,甚至超出政府的操控范圍。盡管規避這些法規有很多創新的途徑,例如建立銀行控股公司和非銀行子公司等,但因為法規規定銀行業產品提供不能多元化,造成銀行的相對競爭力下降,不能為他們的客戶提供全套的金融服務。只有到了20世紀末期,當簡單的銀行產品已無法滿足消費者日益增加的需求、同時國外銀行和國內其它金融機構已開始蠶食銀行市場份額的時候,政府終于在1999年通過了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該法案廢止了Glass-Steagall法案,修訂了銀行控股公司法案,并準許了全新的金融控股組織的設立,它可以從事保險業并經營有價證券,可以經營商業及投資銀行的業務、投資和開發房地產以及其它相關的活動。這標志著自1933年來Glass-Steagall法案中對美國的商業銀行、證券和保險業間跨業經營所設限制的解除,從而擴展了金融服務領域里的發展機會,并促進了銀行之間甚至金融業間的友善并購。

  另外,1927年通過的McFadden法案限制了銀行的跨域經營。因為該法案的影響,許多只能在限定的區域內經營且提供有限的產品及服務的小規模銀行構成了美國的基本銀行體系。禁止跨州設立分支機構使得商業銀行被定義為“單元銀行”,除在自己的州內經營業務外,在其它州沒有任何一家分支機構或辦事處。這個法案造成了許多社區銀行的形成,并在渠道拓展上增加了許多成本(見圖二)。

  限制持續了大約70年之后,隨著1994年Riegle-Neal Interstate Banking and Branching Efficiency法案的實施,政府開始允許銀行跨州設立分支機構。自開放跨州經營之后,跨州分支機構的數量以每年4%的速度增長,而銀行總部的數量則逐年減少3.5%。到2001年底,美國的所有州全部實施了跨州設立分支機構的政策,McFadden法案此時終于成為歷史。

  美國銀行業的架構

  由于歷史的影響和政策的演變,美國銀行業高度分散。我們可以看到三類銀行:商業銀行、儲蓄(存款和貸款)銀行、以及信用合作社。

  商業銀行在三類銀行中居主導地位,今天已擁有著80%的銀行總資產。在最近20年內,雖然銀行數量減少了40%,但商業銀行的資產增長超過3倍,大銀行成長的趨勢愈發明顯。由于限制逐漸取消,商業銀行總體上經營范圍拓寬,并更傾向于規模性擴張。

  儲蓄銀行歷史上主要從事房地產貸款,如為個人消費者提供住房貸款。在過去的20年里,儲蓄銀行已積累了雄厚的財力,因為是儲蓄性銀行,它們必須將超過65%的資產用在與住房相關方面并且用在企業貸款上的比例不能超過10%。這項規定使得儲蓄銀行的業務都集中在零售業務上。

  信用合作社是非營利機構,因而是免稅經營。信用合作社與商業銀行和儲蓄銀行相比規模非常小,最大的信用合作社,美國中央信用合作社(US Central Credit Union)(260億美元資產),資產還不及美國最大的銀行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的5%(見圖三)。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商業銀行操控著美國80%的銀行資產,其他20%由儲蓄銀行及信用合作社擁有。但在這約8000家商業銀行中,資產超過100億美元的還不足10%,這些銀行的資產總和幾乎占全美銀行總資產的70%,業務量巨大且業務范圍遍及全球。它們通常隸屬于某個擁有眾多金融附屬機構和多樣化產品組合的大型金融控股集團。我們把這些銀行稱作“跨國銀行”,如花旗銀行和摩根大通銀行。“全國性銀行”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帶,如美國銀行和美商富國銀行(Wells Fargo Bank);“超級區域性銀行”則在某個特定的區域內提供廣泛的金融業務,如美聯銀行(Wachovia)和美國第一銀行(Bank One)。它們是禁止跨區經營政策的產物,在McFadden 法案放松之后,通過擴張性并購而逐漸成長起來。“區域性銀行”通常具有中等規模,更加局限于地域,如東南部的地區金融銀行(Regions Bank),以及BB&T(Branch Banking & Trust Company)。最后,“社區銀行”是規模較小、資產不超過10億美元的銀行,這類銀行在全美共有5000多家。

  未來中國銀行業大規模發展將可能類似于美國

  按照7%-8%的GDP增長率,中國的經濟將在2015年超過日本,2040年將超過美國。盡管還有35年的差距,但銀行資產(若年增長率保持20%左右)的快速增長使其僅需10年就能達到美國水平,而由于中國人口是美國人口的四倍,中國的人均銀行資產擁有量將在20年后超過美國。我們預期在未來幾年里中國的銀行體系的發展將在幾個方面與美國近20年的發展歷程相類似。

  ★銀行規模和服務能力將成倍增長

  GDP增長速度在7%-8%,金融領域的增長勢必要跟上節奏以確保增長的穩定性。除了開設新的金融渠道之外,銀行借貸將依然是多數企業資金來源的主要方式。考慮到貨幣供應的效應,銀行借貸應至少保持15%的增長率,才能維持8%的GDP增長。中國商業銀行資產目前還不到美國的三分之一,但是由于中國人口是美國人口的4倍,加上許多潛在的客戶需求尚未被開發,中國銀行體系需要數倍的擴張才能服務于社會并支持經濟發展。

  ★并購與聯盟將繼續加劇,尤其針對城市商業銀行

  中國的問題銀行還沒有面臨馬上倒閉的危險。但是由于不良貸款的原因,一些問題銀行已經強迫被合并或收購。政府不希望也不會讓銀行倒閉,所以政府對問題銀行的干預將不可避免。并購早已在進行中,我們預期友善并購將繼續增加,這樣不僅能解決資本充足率的問題,也是規避跨區經營限制的一種方式。

  我們預期中國的并購不會像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一樣大規模而遍及各地并以降低成本為主要考量。美國國內的并購創造了幾個全國性銀行和跨國銀行;但是,中國已經擁有了較大規模的全國性銀行,通過并購再形成更多的全國性銀行也很難為社會及銀行業創造更多額外的價值。不同于美國銀行業那些為了取得成本的協同效應以創造股東價值的并購活動,我們預期中國的并購將主要以成長、多樣化、擴張以及更好地服務于地區經濟發展為導向。畢竟,中國經濟還在快速成長,尚不需要銀行采取成本控制或者其它緊縮性的戰略。事實上,近期發生在美國和世界上的并購已經重新定位于以收入的協同效應為目的的并購,而不再只是關注成本的協同效應。例如,JP摩根和美國第一銀行的并購被認為創造了4.7%即22億美元的成本節省。如果這個合并將目標純粹定位于節省成本,JP摩根將不會為此項交易去花費30億美元的并購成本。

  ★未來大范圍的合并還未被預見

  一般來說,中國目前還沒有過多的銀行或過多的分支機構的情形。以銀行的覆蓋程度而言(用每百萬人口和每萬平方公里擁有的銀行分支機構來衡量),中國尚不及許多發達國家。在美國,每人擁有的銀行分支機構選擇是中國的3.8倍。并且,與在法國相比,在中國一個人要行走兩倍的距離才能得到一家銀行分支機構的服務。

  但是,我們也不能被這樣的分析所誤導,因為這僅僅說明中國的銀行和分支機構平均來看并不過多,但不意味著每個城市都是同樣的情況。目前銀行及其分支機構主要集中在三大區域——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以及泛北京地區。內陸省份相對來說并不發達,服務水平也比較低。伴隨中國財富的增長、積累和進入內地省份以及人民對服務水平意識和產品需求的提升,銀行服務中心的覆蓋率和服務質量都會在全國更加平均地擴大并提升。

  ★銀行將呈兩極端,一是規模,二是獨特性

  在所有發達國家中,每個國家至少孕育出一家跨國性銀行,例如美國的JP摩根和花旗銀行,德國的德意志銀行,英國的匯豐銀行,法國的巴黎銀行,以及日本的東京三菱銀行等。中國要想成為世界經濟的領導者并支持它的私有企業到海外發展,就必須培育一家或數家跨國銀行。不久前中國政府透過匯金公司為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注入450億美元的資金,二者都開始與潛在投資者進行積極的對話以尋求未來在國際市場上順利進行公開上市,據此,兩家基于中國的跨國銀行逐漸浮出水面。同時,許多小型但具有前瞻性的城市商業銀行也已經開始處理遺留問題,并且為追趕領先企業而開始新的個性化發展。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