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 衛
2003年,從工學院畢業的陳富強被寧波的一家私營塑料編織廠的老板看中。起先,老板安排陳富強負責拉絲機和工業縫紉機的保養和技術維修。這對學工的陳富強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勤學思動的他,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覺得條件成熟時,自己辦廠比打工更有成就感。2004年,陳富強從父母和同學那里籌得了20萬的啟動資金后,通過轉行、自行開
廠、增添設備等“三跳”,圓了自主創業夢,用不起眼的網眼袋“網”住了歐美大市場。
第一跳:轉行銷售成精英
正式報到后,老板讓他主管廠子里的技術支持,只要保證車間里兩臺拉絲機和50多臺工業縫紉機能正常運轉就行。工廠的產品主要出口,經常有貿易公司的銷售員陪外商來看貨。來來往往中,通過觀察和交談,陳富強對外銷產品的程序有了大致的了解。
2003年,工廠辦好自營出口手續,廠長當時想在人才市場上增聘外貿專業人才。英語功底不錯的陳富強主動向廠長請纓,把出口推銷的工作攬了過來。廠長為了節省費用,答應讓他試試。沒想到,陳富強第一次出征廣州出口商品交易會就一炮打響,簽回了十多萬美元的訂單。雖然這些訂單不足設備生產能力的1/8,但已經讓廠長喜出望外。從那時起,陳富強邊干邊學,細抓下單、生產、訂艙等合同的每個環節。一年下來,他通過上網找客戶,參加各種博覽會,接單能力大為提高,其銷售額已與貿易公司的一級外銷售員不相上下。2003年春節,為鼓勵他為工廠發展所作的貢獻,廠長給他一次性發了3萬元的獎金。
第二跳:另起爐灶自辦廠
在工廠的銷售高峰時,陳富強逐漸萌生出自己開廠的想法。在打工兩年多的時間里,他發現在寧波開廠條件很優越:一是政府鼓勵自主創業的人員建廠或辦企業,給予的條件很優惠;二是啟動資金并不需要很多,原料、拉繩等都可以現用現買。只要租賃場地,買一臺拉絲機和配套的縫紉機就可以開工;三是這里的勞動力市場成熟,可以隨時招到熟練的合同工。惟一讓人放不下心的是,自己出去“單干”會引起“東家”——老廠長的不快。
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陳富強選擇了一個合適的機會向廠長坦露了心跡。出乎意料的是,廠長還比較“開通”。雙方經過協商,在簽訂了新廠和老廠分配原有的客戶網,在同質產品上不采取壓價惡性競爭的協議后,陳富強終于換來了“自由身”。自有廠辦好后,在生產條件逐步完善的過程中,頭3個月略有虧損,后來開始持平。從去年上半年起,在工廠的生產和經營走向正規后,每月平均有3到4個大柜的網眼袋出口到歐美,有近3萬元的盈利。
第三跳:自造設備添后勁
按網眼袋行業的生產模式,大多數工廠除自備拉絲機拉絲外,通常將后幾道工序分包給郊區的配套廠做,自己的廠實際上是一個大型的“組裝車間”。雖然生產環節省了,但整個產品外采成本實際上很高,而且新產品開發和銷售的主動權也受到了制約。
為了避開低層次的競爭,陳富強跳出傳統的經營和生產模式,專攻歐美市場上售價高,技術要求嚴的貼膜袋和異型網眼袋。為了降低成本,陳富強和聘來的同學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研制出一套新型貼膜機,其粘接強度好,袋型更美觀。這種網眼袋一投入市場就受到客戶的歡迎。別人能生產的不在話下,有些老廠不能接的“骨頭”,他也能按客戶的要求加工出來。這樣一來,陳富強等于占領了市場的制高點,也增添了發展后勁。現在,出口一條同等重量的特殊網眼袋比傳統的產品能多賺1到2角錢,他工廠的規模雖然暫時比不上兩家做大路貨的老廠,但利潤率卻在同行中遙遙領先。
目前,寧波的一些網眼袋廠業主的文化層次普遍不高,少數老板甚至只讀過初高中。原來固若金湯的生產和外銷體系也需要像陳富強這樣有沖勁,一專多能的年青創業人才“攪動攪動”,市場才能重現生機。思動可以出彩,求新方能升騰。陳富強這三跳,跳成了行業內一匹黑馬。他的成功經歷對守業的老一代業主,尤其是立志開創自己事業的大學生應該有不少有益的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