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露天電影 走向最后的散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4日 14:34 時代信報 | |||||||||
整整52年不間斷的放映,使重慶市勞動人民文化宮露天電影場成為全國堅持時間最長的露天電影場所; 據悉,作為給社會弱勢群體留下的最后一塊文化陣地——這個露天電影場即將“臨時性關閉”……
據來自文化宮的可靠消息,文化宮露天電影場也許將不復存在——由于3月份起即開始在籃球場的空地上籌備大型冰雕展,露天電影的放映將“暫告一段時間”。至于具體恢復的時間,并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據說,“也許在10月左右恢復”,但又有人說,“因為露天電影不找錢,文化宮內部早就有許多人提議干脆將其砍掉……”。 據悉,作為給社會弱勢群體留下的最后一塊文化陣地,文化宮露天電影場也不可避免地承受著陣痛。 2004年末,沿用了52年的原露天劇場已經被拆改為大型停車場,整排的石凳全被砸掉,露天劇場已經不復存在。現在的露天電影場,搬遷到原文化宮籃球場繼續運作。 現在,被一擠再擠的露天電影,又將淪落為商業化經營下的犧牲品——無論是暫時的停辦,還是永久性地關閉。 露天電影 的輝煌歲月 重慶市勞動人民文化宮露天影劇場始于1952年8月文化宮開放以后。它是上個世紀50年代到21世紀的今天,重慶市中區(現改為渝中區)廣大普通市民和改革開放后進城打工的農民看“露天電影”和戲劇歌舞演出的重要娛樂場所,也是真正做到了“讓每個老百姓能打上文化牙祭”的重要文化場所。 整整52年不間斷的放映,使文化宮露天電影場成為全國堅持時間最長的露天電影場所。因其具有三個獨一無二的特色:1.堅持露天放映52個年頭沒有中斷的露天電影場,在全國只有重慶文化宮有;2.是全國惟一一家使用豪華室內座機放映電影的露天電影場;3.惟一一個長時間堅持廉價收費的露天電影場(購1元公園票就能免費觀看)。文化宮露天電影場曾被中央電視臺、重慶電視臺、香港鳳凰衛視中文臺以及大量報紙媒體紛紛專版報道,受到社會上民眾的廣泛關注。 文化宮露天電影場最輝煌的時期是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末,擁有高昂的“票房”成績。每天晚上人流不斷,為了搶到較好的位置,黃昏前,不少熱切的觀眾連晚飯都顧不上吃,一直待在電影場里面,等候電影的開始。 即便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露天電影場每日容納觀眾也約有3000人之多。“1994年,露天電影場使用室內豪華座機放映露天電影,由于放映質量的提高,視聽、聲響及片源的保證,使當時的露天電影場整整輝煌了3年。”露天電影場的放映員徐老師稱。 將座機搬進露天電影,是電影放映與觀眾的首次“親密接觸”,在中國也是前所未有的舉動。這套價值幾十萬元人民幣的豪華座機,原是文化宮電影場的專用機器,當時的文化宮電影院,擁有1000多個座位,上座率不亞于其他一線影場,與國泰、山城、向陽并稱為重慶四大影院。文化宮電影院在全國性的電影市場遭遇滑鐵盧之際而宣告夭折,因此,那套剛剛購回的豪華座機得以與露天電影的觀眾見面。 誰的 露天電影場 露天電影場作為勞動人民的樂園,曾經給不少普通家庭帶來歡樂。進入20世紀之后,露天電影場盡管不再有昔日的輝煌,在大量的觀眾轉向電視或其他娛樂項目的時候,露天電影場也還擁有一大批固定或流動的觀眾——“絕大多數是民工。逢晴天大概有幾百人;天氣不好的時候,也有幾十人。有些觀眾幾乎天天來看,臉都看熟了”。一位文化宮退休的老職工對記者表示,盡管露天電影已經日漸式微,但卻成了另一部分人的天堂,他們就是為這個城市的工程建設做出很大貢獻的民工群體。他們沒有錢進行高層次的文化消費,只有露天電影場,恰恰滿足了他們的部分需求。 露天電影場的一位放映員說,文化宮露天電影場堅持收獲的是社會效益而不是經濟效益。它更多地關注著社會的弱勢群體,給他們提供服務。為了方便民工們觀看電影,露天電影場的幾位職工還曾精心計算民工的作息規律來設計電影的播映時間。他們比較科學地計算了一些民工的下班、吃飯、洗澡等時間后,將原來的放映時間后調半小時。冬天在晚7點左右放映;夏天時,則選擇在晚8點半。 假如沒有 露天電影 聽說露天電影場即將暫停的消息之后,2005年2月20日晚,記者來到文化宮露天電影場實地探訪。這天播放的一場電影是香港古裝武俠片,籃球場上擱置著一些學生凳,而更多的觀眾則或蹲或坐在籃球場四周的梯坎上。 放映室的墻壁外,還張貼著近期播放影片的海報。當晚觀看電影的人數并不算多,大約在80人左右,觀察其打扮,傾聽其語言,多為進城打工的民工。 記者隨機與幾位觀眾攀談,得知他們大部分都是上清寺附近工地上做工的民工。據他們說,有些喜歡電影的民工,天天都來,場場不落。記者接觸到的一些觀眾,最遠的居然是來自沙坪壩區某工地的民工。 從那么遠趕來文化宮,就為了看一場電影?還有那些“天天都來,場場都不落”的民工們,假如以后再沒有露天電影可看,會是怎樣的心情? 一位憨厚的民工很認真地低頭思索了片刻,說:“沒有露天電影看了,那就等于掉了魂一樣……” 一位在旁一直沉默的觀眾突然跟記者說:“沒有了露天電影場的文化宮,還能叫文化宮嗎?” 其實,也可以試想一下,沒有了露天電影的文化宮,還會再有民工們進來嗎? 動什么別動 露天電影 記者在網絡上做了一個關于露天電影是否應該保留的小調查,帖子在網站上登出不久,即引來眾多重慶網友的議論和回帖。 重慶網友“雪里蕻”跟帖說,“露天電影對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來說,就像是一場‘歡樂總動員’,觀看露天電影時的沸騰氣息,那份喜悅和迫切的心情,是那個年代生人最早的對于大眾娛樂的記憶。”一位網友化名為“文化宮的老職工”說:關閉露天電影場,嚴格地講實際上是對勞動人民的一種文化剝奪。因為,露天電影場的觀眾,大都是處于社會底層的民眾以及外地、鄉下來渝打工的民工。如今坐在電影院看一場電影,就算對許多普通家庭來說,都是件比較奢侈的事情,因為票價貴得嚇人。惟有文化宮露天電影場,只需要1元錢,不僅能在文化宮游玩,還能看一場電影。對于民工來說,這不僅是一種排遣孤獨的方式,更承載著一種人文的關懷。 《重慶時報》的編輯劉東靈則表示,盡管自己早就不再看露天電影,但是幾乎所有重慶人都有過露天電影的情結。“假如重慶沒有了露天電影,就讓我們一起懷舊吧。” 而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副教授邱正倫對記者說,雖然說現在重慶出現了許多所謂高級的電影院,但是這仍然不能代替我們坐在露天電影場時的那種心境。說實在一點,露天電影場就是幾代文化在大眾心中的縮影——挺住意味著一切,堅持就是勝利:動什么也不要動露天電影。 百姓的 露天電影情結 據居住在棗子嵐埡的黃興初老人回憶,最初的露天劇場靠近小門,是從學田灣、人民路、大溪溝、人和街、棗子嵐埡、紅球壩方向進文化宮來的人的必經之路,也是從文化宮大門、兩路口中門進來看露天電影、溜冰、看球賽的人的必到之處。星期天到文化宮的人多,看書的人也多,不僅小孩看,那些等著看電影、球賽的大人也看。露天電影快開映的時候,一路上,都是去文化宮看露天電影的人流,大人小孩都很興奮,一路上嘰嘰喳喳,踩得石板路嘣嘣直響。 楊家坪原重型機械廠子弟小學的教師劉大海,盡管已經年近七旬,仍能清晰地回憶起當時的露天劇場的場景:露天電影場是一個有一點斜坡的平壩,平壩的下端有一個露天舞臺,臺上每個周末都要演川戲;或者是整出,或者是折子戲。舞臺下面的人坐在地上看,遠一點的就站著看。平壩的中間,豎著兩根竹竿,那是準備晚上演露天電影掛銀幕的。平壩地上有很多石頭磚塊,那是看電影的人搬來當座位的。平壩的上端就是露天看臺,有高高的五六級石階,呈半圓形。看電影正好坐在上面。文化宮的門票是四分錢,四分錢就可以看一場露天電影,相當便宜。 現為《重慶青年報》攝影記者的游江說,當時學校經常組織到文化宮電影院看電影,看完后老師點名解散,他就不出文化宮了,而是跟幾個同學等著看晚上的露天電影。為了這場電影,餓一頓也是值的,省了四分門票錢。為了消磨時間,他們轉到看臺的背面,那里是露天籃球場,去看別人打籃球、滑旱冰。 那個文化缺乏的年代,露天電影給多少重慶人帶來了歡樂?許多老人們都滿懷深情地說,那些年,許許多多的平民百姓的小孩是靠看“露天電影”長大的。露天電影帶給他們的不僅僅是快樂的回憶,甚至是一種生命的印痕。 “天堂” 在人間的湮沒 在意大利導演吉斯皮.托那托利的《天堂電影院》里,因為有線或無線電視網的興起,城市里的中小影院都不復存在。人們可以在自己的家中找到“天堂”。“天堂電影院”在一聲轟鳴中化為烏有,象征著灰暗年代一個美好空間從人們的眼前永遠消失,連同那位永遠在黑暗中會見“天堂”的老放映員,也一同被葬入歷史的墓地。 在懷舊的依戀和傷感氛圍中,影院建筑毀而復修,修而復毀。人類的愛好反復無常,滄海桑田變幻無窮,“天堂”已由一個外部建筑化入人類的內心世界。當人類進入內心,即可以看到在生活中消失了的“天堂”:心中的電影——薩特所說的“化為烏有的一切”。 在重慶這座城市,露天電影場一直就被年輕人稱作“天堂電影院”,這是一種蘊涵著感恩、懷舊以及事過境遷的多種情愫。然而,總有些世事的變化,在我們還沒老的時候就開始逼著我們懷舊。假如這個城市沒有了露天電影,就讓我們一起用郁冬的《露天電影院》懷念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