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中國企業,在全球化浪潮的情勢下首先就要做到思想國際化、意識國際化。國際化的視野并不是如何想方設法去賣掉自己的產品,也不是與洋品牌進行所謂的合資,而是站在全球競爭的高度去考慮企業品牌的國際化問題。只有品牌化的生存,而非工廠化的生存,我們的企業才會有持續的競爭力。
品牌作為一種獨有的無形資產,具有特殊的附加值,且享有相應的專利和法律保護。
企業要擁有自己的品牌,首先應尋求法律的全面保護,構建屬于企業自身的知識產權體系,而法律意義上的商標注冊就是品牌國際化的法定通行證。如果沒有這張通行證,所有為品牌而做出的努力都是為他人作嫁衣。
商標是國際貿易、商業活動中的“世界語”。隨著中國企業的做大做強,中國企業對于品牌的依賴性也會越來越大,商標逐步會從一個僅僅是生產商的標記過渡到一個企業賴以生存的包含了質量、信譽、技術水平和企業文化的主要知識產權,因此,企業對于商標的重視程度必須要有一個相應的提高。
首先,國內公司應當提高自身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在別人搶注商標之前注冊商標,在別人搶注專利前申請專利。這才是成本最低、負面影響最小的解決之道。如果不幸被海外公司搶注了自己的商標,國內公司應當從國際條約、搶注國法律入手,及時采取法律行動,解決商標搶注問題,爭取奪回被搶注的商標。另外,政府和行業協會也應該放下架子,盡全力幫助國內公司保護自身權利。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樊會文指出,中國家電業唯有以國際化視野放眼世界,拓寬經營思路,熟悉國際貿易慣例習慣,適應國際市場的經營方式,學習世界先進的營銷管理方法,取得足夠的國外市場,才能維系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而如何“補鈣”,讓自己強身健骨,在國際化的道路上成長為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將是中國家電企業亟待提高的執行能力。
本報記者 劉偉兵
(子琦/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