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齊介侖
方興東辭別北京,去了杭州,一個距離馬云和阿里巴巴最近的地方。
幾年間,來自各界的諷刺與批評之聲實在夠多了,先前注入的那1000萬美金拿到手里的到底能有多少暫且不論,但即便這1000萬,老實說,也真算不得什么,而且這些錢早在兩年前就已經被徹底“燒”完了。現如今,依靠網絡運營獲取的些許收入也已消耗殆盡,局面嚴重入不敷出,加之用戶的絕情而走、另立山頭,廣告主的徘徊觀望、不肯買賬,門戶網站的強勢介入造成重重打壓,不再新鮮的博客概念、并不強悍的技術平臺、缺乏創新的商業模式以及無法實現大規模贏利的尷尬前景,這一系列不利因素的交錯疊加,使得聰明如方興東者也再難“忽悠”財大氣粗且精明無比的風險投資者了。方興東清醒地知道,應該選擇時機淡出了,哪怕,不妨兩條腿走路嘛,這邊不放棄,那邊再開工。
與方興東有過多次謀面,而最近的一次交流則是在兩年前,當時的方興東已是腹背受敵,但他一直在默默地堅持。借由互聯網實驗室、博客網的零星收入以及他的各種各樣的稿費,他力圖挽救這樣一個自己一手開創的博客領地。但正所謂“文人創業,十年不成”,方興東在縱深點評、分析了互聯網、IT產業眾多企業的戰略得失后,卻對自己的企業無能為力、痛苦萬狀。方興東后來誠懇地對本刊記者總結說,在博客網的發展過程中,他在戰術上犯了很多錯誤,有些甚至是低智商的、最低級的。
方興東屬于智慧型選手,互聯網圈子的龐雜與浮華并不能掩蓋他迥異于同業者的才華,只是這種才華并非總是能夠成功地與財富對接起來。方興東喜歡研究行業趨勢,通過中英文材料的整合與分析,他總是能夠發現別人尚未體察到的行業發展苗頭,盡管,他所有的文章并非基于調查采訪得來。方興東與各個互聯網創業者都保持著不錯的私人關系,甚至那些互聯網大佬們都要給足方氏面子,“他是個讀書人”。方興東可謂著作等身,并樂在其中,目前他已出版行業傳記、產業隨筆及個人詩集數本,按照方興東的說法,“1000萬字總是有的。”方興東本是一名創業者,但直至如今,從外在的個人裝束到內在的思維邏輯、表達方式,我們很難在他身上看到某些互聯網“大牛”的江湖氣,或者,他更像是一個學生?方興東批判過不少的企業,也從企業處獲得了不少的反饋,被稱為“IT評論家”,他喜歡這個稱謂。
似乎是一個悖論,又或者再度應驗了那句話:“生活在別處。”商人們喜歡歸類方興東為文人,因為,他的確太不像商人了。可話說回來,真正的文化圈卻似乎并不容于方興東,覺得他就是一個互聯網商人,追名逐利、附庸風雅而已。方興東的諸多著述盡管已獲得業界響應,但不容忽視的卻是,他也曾得到過并不少于贊揚的尖銳批評。譬如,著名記者、作家凌志軍便在他的專著《中國的新革命》中用了不短的篇幅深入淺出地對方興東“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研究邏輯表達了不客氣的批評。但,方興東就是方興東,這就是方興東,他在按照他的路徑在研究、在創業。
因由美國次貸危機而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已造成世界各國的經濟蕭條甚至經濟衰退,中國的互聯網行業迎來了比2000年科技泡沫更為嚴苛的巨大考驗,大量互聯網企業不但“無錢可燒”,甚至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更有甚者是“寅吃卯糧”,顯然已是生死抉擇的重要關口。方興東在做些什么?
2009年2月9日,本刊記者再次見到了方興東。
反思
業界早已盛傳博客網已經解散的消息,對此,已著力打造“義烏全球網”的方興東表示,“我們這么大的網站,這么大的流量,兩三百臺服務器,怎么可能解散呢?”方興東認為,之所以會有類似負面新聞出來,首先,自己的經營狀況確實是出了些問題,“有五六百萬的廣告款沒回來,資金吃緊”;其次,方興東堅定地認為,現在有人在系統地折騰他、折騰博客網,“反正是有人在系統地制造負面的東西,你花時間和他折騰也沒那個必要。”
“我們是靠業務來支撐自身發展的,一個創意公司有五六百萬的款項沒回來,那肯定壓力很大。但我覺得這些問題都會解決掉的,這個困難我覺得不會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吧。”
時下的方興東依舊認為,博客網站不會消亡,而且經濟危機對博客網站的沖擊盡管有,但不大。“我們也就是增加些服務器、帶寬,但我們在帶寬上的壓力遠沒有視頻網站那么大。”方興東的觀點是,博客是完全可以通過低成本模式進而快速達到收支平衡的,博客網站可以慢慢來,問題不會太大,而且博客網站出現大面積倒閉的狀態也不太可能,而且現在所謂專業的博客網站已經不太多了。
“只是說,我們自己沒有把博客做好,但從國外的相關模式看,獨立的博客網站一定是有很大前景的,有好幾個博客網站都已經拿到錢了。在美國,SNS冷卻了,但博客網站,比如Wordpress拿到了好幾千萬美元,去年下半年已經有三四家博客網站獲得了風險投資。”
國外的博客網站與國內的博客網站在發展模式上有何不同?方興東認為,國外相對成功的博客網站走得比較穩健,沒有大肆炒作,也沒有頭腦發熱,一直在穩步發展,穩步積累,包括系統,包括產品。“我覺得,專業的博客網站退出歷史舞臺,是絕對不可能的。在門戶網站里面,它只是一個附屬產品,不可能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博客中去。美國和中國最大的區別是,美國講究專業化,中國人喜歡跟風、喜歡同質化,我有很大的訪問量,我有很大的影響力,這就夠了,于是門戶網站占據了這樣一個優勢。但是長遠看,把時間拉長,專業的一定會超過綜合的,這是必然的。”
“我做博客網犯過的錯誤是什么呢?當時我們太急功近利、太希望快速超過別人了。如果我們那時候有一個平常心、穩步增長的話,可能現在已經不得了了。我們在戰術上出現了問題。”
方興東坦承,在博客網的發展過程中,他以及他的團隊在戰術上犯過的核心錯誤,即在技術平臺的搭建上,平臺沒有搭建好。“有了錢以后,只是大力推廣了,技術平臺不行。我們不像新浪,他們經過多年磨練,平臺已非常穩固,而我們是從一個非常小的個人網站,一下子起來的,沒有專門人才,沒有相關經驗。用戶一下子這么多,訪問量這么大,于是,技術平臺老出故障,總是修修補補,連續三四年總是如此,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觀。”
“現在回過頭來看,當時犯的錯誤都是非常低級的,但現在再去彌補,又晚了。”
方興東后悔的則是,如果自己當時能夠從門戶網站“挖”一位經驗豐富的CTO過來,哪怕代價再高,只要能夠將技術平臺搭建好,那么,整個故事可能就完全不同了。方興東很認真地表示,在2005年之前的3年間,在別人尚不知道博客的時候,博客網實現了高速發展,但從2005年開始“全民博客”的時候,博客網卻停滯不前了。“有大量的用戶涌進來,但是用戶越多,我們越慘,原來沒那么多錢的時候,是穩步增長,有了問題一步步解決,后來有錢了,卻把自己整死了。”
“那時候用戶增長特別快,但用戶增長得越快,來得人越多,我們的壓力就越大,系統承受不了,而系統越是出問題,客戶就越是不滿意,到后來,一些老的用戶也出走了。”
方興東認為,只要技術不出問題,那么,管理問題、資金問題就都不會是問題。“技術一出問題,用戶開始抱怨、不滿意了,增長放緩了,然后投資者就有意見了,內部也就開始有分歧了。”
博客網迄今已經運營六七年,那么,方興東以及他的團隊從業務操作中,到底掙了多少銀兩呢?“我們在業務上掙到的錢也不少啊,起碼有五六千萬人民幣。其實這兩年,我們是靠業務來支撐的。你想想,130多號員工,每個月的開支就將近三百萬。風投的錢用完了,這些錢是怎么來的?全是我們自己掙的啊。2005年我們每月的廣告已經是一兩百萬了。”
有關收入的來源比例,方興東告知,“這五六千萬,和手機廠商的合作占了一半,廣告占了三分之一,然后剩下的就是和運營商的合作。”當本刊記者對該數字表示懷疑時,方興東則表示,“我們不賣廣告,賣流量啊,每個月的流量收入就可以到幾十萬。”
創業
作為“評論家”的方興東認為,這次互聯網冬天肯定比2000年那次寒冷得多,而且接下來的三五年,形勢都不容樂觀。“我個人認為,這是互聯網行業真正比較蕭條的時間段,而且這個困難才剛剛開始。大氣候不好了,消費減少了,收入就減少了。另外,最容易受到影響的就是投資這一塊。風險投資其實是很脆弱的。風投的前提是,他的錢多了,對未來有信心了,他去投資一些未來的東西,投資一些創意。但現在看得到希望嗎?眼前的日子都過不下去了,對未來的東西更是不敢投了,所以風險投資會急劇下滑,那些至少需要三五年才能贏利的創意公司,是需要風險投資做支撐的,壓力將非常大。”
“如果你的公司創新活力足夠強,那么,我覺得還是會有資本來買賬。”
按照方興東的說法,現在看來,整個中國互聯網還處于一個很平庸的階段,甚至不如2002、2003、2004年。“那時候做博客也好,Web2.0也好,有很多新的概念,有很多新的模式,每個人都充滿斗志,包括1999年、1998年。但是2007、2008、2009年,我覺得互聯網行業沒有什么創新的東西,雖然有一個開心網,卻還是一個很功利的商業模式,沒有特別大的創新。最近幾年一定是非常艱苦的。”
拿博客網的發展歷程做比喻,方興東認為,互聯網企業大面積死掉倒不一定會出現,但企業在經營方式上需要從高成本向低成本轉換,如果可以實現,那么,還是可以堅持的。“博客網前3年的時候,只有我一個人,幾年加起來也就幾十萬投入,然后慢慢發展起來了。三百人能做,我一百人也可以啊。還是要根據形勢來,倒不一定關掉它。但我覺得會有互聯網投機者在這時候死掉,因為沒有信念了,快速發財的夢看不到了。但如果你是真正愛好互聯網、相信互聯網的人,如果你可以把它當作一個業余愛好、可以全身心投入,那么,我覺得不會有太大壓力。”
如今,博客網已經走到這步田地,風投的錢已被花光,方興東有無受到出資方的制約?方興東表示,當時有太多的資金要進來,是我要不要誰的問題,所以根本就沒有什么懲罰我的條款,也沒有對賭協議,什么協議都沒有,對我沒有任何約束,就是一次到位,甚至沒有業績的約束。“現在想來,其實反而不好。有時候有壓力是件好事。我非常感謝與我合作的風投。我沒覺得他們害了我,雖然不讓我當CEO是他們決定的,但當時的錢是我自己找進來的,誰進誰不進,誰進進多少,當時是我定的。可人家投給了你錢,卻沒掙到錢,所以,我就不能再去怪罪別人。我自己檢討,自己沒有把博客網按照自己原來的計劃做好,犯了很多低級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