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群山
在常人眼里,成功的民營企業都是單槍匹馬打拼出來的。但近觀幾年來浙商不敗的神話根源,乃源自喜歡“抱團”打天下。
說浙江人注重鄉誼,一點都不為過。親鄰相幫、團結協作,是很正常的事兒。有人
甚至把浙江人稱之為“中國的猶太人”,他們除了頭腦靈活會做生意,還特別“愛扎堆”,在南京有“溫州街”,在北京有“浙江村”,他們甚至把生意做到了地球的另一端。 其實他們沒有什么背景,外出沒有什么靠山,能做的只有抱成團生存。也正是這些企業樂于“抱團”,才使浙商人在生意場上越戰越勇,做事必成,功效顯著。
日前,地處江蘇省蘇州、無錫、常州經濟發達區域的紅豆、遠東、月星、雨潤、一德、利安達等六家知名民營企業,跨地域、跨行業結成了投資利益共同體。至此,完成“抱團”聯盟,開辟出六家企業市場化投資經營的新路子,倍受經濟與企業界有識之士的廣泛關注。
六家企業通過“抱團”發展的聯盟平臺,迅速整合各成員企業的信息資源、金融資源和市場資源,在市場經營、投資與金融等多領域信息共享,這種互助模式,大大提升了企業間的經營與合作能力。如果說是兩家知名企業“抱團”,我們還可以理解,現在是六家知名企業抱團,這在中國實屬罕見。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嗎?“一個中國人是一條龍,十個中國人是一條蟲”。似乎受中國傳統文化氛圍的影響,中國人獨立慣了,給人的印象是喜歡單干,而不善合群。且不說志同道合的朋友攜手打天下,一旦企業做大了難逃“分家”的厄運,就是同胞手足之間在企業做大成功之時,能同“苦”卻不能共“甘”另起爐灶的事兒多了去了。而浙江六家企業的“抱團”聯盟,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視角,也成為民營經濟發展中的耀眼閃光點。
企業“抱團”現象,是新形勢下新的結盟形式,它不同于過去以產品、品牌以及在同行業、同地區內的企業聯盟,而是在更大范圍和更廣泛領域的企業聯盟。企業“抱團”走向市場,將給企業注入競爭與發展的強大活力。
首先,從單打獨斗到為團隊競爭,是一個不小的跨越。“抱團”聯盟的各企業間充分運用和整合市場資源,創造出新的市場競爭優勢,就能超越對手。其次,從以自身積累擴大規模,到以資產重組與資本運作,做強做大企業。企業間“抱團”,事實上是將聯盟各企業的資本視為一個整體,共同進行更大的資本市場化運作,運用強大資本實力,發揮支撐聯盟體成員企業的作用。第三,從獨自承擔融資風險到風險共擔與互助互利。運用“抱團”企業間的品牌信譽、金融誠信度與資本實力等,相互提供誠信和金融信貸擔保,一方面開拓融資新領域,另一方面相互間拆用短期資金,以發揮出更大的資本經營效益。
專門從事全球商業與經濟伙伴研究的劍橋戰略咨詢公司總裁詹姆斯·穆爾認為:“現代企業是市場復雜系統中的一個參與者,企業要提升市場競爭力就必須與其它企業攜手,培育以發展為導向的協作經濟群體,其共同目標就是集中有效資源,創造市場新的價值。”近年來,我國企業生存與發展的環境在不斷發生變化,國外跨國公司在“家”門口對我們展開實力競爭,確實給我們的企業形成了巨大的壓力。面對宏觀調控與銀根緊縮,企業資金鏈也“日暮途窮”,特別是民營企業融資更為困難。此種情況下,單個企業要想做強做大,僅僅依靠自身的力量明顯不夠, “抱團”聯盟堪稱一個有效舉措。我們的企業不妨學學浙江民企,在提升信譽度的同時,實行跨行業、跨地區更大范圍的企業“抱團”結盟,組成新型“航母”化的企業利益共同體,這樣一來,實現企業“做強做大”,就真的不是一句空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