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專訪科技部部長萬鋼:引進創(chuàng)新機制杜絕科技造假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 02:34 第一財經日報
趙何娟 “任何事情都是從頭開始做的,關鍵是保持好的心態(tài),知道自己不足,最危險的就是總帶著特別好的感覺。” 剛履新科技部部長不久的萬鋼,同時仍然還是同濟大學校長。 5月7日,萬鋼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專訪,面對此前很多媒體對他致公黨身份的關注,他說“不要把這個身份想得太神秘。當時加入致公黨,也是考慮到與自己的留學經歷相符”。 厚積薄發(fā) 萬鋼非常喜歡“學習”這個詞,在與記者一個多小時的對話中,他數十次提到了“學習”。 萬鋼1979年進入同濟大學讀研究生,1981年畢業(yè)后在學校工作了兩年多。后來德國克勞斯塔爾(Clausthal)工業(yè)大學的教授來中國訪問,來到同濟大學,對萬鋼的博士研究課題發(fā)生了興趣,于是向他發(fā)出了邀請。 1985年萬鋼順利到德國讀博士。博士期間他開發(fā)了一個降低汽車噪音的技術,得到了德國高校與企業(yè)獎。這套技術一直到2年前才從德國大眾汽車公司“退役”,一共生產了3500萬套。“為此,大眾公司所在的德國下薩克森州政府頒發(fā)給我一個特殊功勛十字獎,我是第二個獲得這個獎項的人。” 在留學期間,萬鋼的博士生導師,也是之后的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yè)大學校長迪茨對他產生了很重要的影響。萬鋼說,迪茨是個非常注重實踐和應用的人,也特別注重培養(yǎng)研究生的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直到50歲以后,迪茨才開始逐漸發(fā)表論文,“這是一個厚積薄發(fā)的過程。” 同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章仁彪評價說,萬鋼的發(fā)展其實也是個“厚積薄發(fā)”的過程。 1990年年底,萬鋼進入奧迪公司工作,到2000年年底回國。 在奧迪的10年里,萬鋼幾乎接觸了汽車企業(yè)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當時,奧迪有規(guī)定,凡是員工升職就必須調換部門,而且要離原來的領域越遠越好。10年間,萬鋼在奧迪開發(fā)部工作了5年,生產部工作2年,總規(guī)劃部3年,還從事了一段戰(zhàn)略規(guī)劃。“我喜歡這種挑戰(zhàn),我最喜歡的就是下基層、下車間,那是最能學到東西的地方。” 2000年底他接受科技部和同濟大學的邀請回國。在同濟大學的邀請中,當時的老校長李國豪教授的一句話對他的觸動最大。“雖然你在奧迪工作得很不錯,進入了一個高峰,但是人類的發(fā)展都是有高潮和低潮的,國內目前形勢好,還不如回國來作貢獻,可能能贏來更有意義的高峰。” 而在回國之后,他擔任了國家“863”電動汽車重大項目專項組總體組組長,之后又成為同濟大學校長,如何分配科研與行政管理,萬鋼有著嚴格的計劃。“一個星期按5天工作日算,我必須要有2天時間來做科研,如果一周按7天算,我有4天需要用來做科研。” 萬鋼認為,做科研是件很吸引人的事情。他說,在任科技部部長以后,盡管很快將不再擔任校長,但他還會繼續(xù)帶博士、碩士。他希望他跟博士溝通的時間要比現在還要多。“同濟大學博導、教授這個責任我是會一直承擔下去的。” 他說,人生重在經歷,經歷越多,學識越廣,經歷本身可能是痛苦的,但是經歷之后,會很幸福。沒有這種經歷,人就沒有自信。 萬鋼很感謝在奧迪的一段經歷,就在于其創(chuàng)新文化。奧迪的總裁每年必須做全場演講,如果他講不出未來要做什么創(chuàng)新,連工廠維修工都不會放過他。“這是我感受最深的。”萬鋼笑著說。 中南海的一堂課 2001年國家“863”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立項時的答辯讓萬鋼至今難忘。當時,有中科院、科技部、工程院等部門的4個部級干部,4個地方科技廳的廳級領導干部,六大汽車廠的領導,8位院士。 萬鋼做足了準備,作為主講人來代表項目組答辯整個規(guī)劃,也很順利地通過了答辯。 2004年,中科院院士孫鴻烈和萬鋼一起到中南海上了一堂課,講解科技發(fā)展的趨勢和需求。他至今對當時提出的最后工作方針記憶猶新,“以人為本,自主創(chuàng)新,重點跨越,超前部署,國際資源”。這20字,也奠定了后來國家科技中長期規(guī)劃16字方針的基礎。 當時孫鴻烈主要介紹國外情況,萬鋼講解國內情況。 在2003~2004年用兩年時間,號召2000多名科學家提意見,收集國內外前沿信息。萬鋼也參與了事后的意見、信息梳理工作。在這么多的信息梳理清楚的基礎之上,才形成了之后公布的國家科技中長期規(guī)劃。 “所以,其實我們講的那些內容也都是全國眾多科學家思想的結晶,而不是我們個人的功勞。” 他說,溝通有三部曲永遠不變的:認真傾聽,換位思考,尋求共贏。“不管在什么位置上,隨時保持頭腦清醒,認清自己所在的地位和所承擔的責任,保留充分時間向你周圍的人學習。” 在辦公室愁眉苦臉的時候,萬鋼就喜歡到現場看看,這樣就會很有激情。“今后也是,在辦公室太忙的時候,我就到外面去跑跑,跑跑就有靈感了。” “大學不是炒股” 萬鋼最擔心的,就是學校里現在有些論文“高產”教授,四面出擊,寫很多論文,卻沒有自立的體系。 當時,迪茨對他們的要求很嚴格。“首先搞好教學、自己的研究課題、企業(yè)課題,以及研究所的管理,剩下的時間,再寫論文。” 他認為,一旦過分追求論文等評估標準問題,就容易滋生浮躁情緒,逼出“造假”。 “我在汽車工程中心,就一兩個同事幫忙,沒有行政約束,但一旦需要人,學校就全力投入。”這讓萬鋼很感動,“不僅要引進人才,還要有很寬松的環(huán)境。” 他認為,無論是科技造假還是學術不端行為,根本上還是管理機制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關鍵在于創(chuàng)新管理機制和寬松的政策環(huán)境。 萬鋼說,大學教育不是炒股,不是短期投機,看準了的方向不要輕易更改,不要今天看到這個時髦趕這個,明天看到那個時髦趕那個。 大校校長,既要有科學家的眼界、務實的精神,又要有政治家的膽魄,看準的東西不能放棄,要追求,因為“你承擔的也是國家和社會的責任”。 很多學校各種評估也是為了創(chuàng)一流大學,但實際上,萬鋼認為,一流大學是人們心中的一流大學,很難靠評估去成為一流。“我相信,一流大學是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建設出來的。” “產、學、研”不是大學辦公司 國家“863”電動汽車重大專項組有270多個單位參加,投資8.8億元的全國第二大科技項目,如何協(xié)調好這么多單位、這么大筆資金管理也是很大的難題。 他說關鍵在于項目管理上的創(chuàng)新,即“科技項目監(jiān)理制度”。 關鍵技術體系和標準的建設,這本身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電動汽車的整個管理結構,實行了科技部領導、專家組把關、監(jiān)督組監(jiān)督,形成一種穩(wěn)定的“三足鼎立”的架構,使之比較好地維持三方在各個角度的發(fā)展。 監(jiān)督組還找了一家第三方的監(jiān)理公司——中國工程咨詢公司——半個月檢查一次,半年一次節(jié)點。專家既是檢查,也是提供咨詢的。 萬鋼重視所有評估,17個排名,他都會一起衡量,“但這只是一面鏡子,找出的是不足。” 由于電動汽車是一個系統(tǒng)性的工程,專項組在全國也搞了8個示范區(qū)和示范城市,有天津、武漢,涿州、北京、威海,還有杭州一些示范區(qū)進行了示范。 他將市場競爭機制引入了科研體系中。他認為,汽車開發(fā),產品永遠是競爭的,在組織專項當中,他就適當引入了競爭機制。 “我們實行市場原則,在第一年項目執(zhí)行以后,形成了零部件企業(yè)的強勢組合,和整車之間的資源的整合,任何一個整車都可以享受三方當中任何一個零部件的開發(fā)資源。” 談到即將接管的全國科技領域,是不是可以就作為目前一直提倡的“產、學、研”機制推廣?萬鋼認為,“產、學、研”是一種新的嘗試,全世界都在尋找結合的機制。但是科技跟經濟工作不一樣,可以有個樣板,科技的每個領域都不同。新能源汽車的經驗只能借鑒,不能傳承。 他說,今后的“產、學、研”探索,主要在知識產權轉移過程中,考慮利益分配機制的問題。 大學是發(fā)現知識比創(chuàng)造產值更重要。創(chuàng)新一定要以企業(yè)為主體,但是也必須明確,企業(yè)不能無償得到“創(chuàng)新”。這就是“解決深層次利益分配很重要”。 針對大學辦公司、大學科技園猛增卻并不都被看好的現狀,萬鋼說:“要明確一點,產、學、研結合,絕不是讓大學辦公司。”他在同濟任校長期間,就關掉了一大批企業(yè),轉讓了一大批企業(yè)。 萬鋼 ●1952年8月出生,籍貫上海 ●1975年至1978年,在東北林業(yè)大學道橋系、物理系學習 ●1978年至1979年,在東北林業(yè)大學任教 ●1979年至1981年,在同濟大學數學力學系讀研究生 ●1982年至1985年,在同濟大學任教 ●1985年至1990年,在德國克勞斯塔爾大學機械系攻讀博士學位 ●1990年至2000年在德國奧迪汽車公司工作,任高級工程師、技術經理 ●2000年起至今,就職于同濟大學,歷任工程中心主任、院長、校長助理、副校長、校長 ●2005年12月,加入中國致公黨 ●2006年12月,任中國致公黨中央副主席 ●2007年4月,任科學技術部部長
【發(fā)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