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記者 王立偉
跨國公司在中國的腐敗與“反腐敗”正在內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產生激烈的沖突,而反腐敗力度的逐漸加大及其作用,也在逐步顯現出來。
2005年5月20日,全球最大的診斷設備生產企業DPC公司宣布,該公司及在中國的獨
資分公司分別與美國司法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達成協議,同意支付總共約480萬美元以解決其違反美國《反海外腐敗法》FCPA的問題,其中包括向司法部支付200萬美元罰款、上繳證券交易委員會204萬美元“非法所得”及75萬多美元利息。
“違反商業操守行為的代價是巨大的。商業道德看起來可能是一個無形的概念,但是商業道德的缺失最終會造成有形的、實實在在的損失。”
跨國公司為“腐敗”交學費
1991年,從事免疫藥盒的分裝、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銷售等業務的DPC獨資子公司天津德普診斷產品有限公司成立,其年產值達7000萬元,銷售量占全國市場的三分之一。
美國聯邦法院透露,自成立到2002年的11年間,天津德普公司向中國三家醫院行賄達162.3萬美元,這些賄賂大部分通過現金的方式,由天津德普的員工交給了醫院有權作出采購決定的人員,德普公司從醫院的采購中賺取了200萬美元。
令人驚訝的是,天津德普的總經理授權進行了這一系列賄賂活動,所有的支出記錄都留下了字據,作為公司銷售支出的一部分。
兩年前,德普的母公司DPC發現了這問題,并且及時向美國的相關部門報告了此事。
這讓人們不禁聯想起去年的朗訊事件,因可能觸犯美國《反海外腐敗法》,朗訊自曝家丑,解雇4名中國區高管。
而更早些時候,由于云南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原黨組書記、廳長彭木裕因涉嫌受賄、挪用公款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牽出沃爾瑪在中國的腐敗事件———彭在審批昆明沃爾瑪項目時,默認其妻收受了該公司董事價值約10萬元人民幣的“禮物”。
公司腐敗導致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跨國公司員工的個人腐敗也為公司蒙塵。
去年3月,因涉嫌受賄人民幣223萬元,原羅氏診斷產品(上海)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裁王文雄被判刑8年。
6月份,花旗集團在中國的兩位高級管理人士也被停職。花旗表示﹐這兩人被解職是因為曾向公司和監管機構提供虛假信息。
2005年1月份,上海嘉娜寶總經理李一群突被解職并召回總部,稱有不規范行為。
2002年以前,寶潔內部包括收受回扣和員工及其直系親屬在供應商、代理商或客戶的公司中擁有股權使得寶潔每年的直接損失不少于500萬美元。“違反商業操守行為的代價是巨大的。商業道德看起來可能是一個無形的概念,但其缺失最終會造成有形的、實實在在的損失。”普華永道合伙人盧迅然告訴本報。
他分析說,公司和個人違反商業道德,會在六個方面影響公司的發展,其中包括導致公司失去業務,造成公司收入的減少;對股票的市場價格造成負面影響;缺乏職業道德的企業文化會助長員工的欺詐行為;缺乏商業道德的行為使企業形象蒙受影響;企業形象不端的公司將難以吸引和招聘到優秀的員工;另外,對商業道德的忽視也會使公司的名譽與事業遭到損害。
一旦這些不道德行為出現,公司必須要雇傭律師,在審判、法庭內外和解的環節上,同樣也會產生訴訟費用。盧迅然提醒,重要的在于重建公司形象,這將使得公司付出巨大代價。
建立商業道德
據說在寶潔公司內部,最廣泛的腐敗是“10%”法則,員工所做項目的回扣占總業務額的10%,當記者求證這種說法時,“這種行為肯定是發生在2002年以前。”寶潔前員工時光(化名)告訴本報。雖然離職已經兩年,但他仍然記得寶潔“整風”時的嚴厲。
“我們周圍的確有幾個腐敗分子,但后來內部審計相當嚴格,一一被清除出去了。”時光回憶說,那時候寶潔并沒有意識到中國的年輕員工會經不住誘惑,因此授權相當得多,最終導致了腐敗現象的出現。
寶潔公司大中華區對外事務部經理張群翔介紹說,為了加強對員工操守的監督,每名員工都要與公司簽署協議,保證自己及直系親屬與公司的利益不發生沖突。另外,有供貨商對員工提供賄賂,員工要及時向公司申報。如沒有及時申報,將被調離現崗位等。
寶潔“整風”之前,聯合利華也因為銷售部門出現腐敗現象而開展了大規模的清理行動,在這次“刮骨療傷”中,聯合利華中國公司解雇了250名銷售人員。
“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后也在不斷地反省自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劉俊海教授說,對于公司來說,如果助長內部腐敗行為的發展,既不利于公司的股東利益最大化,也不利于建立公平的競爭秩序。
在不違反當地法律和強制性規定的前提下,跨國公司制定了自己善待消費者、客戶和員工的公司政策。劉俊海說,這體現了公司以人為本的精神,這種“善良”的公司倫理觀應該得到支持。
而針對員工個人的腐敗行為,盧迅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他認為,最重要的預防的方法就是在公司內部建立一個講究職業道德的良好環境。
“這個道德環境的建立需要公司擁有一個書面的道德標準和商業行為準則。如果管理層能夠按照準則樹立榜樣,那么書面的道德標準就能幫助企業建立良好的道德風氣。”盧迅然說,為了能使道德標準成為行之有效的防欺詐策略,員工的行為一定要符合從業道德,這是一個關鍵所在。
此外,他建議,道德標準需受到高級管理層的支持并被融入表現考察標準。在實施時,公司必須溝通傳達;另外,公司要通過持續的審查以及員工熱線,對違規行為時刻保持警惕;一旦違規行為發生,任何的懲戒措施都必須是統一的、公平的、公正的。“跨國公司值得中國企業借鑒的經驗就是,它們敢于壯士斷臂,恢復信譽。”劉俊海說。”公司的聲譽是公司最寶貴的財富。”盧迅然分析說,明確的商業道德標準能夠幫助改善公司及其員工的形象,從商業及競爭的角度來說,商業道德標準的建立能夠鞏固企業的框架并加強企業的凝聚力,公司的員工能得到進一步成長,公司業績會因此而得到提升。
劉俊海對跨國公司的勇氣和毅力表示了贊許,他說越是遮掩,越是諱疾忌醫,跨國公司在競爭中就越會表現出手無縛雞之力的狀態,“如果不自救,別人更是沒法救你”。
“跨國公司在市場競爭中,都會為其失信行為買單。”劉俊海提醒說,市場競爭的殘酷性,使得跨國公司必須從其較長的生命周期出發,來全面考慮公司的常青計劃。
抱團自律
有評論認為,跨國公司在中國出現腐敗,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國法制環境對商業腐敗監管體系不完善,毋庸置疑,這是一個原因,但絕不是僅僅在中國才存在這樣的問題。
跨國公司并不是生來就清清白白的,也并不是在中國就存在污點的,在美國本土和其他西方國家,公司在競爭中采取一些賄賂的手段同樣一直存在,2004年11月,全球最大的通訊商之一朗訊在沙特阿拉伯觸犯《反海外腐敗法》的丑聞被發現。這樁丑聞直接導致朗訊在中國自揭丑聞。
2004年10月,媒體報道,一位戴克公司的前會計師向美國聯邦法院舉報該公司存在違背《反海外腐敗法》的行為。這家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商之一利用40個銀行賬號向外國政府官員行賄。
2005年3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指控國防工程承包商和軍火商巨人公司向貝寧共和國總統的商業咨詢顧問支付了超過350萬美元的賄金。
2005年1月6日孟山都公司因向印度尼西亞政府官員行賄而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繳納了50萬美元罰金,作為它違反《反海外腐敗法》的懲罰。
“所有有購買決策權的人,理論上都可能收到回扣,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不管它是什么公司。”上海人才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峰博士說。
另外一方面,而商人本身是趨利的,只能依靠監管讓他們在更為公平的環境下競爭。
劉俊海同時也表示,對于跨國公司,禁止商業道德上的問題,不是通過其“自治”就能解決的,必須通過外部約束來幫助公司完成相關政策的制定。
另一種形式的反腐敗方式也正在西方國家興起。今年1月28日,美國紐蒙特礦業公司首席執行官韋恩·默迪在世界經濟論壇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已有62個國際大公司簽署了“反腐敗伙伴計劃”,共同打擊公司腐敗行為。
這項“反腐敗伙伴計劃”呼吁在全球范圍內堅決制止以賄賂或其他非正當方式施加影響的行為,包括向政府官員行賄及試圖影響公共政策為公司謀利等,簽署這一計劃的公司都將建立一套教育和監督公司主管人員的內部體制,以杜絕賄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