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強
自從圖書館學誕生以來,其理論研究就一直是圖書館學研究的核心,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經歷過19世紀的萌芽時期,產生了從開山鼻祖偌得最初有關圖書館學認識到圖書館學史上的技術學派、管理學派、社會學學派等流派。這些學派、思想和學說從不同的層次和角度對圖書館學作出了不同的理解與解釋,基本是傳統的有關圖書館學研究的學問。
90年代中期從美國開始,進而波及到全球以籌建本國信息高速公路及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為特征的第二次信息革命,其核心中的數字化技術,卻使研究文獻、信息采集、組織、傳遞和開始利用為規律的傳統圖書館學面臨了一個新的信息環境,從而引發了圖書館學巨大的變革。同時,隨著知識經濟的勃興、社會信息化速度的加快,信息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信息基礎,設施及INTERNET的建設和普及,也使圖書館學事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嶄新面貌。結果是信息化或數字化時代的圖書館事業由傳統簡單協作方式發展成為地區與國際協作方式,文獻工作的正規化、標準化和圖書館管理的自動化、現代化要求提上了日程。
首先,圖書館學理論來源于圖書館實踐,是圖書館經驗、技術的理論抽象,肩負著引導和促進圖書館實踐的使命。作為一門發展中的學科,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并且隨著時代的前進而不斷發展變化。從圖書館學與時代的角度來看,科學時代——信息時代——數字化時代這樣一個歷程。因此,當前的圖書館學研究已進入了數字化時代。圖書館學研究也必須適應數字化時代的需要,這就是數字化時代的圖書館學。
不言而喻,數字圖書館是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多媒體通訊技術的日益發展成熟及國際互聯網絡的快速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它是指“建立在圖書館內部業務高度自動化基礎上,不僅能使本地和遠程用戶聯機存取其OPAC以查詢其傳統非數字化和數字化的圖書館藏,而且也能使用戶通過網絡聯機存取圖書館內外的其它電子信息資源的現代人圖書館”,人們又稱之為電子圖書館。因此,完全可以說,數字圖書館就是針對特定用戶群的信息需求動態發展起來的信息設施等服務要素整合而成的統一體。我們就不難看出,數字化時代的圖書館是以傳統圖書館學作為其研究的基礎,以讀者的信息需求作為其研究的出發點,以信息資源建設作為其研究的重要內容,并且以服務作為其研究的主線。
其次,對傳統圖書學的研究正如上面已提及過的許多學派、思想,為了兼顧不同用戶群體信息需求體系的差異以及圖書館類型的現實,從文化的角度可以把圖書館分為綜合性和專業化的圖書館。其中,綜合性圖書館是指集中了人類社會各個時期、各種類型文獻信息資源絕大多數于一體的圖書館。如美國的國會圖書館和我國的國家圖書館就是這一類型的圖書館。而專業化的圖書館只是截取了人類社會某一層面、某一層次的文獻信息資源,如科技圖書館、經濟圖書館等。
不同歷史時期產生的各種圖書館學派、思想、理論和學說,都將讀者作為中心來研究,由此可見,讀者在圖書館中的重要地位,因而把讀者的信息需求作為數字化時代的圖書館學研究的出發點并不是偶然的。在數字化時代,大多數讀者把圖書館看作是在焦慮時代能獲得安適的一個源泉所在,他們支持圖書館去扮演連接數字化應用與傳統圖書及其它傳媒信息資源之間的綜合角度,認為,在圖書館人們瀏覽和借閱圖書館與應用電腦和互聯網服務獲取信息具有同等價值。我們應該了解,“讀者的信息需求”是人類需求的一部分,是為人類種種需求中較為復雜的和高級的一種需求,它決定著數字圖書館的產生和發展,就此而言,數字圖書館可謂人類信息需求體系的具體,就讀者具體的信息需求來說,如要求提供全面而廣泛的新聞記者服務和檢索、言論自由即要求在數字化時代政策的制訂者能提供圖書館收藏和可用資料能很好解決知識產權的問題、能為“信息窮人”提供免費與他人的同等檢索服務、可以得到健康和工作信息等等。
因此“一切為了方便讀者”應該成為數字化時代圖書館學管理的精髓,其任務就是要使文獻、知識和信息與讀者需求最恰當、有序地相結合。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需求,全方位、多層次地為讀者提供高效、優質服務。而讀者對文獻、知識和信息需求的方式、手段、行為和特點經常發生著變化,只有經常研究讀者對知識和信息需求、特點和規律,才能使數字化時代圖書館學研究適應新的信息環境的需要,讀者的信息需求作為數字化時代的圖書館學研究的出發點。信息資源建設便成為其研究的重要內容了。
再次,在信息資源建設的過程中,圖書館雖然不能進入信息市場遵循市場經濟規律運行,但由于信息市場中供給信息資源的競爭對手的介入,一些特大規模跨國書店集團,如博德斯、巴內斯和諾貝爾等,它們不僅擁有大量的圖書存貨,而且設置了舒適椅、咖啡座和背景音樂,為讀者提供了極為舒適的閱讀氛圍。因此,信息市場的競爭格局已經形成,信息咨詢必將成為數字圖書館信息市場的接口,信息資源建設已成為數字化時代圖書館學研究的核心。
傳統圖書館對信息資源的建設偏重于資料的搜集、整理,而數字圖書館在對現有非數字化館藏資源轉化為數字化的過程中,其關鍵是要注重特色,如可轉換一些本館特有的別處無法獲得的報刊、名人專著、名優字畫、資料圖片、錄音、錄像等,對于文本類資料可先用掃描儀轉化成圖形成文件后,再用計算機的文字識別軟件,轉換成文本文件,不僅可大大減少文件的數據量,而且便于解決文件的整理、存儲傳送和編輯工作。其瓶頸在計算機的文字識別后的校對,對于圖片類資料將其轉換成的圖形文件比較大,可針對不同的圖片采用不同的格式與壓縮方法,達到在不影響信息完整性的前提下盡量縮小文件尺寸;對于聲音、視頻類資料可使用多種格式進行壓縮。
將原有館藏資源數字化后,數字圖書館還需整理加工這些數字化資料和搜集當地資料,以建立、充實圖書館數字化資料庫,這類二次信息資源的建設和開發尤其重要,對于數量龐大、更新迅速、來源廣泛的網絡信息資源,可以通過搜集、整理、合法鏈接各類網絡站點為讀者提供相關服務創造條件。
例如美國國會圖書館在信息資源的開發和信息技術的應用方面始終走在世界的最前面。80年代初,它就著手進行了文獻和數據數字化存儲與檢索技術的研究,將館藏30萬個條目數字化供全國利用,90年代中期由國家科學基金會、國家宇航局和國防部高級研究署聯合會公布了《數字圖書館倡議》,正式開始了美國數字圖書館的研究及信息資源的開發。美國國會圖書館館長比林特則宣布2000年時擁500萬頁館藏數字化信息,美國國會圖書館、保護存取委員會和14個研究圖書館與檔案館還簽訂了全國數字圖書館聯合協議,2000年時已完成了最重要圖書資料的數字化轉變。
最后,服務是數字化時代圖書館研究的主線,因為面對著新的信息環境,圖書館學的使命就是要研究如何更好地服務于國民經濟信息的需要、服務于科教興國的需要,這就需要本國信息高速公路及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數字圖書館隨著信息資源的導入,其現有的服務方式也要完全改變。此外,還應研究新的信息環境下圖書館實現這些服務功能的新方法和所面臨的新問題,如文化信息資源的平衡問題、信息倫理的平等問題等。
本國信息高速公路及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硬件上包括通訊設備、線路及計算機平臺;傳輸上包括通訊協議和標準等,建成較好的以分布式CLI-ENTS/SERVER和BROWSERS/SERVER管理模式為主的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和光盤局域網,并使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以網絡為中心,支持TCP/IP各種網絡互聯協議。另一方面,包括各類知識、信息與情報的信息資源數據庫的建設要本著保護人類文化遺產、傳遞科學情報、開展社會教育、豐富人們的文化活動為原則來進行,而基于文本的全文存儲與檢索技術以及圖像內容查詢技術應得到長足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
因此,本國信息高速公路及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將使我們在因特網上形成網絡思維、實現網絡定位并能夠與網絡中其它圖書館協同行動。這樣的數字圖書館本質是“信息資源共享與共建”,作為21世紀數字化圖書館的生存的基本形式,除能帶給讀者更好的服務外,還決定著圖書館的發展方向,這就是數字化時代圖書館學研究的主線。
由上可見,數字化時代來自圖書館學的新要求,為了更好地做好信息資源的建設工作,以服務于讀者的信息需求,就需要加緊培養一批能促進電子圖書館發展的既懂圖書情報業務又懂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尤其是自動化集成系統和數據庫系統的建設;加強政府、信息企業界與圖書館界各部門的合作,制訂國家或地區電子圖書館發展戰略、增加資金投入,才能推進電子圖書館的發展;同時還要充分利用國際學術論壇、國際學術會議與INTERNET網上有關電子圖書館建設的研究成果,密切跟蹤先進國家電子圖書館的發展動態,才能搞好數字化時代圖書館的建設。
作者為山東大學圖書館研究員
編輯:管雅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