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耀/文
中國的MBA教育在經歷2002年前的“狂熱”之后,開始遭遇“招生寒流”,而從今年的情況看,又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回暖”跡象,這反映出中國的MBA 教育已經開始逐步進入“春秋戰國”時代,開始朝著品牌化和增大含金量方向發展。
從1991年中國9所高校開始正式招收MBA新生起,至今已有14個年頭了。中國的MBA教育正方興未艾。一個新的教育浪潮正在席卷全國,有著巨大的市場和發展空間。這是建國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史上前所未有過的。在過去的計劃經濟體制下,中國人才的培養只注重專,而不注重通。中國有太多的專業學院,而沒有工商管理學院。只是近些年來,中國的工商管理教育才開始起步,但也遠比不上國際上的先進水平。據統計,美國有1300多所工商管理學院,而中國不到100所;在美國MBA畢業生占全美碩士研究生畢業生總數的23%,而中國還不到5%。中國現在商務大潮風起云涌,加入WTO之后又需要千千萬萬現代的國際化商務管理通才。中國的商務人才教育已不可避免地面臨一場新的改革和革命。需要摒棄舊的人才培養方式,引進通才教育,加強通才教育,培養更多的商務管理通才。狹窄的專才時代已經結束了,隨之而來的是MBA時代、通才時代,MBA的引入對中國教育觀念的轉變起了重要作用。
作為職業發展助推器的MBA教育,為中國帶來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中國以前傳統大學一般側重學術訓練,MBA引入職業性訓練;傳統的教育面向政府,MBA教育則面向市場;在收費體制上,MBA教育能上能下,引入了個人投資的觀念,過去曾認為教育一定要由國家包下來,而MBA需要學院自己去投資,學校提供產品,教授提供產品,MBA更強調把學生當成客戶,所以在教學中,必須了解學員的需求,知道他想從MBA學中得到什么。中國MBA教育對原有教育體制的沖擊也無處不在。比如MBA畢業一般要求案例教學,一般的研究生要回答的是理論居多。但由于現行的體制套用了研究生教育的體制,所以國內的MBA學員有很多是從理論到理論。在考試錄取制度上,中國過去的傳統教育一直都是書面考試,而未來管理人才所需要的素質單靠書本是考不出來的,國外對考生的實際工作能力非常重視,所以面試很重要。而中國直到現在還實行統一的聯考制度。中國的MBA教育經過10多年的實踐和摸索,已經邁入大踏步前進的時代。雖然MBA教育最早的興起是在美國,而且有近百年的歷史,但其他國家只要重視,仍然可以迎頭趕上,就像現在歐洲和亞洲其他地區在不長時間中也出現了一流商學院一樣。正如互聯網的發明和使用在美國經歷了幾十年,在中國互聯網的使用還不到10年,卻也普及到了相當的程度。
我覺得中國在加入WTO以后,正在進入一個全方位的工商管理時代。中國企業領導人的;英雄時代"已近尾聲,接下來的是職業經理人時代、新華商時代、MBA時代。中國企業將不可避免地由新一代的企業領導接棒。知識性、專業性、國際化、通才化將會是中國成功迎接經濟全球化的有力保障。而中國的MBA教育將不可避免地承擔起培養一大批21世紀中國工商企業領軍力量的重任。中國MBA在目前情況下還沒有充分顯示出優越性,但隨著中國企業不斷的更新換代,中國大環境不斷市場化、正規化,MBA大有用武之地的那一天將不可避免地提前到來。有人認為非經濟、非市場和行政因素太多可能會對MBA施展拳腳帶來很多束縛。但畢竟我們已進入WTO,最貼近市場規律培訓出來的MBA一定可以施展抱負。我認為中國的MBA教育目前已步入一個黃金時代。中國目前的市場經濟正在不斷擴大,是全世界最大的發展中的商業市場。中國的GDP已占全球第5位,中國的外貿出口已占中國國民總產值的1/3,市場化、國際化正在中國各個領域不斷深入?梢灶A見,中國對MBA人才的所需,在不遠的將來將很快上升到世界第一位。這一方面是對中國過去太片面、太狹窄地培養人才的否定之否定,另一方面新興的中國商業市場和大量的中國大中小企業,將逐漸地從以前計劃經濟時期的需要干部轉換到需要職業經理人、需要企業家、需要創業者、需要MBA的時代。這是一個全新的理念,這是一個中國經營管理型人才培養的世紀之戰。毋庸諱言,中國MBA的教育剛起步10年,和世界先進水平還有一些差距,但我認為,中國MBA教育的發展前景巨大,后發力量強。中國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將成為全世界最大的MBA通才市場。中國的MBA通才還剛剛進入中國的企業,中國的MBA網絡還剛剛開始建立,中國有不少的企業剛剛開始熟悉MBA,中國的MBA還有待于成一定的氣候。如果中國變成像美國一樣,《財富》500強的企業領導人半數以上都受過MBA教育(僅哈佛MBA就占到20%),那么,MBA在中國這塊廣闊天地里將一定是大有作為的。我堅信,中國持續的市場經濟改革開放,WTO的進入,國際貿易不斷擴大,企業機制和體制的市場化將會令中國產生巨大的MBA需求,而MBA在中國也會找到巨大的發展空間,這實際上就是在需求上為中國的MBA教育起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的MBA教育應盡快納入國際化的進程中去。
國內MBA教育的特點主要表現在:
1、 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迅猛,受國內重視程度高,是近年來國內高等研究生教育發展最快的一個領域。目前,國MBA教育采用國際合作方式普遍, 開始注重商學院品牌。一批和國際MBA教育潮流接軌的知名商學院開始脫穎而出, 收到國內學生的歡迎。
2、 開始重視有國際化背景的和有企業經驗的師資。國內一些著名的商學院開始大量吸收有國際化背景和實踐經驗的教授,如北大,清華,中歐等。
3、 國內MBA學習費用相對較低。目前去國外讀MBA一般需要十幾萬人民幣,一些熱門院校留學費用更是高達五六十萬元。因此,對中國學生來說,經濟壓力過于沉重。而國內MBA教育的費用要相對低許多。此外,近年來國內不少高校開設了中外合作的MBA專業,由外籍教師擔綱,選用的教材、案例符合中國市場,畢業后能獲得國際文憑,而費用要比出國留學低許多。
4、 更具中國特色。國內的MBA教育越來越多地采用具有中國特色的教學案例,在學習實踐活動的安排上也更貼近中國的實際情況。因此,學生學到的專業知識和獲得的管理經驗在中國更具有實際意義。
5、 在國內讀MBA,便于了解國內人力資源市場行情,熟悉國內人脈關系,將來就業會占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也容易在讀書期間在國內找到MBA兼職的工作。對于今后民營企業、國企和外企大批量需要懂國內商務的MBA時,國內培養的MBA會占很大的優勢,不需要太長的熟悉時間,因而有更多的機會脫穎而出。
目前中國MBA教育可以改進的方面
從近幾年的MBA教育實踐看,國內用人單位反映最強烈的一個問題是MBA畢業生的水平與他們所期望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如何提高中國MBA學生的質量?目前中國的MBA教育與國際接軌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特別是還沒有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中國MBA品牌,缺少哈佛、斯坦福、沃頓那樣的一流商學院。中國的MBA教育應該從那些方面著手打造自己的優勢品牌? 中國要成為世界一流的MBA培養大國,我個人認為,在很多方面都已有了一個很好的起點和基礎,當然仍有不少方面可以進一步改進,為此,我想談談目前中國的MBA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和提出一些建議。
1. MBA學生的招考方式應當改革
MBA聯考每年舉行一次,而且考試科目偏多,不利于一些有豐富經驗,但工作繁忙的考生,按時間準備考試不利于對優秀管理人才的選拔。其實,中國MBA學生的入學考試可以采用國際上通行的GMAT考試(或類似的考試和面試加工作經驗評估等方式來進行。我認為要培養出國際一流的MBA學生,就應當向國際標準靠攏,用國際化的測試吸收最好的學生。要放棄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入學測試,讓真正優秀的MBA候選人脫穎而出。
2. 需要加強案例教學
MBA教育的精髓在于它的案例教學。國外優秀商學院的案例庫經典案例數以千計,而國內大部分商學院還沒有案例庫。北美的MBA教育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有大量的案例教學。當然,這和北美市場經濟由來已久,經典案例材料豐富有關。就拿我熟悉的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毅偉商學院來說,其MBA教學亞洲案例的生產,包括中國案例的生產,占世界第一。一個北美的商學院能夠占到亞洲管理案例的第一,可見其下的功夫之深。中國市場經濟歷史不到20年,真正經典的案例不是很多,但也有一些開始出現。在這方面,中國的MBA教育需要迎頭趕上,這是MBA教學之中的重中之重,是MBA商戰演兵的活生生的教材。中國MBA的教學內容要盡快國際化,而不僅僅是媒體報道的綜合,要有正反兩方面的案例,要有數據,案例教學與世界慣例接軌,以利于培養國際化的人才。要大力提倡案例教學法。
3.要聘用優秀的師資
名師出高徒。中國MBA教育一個最薄弱環節就是MBA教學師資的匱乏,特別是受過MBA或工商管理博士培訓的師資。MBA師資中有MBA學位訓練的還不是很多。這種情況應盡快改善,包括采用優惠的條件,聘用最優秀的師資,這已成為能否培養優秀MBA的前提條件。另外,師資隊伍也應當盡快國際化,聘請有國際化經驗的教授來擔綱主講。此外,MBA教師中應該有一部分是有企業經驗的,包括來自企業的教師,為企業做過咨詢的,或者是某個企業的董事等。有了這方面的師資,容易使MBA學生有一種實戰的感覺,避免從理論到理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MBA是一種具有一定操作性和實踐性的專業。既然要求MBA的學生都應有幾年企業的實踐經驗,那么作為MBA的教授,有一些實踐經驗則更容易受到學生的歡迎,更有針對性。此外,對商學院的教授們也應該增加他們的研究經費或允許他們去企業爭取贊助,為中國企業做更多的研究。
4.MBA教育要與企業多來往、多溝通
MBA教育實質上就是幫助企業進行管理,解決企業經營之道的。因此,中國MBA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應盡量多地和企業接觸,包括假期到企業中去實習或兼職工作。國外許多商學院都注意和企業結合,如英國知名的曼切斯特大學商學院MBA學生18個月的學習中有6個月必須在企業實行,企業實行是一門必須完成的必修課。我還注意到國外有不少的商學院設有中小企業咨詢中心,也給在校的MBA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演練的場所。MBA教育說到底是和企業有關的,要走MBA教育和企業相結合的道路。要增強與企業溝通能力的訓練。此外,還應向國外商學院一樣,善于吸引企業和校友對商學院的捐款,用于商學院的基礎建設和基礎研究。善于吸引企業捐款,是國外商學院院長的一大優勢。
5.應加強中外聯合辦學
近些年來國際MBA教育的一個新的發展潮流就是MBA教育的國際化和MBA教育的國際合作日趨增強。中國的商學院應當更多地開辟國際合作渠道,開拓自己的視野。許多歐美的著名商學院都到海外開設自己的分院或聯合辦學。中國在經濟方面吸引外資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在吸引"外腦",擴大MBA的辦學規模方面認識還不是很一致。教育部有關官員曾指出:"高明的政策是讓外資流入中國、流入教育。中外辦學要強強合作,'我們提倡辦不出國的留學'。中外辦學是嫁接,樹根還應該在中國。"我認為這些同樣適用于MBA辦學,有條件的中國商學院,同樣也可以到海外辦學,擴大MBA教育的國際化程度和交流。中國商學院的MBA學生,最好也有一個學期去國外的商學院交流學習,我認為這是培養國際化MBA的一個有效方法?梢愿嗟亻_展1+1(國內一年,國外一年)或3+1(國內3個學期,國外1個學期)的合作辦學,充實那些有MBA學位的項目。
6.大力吸收有經驗的學生,加強MBA教育
MBA教育的顯著特點是它和從商和從事管理的經驗有關。有經驗的學生往往對于從不同實踐案例中總結出的有規律性的東西理解更深,學習更牢,而且學了以后,很快能學以致用。因此,MBA生源的素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本科畢業生一畢業,只憑會考試的優勢去讀MBA,其對商務管理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都不如有經驗的學生來得快。更不用說這種學生學了出來之后還要等上5至8年,甚至更多的時間才能進入管理層,那時,其學過的東西很多都已忘記了。但如果有了3至5年經驗的學生來讀MBA,學了出來就能進到管理層,則商學院學到的東西馬上可以在管理工作中發揮作用,效果將是非常好的。這對于有更多經驗的MBA來說,效果大為明顯,一邊學一邊就可以學以致用。因此,我認為MBA教育要重視選拔那些有優秀經驗的學生,包括擴大MBA教育,也可以組織MBA學生到國外交流考察。
7.招收國際MBA學生
中國已有不少商學院開始搞聯合辦學、國際MBA項目等,但為什么中國的商學院不可以招收國際上的留學生來中國讀MBA呢?既然國際MBA是用英語教學,招收國際MBA留學生就應該不存在障礙。其實招收MBA留學生更大的意義在于使中國MBA的學習更加國際化。國際上優秀的商學院其國際學生的比例都很大,像沃頓商學院達到了46%,毅偉商學院也達到36%。國際學生的好處是給商學院的學生構成中帶來了不同思維,不同的角度和在不同國家親身經歷的企業案例,從而增強了國際溝通的能力。他們帶來的是日后的一個國際化的MBA網絡,一舉幾得。
8.加強編制結合中國實際的MBA教材
MBA教育在中國的時間雖然不長,但也有了幾年的歷史。但到目前為止,真正結合中國商務實際,有水平的MBA教材還不多見,而這對培養本土化的國際化人才是十分不利的。我們應該有一套針對中國企業特點的MBA教學體系和教材,要有一批適應國際市場的企業案例教材。我注意到國內的一些優秀的商學院如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和清華經管學院都開始有了自己的企業案例中心,并開始注重中國企業的案例研究。這方面應該得到重視和加強。 9.建立中國MBA的評估體系,加入國際MBA的評比和認證
MBA教育進入中國是一件大好事,應當獲得更大的發展。但是同任何東西一樣,商學院和MBA畢業生都應當接受市場檢驗,市場認可的標準也應是評估商學院的一個重要因素。而目前在中國,MBA教育中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這就更需要突出品牌,突出市場認可,突出MBA的辦學質量。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國內有關機構或權威認可的媒體,也可以像國際上一樣,參照有關國際通行的評估標準,逐步建立起對中國各商學院的評估體系。這種評估體系的建立,對于中國商學院走向正規化、國際化和市場化都有著積極的意義。另一方面,在參與國內評估體系的同時,國內商學院也應積極地參與國際上的商學院的評比,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與國際上的優秀商學院競爭。在這方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已邁出了很好的一步。其實,國內也還有其他很好的商學院,如清華經管學院和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都是有資格去參與國際商學院的評估的。此外,國內的商學院還應像國外許多商學院一樣,盡早獲得國際專業機構的認證并達到其標準,如取得美國AACSB的認證。AACSB在美國以外,達到其標準的商學院已有179個。其他的認證機構如歐洲的歐洲管理發展基金會和Equis,也對來自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商學院進行認證。如果一個好學院能得到這三個機構的同時認可,就表明該商學院已達相當的水平。
10.中國MBA教育應該打造出各自商學院的特色
中國商學院目前已經進入大分化和大洗牌階段,很多新的商學院在興起,很多新的品牌在形成,也有很多MBA項目被淘汰,大浪淘沙。國外商學院的MBA教育,很多是建立在各自品牌的基礎上的,各自商學院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有的重視管理,有的重視金融,有的重視營銷,有的重視綜合能力。中國的MBA教育也應該從MBA市場的細化、專業化和特色化等方面下功夫,來建立自己的品牌,如中歐MBA的國際化程度很高,北大光華MBA的綜合管理能力和視野,清華MBA很強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我最近應邀作為北京農業大學MBA的面試官,了解到北京農大MBA也要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如在期貨管理方面和農業管理方面,具有相當強的競爭優勢。中國以前有很多大學有很強的專業背景和優勢,可以利用這些方面來打造自己的品牌。我知道最近北京交通大學設立全國物流學首個博士點,那么其經管學院完全可以打造MBA物流管理方向的品牌,發揮其在物流管理方面的優勢。我認為國內有很多這樣的大學商學院,可以結合自己傳統上的優點,創出自己的品牌,因為目前中國MBA教育已經進入的一個品牌時代。
11.放開體制,放手讓商學院去創新和競爭
中國現在有高等院校上千所,但國家允許和承認的辦MBA的院校只有62所,遠遠低于國際上的比例。美國有1,000多家商學院開辦MBA項目,幾乎每一所大學都有MBA項目。歐洲的英國和法國在20世紀70、80年代之前也是只有個別的大學能辦MBA項目。但其政府很快意識到了這種限制的不必要和局限性,便放棄了限制,使歐洲更多的商學院和MBA項目脫穎而出,為歐洲培養了更多的MBA通才,并已趕上了北美MBA培養的水平。我認為應該盡快放開讓更多的中國院校有權開辦MBA項目。MBA教學的成功與否,應該讓市場來檢驗。MBA的層次和側重是多樣化的,既有名牌的,也有中等的、普通的,應該百花齊,百家爭鳴,在競爭中產生更多優秀的商學院,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MBA通才。
中國MBA教育和商學院的發展在過去的10多年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飛躍發展,成績是顯著的。然而要趕上國際上的先進水平,仍需進一步努力。這尤其反映在商學院MBA教學的體制上和自主權上,包括招生比例、招考方式、學費設置、教學內容等諸多方面。國際上的商學院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優勢,各有各的獨創性,中國商學院應學習其創新的精神,與國際接軌。中歐在這方面與國際接軌較早,因此,只用了7年時間就躋身世界百強商學院。中國還有不少的商學院在MBA教育方式上不能完全擺脫傳統教育模式和教育觀念的影響。究其原因,我認為這方面存在著體制上的束縛和競爭機制不充分的情況。應該給國內商學院的院長更多的自主權。國外名牌商學院的院長自主權都非常大,并對其商學院的成功經營有巨大的發言權。不過隨著中國MBA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許多這類的問題應當會得到逐步的解決;畢竟國外的商學院已有了上百年的歷史,而中國的商學院才剛剛10多年,發展前景遠大?偟膩碚f,我對中國MBA的教育是充滿信心的,因為中國有巨大的商務市場,有國際化發展的最好的空間,是所有國際上優秀企業角逐的商場,有最好的實踐的機會,也可以產生出最好的案例,有巨大的MBA需求市場,有無數的企業要提升管理的檔次等諸多有利因素,再加上機制體制的靈活,中國一定可以誕生出更好的、國際一流的商學院。
中國EMBA教育未來發展的趨勢
除了中國MBA發展的特點外,我覺得中國EMBA今后的改革和發展可能有四個方面。第一個,年輕化。我預計中國新一代職業經理人的成長,中國EMBA將會呈現年輕化,至少比現在年輕化。第二個,品牌化。中國EMBA必須走上品牌化,F在媒體和各行各業市場需求已經在重視中國MBA發展的品牌,開始關注不同商學院特色和不同EMBA教育特點。中國EMBA走向品牌化是勢在必行,不是說你是一個EMBA,就能說明問題,而是看你是什么商學院EMBA。第三個,特色化。除了商學院品牌建設以外,EMBA在不同商學院有不同的特色,有的側重不同的專業,或者是側重不同的行業等等。第四個,中國EMBA走向國際化。中國商學院,EMBA教育可以大量招收不僅是中國學員,也可以招收國外的,在華的這些EMBA學員。
(作者系美歐亞國際商務咨詢公司董事長,中國歐美同學會商會會長,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毅偉商學院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客座教授,《MBA通才之道》一書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