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者陳文華和一座村莊的變遷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5日 04:51 中華工商時報
-特約通訊員李芳芳 本報記者江叢干 有專家評論,學者參加新農村建設,陳文華不是第一人;但個人出錢并將農業考古、文化及經濟與新農村建設如此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全國也許沒有第二個。 陳文華為此怡然。他說,一切都是偶然,一切更是必然 三年前。江西婺源。一座蝸居深山的小村莊,一個近乎絕跡的以水為動力的木制水轉捻茶機,一位古稀考古學老教授。近似驚鴻的一瞥,他醉了,然后,帶著積蓄一生的資金來了。他要改造這個小村莊;他享受地去做,快樂地去做,執著地去做,像是一個傳說。 用買胭脂的錢招來“大駙馬” 陳文華,江西省社會科學院重點學科———“中國茶文化學”學科帶頭人、首席研究員,農業考古學家,著作等身。 2004年夏天,陳文華到婺源縣上曉起村考察。一踏進這個至今也沒通公路的古村,這位游歷過世界各地的專家竟激動不已:舉世難覓的水轉捻茶機以及全套的原生態制茶工藝,至今仍完好地保留著;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道上,古人運茶車留下的溝槽,依然清晰可見…… 從此,上曉起村成了陳文華日夜牽掛、魂牽夢縈的地方。為解相思之苦,這位從沒有經過商下過海的老學者,與村里簽下了開發上曉起村的協議,投資金額1000萬元,30年付清。隨后,他用辛苦積攢下來的稿費,買下一棟舊民房;他將古老的茶作坊修復,村民從此有了制茶的作坊;他在村道旁立起畫廊,上列茶書、茶器、茶藝、茶道以及有關茶的詩文書畫;他自己作詞作曲,讓充滿了生氣的童聲小合唱日日在村頭流淌……他用茶文化,一點一滴地裝扮這里的山山水水,他要把這里打造成充滿旅游和文化價值的“茶文化第一村”。他信心百倍地說:我不可能拿出1000萬元,但我只要用買胭脂的錢,就能為上曉起招來一個“大駙馬”。 將文化和經濟融入新農村建設 僅有文化,留不住游人的腳步,也不可能讓村民富裕起來。此時,陳文華對自己的事業已經有了全新的思考。為了打造與文化相呼應的原生態景致,讓游客鐘情于這里,他決定把上曉起村民的田地整合起來,春天統一種油菜,夏天統一種晚稻,收了稻子后,還要堆成一個一個的垛子,讓孩子們在那里捉迷藏;他認為,新農村建設的希望在下一代,于是,又建了一所雙語幼兒園;他還準備花10萬元,把村里的倉庫改造一下,建成新農村文化宮。 2006年10月4日,一個旨在組織農民共同發展農村經濟、共同致富的新型合作組織———上曉起新農村合作社成立,陳文華任社長,此外,一個副社長、四個理事均由上曉起村民擔任。當天晚上,明月當空。陳文華在自己買下的舊民居里,擺了6桌酒席,宴請村民。 “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為維護社員的基本利益,保證每畝地每年至少有300公斤稻谷的收入,年終如有盈利,再按土地面積分紅。土地入股后,由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社員參加勞動另行給予報酬。”20多年沒有過集體生活的村民,毫無保留地將喜悅寫在臉上,全村92戶人家,當天加入合作社的有30戶,隨后,越來越多,至今已有60戶加入到新農村合作社當中。 有學者說,當新農村建設的腳步還沒有在中國大地真正邁開步履時,陳文華其實已經將文化和經濟融入到新農村建設當中。他不知不覺地走在了時代的前面。 有了他的上曉起是人文的動感的 一位上海音樂學院的教授,看到留守的孩子在快樂地歌唱,感動得流出熱淚,當即跑到婺源縣城取出3000元錢送到陳文華的幼兒園;一位廈門的攝影愛好者聽說了上曉起的故事,專程前來拍攝,準備義務做一本精美的畫冊;一位茶商準備捐贈100棵梅樹在村里建一個梅園,還有很多人前來洽談投資的意向…… 但陳文華沒有急于去招“大駙馬”。他說,搞新農村建設不能指望今年投資明年保本后年就盈利,選擇真正的“駙馬爺”需要耐心和等待。 他執著地堅持著自己的新農村模式。 他還告訴記者,上曉起已接待了4次與茶文化相關的大型學術會議,第二屆全國少兒茶藝夏令營也在這里舉行,還有幾所大學的歷史或茶藝教學實踐基地也放在了上曉起村……這個過去閉塞的村莊已經聲名鵲起。 有學者說,沒有陳文華的上曉起,是一個靜態的上曉起,一個自然的上曉起。只有陳文華進去了,上曉起才是人文的,才是動感的。 更有專家評論,學者參加新農村建設,陳文華不是第一人;但個人出錢并將農業考古、文化及經濟與新農村建設如此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全國也許沒有第二個。 陳文華為此怡然。他說,一切都是偶然,一切更是必然。(25L3)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