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數與基金推動奢侈品進入投資時代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1日 14:31 《新財富》
作者: 李凌 周瑩 文芳 毛學麟 當五花八門的奢侈品在全球受到人們追捧的同時,各大金融機構紛紛推出了與奢侈品行業相關的指數、基金等,為奢侈品行業走向提供參照系,為投資人提供更多投資奢侈品企業的工具。2007年,這股風潮似乎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據《新財富》的不完全統計,2007年面市的與奢侈品行業相關的金融產品最起碼有六個。不僅傳統的金融機構如美林、荷蘭銀行、高盛等搭上奢侈品行業高速發展的快車,紛紛推出自己的奢侈品指數,并且全球奢侈雜志的權威《羅伯報告》也與Claymore金融證券公司合作,推出了全球奢侈品指數以及與之掛鉤的ETF。同時看準這一市場的除了西方國家之外,亞洲的新加坡和中國臺灣也相繼推出了多個與奢侈品行業相關的基金。 在全球經濟一片欣欣向榮之際,奢侈品行業的突出表現毋庸置疑。2007年4月面市的美林生活風尚指數(Merrill Lynch LifeStyle Index),包括了奢侈品上市公司LVMH、寶格麗、Coach及巴寶莉等成分股。根據回溯計算,2000年至2007年1月,該指數年均增長率達7.7%。而2005年、2006年分別上漲了23%及12.5%,高于MSCI全球消費者非必需品消費指數(衡量全球消費類股景氣程度)同期14%及 7%的漲幅。德國證交所受法國巴黎銀行委托建立的全球奢侈品指數在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間的上揚幅度也超過了60%。 奢侈品在金融市場的走俏,背后是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美林《2007年全球財富報告》指出,全球金融資產超過百萬美元的人數從1996年的450萬增長到了2006年的950萬,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8%。同時,這些人控制了總計約37萬億美元的財富,財富總額在過去10年中翻了一番,到2011年將達到52萬億美元。經濟大環境的向好無疑成了奢侈品行業增長的溫床。 金融市場對奢侈品行業青睞有加的另一個原因是,與一般消費品市場相比,奢侈品市場受整體經濟走勢的周期性影響不太明顯。大眾消費者在經濟不確定時期可能需要勒緊褲腰帶,但富裕人士卻沒有這種煩惱。花旗集團的策略分析師Tobias Levkovich指出,當類似沃爾瑪之類的折扣零售商感覺到消費者受次債影響而看緊荷包的時候,高端品牌的銷售狀況則要平衡得多。在美國,20%收入最高人群的消費支出占了整個市場的40%,他們的開支總和超過其余60%的消費者。以其推出的“Living Large Index”為例,追蹤雅詩蘭黛、蒂芙尼等15個高端品牌的股價走勢,2007年前三季度在次債風波的影響下仍然保持了11.7%的增長,高于標普500指數4%的漲幅,而同期標普非主要消費品指數下滑了4.3%。第三季度雖然Living Large Index下滑了1.7%,但相比標普非主要消費品指數6.5%的跌幅要好得多。 2007年,隨著奢侈品指數、基金的蜂擁入市,市場人士也仿佛看到了上世紀90年代互聯網泡沫時代的翻版—由互聯網公司衍生而出的金融產品層出不窮。事實上,一些專家已經指出,類似ETF等金融產品的推出從某種程度上預示著市場已經到達了頂峰。英國一家養老基金的分析師指出:“當相關指數出現的時候,但愿你5年前已經進入了這一市場。” 而奢侈品行業與總體經濟形勢脫節的診斷在次債的沖擊下,似乎也開始站不穩腳跟。由Dominion基金管理公司創立的潮流基金(Chic Fund)發行以來面值就一路下跌,多數奢侈品指數在2007年下半年均一路下行。與之對應的是,寶格麗、Coach、愛馬仕等奢侈品公司的股票在2007年也呈下滑趨勢。 奢侈品行業風光不再?從全球財富以及奢侈品市場的分布情況看,美國和日本仍是兩大最主要的市場,因此短期之內可能會受美國經濟影響的波動。但總體而言,這兩者的分布者較為廣泛,尤其是近年來中國、俄羅斯奢侈品市場的持續走強,已經成為了奢侈品市場未來發展的中堅力量(圖2、3)。相對動蕩的外部環境正好也給奢侈品行業提供了一個洗牌的機會,強者生存,弱者淘汰。然而,奢侈品的內生特質仍然決定了這個行業未來整體向上的發展趨勢。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