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曾是一個戰功累累的重臣,如今卻成為一盤恢宏棋局中提早退場的棄卒。記憶中那場廝殺血腥慘烈,四年后,猶有余音在耳……
文/本刊記者 蔣曉宇
他曾是新加坡有名的“打工皇帝”,是帶領中國國有企業走向國際的過河尖兵,頭頂光環無數,身受寵愛萬千。然而4年前,他卻因一場石油期權豪賭折戟新加坡,為5.5億美元巨虧的結局承擔了四年零三個月的牢獄之災。
如果說命運是一盤恢宏棋局,陳久霖已經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這個曾戰功累累的重臣,如今早已不再被信任,結局之凄涼,猶如一枚棄卒。
2009年1月20日,“中航油事件”主角陳久霖刑滿出獄。時隔四年,當他再度出現在公眾視線中,人們發現這個印象中“虎虎生威”的男人,明顯老了。
困局突圍
回顧過去,沒有人能否認陳久霖的功績,他的名字曾作為一個傳奇,為人所津津樂道。
1997年,時值亞洲金融危機爆發,陳久霖臨危受命,被派往新加坡接管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航油)。這一年陳久霖36歲,這個從湖北浠水鄉村走出的農家子弟,似乎天生就具備“闖”的性格。15年前,作為村里有史以來第一個考上北京大學的學生,陳久霖砸碎自己在村信用社的鐵飯碗,提著一口大紅箱子,帶著對都市生活的迷!瓣J”向北京。
工作后,毫無背景關系的他,依然是靠“闖勁”獲得機會:據說,有一次他為了說服領導同意某項決定,曾冒著風雪一直等候到深夜。正是因為這股闖勁,給領導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97年7月,身負重任的陳久霖飛往新加坡。身在異國,落地后略顯凄涼的情形他始終記得:回公司的路上,和他同車的是母公司派給他的唯一一名助理,當車駛過熱鬧的市中心時,陳久霖看著身邊的助理,陡然生出一種“相依為命”的感覺。
起步因此顯得艱難。當時的中航油是一條凈資產僅為21.9萬美元,已經兩年沒有接到任何業務的“休克魚”。手無重兵的陳久霖費盡心機想讓它重新“游動”,那時員工們經常會看見加班之后的陳身著廉價汗衫,在街邊端著一碗辛辣的馬來面果腹。
憑借這股韌勁,他很快找到令公司起死回生的辦法:他利用母公司提供的進口油料壟斷優勢,大膽更替了公司的核心業務,從原來的石油運輸轉向石油貿易。這是陳久霖帶領中航油完成的第一次完美變身,此后公司不僅扭虧為盈,而且還在2001年12月正式掛牌新加坡股市。
傳奇并不止步于此。那時候集團內部有一種說法,認為陳久霖“不過就是靠跟上面搞搞關系,依靠壟斷特權搞出的成績”,對于倔強好勝的陳來說,這種評價如芒刺在背,因此,不甘示弱的他很快開始思謀第二次轉型。
這一役依然完勝。通過一系列股權收購活動,到2003年,中航油凈資產已經超過1億美元,總資產達到30億美元,陳久霖多次高調宣稱中航油利潤構成已經發生變化:一直被認為是靠“壟斷特權”獲利的進口航油采購業務已縮小到只占18%,而石油實業投資和國際石油貿易則分別占68%和14%。
再也沒有人能詬病他取得的成績,中航油的困局突圍堪稱完美,陳久霖由此聲名鵲起。
過河尖兵
兩次成功轉型后,陳久霖成為新加坡市場上風頭最健的“龍籌大班”。當時在新加坡,說中航油實力遠不如中石油和中石化,幾乎沒人會相信。
各種贊譽蜂擁而至:2002年和2003年,中航油連續兩次被評為新加坡“透明度最高”的上市公司,其奇跡般的發展過程被編為經典案例收入新加坡國立大學MBA教程;2003年10月,世界經濟論壇將陳久霖評為年度“亞洲經濟新領袖”,他以490萬新元的高年薪,被稱為新加坡“打工皇帝”……
有人這樣來形容陳久霖當時的風光無限:他的坐騎是一輛白色奔馳S430轎車,耗資1500萬元打造的辦公環境堪稱豪華;他受邀在新加坡最著名的中文報紙《聯合早報》上開設專欄,更頻繁出現在各種演講臺上,所說的話被奉為企業發展的“圣經”;甚至就連各國政要也都“很賣他的面子”,陳辦公室的四面墻上,掛滿了他與基辛格、李光耀等各國政要大腕的合影。
光環籠罩著陳久霖,他被譽為是中國國有企業國際化進程中的“過河尖兵”,而陳也始終以此自居。因此,擔此重任的他面對驕人戰績意猶未盡,2003年下半年,他推動中航油從石油現貨貿易轉而進入期權交易市場。
信心來源于此前的勝績:其實早在90年代末,陳久霖已涉足石油期貨市場,2001年11月,中航油在新加坡上市時,招股書上還將石油衍生品交易明確列為業務之一。當時的情況是,在之前多次的期貨交易中,中航油都小有獲利,嘗到過不少甜頭,“玩得不算大”的陳久霖幾乎從未吃過敗仗。
勝績無疑鼓舞了這位“龍籌大班”的勇氣。2003年底,當公司以空頭200萬桶的盤位在期權交易中也有獲利后,陳久霖開始信心滿滿地坐上了賭桌。他選擇搭檔的“望風人”是兩個來自異國的資深人士:澳大利亞人杰拉德·里格比和黎巴嫩人阿布達拉·卡瑪。據說陳對這兩位資深的“一流操盤手”非?粗。
其實事發后,陳久霖多次對人強調是他“太過相信人”,兩名操盤手進入期權市場他事先并不知情,直到虧損后才得到他們的報告。陳久霖的“糊涂”還在于,曾有同行透露,業內沒有人認為他看重的兩個操盤手是一流,他們都是被前雇主炒了魷魚后才來到中航油,而根本不懂炒期貨的陳久霖選擇他們只是“好面子”——他一直以公司90%的員工是非中國籍為豪,認為這就是人才多元化的表現,從而錯誤地迷信了這些“會念經的外來和尚”。
但“迷信”的絕非陳久霖一人,而是形成了一個連環鏈。一位接近中海油集團高層的人說,因為陳久霖在各方面表現都比較強,再加上他本身善于處理與母公司之間的關系,所以“集團對陳久霖也比較迷信,認為他說的話一準有譜”。
棋局中,過河的尖兵幾乎都可被稱為孤膽英雄,然而,陳久霖之敗正始于此。
背靠“大樹”的陳久霖曾一度宣稱,中航油與BP、殼牌、美孚等國際石油大腕比肩等高。有一次,一位新加坡證券分析師對中航油的未來提出質疑,陳久霖馬上打電話過去大發雷霆。針對國有銀行惜貸,他還曾在公開的會議場合表示:“我不要你的貸款,我有的是外國銀行”。
中盤敗落
敗績卻在2004年一季度呈現出來。3月底,持續賣空的中航油出現了580萬美元的賬面虧損,此時陳久霖決定展期。喜歡研究《易經》的他固執地認為,“物極必反”,未來油價一定會下跌,中航油完全可以扭虧。
此后每當遇險,決策如出一轍。到6月時,虧損已達3000萬美元。
假如此時收手,中航油還可以承受損失,但不幸的是,當有人提醒陳久霖“是不是搞大了”時,陳久霖顯然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甚至還強調:“賭可能是人的天性,我經常會賭一賭!
而另一方面,也有人說他選擇一錯再錯,真正的原因是他輸不起,也不愿輸——他肩負著整個集團開拓海外事業的重任。
此時,有一件事加深了陳久霖對“輸”的恐懼。6月,當中航油深陷對賭泥潭時,集團總經理莢長斌還在一次職工代表大會上公開稱贊陳久霖,說他的新加坡公司“成功地運用期貨、紙貨等石油衍生品工具實現了多種貿易方式的交叉運營,有力地推動了貿易量的增加和利潤的穩定增長”。
個人的固執、領導的期許、曾經的光環、未來的愿景……一切都成為陳久霖不能承受之重,此時的他除了“咬牙頂住”,別無選擇。
接下來的3個月,最壞的情況終于出現了。國際油價持續飆升,10月8日,中航油的賬面虧損達到了1.8億美元,公司全部現金都用以支付保證金,但仍留下8000萬美元的缺口。中航油命懸一線,彈盡糧絕的陳久霖只得連夜直飛北京,向集團求救。
悲情的意味在此刻盡顯——集團風險監管機制的失效,成為將中航油和陳久霖推下懸崖的最后一股強力!
此后的一切就像一場夢:10月20日,中航油集團決定隱瞞真相,提前配股減持,將所籌得的1.08億美元悉數用于補倉,陳久霖代表集團與負責發包的德意志銀行簽訂合約,正是這次簽約,使得陳因“欺騙銀行”而獲刑四年。
此后對手頻頻催繳保證金,中航油被迫高位部分斬倉,賬面浮虧轉為實際虧損,在第三季財報中集團卻仍向公眾隱瞞真相。此后,事態的嚴重性被上報國資委,國資委拒絕救助,中航油資金鏈終于斷裂。
棋行至中盤,敗局已定,但作為母公司的中航油集團仍在斬倉與否之間徘徊。早在10月15日,期貨油價曾下跌至45美元,已很接近中航油約定賣出的均價43美元,而原本應果斷指示斬倉止損的集團高層卻集體沉默。
懷著一線渺茫的希望,等待中的中航油一次次錯失斬倉止損的機會。據說陳久霖曾數次往返北京與新加坡,在一個20多人的會議上,他甚至當眾痛哭失聲,一邊檢討錯誤,一邊立下軍令狀:“只要再給我資金,我保證,絕對不會虧!
決定依舊遲遲不下,有人稱是因為當時集團內部有人故意拖延,“他們都認為憑什么之前的風光都是陳一個人的,現在一出事,就要集團負責?”
后來的陳久霖曾經對友人坦承,他在這段時間的心情有如坐過山車,“一會說要救了,一會又說不救了,已經由不得他做主!边@位友人甚至有些忿忿地說,“如果說陳久霖是什么都不懂的賭徒,那難道集團里也沒有一個明白人嗎?隱瞞不報是集團決定的,當時集團還派了不止一個高層到新加坡了解情況呀!”
11月29日,中航油終于申請停牌,第二天,公司正式對外公布高達5.5億美元的虧損情況,并向法院申請債務重組,消息一時震驚中外。12月8日凌晨,陳久霖在新加坡機場被逮捕,后獲保釋;2005年6月9日,陳被正式起訴;2006年3月21日,陳獲刑四年零三個月,罰款33.5萬新元。
悲情棄卒
湖北浠水,寶龍村。從村口通往陳家,是一條蜿蜒的水泥路,連同盡頭的二層磚樓,都是幾年前陳久霖風光無限時,用在新加坡出書掙得的稿費所修。
2009年1月21日,出獄后的陳久霖和家人出現在這里。四年前離開時,他做的最后一件大事是去祖父墳上拜祭,四年后回來,他首先要做的也是上墳,只是這一次,是去看母親。
這是陳久霖心里永遠的痛。在新加坡服刑期間,母親因病離開了人世,作為母親最驕傲也最疼愛的兒子,他甚至沒能與老人見上最后一面。
事實上,1035天的牢獄生活,他失去的遠不止此:人際關系轉淡,仕途宣告終結,妻子患上抑郁癥,兒子成績一落千丈……出獄之后,是妻子和15歲的兒子來接他回家,他們一直都不離他左右,但很多時候,都只是默然無語。
陳久霖也曾向他們講起過自己在獄中的生活:
伙食很差,每天2.5新元的標準,相當于人民幣12元左右,只有在節日的時候才會有雞腿之類的加餐,他的體重也因此從原來的86公斤降到68公斤;牢房條件也不好,只能睡水泥地,最多就是鋪條草席,而且沒有枕頭,弄得他出獄后在酒店的第一晚都失眠了,因為不習慣有枕頭;更難受的是沒法接受新的資訊,電視都是播《黃飛鴻》之類的錄像片,報紙可以看,但重要的敏感的新聞都被抽掉,至于親友寫來的信件,一般都需要45天才能拿到手上……
獄中歲月,人世滄桑,陳久霖說:“朋友里沒有人受過我這種苦!倍俣然氐礁邏ν,曾經戰功赫赫的陳更是如同一枚棄卒,領受了世間太多的無情:
——中航油集團拋棄了他。當初入獄時,陳久霖的妻子接受一家媒體采訪,就曾哽咽著說:“我希望他能早日回國,回家。他只是為國企效力的普通人。”陳久霖自己也說:“我沒有私心,無怨無悔。”但四年后,當初的領導和同時受審的幾個人,如今都各有所任,只有他這個曾為集團打下過海外半壁江山,并且在最關鍵時候“替別人(中航油集團)說話”的人,被集團“雙開”,從此仕途終結,前程盡毀。
——昔日的朋友拋棄了他。陳久霖說,在事業高峰時期認識的人,“大多半都淘汰了,他們素質低,太怕事!彼q記得這樣一件事:出事后他找以前的秘書給他找一份當年發表的文章,可是秘書不接他電話,也不回短信。他以為是手機壞了,就打給另一個同事,叫他把手機拿給秘書說話,誰知秘書竟扭頭跑開!霸浺煌蚱础⒊ο嗵,如今何至于此?”
——國內的公眾拋棄了他。中航油爆倉后,國內很多媒體都將罪責歸到他一個人頭上,甚至叫他“以死謝罪”,國內的家人因此承受了巨大壓力,而那些主動來看望他、表達支持的反而多是外國朋友。因此,他曾感慨萬千地說:“我的同胞對我沖擊更大,踩我的都是我的同胞。”
甚至于,命運的公正也似乎拋棄了他。
就在陳久霖出獄的前一天,東航因航油期貨套保巨虧62億元,董事長李豐華請辭,隨后國航宣布套保巨虧68億元。而與當初的陳久霖不同,他們等到的結果不是為巨虧負責,而是國家近130億元的注資。更令他感嘆的是,金融風暴中因套保巨虧的公司又何止一二,其數額之巨大,遠超當時的中航油,但“虧損那么大,也沒聽說要把誰送去坐牢!
出獄后的陳久霖曾因此想要“向上級討個說法”。他的理由很簡單,責任不應由一人承擔。他說:“賣國家股我能個人決策嗎?中航油集團都決策不了!”而讓他獲刑最重的股票配售,也是經公司董事會、證監會和中國民用航空局批準的。
然而,陳久霖的質問至今都未有回答。
猶有余音
入獄前的陳久霖喜歡寫詩,其中有兩首讓人印象深刻。
其一是:“縱有千千罪,我心坦然對,竭忠為大眾,失誤當自悔。”時至今日,他依然認為自己當時的慘敗只是“失誤”,而不是“錯誤”。
對此命運似乎也做出了某種認同:陳久霖出獄這天,國際石油期貨盤中價格曾一度跌破33美元。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四年前,陳久霖的結局可能就不是千夫所指的“賭徒”,而是膽識過人的英雄。
然而世事沒有如果。
回顧那場血腥慘烈的廝殺,落敗的陳久霖曾在另外一首詩中這樣寫道:“墻倒眾人推,既倒不怕推。日后壘銅墻,歡迎大家推!
在命運這盤恢宏棋局中,這位悲情的棄卒似乎猶未言敗。他說他有可能會寫書,談及未來的打算,給出了三種可能:接受組織安排、受聘于人、自己創業。但當追問及中航油集團至今仍沉默的態度時,陳久霖陷入了深思。
不過無論如何,人們仍期待著陳久霖“日后壘銅墻”。但現在對歷劫歸來的他來說,或許唯有溫暖的親情,是他能用以抵擋人生風雨的那一面“銅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