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n
\n"; str +=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選擇字號:
超大
打印此頁面返回正文頁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pagelogo").innerHTML + '\n\n' + GetObj("lo_links").innerHTML.replace(/#000099/g,"#000000") + '\n
\n' + GetObj("artibodyTitle").innerHTML + '\n
\n' + '\n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n'; str +=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選擇字號:
超大
打印此頁面返回正文頁
\n
\n'; str += '
財經縱橫

伍淑清:投身西部大開發 收獲在處女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1日 11:53 新浪財經

  伍淑清小姐是世界貿易中心協會的第一位華人理事,而且是唯一一位女性理事。多年來,她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頻頻接觸來自各國幾百個城市的知名人士,并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解釋中國政府的政策,在各種場合介紹中國正在發生的偉大變革,不但使世貿中心協會各成員對中國有了逐步的了解,接納中國入會并給予中國最優惠待遇,還讓北京等十九個內地城市先后加入世貿中心協會。

  收獲在處女地

  ——記北京航空食品公司副董事長伍淑清

  華商韜略編輯委員會 張苗/文

  伍淑清小姐出生名門,是香港著名

美食品牌企業“美心”集團創辦人伍沾德的長女。她既在商業上成就突出,是中國第一家合資企業——北京航空食品的創辦人,也是香港唯一擔任中華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的女企業家,曾先后于1978 年獲得“香港十大杰出青年”榮譽,1987 年榮獲第二屆香港“商業奇才”稱號,1990 年獲得香港青年工業家獎。

  她積極奉獻社會,除一手創建了香港世界貿易中心協會,并親任委員會執行主席外,還先后擔任全國政協常委、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中華廚藝學院訓練委員會主席、香港各界婦女聯合會協進會副主席、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副主席、中華青少年歷史文化教育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中國宋慶齡兒童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中華全國工商聯女企業家聯誼會會長、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副會長等眾多社會公職,為服務香港及內地的經濟發

  展,特別是少年兒童事業以及中國西部最貧窮地區人民的脫貧致富作出積極貢獻。她的成就亦得到香港特區政府的褒獎,獲得政府特頒銀紫荊勛章。

  創辦第一家合資企業

  1948年中秋,伍淑清出生在香港。父親伍沾德甚是開明,不僅對兒女平等相待,而且鼓勵伍淑清要念好書。1967年,受過正規教會學校的嚴格教育后,伍淑清前往倫敦St.Godric's 進修秘書課程,后又赴美國柏克萊Armstrong 大學讀工商課程。

  去國外留學之前,父親曾對伍淑清說,不學好就不能回來。她不但沒有辜負這個愿望,而且遠遠超過父親期待,她僅用兩年半的時間就完成了四年的學業。美國巖士唐大學還破天荒將每學年只有一個名額的“杰出學生”榮譽授予了她這位來自中國的女學生。

  除了學習好,留學期間,伍淑清還積極參加學校里的各項社會活動,踴躍組織同學們搞聯歡會、搞學術討論會,發起成立攝影協會等學生組織,并且成功地當選為亞洲同學會副主席,成了校園內一個十分引人注目的人物,以至于同學們常常說她的宿舍簡直就是一個小“聯合國”。同時,她邊打工邊學習,除了注重觀察國外餐飲業和超級市場的經營管理外,還在皮鞋店做過事情,也幫人家看過小孩,賣過保險,只要是正當的事情,什么都愿意去做。而且,不管是在英國、還是在美國,她都非常積極地融入當地社會,了解民生民情。這樣的經歷,對她以后總能快速適應環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她說:“今天,你送我去非洲,我也可以在非洲做事情,做得好,到哪里都可以,到每個地方都是要適應環境,適應人生。”學會適者生存的同時,英美等發達國家人民的樸實、簡單生活和作風,也讓她很受啟發,并養成簡樸生活的習慣,貫穿一生。

  學成后,伍淑清投入到父親在日本萬國博覽會會上開設的餐廳工作,從服務員做起,每天早上8點到晚上11點,拉門、擦桌、收盤碗、洗刷、下單、點賬,事事親自做15小時連續不斷,一干就是半年。期間,她繼續發揚深入實際的作風,每天晚上都要去找一個國家的展臺人員交談,并在下班后帶領員工到外面去了解學習日本人生活工作方式。

  回港后,伍淑清一邊協助父親經營餐廳,一邊創建了香港世界貿易中心協會,從零開始,從沒有會員開始,到今天的2000多個會員,帶領他們走向世界。而且她完全以世界的格局來做,取得很好的社會反響。她說:“不是香港一般的概念,絕對的外向型,因為我們是面向全球的,所以我是用世界的理念來做事情,為香港的企業到世界服務,為全球的企業到香港服務,為大家通過香港的平臺到內地發展服務。”

  1997年香港回歸前后,不少海外投資者抱著懷疑和觀望的態度。為打消大家的疑慮,讓世界各國商界人士看到香港回歸祖國后的繁榮,知道香港仍然是推動世界貿易的好地方,伍淑清四處聯絡協調,在全球20多個城市激烈的競爭中為香港爭取到了世貿協會第28屆年會的舉辦權,并于同年10月成功舉行。而在此之前,她更說服有關各方,于1995年在北京舉辦了世界貿易中心協會會員大會。自己獨立做事以后,伍淑清以“速度”見長。

  至今,已不年輕的她仍步履急促,說話也快人快語,雖是較重香港口音的普通話,還時常夾帶流利的英語和粵語,但決不拖泥帶水,優雅的語音中透著干練和爽朗,對復雜問題的決斷和處理,更是快刀亂麻。被賦予眾多傳奇色彩、已有26年歷史的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最初的誕生就源于伍淑清從廣播里聽到一則消息之后的快速決策。

  1978年12月10日,新華社香港分社帶領包括伍淑清在內的12位港商到四川成都考察訪問。因當時的交通還很不便利,他們從香港坐火車到羅湖,羅湖以后到廣州,再從廣州坐飛機經過貴陽到成都,之后從成都到重慶,從重慶到湖北,再到廣州之后返港。10多天內,跑遍了小半個中國。她回憶說:“當我初次踏上中國大陸時,像是一個浪跡天涯的游子,終于找到了一個中國人的真正感受。”

  在從武漢到廣州的火車上,伍淑清聽到了廣播里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先生的聲音。“我清楚地記得他說,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歡迎外商到中國投資。當時,我是世界貿易中心協會的16位理事之一,內心非常希望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做點事情。”

  因自己的家族在經營食品方面頗具經驗。聽到廣播后,伍淑清忽然有了一個念頭。中國打開國門之后,將吸引世界各地的企業家前來投資。但在內地的飛機上吃飯,空姐送來的食品竟是冰涼的,同機的香港人還紛紛抱怨,為什么我們不可以在內地成立一家航空食品公司,來改變這種狀況呢?回到香港后,她即找父親商量,如何把做食品的經驗和中國航空服務業的發展結合起來。

  1979年,中國第一部《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出臺。在此之前,伍淑清帶隊千里迢迢幾經輾轉到內地作了更為具體考察之后,開始和父親伍沾德一起,和中國民航總局談合作做航空食品的可能。

  因為沒有先例,談判過程顯得漫長。當年6月,雙方談了三次,而且談得十分費勁:“我們也不會講普通話,用紙用筆溝通,用繁體字。有一個人懂一點點廣東話,也幫我們溝通。”但6月的談判并沒有實際的進展,到了9月雙方又接著談。她回憶說:“那時,中國剛剛表示要開放,合資企業還沒有先例,前途未知,外商心里不是十分有底,覺得風險很大,擔心以后被吃掉。當時這種心理很普遍。”

  伍淑清和父親分析,中國民航就要飛國際航班,國際航班上就要有合格的食品。讓中國飛機上的餐飲率先走向世界,使它成為打開國門的第一個窗口,食品雖小,意義卻不小,所以應該是有信心的,要接著談。但中國政府方面,因為是第一批合資企業,所有的部門要研究研究再研究。一直很難有明確的結果。

  “我那時既不認識門路,又不認識人,常常是單槍匹馬去談判。當時人也年輕,有著一股傻勁,懷著一個理想,沒想過困難。我相信,大家都是中國人,只要有誠意,可以開門見山地談。”在這個過程中,民航總局還把準備和香港一家食品公司合資搞航空食品的事情匯報給了鄧小平。鄧小平當即表示了肯定。國家領導人的直接關心,給了伍氏父女極大的信心。他們下定決心要做成這個事情。終于在一個清晨把這個項目談了下來。

  1980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投資管理委員會批準了京港合資經營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其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注冊編號為001號。而伍淑清的“速度”在這個時候再次發揮功效:協議未被正式批準之前,她已耗資500萬,將所需的食品機械從海外訂好并啟運,因此批文下達的第二個月,公司就正式開業投產了。曾任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總裁的徐柏齡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1980年5月3日下午,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首都國際機場賓館西側的廣場上,中國改革開放后第一家合資企業誕生了。時任中國進出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的江澤民也蒞臨祝賀,為歷史性的“001”號剪了彩。

  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的成立填補了中國民航航空食品生產的空白,開啟了中國引進外資和興辦三資企業的序幕。人們風趣地稱伍淑清為“天字第一號”。

  “天字第一號”之后,伍淑清又相繼在上海、天津、大連、青島、海口、廈門等多個城市興辦了航空食品、航空地毯、飲料等幾十家合資或獨資企業。北京航空食品本身也已經歷過3個發展的里程碑:一次是1980年到1988年,擁有第一個工廠,二次是1988年5月1號到2003年的4月30號,擴建了一個工廠,2003年5月以后,伍淑清又啟動了第三個擴建工廠的計劃,以適應2008北京奧運會的需求。

  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結束了中國航空餐只是鳳尾魚加煮熟雞蛋的歷史,不僅以高質量的供餐和良好的服務,提高了中國航空食品配餐的質量和水平,更贏得了許多國際航空公司的信賴,賺取了外匯。

  這也是伍淑清做生意的一貫原則。她說:“我們的策略就是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為當地經濟發展和人民,提供我們最好的產品和服務。提高水平,培養人才,讓我們的員工生活更好。其它都是次要的。我們做企業,第一是要對員工有利,對客戶有利,對投資者有利。因為你客戶沒有利益,不要你的產品,員工沒有利,不會在你企業做事情,投資者沒有利,他不會投資給你。”

  投身西部大開發

  伍淑清有一個理念:“越是落后的地方越是有機會。”它說:“我是越窮的地方越去,因為越窮的地方越是可以突破他的思維,越是有發展的空間。有些地方窮不是因為天然的條件不好,是因為思想的落后,是因為一些條條框框的約束。”

  “越窮的地方越去”已經成為伍淑清的一大特征,投資航空食品的時候是這樣,航空食品成功后依然是這樣。投資做生意是這樣,奉獻精力,服務社會也是這樣。

  黨中央和國務院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后,正努力做大航空食品的伍淑清,再次展示出她讓人驚嘆的速度和胸襟,在第一時間投入到這一振興中華民族的新世紀的偉大工程之中。

  在2000年的全國政協九屆三次會議上,她作了題為《港澳同胞要為西部開發貢獻力量》的發言,就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提出了3個計劃———協助西部地區招商引資;協助西部地區引進和培養人才;協助西部地區擴大對外宣傳,弘揚西部的優秀文化和傳統。

  西藏這個西部最落后的地區,同樣牽動著伍淑清的心。因為在外國聽到過“Free Tibet ”(解放西藏)等分裂祖國的口號,于是決定去看看,結果一看就愛上了西藏。“每次從青藏高原上空飛過感受都不平靜,心里總想著要記錄下這人間少見的氣勢與美景”。

  早在1999 年初,伍淑清就建議在西藏舉行了一場“愛我中華”音樂會,想通過文化交流讓世界上有更多的外國朋友了解西藏,認識西藏,“讓外國人親眼目睹到西藏,就能親身感受到西藏今天的發展和變化,也就可以找到合作的商機”。

  從那時至今,伍淑清已經20多次到西藏進行考察訪問。每次她都少不了到拉薩實驗小學、盲童院、孤兒院等地看望當地孩子們,還到拉薩近郊的開發區考察高原地區無公害蔬菜和食品、商談幫助其出口事宜等等。她曾邀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總干事到西藏訪問,爭取聯合國的捐助。她積極地聯絡國外的投資基金,希望通過自己的“紅娘”作用能為西藏做點實事,真正幫助西藏的人去發展。最近,她又計劃今年下半年在西藏做一個航空食品公司,提供機會給當地的婦女就業,完全由西藏的婦女來管理。

  她說:“我對她們很有信心,她們做事情很樸素,很勤奮,很有佛性。我不懂西藏文,但跟她們接觸,覺得她們很友善,因為佛教讓她們很有愛心。現在提倡男女平等,沒有工作,沒有經濟實力,哪里來的平等呢?因此一定要有平等的教育、工作環境和平等的機會。”

  西藏之后,伍淑清又啟動了一項工程。在云南香格里拉建立一個婦女企業中心。在此之前,她還穿針引線,讓香格里拉所在的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政府與美國夏威夷州政府工商經濟部,就香格里拉旅游資源開發、旅游人才培訓、生態環境及文化遺產保護簽署了備忘錄,正式設立了“香巴拉”項目。準備首期投資300萬美元,在香格里拉建立一個中國最完美的國家公園。并希望能透過聯合國駐華馬和勵大使的推動,把“香巴拉”項目納入聯合國的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中。同時,她還在紐約和夏威夷積極宣傳該項目,讓美麗的香格里拉被更多的世界同胞所認知與了解。

  “香巴拉”項目中的婦女企業中心則主要是通過興辦企業,拓展當地婦女的生存發展空間。伍淑清說:“我們不光是做慈善事業,而是根據每個地方的經濟情況,去想辦法,做事情,幫助當地的人自己發展,自力更生,提高她們自己的經濟,學問,健康和科學環保意識。這些都需要人去帶動。帶動起來就能形成良性的循環。”

  宣傳中國西部成為伍淑清的必修課。為了吸引外國人到寧夏觀光、旅游、創業,她出資組織實力強大的攝制隊伍,拍攝“精品寧夏”的宣傳片。另外,她也曾自費請香港的媒體朋友和中央電視臺的編導到西藏拍攝訪問,用筆和鏡頭記錄西藏人的真實生活,并制成光盤,拿到聯合國機構和國外播放。

  關心下一代健康成長

  因為事業而耽誤了婚姻,至今未婚的伍淑清對兒童充滿了感情。

  考察寧夏時,伍淑清得知南部山區乙肝發病率較高,危害當地青少年健康狀況時,決定通過聯合國向這一地區捐贈有關物品,重點支持寧夏在南部山區貧困兒童中推廣乙肝疫苗接種。很快,她在香港募集資金,捐贈了乙肝疫苗和相關醫療設備,支持寧夏推廣乙肝疫苗免疫接種,并委托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進行項目管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高級項目官員桑妮蘭女士曾稱贊她:“如果說誰是寧夏孩子們的朋友,伍淑清是當之無愧的。”

  對于西藏兒童的健康,伍淑清也很關心。西藏的生存條件比較惡劣,有的小孩生下來以后,母親的母乳不夠,孩子就容易患上肺結核。并且西藏還有很多農民保持著游牧的生活方式,伍淑清便在香港成立了“中國西藏兒童健康教育基金”,從海外及民間的渠道為西藏兒童籌款,改善那些西藏殘障兒童的生活狀況。并在西藏的農村建立健康中心,給小孩體檢,以此保證兒童的健康。

  常年在西部的奔波,讓伍淑清對西部兒童的需求和改善西部兒童的健康成長,有頗多的體會。她說:“應該每個地方搞一個兒童健康中心,對新生的孩子進行免費檢查,我們已經做很多年了。沒有健康的孩子,那個地方就永遠發展不起來。另外,一些很窮的地方,不應該只是給錢到戶,也應該對新生兒給予關心,給孩子吃好的奶粉,現在這個問題在國內很嚴重,一些孩子吃成了大頭娃娃。很多孩子的讀書也是問題,師資越來越差。比如寧夏,有些孩子9歲才上學,等于有三年沒有發揮培育他的智能。還有一個是鹽要加碘。我覺得,國內現在對健康的重視還是不夠,不是衛生部的問題,而是要從國務院到地方政府,到社會中的團體,都要重視,特別是家庭的健康。有些地方的農民根本不知道怎么健康,還有就是生存環境的問題。

  在關心下一代上,伍淑清不但在貧窮地區做,也在發達地區做。早在1988 年,作為宋慶齡基金會理事和中國宋慶齡兒童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的她,就倡議成立了由宋慶齡基金會主辦的北京培華人才

  培訓中心。并親自擔任北京培華的理事長。這些年來,北京培華共舉辦了188 期培訓班,培養了2700 多名學員。之后,北京培華還與北京朝陽區教育局聯合成立了培華幼兒園,專門研究“獨生子女幼兒階段全面發展教育”問題。為了辦好幼兒園,她在香港為孩子們募集了價值300 萬港幣的大型體育游樂器械、鋼琴和各類玩具,設立了培華圖書館。同時,還提出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如強調社會和家長不應過多地注重孩子們的物質享受,而忽視他們的品德、責任心的培養,否則,“他長大以后,根本不可能在這個世界上成為有用的公民,只會成為在社會上滋事的公子哥罷了。”為此,她要求幼兒園豎旗桿,升國旗,向孩子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作為香港人,伍淑清對香港的孩子也十分關心。香港回歸后,她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讓香港的青少年更多地了解祖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悠久豐富的歷史,培養他們“愛祖國,愛香港”。為此,在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的支持下,她親手建立了香港中華青少年歷史文化教育基金。作為基金執行委員會的主席,伍淑清以極大的精力和心血投入到工作中,從1998年起至今,她每年都帶領數十個代表團的千名學生回到祖國內地進行交流。而且她不但“引進來”,也積極“走出去”,曾出資500萬元設立“56個民族學生境外考察獎學金”,每年組織一個團到境外考察。她覺得這樣的安排,雖然投入的人力和花費是巨大的,但影響是深遠的。

  做了很多事情的伍淑清非常“低調”,她無數次到中國的西部,可是她的家人好些年并不知曉。直到2004年10月,同行的香港記者在香港刊物上發表有關文章,年邁的父母這才知道愛女在背后吃了這么多的苦,經歷了這么多的困難,做著一些無上光榮的善事。

  在關于困難,我們曾問伍淑清:您這一路下來,最難的是哪個階段。伍淑清回答得很干凈利落:每天都是一個新挑戰,每天都要克服新困難。她說: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做好人生,不停努力。末了,還特別強調:不做最大,是做最好。

  談及成功的體會。她說:“我覺得,人的一生永遠在學習,現在時代改變越來越快,年紀越大,越要學得更快。”還和我們開玩笑說道:“我要比你們還快,比你們腦袋還好用,要是不夠快,我就斗不過你們,沒有飯吃了。老了,體力不行,腦袋還可以用起來。”

  注:

  《華商韜略——記百位杰出華商領袖》一書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雜志•華商韜略編輯委員與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于2006年10月1日聯合出版的大型華人商業紀實文獻。

  《華商韜略——記百位杰出華商領袖》一書共688頁,130萬字,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黨組書記、副主任陳清泰先生作序,著名華人企業家李嘉誠先生、王永慶先生代序,并分別以“開創偉業、成就奇跡”報道了馬萬祺、莊世平、李兆基、鄭裕彤、張忠謀、柳傳志、陳永栽、趙錫成、王嘉廉、郭臺銘、楊致遠、黃光裕、曾憲梓、施至成、林梧桐、陳江和、羅康瑞、劉永好、林文鏡、劉英武、胡玉麟、楊忠禮、宣建生、陳大江、彭云鵬、許榮茂、鐘廷森、趙世曾、葉煥榮、張曉卿、莊思浩、施正榮、胡少杰、魏成輝、楊 釗、杜紀川、李信麟、林紹良;以“承前啟后、發揚光大”報道了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聯、辜濂松、蔡宏圖、郭鶴年、陳有漢、謝國民、黃祖耀、曹文錦、榮智健、董建成、馮國經、霍震寰、鄭有英、胡應湘、李文達、許勝雄;以“改革發展、國企之光”報道了張瑞敏、李家祥、陳小津、劉 玠、李小琳、夏國洪、童志成、常德傳、段 強;以“開路先鋒、做大做強”報道了蔡聰妙、林源德、宗慶后、金祥佐、沈望傅、陳覺中、胡介國、鄭崇華、梁慶德、鄭家發、王人慶、王錦彪、蔡燕萍、林訓明、陳凱希、古潤金、鄧 龍、林金標、戴宏達、陳得福、歐宗清、陳賢進;以“首席高管、超越之路”報道了程守宗、薛榮興、張劍煒、陳祖澤、陳奇偉;以“以商為輔、另有專攻”報道了黃保欣、伍淑清、陳麗華、李大壯、靳埭強、田家炳共100位來自不同時代、家庭背景,身處不同政治、經濟、社會環境,但均在所處地域以及所處行業領域取得卓越成就的杰出華人企業家的創業發展、人生里程、事業成就、社會貢獻,以及所屬企業的發展、成就與典型經驗。 

  憑借高端的入編人物、權威的編撰出版背景、極具廣度與深度的訪談報道,《華商韜略》已成為一部展示華人經濟成就與發展格局、彰顯華人商業智慧與商道精神、光大華人企業家經濟社會貢獻與事業理想,并匯聚了最多華人企業大家,贏得最多華人企業大家互動參與,且在內容上最具有權威參考價值的精品力作。目前,該書已發行至30多個國家與地區,得到好評。欲了解“華商韜略”更多情況,請聯絡 :8610—85592899 www.huashangtaolue.com)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