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美國商業界最關注的焦點是什么?“創新”,這是美國國家競爭委員會給出的答案。這個由美國十家頂級公司CEO組成的機構,最近一直在號召美國公司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創新”上,以便在未來20年內依然具備競爭力。的確,“創新”這個話題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是對任何一家公司來說都不過時。
那么,究竟如何建立高績效、創新性的公司?為此企業家需要做些什么?我的答案就
是———不斷評估環境、自身以及對手,然后不斷變革組織,創新產品,最后取得領先!
在這些過程中,最基礎的環節就是做好競爭環境的評估,只有認清企業內部與外部環境的變化,才不至于在市場競爭中迷失自我。五要素評估外部產業環境
如今,市場競爭最大的變化就是從“大吃小”變為“快吃慢”,反應遲鈍的公司必將被反應敏捷的公司吞并,產品與服務生命周期的不斷縮短決定了這一變化。
在這樣一個強烈需要變革的年代,盡管很多公司都號稱自己能夠從容面對外部環境變化,很多領導人其實都是力不從心。外部環境評估可以幫助企業判斷“公司所在的產業是否具備足夠的吸引力”,即該產業是否存在良好發展前途。
對于競爭環境的評估方法,我非常贊同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波特的看法,他認為對于外部環境評估必須考慮下面五點因素:
1.新進入者的威脅。
新進入者往往被視為對現有公司的最大威脅。一般來說,新進入一個行業可能面臨五種障礙:規模生產、產品差異化、資本要求、分銷渠道、與規模無關的成本以及政府政策。如果新的進入者在這些方面都不具備優勢,那么現有的企業可以不必過分考慮新進入者的威脅,反之則須時刻關注新生力量。
2.供應商討價還價的能力。
公司必須了解供應商究竟是誰,他們是否給競爭對手供應產品,他們是否具備足夠強勢,可以直接和自己討價還價。
3.購買方討價還價的能力。
這個因素與上一個類似,不過它是來自銷售終端的壓力。比如當沃爾瑪強大之后,像寶潔這樣的巨頭也不得不在它的面前“低頭”,滿足沃爾瑪的價格、包裝甚至送貨時間等要求,否則的話沃爾瑪只需將寶潔的產品放在一個很不顯眼的位置,就會對其銷售產生致命打擊。
4.來自替代品的威脅。
在GE強大之前,沒有一家銀行會把它當成自己的競爭對手,但是事實卻是,GE強大之后,公司很大一塊盈利來自金融服務。替代品的威脅,可以是來自任何其他產業,如果公司把這種威脅始終定位在自身產業的競爭者,就意味著他們并沒有充分考慮好環境的變化。
5.現有競爭對手之間競爭的激烈程度。
這一點主要是指競爭企業的退出壁壘到底有多大。以航空業為例,航空公司的固定資產投資都相當巨大,并且不易轉型,所以公司一旦倒閉,損失會非常巨大,所以他們一般不會輕易退出,而是“硬著頭皮”參與競爭,這就加劇了競爭的激烈程度。顯然,這樣的產業環境就不容樂觀。人力資本第一重要
當然,對于每個公司來講,還必須考慮市場所在地的其他總體環境,比如人口、經濟、社會文化、政治法律等,時刻關注這些變化,搶在對手變革之前采取行動。等外部評估工作完成之后,接下來就是對企業內部環境的評估,這可以幫助領導人回答“我們到底有什么樣的優勢”的問題。
評估企業內部環境的框架包括基礎設施、人力資源、技術開發、采購、物流輸入、運營、物流輸出、營銷以及服務等方面,這些都是企業利潤的來源。
但是近幾年出現了一個重要的趨勢,那就是把上述環節分解,然后把其中一些外包,借此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績效。對于那些優秀的企業領導人來說,他們永遠清楚哪些環節和因素構成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并將其牢牢掌控。
任何一家企業均擁有“有形”與“無形”兩種資產,但企業最大的競爭優勢永遠是人力資本,優秀企業的員工擁有足夠的能力,從而幫助企業創造價值,保證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財富》雜志曾做過類似的調查,人們普遍認為,公司高管最重要的任務是培養以及留住最優秀的員工。GE前CEO杰克·韋爾奇也曾說,“我們所能做的一切就是寄希望于我們挑選的人才,而我的工作就是挑選合適的人才。”他在GE任職期間,GE最重要的500個崗位面試都是他親自完成的。
道理非常簡單,成功可以吸引最優秀的人才,最優秀的人才又續寫了成功,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在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