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帳篷照常升起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3日 12:47 經濟觀察報
翁忻 9月14號,櫻井大造和他的“野戰之月·海筆子”劇團在朝陽區文化館門前搭帳篷的那天,細雨連綿。那些第二天就要登臺的演員們穿著塑料雨披,坐在鋼架車上舉著天藍的木頭搭起帳篷的骨架。他們背后的天空中,是中央電視臺正在升空的巨足和高空吊車。 這是櫻井大造的帳篷戲劇第一次來到中國內地。這個早稻田大學的畢業生已經搭了30年的帳篷,所以現在他完全是一個熟練工,一塊黃色的毛巾搭在脖子上,兩頭塞進衣領。 下轉50版 上接49版 帳篷戲劇興起于1960年代日本的小劇場運動。受當時社會思潮的影響,青年學生和藝術家使用帳篷這種異樣的形式來挑戰城市現實。當時的劇團主要有兩類,一是作為社會運動街壘的一種轉型形態,二是作為一種自我放逐的手段。帳篷劇團行走于鄉野間和城市社區中,試圖與底層民眾融合,建立一種新的政治和藝術構成。從70年代的“曲馬館”,80年代“風之旅”,到現在在日本的“野戰之月”和臺北的“海筆子”,櫻井大造已經成為當今東亞最活躍的帳篷劇團領導人。 在三間房的排練場,我碰到了來自臺北的小明,她是臺北劇團里與櫻井共事時間最長的演員。1999年“野戰之月”在臺北演出時,小明作為臺灣民眾劇場“差事劇團”的一員與櫻井合作。此后“人慢慢地聚起來”,直至成立了“海筆子”。從2004年的《臺灣浮士德》開始,海筆子已經在櫻井的帶領下制作了三部戲。跟日本劇團的組成一樣,海筆子的成員非常復雜,從快遞員、建筑工、貨車司機、待業者到臺北藝術大學的老師和學生。他們正分散在排練場里做布景,門外的木工房前,胡東竹,跟隨櫻井多年的翻譯,正在打電話為劇組兩天的演出訂盒飯。 “他們已經把那里改造成了一個劇場”,劇評人陶慶梅說。她在8月中旬就跟一群志愿者一起參加了為帳篷鋸木頭的工作。櫻井在大戲節、北大、清華、單向街圖書館做的演講聚集起了這些背景各異的人,在演出海報上,他們被叫做“北京帳篷小組”。“櫻井在這個戲里探討怎樣從自我走出去,集體勞作就是我們走出自我的過程”,陶認為帳篷的意義遠不止于臺上的演出。 演出采用了電話訂票的形式,觀眾可以在演出前領到一張免費的入場券。15號日本版演出當晚,兩百多人涌入了彩條防雨布包起的帳篷。在簡陋的座位上,他們隨著工作人員“擠一擠,一二三——”的喊聲開心地擠在一起。而即便這樣,還有很多人被安排坐在了臺前的地上。 字幕幾乎立刻被演員高速爆炸的臺詞淹沒了,舞臺不停開啟出新的空間、旋轉和推移,詭異的音樂跟風吹過帳篷的聲音搖擺著帳篷外的汽車馬達聲、人聲、遠處露天電影的音響。而在廣場上也聚集了一批人,他們看著演員不停從側面跑出來,到后臺幫助搭設下一個場景。到了最后,舞臺布景全被拆掉,觀眾和廣場上的人面面相覷,演員集體謝幕,突然爆發出毫不矜持的喝彩,幾乎是吼叫。 在兩天演出之后,他們又趕往了東郊的皮村,那里住著一大批打工者。“這樣,我們這次北京之行就在城市和鄉村都產生了意義”,小明這樣總結這次幾乎完全自費的旅行。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