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緊張的高考結束了,912萬的學子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通過高考上大學,可以實現夢想改變命運。不過,高考并不是奮斗的終點,不管成績如何、讀什么大學,都不是決定個人成敗的關鍵。正如題目所言,列舉那些只有小學程度甚至沒有教育背景的人最后成為大企業家的例子,古今中外,太多了。
那些低學歷者在步入社會時,所謂光腳不怕穿鞋的,不容易得到一份穩定的收益和工作,窮則思變,也不會像那些因為接受更多的教育帶來的理性框框束縛,思考問題更有突破余地,且容易通過實干獲得回報。如果說,李嘉誠、霍英東、陳麗華的創業故事離我們太遠了,又錯過了魯冠球、曹德旺、楊國強、宗慶后、何享健、牛根生當年野蠻式增長的時機,那么魅族黃彰的故事可能就是現實版勵志故事了。
“超人”李嘉誠:今天要以知識取勝
2013年的華人富豪榜發布,“超人”李嘉誠繼續蟬聯華人首富,自1999年超越李兆基以來,這已是他在榜首的第15個年頭了,他的白手起家勵志故事激勵一代又一代人,是全球華人公認的驕傲。而他實際上只是小學學歷。
“我們的社會中沒有大學文憑、白手起家而終成大業的人不計其數,其中的優秀企業家群體更是引人注目。他們通過自己的活動為社會作貢獻,社會也回報他們以崇高榮譽和巨額財富!崩罴握\曾說。
1938年日軍轟炸潮州,剛剛讀初中的李嘉誠在1939年6月與家人輾轉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莊靜庵的家里。禍不單行,這時候李嘉誠的父親李云經因勞累過度不幸染上肺病。身為長子的李嘉誠一邊照顧父親,一邊拼命地溫習功課。父親沒能熬過那年冬天,還是撒手歸西了。
作為長子,李嘉誠從此不得不眼含熱淚,無奈地結束他的學業出來打工,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父親死后,14歲的李嘉誠被迫離開了心愛的學校用他還很稚嫩的肩膀,毅然挑起贍養慈母、撫育弟妹的重擔。
李嘉誠先在舅父莊靜庵的中南鐘表公司當泡茶掃地的小學徒。李嘉誠到這里之后,學到的第一個功夫就是察言觀色,見機行事。他每天總是第一個到達公司、最后一個離開公司。辛苦而困難的3年過去了,當年那個14歲的少年已經長成精瘦但結實、英氣十足的小伙子了。17歲的李嘉誠在一家五金制造廠以及塑膠帶制造公司當推銷員,開始了香港人稱之為“行街仔”的推銷生涯。
“我17歲就開始做批發的推銷員,就更加體會到掙錢的不容易、生活的艱辛。人家做8個小時,我就做16個小時!背饲趭^,李嘉誠還有著敏銳的經商頭腦,“精明的商人只有嗅覺敏銳才能將商業情報作用發揮到極致,那種感覺遲鈍、閉門自鎖的公司老板常常會無所作為!彼J為,眼睛僅盯在自己小口袋的是小商人,眼光放在世界大市場的才是大商人。
李嘉誠坦誠自己從不間斷讀新科技、新知識的書籍,不至因為不了解新訊息而和時代潮流脫節。對于知識,李嘉誠認為不僅是指課本的內容,還包括社會經驗、文明文化、時代精神等整體要素,才有競爭力,“知識是新時代的資本,五六十年代人靠勤勞可以成事;今天的香港要搶知識,要以知識取勝”。
如今,李嘉誠頭上頂有香港大學、北京大學、劍橋大學等十多所知名大學授予他的榮譽博士學位,均是實至名歸。也許像李嘉誠這樣能力超眾的人,是無法用學歷來衡量的,討論李嘉誠的學歷也就沒意義了。
早年,有媒體質疑李嘉誠兒子李澤楷學歷一事,當事人李澤楷表示,他在斯坦福大學讀書三年,但因為要趕往一家投資銀行工作,沒有畢業就離開了大學。這次也是他發現網頁上的資料錯誤,主動提出更正的。至于公司其它法定文件,則都只是注明他在斯坦福大學讀書,學歷資料并無錯誤。李嘉誠則更是澄清說李澤楷確實沒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取得學位,但他同時也認為兒子并非講大話。李嘉誠說,工作與讀書都好重要,但工作之后再進修,收效更大。
“在20歲前,事業上的成功百分之百靠雙手勤勞換來;20歲至30歲之前,10%靠運氣好,90%仍是由勤勞得來;之后,機會的比例也漸漸提高;60歲之后,運氣已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崩罴握\總結自己的成功,在他看來,在逆境的時候,你要問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條件!爱斘易约耗婢车臅r候,我認為我夠!因為我勤奮、節儉、有毅力,我肯定自己能建立一個信譽!
霍英東:干成一番事業,放開眼界、抓緊時機、百折不撓占95%
靠賣雜貨起家,從窮困潦倒到億萬富豪,霍英東是一位叱咤風云的傳奇人物。他的出身,也許要算億萬富翁中最苦的一個!曾經有人問霍英東:“假如人生滿分是100分,那你給自己打多少分?”霍英東連想都沒想就沖口而出:“不止100分,起碼100多分!”
霍英東解釋說:“為什么給自己打100多分,是因為幾十年來,我不單只是自己賺錢,還幫別人賺錢。從朝鮮戰爭時的那一批人開始,所有幫過我,或者與我合作過的人,個個都賺錢、發達……”接著,他又提起一些人的名字;末了,他又補充說:“我敢說,我從來沒有負過任何人!但不少與我合作過的人,都有負于我!”
霍英東出生于香港一戶水上人家的小木船上,在家里排行第四。霍英東的祖籍是廣東番禺,但從祖父一代起就已經全家遷往香港,霍英東出生時,霍家的處境已是相當困難。直到6歲的時候,他還沒有穿過鞋。港灣、風浪、小船、漁火、濤聲……這些幾乎就是他全部的幼年記憶。
7歲那年,霍家遇上浩劫:一場臺風驟然間奪走了兩個哥哥的生命,幾個月后父親又染病身亡。為了不讓剩下的3個孩子重蹈覆轍,霍母帶著他們棄舟登岸,住進了當時的“貧民窟”——整間房子只有20平方米,但住著50多人,破舊不堪。在這里,霍英東一家人住了五六年。
霍英東的母親是一位頑強、刻苦、勤奮的人,在那多災多難的日子里,她沒有被生活的重壓折服,而是挺直腰桿,辛苦操勞,把丈夫遺留下來的駁運生意繼續經營下去,日子倒也還能勉強維持下去。
母親雖然自己目不識丁,但希望自己的兒女知書識墨。大約在霍英東6歲那年,便由別人背著去拜師啟蒙。接著在帆船同業義學就讀,那是免費的,他家住在船上,隨處漂泊,上課很不正常,有時放學后連船也不易尋找。到第三班時,轉入敦梅小學。這間小學是要收費的,其中有一個免費班,但僅招收30人。學生要作一篇文章應考,霍英東以第一名被錄取。
后來轉讀皇仁書院,霍英東也是第一個被錄取了。他在校讀書很是勤奮,成績總是排在前幾名。他后來回憶說:“那時我讀書十分專心,總是不甘落后,偶有成績落在第三名以下,自己便覺臉紅!痹诨嗜蕰,霍英東算是接受了比較系統的教育,除了完成學校規定的學業之外,他還廣泛閱讀了不少文學作品,如《金銀島》、《魯濱遜漂流記》等。
那段日子,他的生活是相當艱辛的,因為皇仁書院學費很高。為了省下一點錢,霍英東常常不坐電車,花半個鐘頭急步上學。放學回去后還要幫媽媽記帳和送發票。他后來回憶說:“這種緊張生活,經常弄得我筋疲力盡,頭昏眼花,甚至神經衰弱。不過,這對于我又是一個極好的鍛煉,使我后來走出社會以后,不管生活多么艱辛,工作多么繁忙,自己也不怎樣畏懼,倒是能夠從容對付。”
在皇仁書院高中畢業,進入大學預科時,太平洋戰爭爆發了,日本開始進攻香港,霍英東的學業也被迫結束了。和當時許多人一樣,初時靠擺賣家里的衣服雜物度日。在這段日子里,霍英東起早貪黑,奔波勞碌,但“那是經營生意的好訓練!庇捎谒毿木鞯慕洜I,雜貨店的生意日漸興隆。
1945年戰爭結束,百廢待興,運輸業急需發展。霍英東和母親都認為這是值得把握的好時機,故毅然把雜貨店賣給了別人,得到的7000元全部重投父輩的駁運舊業。他認為,看準和抓住時機、找到出路是極其重要的。因為當時的香港只剩下一種生意可營運,這就是處理戰后大量物資和沉船。在1945年至1948年間,霍英東在拍賣剩余物資的數年內,凈賺了22000元。
30歲那年,霍英東已經積蓄了豐厚的財產。此時,他把目光投向了房地產業,決定把自己的資金全部押在地產上,大干一場。結果,在短短一年間,他就賺了超過600萬。在這幾年里,聰明的霍英東首創了“分期付款”和“賣樓花”,并制訂出大廈的公共契約,這些招數如今已成為全世界地產行業通行的慣常做法。20世紀60年代初期,霍英東的財產已數以千萬港元計,躋身于香港的超級富豪之列。
“最初做地產生意時,霍生一般是去幫襯橫街窄巷的小店鋪,花十來二十元叫師傅做一雙皮鞋。但他不喜歡皮鞋的后沿太硬,所以平時總喜歡用腳踩著后沿,把皮鞋當拖鞋穿。在家這樣,在公司亦是這樣,只是出街時才乖乖把腳套進鞋里。我還記得他那時喜歡買香港制造的伊人牌襯衫,那是很普通的一種襯衫,不是什么名牌!币淮,談起霍英東50年代的生活,霍氏集團一位老職員這樣說。“至于飲食,他特別偏愛粟米和芋頭,這種飲食習慣至今仍然沒有改變。”
“我出生時貧窮,但是我不可能一輩子都貧窮!”霍英東曾說,一個人要干成一番事業,其中放開眼界、抓緊時機、百折不撓、艱苦創業占95%的因素。以做生意來說,有時候三思而行不無好處。
宗慶后:要把過去所有耽誤的時光都追回來
從賣冰棒起家,宗慶后用了26年時間成為胡潤和福布斯財富榜首富的“雙料王”。杭州娃哈哈集團掌門人成功背后,是大器晚成的一段艱辛歲月。
宗慶后的家族曾顯赫一時,待到解放之后,家庭變得異常貧困,父親沒有工作,只靠做小學教師的母親一份微薄的工資度日。1963年,初中畢業后,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宗慶后去了舟山一個農場,幾年后輾轉于紹興的一個茶場。再后來,大批知青相繼下鄉,宗慶后可以說是知青中的先遣人員了。
在海灘上挖鹽,曬鹽,挑鹽,在茶場種茶,割稻,燒窯,那時的宗慶后與其他任何一個年輕人一樣,“腦袋里有過各種各樣的夢想”,“總想出人頭地,總想做點事情”。然而,在被命運之神遺忘的農村,宗慶后一待就是足足15年。逃避灰色生活的唯一途徑,就是四處找些書來看。
1978年,隨著知青的大批返城,33歲的宗慶后回到杭州,在校辦廠做推銷員,10年里輾轉于幾家校辦企業,依然郁郁不得志。待到他開始創業的時候,已經是一個42歲的沉默的中年男子。
對多數人而言,42歲已是到了被生活磨得心疲力竭、轉而把人生愿望寄托到下一代的歲數了。在被命運遺棄了大半生之后,這一次宗慶后緊緊抓住了命運給予的一絲可能。像一個工作狂似的,風里來雨里去,騎著三輪車到處送貨,要把過去所有耽誤的時光都追回來。
這是一段異常艱辛的歲月。宗慶后剛剛承包校辦工廠的時候,企業又窮又小,什么都沒有,中午十來個人蒸飯吃,還受人家的氣。即便如此,有了人生寄托的宗慶后在工作中再沒有感到過失落。大半世的消磨,余下的只能以夸父追日般的付出,以彌補往日所有的遺憾。
當年宗慶后創業時手上握有借來的14萬元巨資,但他只是簡單地粉刷了一下墻壁,買了幾張辦公桌椅,就開張了。因為舍得吃苦,只要有人需要冰棍,不論刮風下雨還是烈日酷暑宗慶后都會準時送貨,賺取幾厘錢的利潤。
后來,憑借自己摸爬滾打建立的銷售網絡,宗慶后籌建了杭州保靈兒童營養食品廠,生產兒童保健品。1991年,娃哈哈集團公司得以組建,主營業務也開始轉向飲料市場。1996年,娃哈哈純凈水誕生,這意味著這家公司開始從兒童產品領域向成人產品領域拓展。如今,娃哈哈已成多元化的商業帝國,保持行業霸主地位已保持超過14年。
坐擁數百億資產,宗慶后表示“真的不太會享受”。他說,自己的生活很簡單,消費比身邊的工作人員都低,一日三餐還基本都在公司食堂吃,每天就是抽點煙、喝杯茶,基本沒有其他花費。此外,宗慶后一直恪守著嚴格的生活作息表,朝六晚十一,堅持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他能一眼看出生產線機器壞在哪里,能講出娃哈哈水瓶蓋上有18個齒。
苦行僧式生活的宗慶后信仰勤奮,幾乎沒有什么除工作之外的欲望。早在創業前,宗慶后就曾自學企業管理,并取得浙江工人業余大學企業管理專業大專文憑。但熟悉宗的人都知道,伴隨其整個青年時期的《毛澤東選集》,這是他管理和企業戰略上所奉行的“圣經”。
宗慶后認為:“你去看看中國現在成功的大企業,都是一個強勢的領導,都是大權獨攬,而且是專制的。我認為在中國現階段要搞好企業,你必須專制而且開明!蓖薰瘓F直到現在也不設副總經理,生產、銷售等各個領域的管理則是通過各個部長擔任。業內還盛傳“買一把掃把都要宗慶后簽字”的段子。
對于企業管理,宗慶后曾強調,員工的積極性和責任心很重要,中國的企業要以人為本,要讓員工心里服你,自覺自愿地認真工作。宗慶后給員工制定了持股制度,讓員工們成為企業的真正主人。在娃哈哈的3萬名正式員工中,大約有1.7萬人持有公司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0%左右。
“我還早呢,還不會退休!闭劶敖影鄦栴},這位已經年近古稀的“飲料大王”會說未有計劃退休,依然精力充沛。宗慶后坦言:“我感覺自己身體很好,我還沒感覺老,心態比較好吧。”
曹德旺:做事如同做人,小事情靠技巧,大事靠眼光和人格魅力
“我很像《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那個主人公!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曹德旺曾這樣形容自己。他是國內的“玻璃大王”和“慈善大王”,9歲才上學,到14歲就被迫輟學。
回顧曹德旺的創業歷程,為了謀生,在街頭賣過煙絲、販過水果、拉過板車、修過自行車,經年累月一日兩餐食不果腹,在歧視者的白眼下艱難謀生,嘗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早年的這些苦難,讓曹德旺過早地體會到了人世間的冷暖,也磨礪了他堅韌的性格。他堅信,靠勤勞的雙手能改變命運,他要讓全家人“把日子過得好一點”。
“我的父親曾經是上海著名的永安百貨的股東之一。因時局動蕩,父母親決定舉家遷回老家——福建福清。離開上海時,父親帶全家坐油輪,財產全部放在另一條運輸船上。等人到家之后,全部家當卻沒有回來,只得到一句答復,說是那條船沉了!兵荒馬亂的年月中,一家人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眼睜睜地看著家中頓時變得一貧如洗!
在他的記憶中,有很長一段時間,家里一天只能吃兩餐,兩餐里也只是些湯湯水水,難以頂饑耐寒。那時他們就常常覺得餓,做母親的變不出吃的,但卻總是柔聲鼓勵著孩子們:“要抬起頭來微笑,不要說肚子餓,要有骨氣、有志氣!”
“飯可少吃,衣可簡穿,書還是要讀!笔苓^教育的父母想盡辦法要讓他們讀點書。9歲時他走進了學堂,念到14歲,因為家境太艱難不得不輟學回家放牛。但是當時,一有空他就愛撿起哥哥的舊課本,邊放牛邊津津有味地讀上幾頁。
1976年,曹德旺開始在福清市高山鎮異形玻璃廠當采購員,他的工作是為這家鄉鎮企業推銷人稱“大陸貨”的水表玻璃。1983年,曹德旺承包了這家年年虧損的鄉鎮小廠,賺到人生第一桶金。1985年,將主業迅速轉向汽車玻璃,徹底改變了中國汽車玻璃市場100%依賴進口的歷史。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有限公司。1993年,福耀玻璃登陸國內A股。是中國第一家引入獨立董事的公司。是中國股市唯一一家現金分紅是募集資金高達7倍的上市公司。
2001年——2005年,曹德旺帶領福耀團隊艱苦奮戰,歷時數年,花費一億多元,相繼打贏了加拿大、美國兩個反傾銷案,震驚世界。福耀玻璃也成為中國第一家狀告美國商務部并贏得勝利的中國企業。2009年5月30日,曹德旺獲得了有著企業界奧斯卡之稱的“安永全球企業家大獎”,這也是該獎項設立以來,首位華人企業家獲此殊榮,授予歷年來全球最成功及最富創新精神的杰出企業家。
“作為企業家,在準備創大業時一定要記住,做小事情靠技巧,大事靠眼光和人格魅力!痹谶@二十多年的企業家生涯中,他認為自己的成功,最大的經驗就是做事如同做人,不論做人做事,還是做產品,都要始終“以誠為本”。
作為一名商界領袖的同時,曹德旺也用自己的方式回報社會。他以不行賄自居,自稱沒“送過一盒月餅”,以人格做事;他亦是行善的佛教徒,從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曹德旺累計個人捐款已達50億元,認為財施不過是“小善”。
魯冠球:活到老,學到老,做到老
15歲輟學,做過鍛工,作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營企業家的杰出代表人物,魯冠球創造了一個在細分領域里的民族品牌——萬向集團。
魯冠球出生在農家,16歲時的理想是當工人!昂芎唵蔚牡览,要擺脫貧困。農民真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早上三四點鐘,天蒙蒙亮就出來種菜,好的賣給城里人吃,壞的、差的自己吃。晚上,蚊子很多還在外面勞作,就這樣,都富不起來!
“正好有個機會‘大躍進’,城市里需要工人,我們就去了。一開始14塊錢,還有兩塊衣服費。我干了3年,工資最高漲到35.5塊,拿了兩個月!焙髞砭褪侨曜匀粸暮,“吃樹皮草根,吃的人都浮腫了,虛胖啊!”魯冠球拍打著自己的手臂,“城里養不活我們了,現在叫下崗,那時候叫精簡。1961年,全國精簡2000萬工人,我是其中一個。不想回農村,怎么辦?當工人三年有了點手藝,開始在農村修自行車、鋼絲車,一個人開始,就是要擺脫貧困。”
這種尋求脫貧的個人努力,從新中國成立后就沒有間斷過。“即使在‘文化大革命’那個年代,我們蕭山、紹興照樣也有民營企業存在。”魯冠球說,“那時候都計劃經濟,私人搞機械要用計劃的電就不行。我搞了6年,搬了7個地方!边@段時間最大的苦悶是“不被承認,沒有被評上先進,拼命干也沒有什么榮譽。”
辦企業40年,魯冠球從未虧損。萬向也成了第一家上市的鄉鎮企業,第一家進入國務院試點企業集團的鄉鎮企業,第一家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的鄉鎮企業,第一家產品進入美國通用汽車公司配套生產成的中國汽車零部件生產商。
“我們干啊,真的干!鍛工,切割,調度,把關都是我。后來生病了,筋疲力盡,去醫院看病,自行車都騎不動,廠里一個員工用自行車載我去。驗血結果出來,醫生以為我在黃疸指數的指標后加了個零!
如今,68歲的魯冠球在某種程度上是中國經濟奇跡的一個縮影:擺脫貧窮的強烈沖動、隨處可見的機會、吃苦耐勞的民族秉性,這些共同成就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也讓這個出生于浙江杭州一個邊緣農村的農民之子一躍而成為隨著改革開放而出現的新中國第一代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家的代表,成為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的?。
“人的一生,從生下來一直到生命停止,整個過程都是學習的過程,人生精彩不精彩,關鍵看你怎么學。人剛生下來的時候都是無知的,人如果不學習就會永遠無知,無知就會做出無恥的事情。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做到老。我現在天天講,我有兩個不夠用,一是感覺時間不夠用,二是感覺知識不夠用!睂τ谥R,魯冠球曾說,不管什么樣的創新,把過去好的用好就是最大、最好的創新,“創新不是憑空創新,離開實際的創新是不行的,一定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創新!
陳麗華:誠實、信用第一,真心實意交朋友
坐擁財富340億人民幣,她曾多年蟬聯中國大陸女首富;她投資數億打造了一個中國規模最大的紫檀博物館,填補了國內博物館界的一項空白;她旗下赫赫有名的長安俱樂部吸引了大批富商巨賈,成為私人會所的領跑者;她就是富華國際董事局主席——陳麗華。
被媒體追捧為“內地第一富婆”的陳麗華,幼年生活并不如意。因家境貧寒,讀到高中便輟學,做起了家具修理生意。由于她頗具生意頭腦、待人熱誠,生意越做越大,很快她成立了自己的家具廠。后來,陳麗華在親戚的幫助下,從北京來到香港,通過社會關系的幫助,從事地產投資。
在香港陳麗華掘到了起家的第一桶金。那是上個世紀80年代初,她用從事家具生意賺得的錢在比利華購置了12棟別墅,低價買進高價出手,這么幾回合下來,陳麗華積累了相當可觀的創業資本。在1988年,在香港成立富華國際集團。
1989年,她選擇回到北京尋覓商機,第一個地產項目就是長安俱樂部。作為中國大陸第一家頂級會所,吸引了大批知名人士和富商巨賈,包括李嘉誠、霍英東、鄭裕彤等著名企業家都是其會員。當然,入會門檻不低,在創始之初的入會費就達9000美金,F如今,在京城,長安俱樂部仍是財富與地位的象征。
繼長安俱樂部之后,陳麗華又陸續拿到了一系列令人艷羨的黃金地段,開展了包括房地產投資在內的多領域的實業投資。經過二十年的經營運作,富華集團在北京已建成使用和在建的地產投資項目達到150萬平方米。
“我不愿意做人上人,我也更不愿意做人看不起的人,我覺得自立,就是不管干什么,只要是正派的,按國法來說可以的,我們就去做,沒有不成功的。酸甜苦辣什么都吃過,那時候什么叫苦,什么叫甜自己去選擇!
說起往事,陳麗華并不認為是自己的什么先知先覺,她說做生意要有眼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而自己的經商訣竅,其實很簡單,就是“誠實、信用第一,真心實意地交朋友”。
在投資地產大獲成功后,花甲之年的陳麗華將公司交給兒子趙勇打理,轉身開始“不計成本、無視回報”的投資紫檀。沿著長安街向東,在京通快速路中段的北側,有一大片明清建筑群,這就是陳麗華投資兩億興建的中國紫檀博物館,里面收藏著數千件紫檀藝術品。
“我現在是用地產上賺來的錢料理這個博物館。人們都把財富和高科技相提并論,我倒以為我的這些宮廷工藝的紫檀絲毫不比外國的高科技遜色!”作為一個在頤和園長大的滿族后裔,陳麗華從小就對紫檀有很深的情緣。在她看來,生平最大、最在意的“投資”就是對“活的國寶”這一傳統文化技藝的拯救。
楊國強:17歲之前未穿過鞋一個很喜歡讀書的農民
廣東碧桂園房地產創始人楊國強常常被描寫為最土的中國首富:農民出身,曾放牛種田、做泥水匠及建筑包工頭,皮膚黝黑身材偏瘦,17歲之前未穿過鞋,不修邊幅、總穿大一號的西裝,一開會就脫鞋、盤腿,一舉一動和言語之間,仍帶有農民的憨厚和不拘小節。
楊國強做企業也土,從來不進市區,專撿別人看不上的荒地,幾百臺吊車同時操作,“像賣白菜一樣賣別墅”。另一方面,他又是一個神秘人物。他不接受媒體采訪,也不出席各種熱鬧場合,與內地同行若即若離。直到2007年4月碧桂園香港上市,碧桂園才出現在公眾視線面前。
20來歲左右,楊國強加入鎮政府屬下的北滘建筑工程公司,從底層做起,至上世紀90年代初,他已經晉升為總經理。楊國強首度創業,是在企業改制中與多名同鄉合資將北滘建筑工程公司買下,并成為大股東。后來北滘建筑更名為廣東騰越建筑工程公司,成為碧桂園的附屬公司。
短短十余年時間,楊國強完成了從“泥水匠”到億萬富翁的完美轉身,并且為女兒打造了一個"中國最年輕的首富"的頭銜。隱身于女兒楊惠妍“最年輕的中國首富”光環之后的楊國強,為人低調,在業內所創造的驚人業績一直為人津津樂道,是中國第一個實踐復合地產開發的地產商。
從碧桂園最初的“學校+地產”模式,到后來的“學校+會所+地產+酒店+度假”?梢哉f,復合地產成就了楊國強和他“五星級的家”。在這一理念下,他通過開發超大樓盤,以低買低賣的策略快速回籠資金,并實施設計、建設、裝修、物業管理一條龍開發,以降低成本,從而快速積累了巨額財富。
“我雖然沒機會讀大學,但我看書很多的,天文、哲學、歷史、地理……什么書都看。小時候,我就算身上只有2塊錢,也會和同學到廢品收購站買舊書看!彪m然未上過大學但他是一個很喜歡讀書的農民,常常說自己不聰明但很努力。
在順德碧桂園旁邊,他建了一所免費的“國華紀念中學”。在校內的一塊石碑上,他寫道:“我不忍看天地之間仍有可塑之才因貧窮而隱失于草莽,為胸有珠璣者不因貧窮而失學,不因貧窮而失志,方有辦學事教之念!笔淇睢皠撧k者”,依然保持著他一貫的低調作風。
牛根生:小勝憑智,大勝靠德;財聚人散,財散人聚
牛根生,蒙牛集團創始人,老;饡⻊撌既、名譽會長,曾是國內食品產業里最具代表性的民營企業家。他的創業史充滿了傳奇和爭議色彩,他的成功是草根階層沖刺成功的至高典范。
“沒錢,沒背景,沒學歷,照樣能成功!他,從小就被賣掉,少年歷盡辛酸,做新郎也不曾著新裝。寄人籬下,多年小兵熬成副總,卻無端被排擠放逐。他中年失業,咽下傷楚,東山再起。白手起家,一路坎坷,卻奇跡般地創造出了中國乳業巨頭!边@是業界對他的一段評論。
1958年出生不久,為生活所迫,被生父母賣入養父母家。據牛根生親自描述“因為吃不起飯,親生父親開價50塊錢把我賣了!庇绅B母撫養14年。1978年參加工作,成為一名養牛工人。1983年進入乳業工廠,從基層干起,直至擔任集團生產經營副總裁(同時也是創始團隊成員),成為“中國冰淇淋大王”。1998年,副總裁牛根生突然被總裁鄭俊懷掃地出門。
據《中國商界》雜志的報道,與風雨同舟了16載的牛根生后來來到北京大學,整天騎著一輛破自行車穿梭于各個教室之間。當老牛坐在教室里聽課的時候,坐在他旁邊的都是18歲左右的學生,老牛當時已經40歲。
“我當時也不知道是光榮呢還是可恥?到了北大,人家問你是干啥的?整天跟一些小姑娘和小伙子坐在一起,看起來不和諧啊。好在我在社科院有一個文憑,當時辦的是教師進修,我就自封了一個‘訪問學者’。”這個‘訪問學者’并不好當,牛根生必須首先化解掉內心的委屈和痛楚,方才可能靜下心來融入到陌生的校園環境當中去。
“好在我能想得開,我的歷史上比這么難過的事情多得多。當我也是十八九歲的時候,因為義氣啊仗義啊什么的在社會上打架,被公安局抓了去,關在看守所里,收審啊,行政拘留啊,3個月,2個月,好在沒有判刑。后來,呼市政法委的領導到蒙牛參觀,其中三分之一我都認識,他們當年都培訓和教育過我啊!迸8χf。
“我在20歲之前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后來自然變好了,所以從面子上我還是過得去的。正好,我沒有上過名牌大學,所以我當時就好好地享受名牌大學的學習生活。利用這段時間,我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聽了很多經濟學家的課,尋找揣摩自己所不知道的東西,只要自己不知道的我就去學。大學老師怎么講課?學習的方式和方法有哪些?思考的方式和角度有哪些?”
從開始就跟隨牛根生的一個部下說:“老牛從北大回來之后,無論是看問題的角度或者做事情的方法又比過去成熟了許多。老牛利用這一段時間重新審視了自己在16年的各種經驗和教訓,讓原本在企業中形成的應激反應模式轉換成理性的思維模式。俗話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你想想,老牛潛心思考總結了半年,本來就比一般人看得高、想得遠,這一沉淀、升華,思想上得有多大的進步?”牛根生在北大學習了一個學期,這個學期對老牛來說,不僅僅是學習,更應該是他反思的過程。當他結束學習的時候,蒙牛的草稿或許已經在他的腦中形成了。
當時,從辭職的牛根生還曾想通過人才招聘市場找工作,結果被對方以“你這樣的年齡在我們企業屬于安排下崗的一列”拒絕了。也有一家乳品企業得知牛根生辭職之后,愿意出很高的薪酬邀請牛根生加盟,結果老牛的“讓我成為股東”這個條件把對方嚇跑了。后來,老牛打算自己做點事情解決生計,開一家海鮮大排檔,房子選好了,模式考慮好了,結果是一種“無形”的力量讓這個計劃難產。牛根生意識到,自己雖然離開了,但那種罩在他頭上的陰影并沒有散去。
1999年,牛根生在“無奶源、無工廠、無市場”的窘境下、在“老東家”的臥榻之側創立了蒙牛。用短短8年時間,使蒙牛成為全球液態奶冠軍、中國乳業總冠軍。在蒙牛的刺激下,原本平靜的中國奶業開始走向一個精彩紛呈、話題不斷的產業時代。
牛根生曾對《中國企業家》說,“有一個人對我影響很大,就是我的養母。她曾是國民黨一個干部的太太,素質很高,我的啟蒙老師就是她。那時候,白天老師教育我們地主有多么壞,資本家有多么不好,晚上回到家媽媽告訴我不是那樣的,資本家怎么樣對待每一分錢、怎么樣關心工人,工人干的好能把生意做好。她和老師講的是兩回事兒。那時候,我就想除了馬克思主義,我們還應該多學習凱恩斯主義!
在牛根生看來,自己經營企業影響最大的是文化理念,是價值觀。這個價值觀就是“樂于分享,追求共贏”,在企業文化建設中,這個價值觀又體現在兩句話中,一是“小勝憑智,大勝靠德”,二是“財聚人散,財散人聚”。
何享。盒W畢業埋頭干企業
何享健,美的創始人,從一開始就演繹著中國老一代企業家的摸打滾爬。1968年,只有小學學歷的他和23位居民集資5000元創辦“塑料生產組”,生產藥用玻璃瓶和塑料蓋,后來又轉產發電機小配件,就在背著這些小玩意走南闖北找市場的過程中,何老板培養了異常靈敏的市場嗅覺。
1980年開始制造風扇,何享健初涉家電行業。奪目的是,他于1992年毅然推動美的股份制改造,一年后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由鄉鎮企業改組而成的上市公司。1997年推動事業部制改造,為集團“二次創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99年在全集團范圍內推行員工持股制,促使產權和分配機制改革,使員工和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2001年完成了公司高層經理人股權收購,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有專家評論美的的成功:美的是一家戰略走向比較清晰;經營比較穩健;公司治理比較規范;管理層比較穩定的民營企業;而且這家企業時刻保持著對家電行業發展走向的把握;并由此對企業進行動態的調整和漸進式變革。所有這一切的核心卻在于美的擁有一位為人低調但不失戰略眼光和睿智思維的當家人———何享健。用何享健的話講,叫做“寧可走慢一兩步、也不能走錯半步;寧可少賺一兩個億,也不能亂來;國際化時不冒進、不跟風”。
據悉有一次,中央領導來美的視察,順口問何享健什么文化程度?何享健老實回答說,小學畢業。中央領導大笑,“老何現在起碼是博士后水平了。”在競爭最激烈的中國家電行業奮戰整整40年的何享健,卻是愈戰愈勇,以其獨到的國際視野和戰略智慧,再度帶領四十不惑的美的向世界500強、向全球白電五強發出強有力的沖刺。
何享健曾說:“我的人生目標很明確,就是把美的做大做強,就是干企業,而干企業就是要贏利、要賺錢。”因此,他能夠始終保持企業家本色,始終務實地追求企業利益,從而能夠抵御各種誘惑,埋頭干企業。至于他為什么刻意保持低調,何享健的回答也很實在:“我的普通話說不好,文化水平也不高,既不像柳傳志那樣能侃,也不像任正非那樣會寫,跟媒體接觸容易說錯話,容易被人誤解,給企業帶來危害。所以,我不如不講,少講多干,把企業做大了,讓企業賺錢了,比什么都強!
“我最煩的是給我開車門、提包擦鞋的人,最喜歡能創造業績并給我提意見的人!泵刻煸绯浚蜗斫《枷鹊綇S子轉一圈,見到員工或客戶時聊一聊,以便把握一線動態,同時,他每天都要看自己選定的十一種雜志,獲取知識與信息,敏銳感知外部環境的變化。
去年夏天,正值何享健70高齡時,他一紙昭告天下,將江山交到職業經理人方洪波和外姓管理團隊手中,自己則參與分權管理和授權經營,成為名符其實的“太上皇”。把江山交托給“外姓人”,甘愿退居二線的何享健被解讀為心胸開闊的現代企業制度先河人物。何享健兌現了十年前年的承諾:不做家族企業。
黃彰:癡迷電子電器的“瘋子”
如果說,李嘉誠、霍英東的創業故事離我們太遠了,又錯過了宗慶后、牛根生當年野蠻式增長的時機,那么魅族黃彰的故事可能就是現實版勵志故事了。
在珠海的大街上,你如果碰到黃章,你一定不會把這位身材瘦弱、容貌平凡的他,從人群中分辨出來。的確,黃章太平凡了。有人說今年37歲的黃章,還象一位大學剛剛畢業的學生。其實,黃章哪里讀過大學,出生于梅州市豐順縣湯西鎮農村的黃章,連高中都沒有讀完。但他卻敢挑戰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公司,他的魅族M8,曾一度受到國內手機迷的追捧,狂熱程度絲毫不亞于對iPhone的癡迷。魅族M9首發當天,更是在北上廣深地區引發了上千的排隊購買的場景。
在珠海人眼里,黃章是個怪人。要說明黃章的怪狀,業界流傳的一個例子:2009年5月,珠海市政府搞了一個活動,請來全國各路高科技英雄。一時間,活動會場名流匯聚,冠蓋云集。市領導突然發現,會場中沒有魅族的掌門人黃章,于是叫人趕緊去請黃章。沒想到的是,黃章居然不給市領導面子,他不但沒有應邀馬上趕來,反而叫人帶話說:會場的名人已經夠多了,我不算名人,我去也起不了什么作用,還說自己不太適應這種場面。
他從不按商場的游戲規則出牌,卻屢戰屢勝,于是他被稱為“瘋子黃章”。黃章,堅持認為產品主要應該靠卓越的技術、超群的功能去贏得消費者的口碑,根本不是靠廣告狂轟爛炸去打開市場。所以,他堅決不同意大做廣告,只愿意在魅族網站的BBS上與用戶溝通,聽取反饋,做好產品。
事實上,黃彰從小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技術狂人。在很小的時候,黃彰就喜歡拆東西,尤其喜歡拆電子設備這類特殊機器。一次,他居然拆了村里的第一臺電視機。當時,電視機是村里的寶貝,黃彰一下成為村里的“名人”。
由于對電子電器過于癡迷,黃章的父親狠下心把他“趕出”家門,讓他自己創業。于是黃章從自家地里挖了一些“農產品”換來路費,前往大城市打工。在進入電子行業之前,黃章承認自己干過收入很低的工作,像碼頭搬運工。最終,黃章沒有在搬運工領域嶄露頭角,而是進入電子行業,從此,他如魚得水。
魅族從一文不名,到成為國內MP3隨身聽領域的第一品牌,黃章只用了3年時間。他經營產品從不做廣告,不注重在媒體上的宣傳,也被看成是違背現代市場經營經典的瘋狂行為。但是,黃章天天都泡在互聯網上,他自己就掌握了互聯網這個當今最厲害的媒體。他把互聯網當成溝通魅族和用戶最重要的橋梁,有了這個橋梁,在他看來,其他媒體的橋梁作用就沒有那么重要了。
在魅族公司的網絡論壇上,黃章是最活躍的用戶。用戶名為J.Wong的黃章,喜歡和他的粉絲們交流,也喜歡和網友們打嘴仗。作為一位超級發燒友,他經常為技術問題和網友們徹夜討論,也常常爭論不休。粉絲和網友提出的疑難問題,總能得到他的親自解答:有些經銷商不守規矩,黃章還會忘掉自己已是大公司老板,像憤青那樣在論壇上勃然大怒。每天,黃章都會在論壇上泡上幾小時,常常在深夜一、兩點鐘還在發貼。他曾下了死命令:在互聯網上,不說話可以,但不去看互聯網絕對不行。
據說,黃章由于不愛交際,在珠海只有兩位朋友。其中的一位朋友這樣向別人預言:如果有朝一日黃章成了中國首富,你們一點也不要大驚小怪。被稱為瘋子的黃章,他的輝煌事業才剛剛開始。
(本文部分內容據百度百科[微博]等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企業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