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召開的國美年報發布會上,62歲的張大中首次以國美董事局主席身份公開亮相———作為大中電器的創始人,張大中似乎欣然于從“老板”到職業經理人的角色轉化,他多次表示,能夠在國美這樣久負盛名的企業擔任董事局主席是很多企業領袖的夢想,他為能有這樣的機會“深感榮幸”。相對于前任國美董事局主席陳曉“魚死網不會破”、“黃先生的政治生命已經結束”、“我們可以通過增發讓他(黃光裕(專欄))出局”的喊話,張大中的謙恭姿態讓黃家感到安全和放心。在黃家眼里,與“狼子野心”的陳曉相比,張大中最難得的是“仗義、正直、為人謙和、宅心仁厚”。
忠誠,已然成為企業所有者選擇職業經理人的第一要素。
“中國大多數企業的股權集中,形成了更近似于內部治理模式并具有家族治理模式的特點,公司所有權與經營權沒有真正地分離,公司的主要控制權在家族成員中配置。”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公司高級合伙人兼大中華區副總裁吳琪認為,陳曉與黃光裕之間的對抗,被認為是職業經理人開始爭奪企業控制權,“這種觀點在企業所有者心里引起了一種憂慮,這樣下去,最后職業經理人有可能變成了國美事件的受害者。”
為什么是張大中?
張大中曾是業內赫赫有名的人物,他花了20年時間確立了大中電器在北京市場的地位,隨后一賣了之。張大中前日接受采訪時坦言,在國美電器對大中電器的收購完成后,“這三年我完全是家電零售業的局外人,感覺家電圈豐富多彩,我終于離開了競爭激烈的、非常復雜的局面,感覺那是非常輕松的三年”。
但在黃家的召喚下,張大中重新回到聚光燈下。
在有了陳曉的“背叛”經驗后,黃家為什么選擇了同樣做過老板的張大中?一方面,張大中符合黃光裕對職業經理人的要求:像陳曉一樣有過家電連鎖業的創業經驗。這也是國美二股東貝恩資本方面能夠接受的人選。另一方面,張的行業地位能夠鎮得住已經失去黃光裕絕對信任的國美管理層——— 國美總裁王俊洲也曾是張的部下。
但最重要的是,張大中在關鍵時刻,表現出了對黃家的絕對支持。去年“黃陳之爭”白熱化階段,張大中出頭力挺黃光裕,他甚至氣憤地說道:“去什么黃光裕化,去了,國美還剩什么!”外界更傳言,張大中曾主動借錢給黃家用于收購股權。
在黃家眼里,張大中最難得的是“仗義、正直、為人謙和、宅心仁厚”。
但是,張大中雖然接替了國美董事局主席一職,但卻是非執行董事,這個頭銜意味著他并不負責具體經營事務,這也是黃家的前車之鑒———避免張大中和陳曉一樣,在兼任國美董事局主席和執行董事職務后,“擁兵自重”。
陳曉:職業經理人太委屈
國美“內戰”發生后,國內網民幾乎一直是一邊倒地挺黃抑陳。新浪財經網上調查顯示,最初有超過85%的網民支持黃光裕一方。雖然隨著事態的發展和越來越多信息的披露,認為黃氏家族應該贏得勝利的網民比例逐漸下降,但直到臨時股東大會投票的前一天,在參與網上調查的總計近90萬網民人次中,仍然有近55%的“挺黃派”。
在“挺黃派”的邏輯中,陳曉作為一個昔日的“手下敗將”,得到老板黃光裕的善意收留和大度提拔之后,非但不思感恩,反而處心積慮地暗地里算計老板,一俟時機成熟,便迫不及待地跳出來一腳踢開黃光裕,自己取而代之。還有人想象力十足地用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來比擬陳曉的“竊取國美”大業。
廣為流傳還有黃光裕的“禮賢下士”:在陳曉進入國美后,黃光裕對陳曉百般照顧,在國美總部為陳曉安排和他辦公室同樣規格的房間、分列走廊兩端,又配置和自己同樣的價值數百萬元的邁巴赫,甚至安排自己家人為吃不慣北方菜的陳曉開小灶。這更讓支持黃光裕的人們覺得:黃老板太冤枉!
為黃光裕喊冤,顯示出中國商界存在強烈的忠誠文化:作為高管必須忠誠于黃氏家族,否則就是不忠不義。但在陳曉看來,中國的職業經理人,才是真的“太委屈”。陳曉說,在中國很多民營企業上市以后,企業的創始股東和原始職工之間財富出現了一個巨大鴻溝。創始股東投入的原始貨幣資本通過上市得到價值增值放大,但是以職業經理人為代表的人力資本則很少出現價值增長。從這一點來說,中國大多數職業經理人是非常冤屈的,創業股東對職業經理人一直采取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中國民營企業上市,多半是出于融資的考慮,出于賺到更多錢的利益驅動,很少有人意識到公司藉由上市將變成一個公眾公司。
“問題的根本還在于要搞清楚‘企業是誰的企業?’‘誰來控制這個企業?’這兩個問題。”陳曉說,在民營企業里,人們傾向于認為,創始人創立了公司,決策應該由創始人說了算,他們很容易忘記這家企業已經變成了公眾公司,還有很多其他的利益共同體:投資者、團隊、員工等。“我一直認為企業成長是個分享的過程,當初永樂上市時,有47個創始股東都得到了股權,其中5個人資產過億。但在國美,所有高管都不曾持有股份,這主要是基于黃光裕本人對期權獎勵并不認可。……對我個人而言,直至今天,我都認為我做的是對公司有利的事情。”
貝恩的決定
無論陳曉如何“自白”,黃氏家族已被陳曉的“背叛”深深打擊、對職業經理人再無信任;而對于很多民企老板們來說,他們對職業 經 理 人的警惕性大 增 ,對保證自己在企業50%以上的絕對控股的要求更加名正言順。
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公司高級合伙人兼大中華區副總裁吳琪稱,“陳黃之爭”在一些企業所有者當中已經開始顯現出后遺癥。“前段時間,我看到有家企業原本在籌劃對管理團隊進行股權激勵,但現在便開始猶豫了,擔心股權分出去是不是以后會給自己找麻煩。這樣下去,最后職業經理人有可能變成了國美事件的受害者。”
德邦物流創始老板崔維星明確表示,在選擇職業經理人時,能否代表創始人和大股東的利益,是他考慮的首要素質。國美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對職業經理人的看法,“對職業經理人要有所限制,不能給予過大的權力。”
但在財經評論人葉檀(專欄)看來,惟一能夠與中國大型民營企業創始人抗衡的,是資本的力量,而不是職業經理人。
被拋棄的陳曉
“即便張大中出任國美董事會主席,國美都不會因此打上張氏烙印。中國的企業很少因為職業經理人吃虧,只有在與投行簽署對賭協議、購買金融衍生品時,才會為日后被掃地出門埋下伏筆。”葉檀舉例稱,蒙牛就是前車之鑒,牛根生不得不以萬言書請求國內企業家們的幫助,以免蒙牛落入外資之手。“這次陳曉在前臺與黃光裕方面博弈,最得益者是貝恩資本,他們讓貝恩資本以低價成為大股東。”
事實上,陳曉的離開,也有著被貝恩資本拋棄的悲情。知情人士稱,在2010年8月下旬,陳曉作出的兩個偏執于“反對黃光裕”的決定,最終讓自己走向了貝恩的對立面。
8月23日,陳曉領導的國美董事會公布了一個“未來5年新增700家門店”的謹慎擴張計劃,而同期國美主要競爭對手蘇寧的計劃則是“未來10年新增3000家門店”,這就意味著,國美家電連鎖龍頭的地位將被蘇寧取代;8月27日,黃家威脅稱可能將其持有的372家未上市門店從國美割裂出去,陳曉未經董事會表決,便私下回復黃家:“你們把未上市門店拿回去自己經營吧”。
對于期待早日套現的貝恩來說,從那時起,陳曉就已經開始成為一個“價值破壞者”了。8月28日,貝恩就開始了與黃光裕家族的接觸、談判,當陳曉成為“高位套現”的最大障礙時,貝恩的唯一合理選擇便是放棄陳曉。
鏈接
與老板和諧相處:職業經理人九條原則
中軒獵頭一項對于高級職業經理人的調查顯示,與老板或資方的合作關系選擇“很融洽”的約占15%,覺得合作關系“尚可”的占37%,認為合作關系“不融洽需要自己作出巨大讓步”的占42%,另有6%的人選擇合作關系“不融洽并準備放棄合作”。
如何做一個與老板和諧相處的職業經理人?合易咨詢稱,職業經理人至少可以做以下四點。
一、低調進入。也就是一個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在進入一家企業時,一般所點燃的三把火是“了解企業,學習企業,融入企業”。
二、溫和改進。職業經理人治理新企業宜采用漸進式的改良,喝湯藥的中藥療法遠好于動手術的西醫治法。
三、不帶舊部。很多經理人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是,他會帶一批人馬過去,以支撐他的新管理體系。但這種行為的結果很容易在企業形成兩個幫派,而帶來辦公室政治,導致效率低下。
四、財務干凈。這也是一個職業經理人的必備操守。
對于老板和職業經理人分工協作問題,合易咨詢建議,一般有下幾項基本原則可借鑒:
一、老板主外,經理人主內:老板側重于外部資源的獲取及對外關系的協調,職業經理人致力于內部資源的整合。
二、老板抓機會,經理人抓論證。作為老板要側重于憑感性捕捉企業發展機會,而職業經理人則應依理大膽論證。
三、老板抓方向,經理人抓執行。作為老板應側重于果斷決策指明戰略方向,而職業經理人致力于管理到位執行不偏不離。
四、老板抓人才培養,經理人抓制度建設。
五、老板抓宏觀,經理人抓細節。企業做大以后,老板不能糾纏于日常事務,他的主要精力應該放在如何獲取資源、把握方向、如何提升企業核心能力及如何對經理層實施激勵與監督等宏觀層面上,而職業經理人則是側重抓落實抓細節。
南都記者 汪小星 實習生 肖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