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王振滔:鞋王的慈善足音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6日 19:38 公益時報
本報記者 于佳莉 “我們可以沒有別墅,但我們應該有家;同樣,我們可以沒有財富,但我們應該有愛心。”這簡單淳樸的話語,出自眼前這位四十出頭的睿智男人,他,就是享有“中國鞋王”之名的王振滔。 有人說,一個男人最大的成功在于其背后“隱藏”的財富,事實上,在物欲橫流之中,還有另一種男人傲然挺立,他們的成功在于背負著沉甸甸的社會責任…… 親手種下“慈善種子” “公益絕不是簡單的捐助”——這是王振滔在2006年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從某種意義上說,王振滔這番發乎于心的感悟,正是對自己這一年在公益事業上所作所為的生動總結。 不斷創造著財富對于一個企業家來說“輕而易舉”,可是望著那些依舊在貧困邊緣掙扎的孩子,王振滔也曾經“手足無措”。今年元旦,王振滔惦記著那些受他捐助過的孩子們,一大早,便心急火燎地趕到革命老區大別山,而孩子們的一席話卻讓他陷入深深的思索當中:“叔叔,我們很感謝您的幫助,能讓我們繼續上學讀書,但我們的壓力很大,我們不要施舍,我們只需要一顆可以傳承的愛心……” “是不是我做得還不夠?”這句話一直在王振滔耳畔縈繞,他反復思索如何找到一種可以傳承愛心的方法,如何讓一份愛心能更大范圍地、持續性地傳播、傳承。 李嘉誠曾經說過:能夠在這個世上對其他需要你幫助的人有貢獻,乃真財富,所以捐款不能只看數額,最重要的是通過愛心去感染別人,在全社會營造人人關心公益事業的良好氛圍。王振滔也最終省悟,做公益事業,給予需要幫助者物質扶持的同時,更要給予其精神上的支持。而成立基金會正是實現這一目的的最佳途徑,不是把錢施舍給很多人,而是體現一種愛心模式:我幫助你,你可以幫助別人,愛心的接力棒由此可以傳遞下去。 2007年4月6日,當主持人在人民大會堂宣布,中國民營企業家的第一個非公募慈善基金會——“王振滔慈善基金會”成立時,臺下掌聲雷動。王振滔的臉上增添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成就和自信。 “王振滔慈善基金會”以2000萬元人民幣作為創始基金,主要用于宣傳慈善事業、向社會貧困群體提供幫助、對為慈善事業做出貢獻的人才進行獎勵等方面。 在“慈善”這個人們還不是很熟悉的領域,王振滔再次做了一次全新的嘗試。正如有人所說的那樣,一個人的力量很薄弱,但是當這個1乘以13億,那社會必定更加美好。2000萬元的創始基金或許有限,2007年計劃資助的學生也只有1000名,但作為一粒“種子”,一個“支點”,相信它的“光環”效應遠遠不止這些。 “退休之前我要努力創造財富,然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公益事業中去,我決定把公益當作一項事業去做。”有人說,王振滔在2006年完成了一次由純粹的“慈善家”向“社會公益家”的轉變。 企業社會責任“潤物無聲” “現在不少企業家擁有的財富幾輩子都花不完,為什么還要不斷地努力?我認為,對企業家來說,我們賺取的更多的財富不是屬于自己的,而是社會的,最終都要奉獻給社會,多賺錢是為了多奉獻。”2006年6月24日,王振滔在當選首屆“中華慈善大使”時表示。 一直以來,王振滔對自己的定位是一個打工者。盤點過去的慈善捐助,會驚奇地發現,這位“打工者”的足跡幾乎遍及了大半個中國。僅以捐助數額來考量,他已然是一位杰出的慈善家。而作為一名企業家,在以有形財富回報社會的同時,他還勇敢地挑起了社會責任的重擔,以其特有的人文關懷“潤物無聲”。 “在‘奧康’工作,挺幸福,挺有奔頭。”走進奧康集團設在西部的紅火鳥鞋業有限公司,隨便問任何一位員工,每個人的回答都出奇地相同。“碰到困難我們可以找‘十分愛心基金’。”在生產一線工作的劉師傅說。王振滔在集團內部設立的這個基金,使有特殊困難或遭遇意外情況的紅火鳥員工有了切實保障。 為社會創造價值,為股東創造利潤,為雇員創造就業機會,是企業最基本的社會責任。在這方面,王振滔領導的奧康集團可以說是“成績卓著”。最新數字顯示,2007年第一季度,該公司收益比2006年同期上漲80%。目前,奧康集團為社會提供了近2萬個就業崗位,始終貫徹把每一個農民工當作人才來培養的理念。 “衡量一個企業和企業家的價值,不在于他的規模有多大、財富有多少,而在于他為社會做了多少貢獻,在于他有沒有責任心。”王振滔一直強調說。在他看來,公益是一位企業家最大的財富。為人謙遜和善的王振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了“關愛社會、踐行責任”的慈善篇章。 多年來,他一直關注“三農”等社會各個方面的問題,先后向社會貧困弱勢群體、農村教育、西部大開發、未成年人保護等捐助了6700萬元。“慈善是我終身的事業,即使將來有一天我從奧康退休了,我也決不會從慈善事業中退休。”他曾經表示,這些捐助僅僅是一個逗號,遠不會停止。相信,王振滔的夢想總有一天會實現:用愛心在地球上建筑一座“慈善大廈”。 如今,在奧康集團的支持下,“2007中國慈善排行榜”破繭而出,見證著中國慈善家與慈善企業的成長,見證著中國慈善事業走向繁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