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馮宗智
如果一個企業為社會公益事業做了大量捐贈,但在基本的社會責任方面受到了譴責,也不能說它履行了企業社會責任
媒體總是能推波助瀾,虛張聲勢。
僅僅在一年前,對于大多數人來說,SA8000還是一個聞所未聞的生僻概念。但是自去年底廣東的一家媒體刊登了一篇報道以來,這個名詞已經成為近半年多來被提及最多的話題之一。
而從今年5月1日起強制推廣社會責任認證標準(SA8000)的傳言,一度在東南沿海的出口企業中引起震動,雖然這個傳言已被證明不實,但由SA8000所引發的討論卻并沒有因此而停止。
人們仿佛以為,似乎企業社會責任認證就是“SA8000”認證,“SA8000”將成為新的企業管理的“潮流”。
終于逼得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有關負責人出面辟謠說,企業社會責任認證并非SA8000,SA8000的影響遠非媒體宣傳的那樣廣泛,通過SA8000認證也不能完全說明企業就履行了社會責任。
那么,如果社會責任不等于認證,又等于什么?
認證還在實驗中
今年7月,英國一家名為“企業社會責任網絡”(CSR Network)的咨詢公司對財富百強企業進行了一次社會責任評估,只有兩家企業在“考試”中成績及格。在總分值為100分的評估標準下,財富100強企業平均只得了24分。波音、沃爾瑪等大牌公司得分都在10分以下,最差的企業竟然只得了1分。
這條消息不知應該是當笑話還是當嚴肅新聞來讀。
SA8000的根基尚淺,1997年,美國一家非政府組織“社會責任國際”(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簡稱SAI)咨詢委員會起草了一份社會責任標準,即“SA8000”,并以此為評價依據開展認證活動。SA8000實施幾年來,雖然引起了一些關注,但是截止到2004年2月,全球只有354家企業獲得認證,其中中國企業54家。
根據SAI規定,使用SA8000標準開展認證活動的認證機構需得到美國SAI機構的認可,現階段SA8000的認證主要由經SAI認可的8家認證機構(國外機構)實施。通過認證的企業證書有效期三年,每半年復查一次,與其他管理體系認證不兼容,企業增加成本較多。到目前為止,我國出口企業因為沒有通過SA8000認證而不能出口的事例尚未發現,但由于不能滿足國際采購商的關于對加工企業有關社會責任的要求(通常是第二方評價或認證)而影響出口的情況時有發生。54張SA8000證書與獲得ISO9001管理體系的約13萬張認證證書相比,僅僅是個小數目。
據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陳元橋介紹,在全球范圍內談起社會責任,最常用的術語是CSR(即企業社會責任)和SR(即社會責任),而CSR是使用最廣泛的一個術語。社會責任遠遠不只是SA8000。
CSR或SR得到了許多國際的或區域性組織的關注。2000年7月,聯合國啟動了全球協議計劃。該協議提出各公司遵循在人權、勞工標準以及環境方面的9項基本原則:企業應該尊重和維護國際公認的各項人權,如生存權、受教育權、就業權,絕不參與任何漠視與踐踏人權的行為;企業應該維護結社自由,承認勞資集體談判的權利,徹底消除各種形式的強制性勞動,消滅童工制,杜絕任何在用工與行業方面的歧視行為,企業應對環境挑戰未雨綢繆,主動增加對環保所承擔的責任,鼓勵無害環境技術的發展與推廣。這9項基本原則作為世界各企業的發展目標和行動依據。目前已經有100個主要的國際組織以及1000個國家和地區組織加入全球協議。
認識誤區
目前社會上普遍存在的一個誤區,就是將企業社會責任等同于《國際勞工標準》、跨國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守則》、《SA8000認證》,或者相反,將企業社會責任等同于企業捐贈或企業所做的公益事業。
廣東企業社會責任與公益事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趙瓊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是一個整體的概念,它既包括基本的社會責任,也包括高層次的社會責任。國外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評價方面都包含了這兩個層面的內容,遵守法律、遵守國際勞工標準這僅僅是企業最基本的社會責任,它不能代表完整的企業社會責任概念。如果一個企業做到了遵守法律、保證了員工生產安全、職業健康,就可以說這個企業履行了最基本的企業社會責任,但還不能說這個企業已經達到了較高層次的企業社會責任水平。反過來,如果一個企業為社會公益事業做了大量的捐贈,然而,它在基本的社會責任方面受到了譴責或投訴,例如,使用了童工或出了生產安全事故,那么,也不能說它很好地履行了企業社會責任。
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對社會責任有另一種解釋,在他看來,企業不自量力地承擔非經濟性社會責任,也有可能給企業帶來滅頂之災。例如企業家為了一己虛名,揮霍企業資源或資產來做各種社會慈善活動;企業為了解決一批員工就業問題,還在借貸苦撐著一個資不抵債的企業。前者是對社會投資者股東不負責任,后者事實上是對大批勞動力和資源的無謂消耗,真正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這樣經濟效益和社會責任承擔都沒能有效作為。
從財富榜到慈善榜
當富人們的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時,他們開始考慮如何更有效利用它。傳統的做法是把這筆財富留給自己的后代,但新一代富翁們已經認識到,這并不是處理財富的最佳方式,財富的過分集中對自己和后代意味著災難。世界上還有很多的人需要幫助,于是慈善成為一種必然的選擇。致富思源,不能忘本。企業利潤的最大化和社會價值的最大化不在于個人的取得,而是在于對社會做了多大的貢獻。
2000年,美國《福布斯》雜志公布了中國大陸50名首富,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名列第36位。正泰集團宣傳處的工作人員得知這一消息后,非常激動,認為南存輝被列為“首富”,正好可以借助這一由頭“炒”熱正泰。于是他們一邊做著接待新聞媒體采訪的準備,一邊還把消息排上了即將出版的內刊《正泰報》上。就在《正泰報》付印的前夜,身在美國的南存輝得知自己入選“首富”的事情后,認為該排名沒有根據,立即叫秘書打電話告之宣傳處的人不要刊登消息,并盡可能控制消息的擴散。這讓宣傳處的工作人員空歡喜了一場。
南存輝坦言:“我在溫州、在浙江看到很多民營企業家,包括全國范圍都有,賺了錢之后不忘國家、社會的需要,回饋社會,做圣人、做賢人,但是也有個別的民營企業家,有時候忘了這種社會責任,最大的責任我認為就是辦好自己的企業,往往在成功的時候、在榮譽稱贊聲起來的時候,忘了自己的責任,結果國家的法律政策、社會、環境都顧不上的時候,受到社會的譴責,所以要從只顧賺錢的老板轉變為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實現由‘追求利潤最大化’向‘追求社會價值最大化’的跨越,假如你將利潤當做是唯一的,那你就錯了,所以我提出利潤是第一不是唯一,所以能跟國家和社會的需求融為一體的,社會價值就是永恒的,企業也會得到各界的支持和幫助,才會得到永續的經營。”
2002年7月,當稅收風暴席卷全國時,媒體披露南存輝半年繳個稅276萬的新聞迅速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南本人也因此當選當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南存輝后來對此有些感慨地說,他有兩個拼命:要拼命退出富豪榜,拼命擠進納稅榜。
近年來,正泰不僅在私營企業納稅榜上名列前茅,而且在慈善事業上頻頻散發它的“能量”。
2003年1月4日,正泰集團與樂清知名企業共同發起成立民營企業扶貧濟困總會,正泰集團率先捐款2000萬元;同年5月,為溫州市的“非典”防治指揮部捐款20萬元;今年6月,為中國預防性病艾滋病提議建立“中華紅絲帶基金會”……在5月10日正式公布的《2004中國大陸慈善家排行榜》上,南存輝的捐贈額名列排行榜第11位。
南存輝應該是眾多樂善好施的中國企業家的典型代表,對于他們來說,財富的多寡并不能完全體現自身的價值,更重要的是對社會的貢獻。
什么是SA8000
20世紀末期,歐洲、美國和澳大利亞先后出現了一些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的多邊組織,并且逐步形成了一些評價體系和認證制度。SA8000 (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的英文簡稱)是其中最有名的標準之一。1997年,總部設在美國的“社會責任國際”發起并聯合歐美部分跨國公司和其他一些國際組織,制定了SA8000社會責任認證標準。它涉及童工、強迫勞動、健康與安全、歧視、懲戒性措施、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管理體系等內容。
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賺取利潤的同時,主動承擔對環境、社會和利益相關者的責任。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服裝制造商Levi-Strauss在類似監獄一般的工作條件下使用年輕女工的事實被曝光。為了挽救其公眾形象,該公司草擬了第一份公司社會責任守則(也稱生產守則)。隨后,耐克、沃爾瑪、迪斯尼等大型跨國公司紛紛制定了自己的生產守則。歐洲、美國和澳大利亞也先后出現了一些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的多邊組織,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的一些非政府組織的參與,逐漸形成了企業社會責任運動,并隨著經濟全球化而逐漸波及全球,尤其是處于全球生產鏈環節上的發展中國家。
南存輝感言
◆“正泰的今天,是黨和政府的政策支持與社會各界幫助的結果,是廣大客戶厚愛的結果。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今天應該在除了自己賺錢以外,要想到社會的同步發展,回報社會。”
◆“一花獨放不是春。一個人先富起來,一個企業先富起來不是真正的富有,先富的人應該幫助社會的弱勢群體。”
◆“人一輩子除了掙錢以外還應該有點精神上的追求。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民營企業家考慮經濟效益是天經地義的,但不要把錢看得那么重,多扶助弱者是富人的責任。”
◆“回報社會是我們的心愿,我們有責任幫助貧困山區和革命老區的困難群眾共同致富,促進公共福利事業的發展!”
◆“民營企業可以說是改革開放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在改革開放當中發展起來的企業應該到了回報的時候:報答國家、報答社會。”
◆“回報曾經給過你支持和哺育的社會,尊重他人,別人自然也會愛戴你,尊重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