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陳峰離職迷霧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7日 04:48 證券日報
不過仍有市場人士堅信,一旦大新華航證實在香港上市,那么海航股份的退市可能性就非常大。而這種看法也和海航集團內部人士的說法趨于一致。 □ 本報記者 袁志偉 西伯利亞的寒流正由北向南撲去。 11月1日,海南航空(600221)發布公告稱,海航創始人陳峰正式辭去上市公司海航股份的董事長職務。同時獲準辭去公司董事職務的還有譚向東、李清及兩位外籍董事Ronald O. Drake和Iain Aitken。 據公告顯示,在10月31日海航召開的董事會上,朱益民、王英明、牟偉剛被增補為公司董事。在陳峰離職后,自去年3月起任海航股份總裁的朱益民,將接替陳峰成為海航股份董事長;而原來擔任首席運營官的王英明,將接替朱益民出任上市公司總裁。 對于事先毫無征兆的海航高層陳峰的離職,外界反應十分強烈。 據記者了解,自9月21日起,海航的股票就跌跌撞撞,一路疾走下風。從21日盤中創下最高的14.35元/股,至昨日的9.41元/股,跌幅三成有余。股民對海航的表現也是怨聲載道,眾多股票論壇中對海航的罵聲不絕于耳。 就在這段敏感的時期,《經濟觀察報》又爆出海航曾兩次下發內部通知,告誡其員工迅速拋售持股的敏感消息。余音還未散盡,陳峰又毫無征兆地離開,種種敏感元素交疊在一起,一時間針對海航的猜測紛紜而至。 為尋求答案,記者隨即撥通了海航的電話。但記者得到的答復是“公司領導、董秘、證券代表都出差了,哪個領導也不在”,并被草草地掛了電話。 靈魂人物正面回應 對于自己“平靜且正常”的離職行為,外界的反應顯然讓陳峰始料不及。11月2日,陳峰不得不接受媒體采訪,澄清外界對他離職所涌現的種種猜測和傳聞。 陳峰解釋說,他的離職實際上包含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經過多年潛心發展,海南航空已經由一家公司裂變為一個擁有357億規模、年收入120億元的產業集群,他顯然已不適合只在其中一家擔任董事長;其二,證券監管部門有控股股東的董事長原則上不應擔任上市公司董事長的監管要求,而即將成立的大新華航空有限責任公司將登陸海外資本市場,按照相關規定他已不適合再擔任海航董事長。 陳峰強調,雖然離開海航股份,但他仍然擔任海航集團董事局的董事長,在其領導下“海航集團包括上市公司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 同時陳峰透露,海航登陸海外資本市場已在運作當中,主體便是將在年內成立的大新華航空,他將出任大新華航空的主要領導職務。 他介紹說,未來海航的構架將是海航集團旗下的大新華航空控股海航股份A股上市公司,海航集團將繼續保持對航空產業的一體化領導。 那么,陳峰何許人也?為何他的離職會掀起軒然大波? 其實,在航空業,陳峰的大名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海航內部,陳峰的地位更是首屈一指,無人匹敵。一位海航員工表示,無論是股份公司還是集團,陳峰都是當之無愧的靈魂人物。 海航的公告也極高地評價陳峰。公告中指出,在陳峰的領導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海南航空總資產由始創之初時的1000萬元資產增長到現在357億元的資產規模,年銷售收入達到120億元,已經成長為中國第四大的航空公司。在陳峰任職期間,海航成功地發行了境外募集法人股,實現了A股、B股上市,成為了中國民航業第一家A股、B股同時上市的航空公司,成功地實現了與國際資本市場的對接。 另外,憑借中國民航業重大改革的歷史機遇,海南航空于2000年至2002年先后重組了長安航空、新華航空、山西航空,為推動民航企業的改革和重組起到了示范效應。在國際、國內尚無可借鑒模式的情況下,海南航空及其下屬的中國新華航空、長安航空、山西航空四家航空公司更率先實現了合并運營,為中國民航體制改革之路進行了重要探索。 對于陳峰的離職,海航方面表示,包括陳峰在內的領導層的離任不會對公司的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海航集團人士也稱,陳峰現仍擔任海航集團的董事長職務,他的離開是為了集中精力,更專注地打造重組中的“大新華”航空。 緣起“大新華”上市? 陳峰的正面回應似乎印證了很多業內人士的猜測,那就是陳峰的離職正是為了“大新華航空”宏大計劃的順利起飛。 據了解,早在幾年前,作為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就初步擬定了“大新華”戰略的三步走計劃:第一階段,從2002年起,實現旗下4家航空子公司海南航空、新華航空、山西航空、長安航空的合并運行;第二階段,正式掛牌成立新華航空集團;第三階段,大新華航空爭取早日上市。 今年初,新華控股已經拿到了民航總局頒發的航空運輸企業經營許可證。目前,“大新華”戰略開始步入陳峰設計的第二階段。 資料顯示,新華航空控股公司于2004年7月由海航集團發起成立,至2006年6月注冊資本達30.86億元。其中海南省政府以15億元注資持股48.61%,為第一大股東,索羅斯基金持股18.64%,其余32.75%股權由海航集團及其關聯企業持有。 而在去年6月,海南航空以每股2元的價格,定向增發28億股社會法人股,募集資金56億元。增發后,新華航空控股持有海南航空社會法人股16.5億股,占增發后總股本的46.7%,取代索羅斯基金成為海南航空的第一大股東!按笮氯A”戰略穩步進行。 就在前不久,作為十七大代表的陳峰在接受中外媒體集體采訪時也表示,海航重組已得到國家批準,今年年內將會公布重組消息。 此前陳峰也曾透露,重組后的新華航空控股將以航空運輸為主業,兼營航空運輸上下游產業。機隊的預期規模將達240架至250架,在海航目前130架飛機的基礎上,將以每年20架至30架的增長速度擴充,最終將實現世界級中國航空品牌的偉大構想。 而本次高層的離職也印證著“大新華”的戰略。有業內人士指出,包括索羅斯方面派遣的Ronald O. Drake和Iain Aitken兩名海航B股董事成員也在此次變動中離職,這恐怕正是市場猜測的外方股東認為已經是時候抽身海航股份,而轉投大新華航空的運營籌備了。 海航難逃退市命運? 雖然大新華航空的掛牌是否將最終導致海航股份退市,仍然是個未知數。但是不可否認,新華航空的成立以及陳峰的離職確實引發了投資者對于海航A、B股退市的極大關注。 截至目前,據內地上市的5家航空股份公司所公布的2007年度前三季度報告顯示,海航股份以每股收益0.119元,列第4位,較前三位業績相差較大,其中與第一名南航相比,業績相差近四倍多。 有業內人士對此分析稱,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新華航空控股今年底正式掛牌成立。而海航集團意欲將將新華航空控股轉以“紅籌”模式在香港上市。那么,新華航空雖控股海南航空,但它們之間必然存在著同業競爭,這將不利于新華航空的發展.因而高盛亞洲分析師Kerry認為,如果新華航空明年成功上市,海南航空將面臨退市問題。 海航集團宣傳部負責人孫奇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關于大新華航空成立的時間表,仍應以陳峰的表態為準,但對陳峰離職是否與海航股份退市有關的問題“不便置評”。孫奇杰指出,陳峰離職只是正常的人事變動,投資者應就事論事地看待,不要把這個消息與海航股份或者大新華航空的整合片面聯系起來。 不過仍有市場人士堅信,一旦大新華航證實在香港上市,那么海航股份的退市可能性就非常大。而這種看法也和海航集團內部人士的說法趨于一致。 海航集團一位人士透露,海南航空將來會消失,國內航空市場上也將看不到海南航空的牌子,山西航空和長安航空也一樣。 但他補充表示,上述的消失,只是說海南航空、山西航空和長安航空的名字會被新華航空所取代,統一標識。他們的業務也將由新華航空統一管理。而海航的股權,將會被新華航空收購。 對于海航集團為何不直接用海南航空的牌子繼續做強做大,而要單獨成立大新華航空的疑問,上述海航集團人士解釋說:“海南航空的牌子地域性太強,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海航集團只是一個地域性的航空集團公司,這與海航集團做強做大的戰略目標相背! 對此,業內有分析人士認為,海航過高的負債率也是原因之一。過高的資產負債率將會影響到海航擴大機隊規模所需要募集的資金。而在新華航空集團成立后,海航可以借助新華航空的新“外殼”,募集資金并爭取上市,以便獲取更多的戰略投資者,這對于海航集團快速發展以及規避財務風險都將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雖然海航的股票并不盡如人意,而且面臨退市的命運,但依舊有投資者對海航“不離不棄”。 一位持有海航股票的投資者表示,“按兵不動”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前期的大跌讓他們損失慘重,另一方面,也正契合海航退市的傳聞。他分析說,“新華若能在海外上市,對于海航來說應該是利好。即便是海航退市,海航也應該按照證監會的有關規定,以較高價格要約收購股民手中持有的股票。那樣或許能更大限度地彌補我們的損失! 事情沒有發生前,一切都是流言,我們等待著事實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