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hnD.Langlois,Jr.,a.k.a.LangDezhangu&FrankN.Newmanu
ForForeignBankers,ToRunaChineseBankProvedNotaWalk
inthePark
本刊記者/馮戈
在谷歌上用藍德彰的本名John D.Longlois Jr.搜索,你能找到的更多是他作為漢學家的著述與觀點,特別是關于中國古代法律的。今天在亞馬遜網(Amazon.com)上依然搜得到他關于中國歷史的著作:《蒙元統治下的中國》(China under the Mongol Rule)和《明代正統性問題中的禮儀與法律》(Ritual and Law in the Legitimation of the Ming Dynasty)。他曾執教于他的母校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系,亦曾擔任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的高管,在摩根士丹利資產服務咨詢(中國)公司主席任上,領導摩根的中國不良資產處置業務。在學術界和金融界,藍德彰似乎都做得游刃有余。
2004年12月15日,深圳發展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董事會一致通過選舉藍德彰為該行董事會董事長,韋杰夫(JeffreyWilliams)為行長,這是深發展,也是所有本土銀行的首位洋董事長和洋行長。
在外籍人士進入中國銀行業的過程中,藍德彰這個名字應該不會很快被人遺忘。
入主深發展
1987年12月28日,深圳發展銀行在深圳宣告成立,成為中國第一家由國家、企業和私人三方合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堪稱中國金融改革的一個里程碑。
1991年,深發展在深圳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公開上市的銀行,并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一度是中國資本市場上重要的龍頭股票,甚至依靠政策環境以及股本擴張,成就了所謂“深發展股票不敗”的神話。
但到了1990年代后期,深發展已然淪落為“不發展”,罹患了嚴重的“國企病”,每股收益與凈資產收益率等指標連年下降,在國內15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中,資產規模與市場份額排名中列在最末,資本充足率不足與不良資產成了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深發展成了深圳市政府的“雞肋”,被深圳市政府列入國有股權退出和進行重組的深圳本地上市公司之首。深圳市政府決定,引進海外戰略投資者,出售深發展。
2004年5月,美國私募投資基金新橋投資以12億元人民幣,按當時匯率折合145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深圳市政府所屬機構手中的34810萬股非流通股票,成為深發展的第一大股東,也使深發展成為第一家被外國機構控制的中國股份制商業銀行。與日后外資收購廣東發展與華夏等銀行股份的出價相比,新橋的出價非常低。當時的收購歷經阻礙,有大股東反對,雙方差點對簿公堂,后由政府極力促成。新橋投資對深發展股權投資的鎖定期為5年。
新橋投資入股后不久就著手清理不良資產,原來隱藏的一些違規貸款漸漸清晰,2006年3月,前行長周林因15億問題貸款被捕。
入主深發展后,新橋投資組建了全新的管理團隊,致力于全面改革,積極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全力拓展市場,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在一系列業務領域取得了明顯成績。
深發展也開創了中國銀行業的董事長和行長由外籍專業人士出任的歷史,藍德彰和韋杰夫分別出任董事長和行長。
藍德彰與韋杰夫都曾在國際頂級金融機構擔任高層,擁有豐富的金融業經驗。在此之前藍德彰早已是中國銀行界的名人,曾在3家中國銀行出任過外方董事。而韋杰夫則于1988年成為美國花旗銀行在深圳成立中國第一所分行的行長,亦成為美資銀行在中國的第一任行長,并曾于1999~2002年間任中國臺灣渣打銀行的行長。兩人均能講流利的普通話,且藍德彰的太太是上海人,韋杰夫的太太來自臺灣,這更給他們融入本土文化增添不少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