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
誰最能代表“中國制造”?
誰最能代表“中國制造”?這樣的問題從市場份額的角度來說,答案肯定是格蘭仕這樣的企業。因為在中國,你很難找到幾家在世界擁有35%以上市場占有率的企業。可是格蘭
仕做到了,“先專業化,后國際化,再多元化”,它成功地戰勝了洋品牌,成為中國少數幾個擁有行業控制能力的企業之一。
壯士斷腕 主業大挪移
1991年3月,梁慶德在日本東京的一個家用電器專賣店里第一次見到微波爐時,還是格蘭仕前身——順德桂洲畜產品企業(集團)公司的總經理。
1992年3月,在日本整整考察了一年的梁慶德提出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把方向從輕紡工業轉移到家電產品,瞄準了市場幾乎被洋貨壟斷、“很有做頭”的微波爐。
“說干就干,雷厲風行”從立項、設備引進、采用國際上最先進、質量最好的零部件,到研制出了第一臺以“格蘭仕”命名的微波爐,僅花了幾個月的時間。
“資源有限,什么都做不精,做不好,不如集中資源做精、做好一個產品,做出絕對的比較競爭優勢。”梁慶德認為可口可樂、摩托羅拉、諾基亞等企業的道路,更加符合自己企業的未來發展。
格蘭仕先后將原來眾多與微波爐無關的產業統統丟掉,就連年利潤800萬元、出口3000萬元的金牛型產業——羽絨服廠也賣掉。
做雞毛撣子起家的格蘭仕,像一頭兇猛的公牛,一下闖進了原行業毫不相干的家電行業,一發不可收拾。
從1993年至1999年,格蘭仕只做微波爐。經過8年的專注、積累和修煉,微波爐、光波爐制造做到了世界第一。微波爐在國內有70%的市場占有率,在國際也曾達到40%的市場份額。
中國制造的“美食城模式”
與海爾“堅持先有市場,然后建廠”,長虹“尋找勞動力成本低、關稅壁壘低的地方建廠”戰略相反,格蘭仕把工廠扎根在了國內,走出了一條獨特的資源整合道路。
格蘭仕對競爭形勢進行了分析。在整個國際產業鏈中,依靠廉價的勞動力、土地資源,中國企業最具競爭力的是生產、制造的成本優勢。國內生產、國外銷售,將中國過剩的勞動力轉化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然后推向國際市場的企業戰略更加符合中國的國情。格蘭仕得出結論:把自己定位為國際價值鏈的“生產車間”,然后利用車間的“平臺”對整個產業鏈進行整合才是最現實的路徑。
馬上與歐美企業親密接觸。格蘭仕人說,你的變壓器成本是30多美元,而日本是20多美元,你根本無法與其競爭。不如這樣,你把最先進的生產線搬到我那兒,我幫你生產,以每臺8美元的成本價向你供貨,不過設備的使用權歸我,在保證你的需求之后,其余時間任由我支配。美國人正愁著出路呢,一合計,劃算,干吧!
由于中國的人力和土地成本比日本低得多,此舉令成本在20美元一只的日本企業痛苦不堪,變壓器很快成了他們的“雞肋”。
趁熱打鐵,格蘭仕又找到日本企業:你將變壓器生產線交給我們,我們以每臺5美元的成本價向你供貨。日本企業聽后,毫不猶豫地簽了字,求之不得呢。
“但是很多人不理解,我憑什么做到那么便宜?”格蘭仕集團副總裁俞堯昌算了一筆賬:在歐、美、日企業,引進的生產線每周開工時間一般為24~30小時,而在格蘭仕,每天實行三班制,每周開工時間可以達到156小時,產能利用率達到90%以上。同樣一條生產線,到了格蘭仕就等于歐美企業的6~7條生產線。
“牌子是你的,你生產線搬過來,A品牌搬過來,我就幫你生產A,B品牌搬過來,我就幫你生產B,多余的就是格蘭仕的。”格蘭仕利用這種“美食城模式”,與世界200多家跨國公司進行了全方位的合作。
在這整合的過程中,格蘭仕也逐漸完成了從“全球最大的微波爐生產基地”和“全球名牌制造中心”,到“全球制造名牌”及“全球制造研發中心”的嬗變。
【格蘭仕軌跡】
1978年9月
梁慶德帶領十余人開始創業。
1993年
第一臺以“格蘭仕”為品牌名的微波爐誕生。
1995年
格蘭仕微波爐中國市場占有率達到25.1%,躍居全國第一。
1998年
微波爐年產銷規模達到450萬臺,居全球第一。
2000年9月
格蘭仕斥資20億元進軍空調制冷業。
2003年
產值突破100億元。
【首腦筆記】
一位農民進城,想買一件西服,營業員告訴他,穿西服要打領帶,打完領帶還要穿皮鞋,穿了皮鞋還要整發型。最后這位進城農民“改頭換面”成了“詩人”。
如今,“中國制造”正走在成為“詩人”的路上:過去我們洗腳上田搞實業,是為了有碗飯吃;隨后我們進城“打工”,是為了學技術,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如今,我們出海“探路”,就是為了國際化,少走彎路。——格蘭仕集團執行總裁梁昭賢
格蘭仕是在做一個苦行僧,估計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都要做下去。
西方發達國家正在主動將夕陽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在這種戰略轉移中,如果你不去接盤,泰國和印度就會去接。
——格蘭仕集團副總裁俞堯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