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張劍煒:隱形巨人的中國芯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4日 18:14 《環(huán)球人物》雜志
財經人物——頂級公司 本刊記者 張翼鵬 又是一夜沒睡。在北京嘉里中心28層的辦公室里,他已經習慣了歐洲時間、北美時間和北京時間同時運轉,臉上竟然毫無倦意。“今天是上海到南京的城際高速列車試車,時速提高到250公里/小時,隨時會傳來新情況。” 作為龐巴迪中國總裁,張劍煒已經“搭上”了中國鐵路建設的超高速列車,其風馳電掣的速度令人矚目。30年前,幾乎是同樣的時代“列車”推動著他,從一個上山下鄉(xiāng)的知青成為如今世界500強企業(yè)中屈指可數的華人中國區(qū)總裁。 青藏鐵路是最好的廣告 對于中國公眾來說,龐巴迪是個隱形的巨人。2006年青藏鐵路等一系列里程碑項目的揭幕,才讓人們看到了它的一鱗半爪。大家很驚訝,龐巴迪是干什么的?不是造飛機的嗎? 其實,在世界500強的行列里,龐巴迪的航空業(yè)務繼波音、空客之后名列第三,但是作為軌道交通制造商,卻名列全球第一。“出生”在加拿大的龐巴迪,在鐵路發(fā)達的北美家喻戶曉,在歐洲軌道交通市場上的份額,同樣處于第一位。但在中國,龐巴迪的顯山露水是從2006年開始的。 先是6月,龐巴迪在廣州地鐵舉行慶典,向中國軌道運營商交付第1000輛地鐵車輛;再是7月,青藏鐵路通車,361輛高原列車全部由龐巴迪制造,其豪華舒適配置和卓越性能超越了享譽世界的“歐洲之星”;隨后,龐巴迪拿下了2008北京奧運工程和2010上海世博會項目,向北京機場提供無人駕駛的自動旅客捷運系統(tǒng),中標上海地鐵9號線項目,可謂亞洲最大的地鐵訂單。 這樣的業(yè)績讓同為制造業(yè)巨頭的競爭對手阿爾斯通、西門子等艷羨不已,但業(yè)內的評價卻頗為服氣:對龐巴迪來說,這不是天上掉餡餅,因為他們有張劍煒。 張劍煒是龐巴迪的中國“芯”。 1998年他作為龐巴迪中國代表處的創(chuàng)辦人從加拿大回到北京時,單槍匹馬,連辦公室都沒有,只能在家里辦公。8年后,中國市場已經成為龐巴迪公司的重中之重,并以每年數10億美元的業(yè)績攀升。在外人眼中,張劍煒就像農夫一樣,一鍬一鍬地在這片市場上精耕細作。熟讀孫子兵法的他卻說:“戰(zhàn)略制勝,像青藏鐵路這樣的戰(zhàn)略項目,就是我們最好的廣告。” 若說張劍煒回國之初就看到了中國鐵路建設的戰(zhàn)略性前景,那純屬瞎掰。“當時并不想回來。”張劍煒覺得,那樣自己在國際職場上的經歷就斷線了。如果是西方人來,還能獲得國際市場的經歷,對他來說,這方面得不到積累。想當年,中國留學生出國可是披荊斬棘、費盡波折,上世紀80年代后才邁出國門的張劍煒,剛開始積累企業(yè)經驗,正豪氣沖天地想在國際江湖上闖蕩闖蕩,沒想到又被公司送回來了。 “要是我自己主動回國,還有點高大形象,‘哎呀,赤子報國’,可是龐巴迪把我送回來,那算什么?就是一塊‘夾心餅干’。外國人把你看作中國人,中國人認為你是假洋鬼子,怎么做事做人啊?”當初和公司說好只待兩年的張劍煒,沒想到在中國鐵路飛速的齒輪上一轉就下不來了。 “我是被時代催熟的” “沒想到,真的沒想到。”至今仍然一口濃重鄉(xiāng)音的山東漢子,從來沒有猜對自己的人生路向,好像一切都是被別人推動的。而別人,是那趟看不見的時代列車。 1974年,17歲的張劍煒高中畢業(yè)就上山下鄉(xiāng),到山東東明縣農村。年輕氣盛的小伙子,因為有文化,農活之余負責宣傳,在農舍墻壁上用白石灰刷工筆正楷標語:大干快上……字好還不夠,要快,他干脆甩開工具,“下手”干。挽起衣袖,就伸進石灰桶里攪拌,留下的烙印至今難褪:每年春秋,張劍煒的手掌都要一層層地蛻皮。難怪記者握手的時候,那種粗糙的感覺完全不像一位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總裁。 “什么都干過。”翻開記憶中的老畫片,張劍煒的興奮打開就收不住了,繪聲繪色,“種青年林、修青年路,動不動就萬人大會師,天不亮就起來。一到晚上,拿個大喇叭,‘貧下中農同志們,毛主席教導我們——’”年輕,有使不完的勁;表現好,19歲就當上了公社干部。“當時干得熱氣騰騰,到現在想起來還心情激動。” 高考剛剛恢復,張劍煒帶頭參加,只想著給年輕人做個表率,結果自己邁進了天津大學的校門,學內燃機,從此棄農從工。畢業(yè)后留校的張劍煒得到了一個留學機會,遠赴加拿大,先后獲得蒙特利爾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和管理學博士。 雖然碩士、博士名頭很響,但一直待在象牙塔里的張劍煒有點“高知低能”,理論很透,對企業(yè)實踐卻摸不著頭腦。每到企業(yè)案例分析,張劍煒就不說話了,因為說不出什么門道。他只有公社的行政經歷和高校的教書經驗,“愁死了”。 1995年,博士畢業(yè),張劍煒進入龐巴迪成本分析部門實習,并參與項目管理。公司要開電話會議,他很驚訝:國際電話會議的成本這么高,要是項目不成功怎么辦?“可以打入別的項目成本中啊,這是基本費用。當時我連這個都不懂。” 但這個踏實肯干能鉆研的山東人顯示出了自己的本事,從項目經理干起,到1998年被派駐中國時,他已經是龐巴迪運輸(集團)副總裁。 每天都在踩蹺蹺板 剛回國,張劍煒參加上海的一個行業(yè)博覽會,帶去幾個外國同事。展臺上,中國客戶一看到他的中國面孔,張嘴就招呼:“你過來,幫忙翻譯。”外國同事一見,忙解釋:“這是我們的副總裁啊!”張劍煒倒是“不見外”,既然懂,就翻譯翻譯吧。這樣的事情不是一樁兩樁,而是經常發(fā)生。 “在這個位置上,很多人會質疑你,兩邊都是前沿陣地。”回國時,張劍煒對自己是“夾心餅干”的預料果然沒錯。 2001年,在北京申奧揭曉之前,張劍煒正準備回加拿大,臨行前一個美國記者電話里采訪了他。結果剛到加拿大下飛機,美國媒體就報道:如果北京申奧成功,龐巴迪將獲得北京地鐵的訂單。當時加拿大的多倫多市是北京申奧的競爭對手,加拿大的媒體就說“龐巴迪副總裁是加拿大50萬華人之一”。 幾經轉述,張劍煒受到了公司內外的誤解。“事實上我根本沒有說過這種話,我只是說,龐巴迪希望能參加北京地鐵項目。” 每天都在這樣的蹺蹺板上,張劍煒找到了自己的平衡點:“雖然我是龐巴迪的代表,但我做的是雙贏的事業(yè)。”對于龐巴迪而言,雖然總部設在加拿大,但在26個國家都有制造基地,張劍煒就像身處聯合國,同事來自五大洲。作為加籍華人,在世界500強企業(yè)位居高層,也很為中國人長臉。 更重要的是,張劍煒懂得中國市場真正的需求。與其他跨國企業(yè)不同,龐巴迪在進入中國市場時,主動提出技術轉讓,而且是全面、系統(tǒng)地轉讓。“龐巴迪在世界上有什么就向合資企業(yè)轉讓什么;中國市場需要什么,不用要求就轉讓了。而且轉讓的技術是先進而成熟的,不把中國作為實驗場。” 1998年龐巴迪就與中國最具實力的機車制造企業(yè)中國南車集團四方機車車輛廠共同投資,成立“青島四方-龐巴迪-鮑爾鐵路運輸設備有限公司”,青藏鐵路上運行的客車就在這個企業(yè)里生產。2006年,龐巴迪又把在全球銷售最好的Q400型號支線飛機的機身放在沈陽飛機制造廠生產,全球就這一個生產點,沒有附加任何市場條件。 自回到中國的第一天,張劍煒就把龐巴迪在中國的發(fā)展定位于兩個字“戰(zhàn)略”。這是一個容易導致務虛不務實的詞,可張劍煒將其變成了實實在在的項目。 “我們關注中國鐵路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性項目,比如青藏鐵路就從1999年開始跟蹤,一直到2005年才簽約。中國目前有36個城市在計劃建設地鐵、輕軌等300多個軌道項目,我們都在跟蹤。可能沒有短期回報,只有長期回報,戰(zhàn)略,相對來講是遠一點兒的事情。” 2005年6月,中國鐵道部與龐巴迪公司簽署了《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議》,鐵道部和外資企業(yè)簽訂如此協議,尚屬首次。“看來你們的政府公關非常好?”“其實,與很多世界500強在華企業(yè)不同,我們沒有任何專職人員負責政府關系,沒有代理、顧問去當‘說客’,我本人就必須親自做這些工作,沒有中間人。”張劍煒說他用最笨的辦法與政府溝通:誠實、承諾。 “講到利益,就要雙贏啊,雙方都要妥協。譬如一個項目,中國客戶看重這個因素,公司在乎那個方面,就彼此妥協一下。”而承諾真正的驅動力來自認知和理解。 很多外企的中方雇員會在中國人面前罵罵老外,在老外面前批評批評中國,尋找一種溝通的平衡。張劍煒最看不慣這一點,“這是大錯特錯。你應該起到的是溝通作用。比如在中國人面前解釋外國公司行為,在外國同事面前擺出中國事實。這確實要冒風險,但是時間長了,別人知道你說的是實話。否則溝通的結果就會是距離越來越大。” “張先生是個怪人” 一不留神,辦公室的窗戶吹開一道縫,一陣冷風。“對不起呵,因為剛才抽煙,開了窗。”對于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的張劍煒,煙和咖啡是離不開身的嗜好。跟隨他多年的公司員工,在某種程度上,仍然難以理解他:“完全是個工作狂,這么多年沒有休假、沒有周末。” 在龐巴迪中國區(qū)工作8年,張劍煒從未開除過一個員工。用他的家鄉(xiāng)話說,對員工就像“護犢子”,有責任。“我要是生誰的氣,一定要讓他知道。”每天睡眠時間很少,因為手機24小時開著,隨時有集團總部的任務和國內客戶的咨詢。“睡得少,醒來腦子里還是熱的;睡過5個小時,就什么也不想干了。”他不過周末,但周末時盡量避免給同事打電話,除非特殊。“因為周末是私人時間,我不愿意打攪他們。”在公司內,只要會說漢語的員工,對他的稱呼都是“張先生”,而不是“張總”。 龐巴迪在國內的業(yè)務已然龐大,但張劍煒很少接受媒體采訪。他善于經營企業(yè),卻不善經營自己。當記者一再追問他的動力是什么?他干脆就說自己是個怪人,有點神經病。 “你看到青藏線客車設計的細致和獨特,但最難的部分是乘客看不到的。我們做的一點一滴都事關人命,哪怕沒有外界壓力,都馬虎不得。”張劍煒說龐巴迪很適合他,都是說得少做得多,即使在國外,龐巴迪的廣告也很少見到。他的全家都回到了國內,因為中國市場依然魅力不減,“未來十年,中國仍然是世界軌道交通發(fā)展最主要的市場之一。” 張劍煒的“列車”還停不下來。 背景資料 龐巴迪公司創(chuàng)始于1943年,創(chuàng)始人龐巴迪最早發(fā)明了雪上交通工具——機動雪橇。如今,龐巴迪是一家世界領先的創(chuàng)新交通運輸解決方案供應商,作為全球財富500強企業(yè),其生產范圍覆蓋支線飛機、公務噴氣機以及鐵路和軌道交通運輸設備等,總部位于加拿大的蒙特利爾,股票在多倫多證券交易所上市。
【發(fā)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