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新浪財經

管理領域偉大的離經叛道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3日 17:25 《法人》

  深刻和偏激往往孿生,沒有偏激就會失去深刻——在管理領域唯一可以與德魯克相提并論的亨利·明茨伯格一生都實踐著這種信念,執著地追問人們是如何工作的,并以獨樹一幟的“經理人角色”理論享譽天下

  管理領域偉大的離經叛道者

  ◎文/蒲曉曄 劉文瑞

  20世紀70年代前后,西方的管理實踐出現了令人矚目的變化。大公司尤其是跨國公司,聳立起一座座巨無霸式的現代大廈,企業的迅速擴張和重組并購,構造出迷宮般的組織體系,職業經理人躊躇滿志的神態,流露出睥睨天下的職業自負。學院式的管理學理論研究,在飛速發展的實踐面前黯然失色。忙昏了頭的經理,既沒有工夫更沒有興趣對管理學原理進行精雕細琢的鉆研,而飽讀經典的管理學究,也難以針對眼花繚亂的現實提出一針見血的管理咨詢和建議。在西方,理論和實踐脫節了,實踐并不遵循理論的軌道,理論也對實踐的變化束手無策。經理抱怨學者迂腐,學者抱怨經理浮躁。管理學向何處去?成為經理們和學者們必須共同面對的挑戰性問題。在這種挑戰面前,有兩位大師脫穎而出。這兩位大師,就是以另類思維聞名的管理學家德魯克和明茨伯格。

  挑戰傳統管理理念

  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是一位從管理實踐出發,挑戰傳統管理理念的斗士。作為管理學一個著名流派—經理角色學派的創立者,他的思想極為獨特,按常規思路往往難以被學界接受。在正統的學院派眼中,明茨伯格無異是一個“異端”。他時常獨辟蹊徑,提出一些抨擊管理學界主流觀點的獨到見解。他的見解,頗有幾分“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氣概,被人們譽為“管理領域偉大的離經叛道者”。在思想史上,深刻和偏激往往孿生,沒有偏激就會失去深刻,面面俱到往往是平庸俗套的同義語。所以,湯姆·彼得斯給予明茨伯格這樣的贊語——“亨利可能是我們過去30年、40年、50年內惟—位真正深刻的管理思想家”。

  有著工科背景的明茨伯格,與其他管理大師迥然不同,他對管理的研究,更多地著眼于對一個個管理者最基本、最直接的觀察和跟蹤。他不是從本本出發,更不迷信任何教條—哪怕是理論上十分嚴謹、邏輯上無懈可擊的教條。從踏入管理研究領域以來,他一直在以實際觀測為依據,思考著管理者是如何工作的,組織是如何運營的,決策是怎樣做出來的,發展戰略是怎樣形成的,權力關系是如何環繞和注入組織的,以及社會是如何對待它們的組織的。正是對這些問題的深入思考,使明茨伯格成為管理者的良師益友,同時也成為管理學的門派宗師。明茨伯格從最初關注“管理者實際在做什么”開始,從未停止過對管理本質的探索。在嚴肅的學術研究后,明茨伯格意識到管理的藝術性和現實性,在自己的管理理論中加入了感性的色彩,并提出著名的“計劃用左腦,管理用右腦”的論斷。從此,他的研究觸角向不同方向延伸,涉及到

領導力、產品、銷售、管理教育等各個領域,他對問題的懷疑態度和對答案的執著尋求常常令人耳目一新。明茨伯格是第一位當選加拿大
皇家社會
學協會會員的管理學者。他一直堅持孜孜不倦地寫書著述,獲得了巨大的聲望,但在贊譽和殊榮面前,他從未停止過質疑,終于忍不住拋出“管理工作沒有科學可言”的驚人之語,乃至開始挑戰自己的巢穴商學院。眼下,這位老當益壯的叛逆者還在同工商管理教育較勁。

  追問人們是如何工作的

  明茨伯格1939年9月2日出生在加拿大蒙特利爾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一家女裝生產廠的管理者。孩提時期的明茨伯格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總想知道身為總經理的父親究竟在辦公室里做些什么。在一個六歲孩子的眼中,父親的工作不過是坐在辦公室里,簽發信件,與人談話,這些都是令孩子無法理解的。中學時代的明茨伯格在校表現平平,惟獨對拆卸東西情有獨鐘,他總想弄明白那些東西是如何運轉的,但拆開后很少能將其復原。正是這個獨特的愛好,使明茨伯格在高中畢業后選擇了蒙特利爾的麥吉爾(McGill)大學,攻讀機械工程學,成績也就中等偏上水平。1961年獲得機械工程學學士后,明茨伯格進入加拿大國家鐵路公司運營研究分部從事運營研究工作。在工作中,他逐漸對人們如何工作的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為他以后在管理學領域做出杰出的成就奠定了基礎。1962年,明茨伯格獲得喬治·威廉士大學文學學士學位。20世紀60年代,正是MBA教育走紅的時期。也就在那個時候,明茨伯格在叔叔杰克的鼓勵下,前往麻省理工大學斯隆管理學院攻讀管理學。在那里,他發現自己對“人們是如何工作的”比“事物是如何運轉的”更感興趣,他的人生軌跡由此而改寫。1965年,他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的管理學碩士,1968年,又獲得該院的斯隆管理學院博士學位,拿到博士學位后,明茨伯格回到麥吉爾大學任教。

  明茨伯格頭銜頗豐,璀璨奪目。他長期擔任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管理研究部克雷格霍恩(Cleghorn)講座教授、法國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倫敦商學院、卡耐基-梅隆大學訪問教授。他曾擔任《戰略管理》、《管理研究》、《一般管理、經濟和工業民主》、《行政管理》、《企業戰略》等雜志的編委,還被任命為加拿大教會與魁北克教會的官員,并擁有九所大學的榮譽學位。不僅如此,明茨伯格還擔任著多種職務,1988~1991年間,擔任了策略管理協會的董事長,被選為加拿大皇家協會、管理學院與國際管理學院的會員。同時他還是美國戰略管理協會的創始人和前任主席,國際實踐管理教育聯盟(IMPM)創始人和前任主任。明茨伯格因1975發表論文《管理者的工作:傳說與事實》以及1987年發表論文《手藝式戰略》,兩次榮獲《哈佛商業評論》的麥肯錫年度最佳文章獎,1998年獲加拿大國家勛章和魁北克勛章,1995年獲美國管理學院喬治·泰瑞年度最佳管理圖書獎,在2000年管理科學年會上,鑒于明茨伯格對管理學的貢獻,榮獲“杰出學者”獎。2001年被《金融時報》推舉為第六位全球最重要的管理思想家。2003年獲美國培訓與發展協會終身成就獎。

  總是熱愛與眾不同

  對明茨伯格而言,或許離經叛道已經是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質上,他是個反常規的斗士,而且也樂于充當這樣的角色。在生活中,亨利·明茨伯格是個永遠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心的人,他曾經這樣評價自己:“我總是對非常流行和被廣泛接受的東西心存疑慮。”在管理學的研究領域,明茨伯格更是將這種性格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就像一個管理學界的“搖滾明星”一樣,在嚴格的學術研究、理論思辨后,能把自己的精彩觀點宣泄式地、前衛式地表達出來。明茨伯格強調,所謂理論只是在紙上的一些想法、一些說法而已,要把不同的理論和想法結合在一起,成為自己最適用的東西。例如,與大多數學者不同的是,在明茨伯格剛剛開始研究管理時,他就拋開一切教條,細心觀察管理者在辦公室的一舉一動,從而發現真正的老板把大多數時間都用在快速應對危機上,而所謂的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等,同管理實踐很難對上號。這一觀點,在當時幾乎是對整個管理學界下戰書,而在今天,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管理學家所接受。明茨伯格坦然承認:“有的時候,我的確是有一些極端性的假設,但不是所有的時候。因為我堅信,有的時候,最極端的東西就是最正確的東西,而中庸的倒未必是正確的東西。”有人曾經質疑明茨伯格的觀點,認為在他的思維里總是帶有某種極端化的色彩,過于絕對地認為事物非黑即白,絕對不存在中間的灰色。實際上,明茨伯格的最大特色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極端化,而是黑白顛倒的唱反調。別人說黑他說白,別人說白他說黑。幸運的是,正是由于他這種牛虻式的不斷叮咬,使人們看到了黑中之白和白中之黑。正如他自己調侃自己的那樣:“我想,我的一個特征是不怕與眾不同。我不在乎。人們說我很勇敢,我不認為我勇敢——我又沒有拿著槍射擊,我又沒有領導革命。但我可能領導了一個‘紙上的革命’而已。”

  明茨伯格《經理工作的性質》一書的出版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他的思想因出格而不被接受的一個范例。據說當年明茨伯格曾把這篇由博士論文改寫的手稿寄給了15家出版社,但被一一退了回來,后經他再次修改重新寄出,才最終得到了一家出版社老板的青睞。然而,正是這本書使明茨伯格一舉成名,奠定了他“經理人角色”理論巨匠的地位。這一點,恐怕不僅是出版商,就連明茨伯格自己也始料未及。盡管人們往往對“離經叛道”心存疑惑,卻無法否認明茨伯格的觀點對管理學界帶來的巨大震撼。每當他有新觀點公諸于世,都會在管理學界引發軒然大波。明茨伯格對此似乎很得意,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甚至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自我挑戰。1998年,他在一張紙上寫下了自己的奮斗目標,并把它鎖進蒙特利爾一家銀行的保險柜里,說是將來某一天有可能會打開保險柜,看看自己是否實現了夙愿。他的這些奮斗目標中,人們已知其中一條就是“改變管理教育”。而正是這一條,掀起了反思、否定、改造MBA的浪潮。人們對他的這個紙條興趣日增,想知道他還寫了些什么。有人問他是否打開了保險柜,亨利·明茨伯格笑著回答:“還沒有,我也不知何時會去取。紙上的不少目標都很有野心,未必能實現。”

  是破壞者 也是建設者

  明茨伯格喜愛體育運動,他曾坦陳,自己最富創造性的想法大多是在運動中產生。騎自行車也好,劃獨木舟也好,甚至散步、遠足、滑雪、登山,都能給他帶來一些新奇的念頭。1987年,明茨伯格剛完成八天的自行車行程,回到巴黎。途經愛麗舍宮時,他看見到處都是警察,正在對一條街道戒嚴。他很想知道這條街道究竟有什么重大活動,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他越過重重障礙,獨自一人在這條林蔭道上奔馳,開始了他的自行車表演賽,要不是在路的盡頭被一名警察攔住,著名教授就很有可能創造一個單人沿愛麗舍宮進行“環法自行車大賽”的吉尼斯紀錄。明茨伯格在衣著上也不規規矩矩,這在美國似乎很常見,然而在法國楓丹白露的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同僚們個個西裝革履,我行我素,穿著牛仔褲和運動衫的他就顯得十分搶眼。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的管理學教授懷特對明茨伯格的評價是:亨利總是準備直接進入虎穴,盡管有挫折,但通常失敗的是那些猛獸。明茨伯格自己也認為:“直面現實的勇氣最為重要,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就是面對現實,而對大多數人來說,他們不愿意面對現實,只愿意隨波逐流,所以他們無法與眾不同。我只不過是把自己所看到的東西展示給大家。”正因為如此,他對充當牛虻式的角色津津樂道,敢于對經典管理思想、戰略規劃流程、MBA課程等等,展開不遺余力地抨擊。從《經理工作的性質》中抨擊管理職能論,到《戰略計劃的興衰》中抨擊戰略計劃論,再到《要經理,不要MBA》中抨擊MBA教育體系,他所面對的都是管理學領域中高速運轉并且占據支配地位的龐然大物。圓滑者譏諷他是塞萬提斯筆下那個敢與風車決斗的堂吉訶德,仰慕者贊頌他是《皇帝的新裝》中喊出皇帝沒穿衣服的天真頑童。但是,我們在看到這種“離經叛道”時切不可忘記,明茨伯格絕不是一個只會“砸爛舊的壇壇罐罐”的莽漢,他的真正意圖是創立管理學擂臺上的新式功夫。在言辭激烈的抨擊后面,他大力呵護的是真正的工商業根本人的首創精神和合作精神。明茨伯格在批判管理五職能論時,提出了經理人員的十角色論;在批判戰略計劃論時,提出了手藝式戰略;如今,在批判MBA教育體系的同時,又提出了IMPM(國際實踐管理教育)。在他的研究中,這種自始至終的質疑讓他不斷拋出反叛性觀點,而這種反叛的后面緊跟著建設性思路。他既是一個破壞者,更是一個建設者。用英語的前綴來表示,他始于“de-”(反對)而終于“re-”(重建),正因為有了他的“de-”(反叛),才能彰顯出他的“re-”(革新)。

  明茨伯格在管理領域辛勤耕耘了30多年,其研究涉及到管理和組織的方方面面。他迄今共出版了16本書并發表了140多篇文章,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包括:1973年出版的《經理工作的性質》,該書是以他在1968年完成的博士學位論文《工作中的經理由有結構的觀察確定的經理的活動、角色和程序》以及其他相關文獻為基礎完成的,揭示了管理者如何工作的實質,1979年出版了《組織的結構》,1983年出版了《組織內外的權力斗爭》,1987年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論文《手藝式戰略》,1989年出版了《明茨伯格論管理:洞悉我們奇特的組織世界》,1991年出版了《戰略過程》,1994年出版了《戰略計劃的興衰》,1998年出版了《戰略歷程》,這些著作對組織、領導與戰略進行了與眾不同的探究。2004年出版的《要經理,不要MBA》,又在管理教育領域發起了沖擊。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