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榮退位前夕回顧28年創業歷程及國際化得失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6日 15:32 《環球企業家》雜志 | |||||||||
華人企業世界級品牌的塑造者、全球IT界在位最久的CEO施振榮在年底正式退休之際,接受本刊專訪,回顧28年創業歷程,分享辛酸國際化征途的榮辱得失 今年最后一天,一場名為“龍夢之旅——施振榮的感恩之夜”的晚會將在臺北圓山飯店舉行。受邀請的嘉賓預計近600人,除了“ABW家族”(宏碁的品牌acer、明基的品牌BenQ和緯創的品牌wistron的縮寫)的高層主管,也包括被戲稱為“宏碁外線”的前宏碁高管,如華
這一天,剛過完60歲生日的施振榮將正式從宏碁退休,將宏碁的權杖交給王振堂,以及一個意大利人蘭奇,交棒交得干干凈凈。“一個時代結束了。”BusinessWeek在把施評為今年的“亞洲之星”的開場白中這樣說。 這并不是一個突然的決定。差不多十年前,施振榮就決定在60歲時退休。近兩年,島內輿論提及施,都滿是告別情緒。 傷感在所難免。盡管他始終以堅忍剛毅的形象示人,從業創業三十多載,施振榮仍有兩次落淚:一次創業前,他任職的榮泰電子遭遇財務危機,施去找聲寶公司創辦人陳茂榜幫忙,在請求被拒后,施不禁傷心落淚;另一次是在11月新書《宏碁的世紀變革》的發布會上,當被問及如何安慰太太葉紫華女士的委屈時,施當眾哽咽:“我們做得這么辛苦…” 好在,在他身后,盡管幾經挫折,宏碁仍是極少數創立了全球認知品牌的亞洲公司(非日本和韓國)之一。現在,它已超越日本的NEC和東芝,成為世界第五大個人電腦制造商。在施退休時,泛宏碁集團總營業額預計將達到7500億新臺幣。 太多的美譽送給了這位創辦并執掌宏碁28年,見證了幾波IT產業景氣循環的華人企業領袖: 他被譽為臺灣高科技業的“活化石”——沒有他,就沒有臺灣的IT工業;他代表著臺灣年輕人逐夢的完整過程,也代表臺灣公司治理的新文化;他領導的宏碁更被譽為華人企業全球化的最佳典范——在全球化的同時仍保持傳統華人商業文化的關鍵要素;他是殘酷商界里“人性本善”的代名詞,其身上的寬容、慈愛和溫厚讓很多企業家望塵莫及。 但本刊毋寧相信,與作為成功者的施振榮相比,作為失敗者的施振榮對華人企業的啟示更彌足珍貴:他矢志改變華人文化在組織控制上過度集中的傳統,但終因過度放權而導致失控;他強調兼容并包,充分吸納同仁意見,但因此帶來的決策低效率或者使宏碁錯過一些大的市場先機,或者使一些本應迅速關閉或轉型的事業繼續浪費資源;他想“倒向發展”擁有像半導體產業這樣的上游資源,卻因所投過于長期而讓宏碁元氣大傷;他欲打破高科技產品只有美日企業才能做好的范式,喊出了“龍騰國際、龍夢成真”的口號,卻因擴張過快而在歐美市場長時間進退失據。 在偏安主義者看來,這些當然都是不必付出的代價。的確,高瞻遠矚、眼光獨到、善于審時度勢、挖掘精明交易等一般用來形容企業巨匠的詞匯并非施振榮的個人商標。但他寧愿把自己獻上祭臺,去做一個有關國際化和品牌的巨大實驗。幸運的是,盡管幾番遭受重大挫折,但他都能憑一路的用心和堅持,在忠于愿景的同時忠于真相,不憚認輸,并果斷實施變革管理,終使宏碁轉危為安,重整旗鼓,他本人也如愿以償地在60歲之際以“I came, I saw, I conquered”之姿功成身退,留下一個華人全球品牌。 當外界普遍把他視為宏碁成功的最大法寶時,他則強調這是一個眾志成城的結果;盡管他經常把“Me too is not my style”(不和別人走一樣的路)掛在嘴邊,但他更強調相較王永慶和張忠謀等人,自己的經營模式其實容易被模仿:“我能,每個人都能,因為我只是個平凡人。” 正是這個平凡人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在不斷挫折中勃興的完整品牌鍛造經歷,構成了華人企業在全球化征途上最可資借鑒的標尺。所幸,在“薪火相傳”理念下,施振榮不但對子弟兵“不留一手”,更是勤于著書立說,希冀把宏碁在自創品牌和國際化道路上的經驗尤其是教訓提供給社會大眾。如今,他那些中體西用的管理理念以及考量企業競爭力提升的“微笑曲線”,均已融入今日不少華人企業的血脈。 而在他退休后,他將為之投入主要精力的中華智融集團(id SoftCapital, id是Intellectual Development及Intelligence Dragon之意)更將會專注企業傳承的事業,期待將施“龍騰國際,龍夢成真”的夢想復制并放大。 在去職前夕,他在香港接受本刊專訪,回顧28年創業歷程,分享辛酸國際化征途的榮辱得失。
  [1]  [2]  [3]  [4]  [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