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菲爾普斯:宏觀經濟學先知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0日 07:01 北京商報
昨天,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埃德蒙·菲爾普斯因對“宏觀經濟政策中的跨期權衡”進行的深入研究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這是在意料之外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 ,說意料之外,是因為在公布名單前,瑞典銀行首席經濟學家HubertFromlet開出的奪獎熱門人物名單中沒有菲爾普斯的名字,說意料之中,是這獎牌又歸屬了美國某大學的教授。 菲爾普斯的中國情結 “我對于中國的發展戰略很感興趣,過去的幾年當中,我一直致力于此,我希望常去研究一下中國的經濟政策。”這是菲爾普斯去年在2005諾獎北京論壇演講時的開場白。這位“現代宏觀經濟學的締造者”與中國可以說頗有淵源,他曾多次來華演講,運用他對宏觀經濟學的研究成果,為中國經濟的發展獻計獻策。 2004年他就在人民大學召開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論壇”上指出了中國的金融體系改革中存在的問題。他認為,中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以及政府追求經濟繁榮和發展的迫切愿望,使得中國成為對外資有很大吸引力的地方。外資的持續增加,增加了中國經濟體系內的投資活動,也對中國就業增長和經濟發展起到了顯著的影響。菲爾普斯說,結構性因素對中國就業與經濟增長的影響,結構性因素可以指中國從國外所獲得的特殊投資機遇,也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的基本經濟制度所產生的活力或機制。中國為了適應激勵不同層次商業人士的創新計劃,并從中挑選出更有商業前景的創新計劃,中國將需要發展一種新型的金融機構,可以向這些有商業前景的企業提供融資幫助。美國有這樣的新型金融機構,中國也應該有這樣的金融機構。 另外,菲爾普斯還在2005諾獎北京論壇上專門給中國的宏觀經濟發展作出了深入的剖析,特別是關于國民儲蓄、投資、進出口、生產力發展等方面。他指出,中國必須向西方來顯示他們保留經常項賬戶的大幅余額和貿易順差是有原因的,首先要討論一下經濟發展的本質以及生產率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然后評估一下中國經濟體制的性質。 菲爾普斯的經濟學生涯 啟蒙階段 耶魯大學的高才生 菲爾普斯1933年夏天出生伊利諾斯州伊凡斯頓,當時美國正處于大蕭條谷底,他父母都失去了工作。直到1939年其父才在紐約找到了新工作,菲爾普斯全家搬到了哈德森河上游的一個寧靜郊區,在那里菲爾普斯進入了公立學校讀中學,1951年畢業。隨后菲爾普斯進入安默斯特學院讀大學,1955年畢業并獲文學學士學位。在大學第一年里,他迷戀上了柏拉圖、休謨等人,對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在學經濟出身的父親和學家政管理出身的母親的影響下,他第二年開始接觸經濟學課程,由于當時的耶魯大學在經濟學研究領域日益崛起,而且可以提供有吸引力的獎學金,菲爾普斯選擇了在那里讀研究生。 在耶魯大學研究生院,菲爾普斯與自己仰慕已久、也是耶魯名氣最大的兩位經濟學家——詹姆斯·托賓(JamesTobin)和托馬斯·斯凱林(Thomas Schelling)保持了密切接觸和交往。在先后獲得耶魯大學的文學和哲學博士學位之后,菲爾普斯1959年6月來到洛杉磯,在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開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但在1960年,菲爾普斯重返耶魯開始學術生涯。 學術黃金期 締造現代宏觀經濟學 在耶魯大學考勒斯基金的5年半時間,是菲爾普斯學術生涯發展一個獨特而重要的階段,使他一舉成名的關于國民儲蓄的“黃金準則”論文 ,就是在這段時間早期完成的。這篇著名論文被視為對羅伯特·索洛(Robert Solow)開創的增長路徑研究的一個重要進展。索洛l956年曾提出平衡增長理論,菲爾普斯則利用這一理論,進一步探討了勞動和資本的關系,提出了著名的經濟增長黃金分割律,對后世影響極大。在隨后幾年中,他又對經濟增長的黃金準則做了進一步闡述。 菲爾普斯1966年離開耶魯大學,來到賓夕法尼亞大學,翻開他學術生涯新的一頁。 在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之后,在整個1960年代后期,菲爾普斯是試圖在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之間架起溝通橋梁的一批年輕經濟學家的先鋒之一。他最廣為人知的學術貢獻,是對菲利普斯曲線的批評和發展。 1971年秋天,菲爾普斯進入了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在那里一待就是8年。這一時期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對經濟公平問題和勞動市場結構剛性等領域的研究上面。 1993年9月,菲爾普斯回到了紐約。回國后,菲爾普斯繼續保持著對東歐問題的研究興趣。同時,他對自己思考很久的一個問題開始著手研究。這一主題涉及對低收入工人的補貼計劃,其目的是提高貧困人口的工資率和就業率。他對失業微觀基礎問題的長期研究,對其在失業的背景下提出這個計劃起到了很大幫助。同時不難看出,菲爾普斯先前對經濟公平、特別是羅爾斯社會公平理論的研究,也為此提供了一個背景和鋪墊。 展望未來 獻身經濟學的一生 在剛剛步入60歲的時候,菲爾普斯對自己的工作進行了一次清算和檢討。回顧過往成就令他欣慰,而看到這些成就能對他人產生影響更是一種滿足。他感到自己的事業已進入了一個平和的階段,他不再有動力去試圖在最快的時間里獲取成功。同時在他看來,學術影響并不是他個人成就的一個主要部分,其他方面的回報、特別是從工作本身中得到的回報,才是最重要的評判標準。只有了解這一點,才能根據自己的愛好、而非外界眼光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課題。用菲爾普斯本人的話說,這是很有“解放性”的。 1995年,菲爾普斯以“獻身經濟學的一生”為標題撰寫了自傳。在這本自傳中,他為自己列出了未來20年的研究計劃:首先,對東歐轉型問題的研究將深入下去;其次,他將更關注本國的貧困人口;最后,失業決定問題仍將是他的一大研究主題。同時他還提到了幾個可能選擇的研究方向,如股票市場或政治領域。正如菲爾普斯自己所說,他對這些以及其他不可遇見的研究課題充滿期望。 諾貝爾經濟學獎 十年歷程 從1997年至今的10個年頭里,諾貝爾經濟學獎經歷了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跨學科研究等經濟學領域,而具體的研究項目涉及期權定價理論、貨幣與財政政策、博弈理論……回首10年,不難看出,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獎內容無一不與全球經濟的走勢緊密相連。 也許我們還清晰地記得,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席卷全球,給整個世界的金融市場帶來了重大的撞擊。值得注意的是,當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正是期權定價理論。眾所周知,期權定價的理論成果與金融市場的實際操作有非常緊密的聯系。而1999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蒙代爾,他對不同匯率制度下的貨幣與財政政策以及最優貨幣區域做出的分析,最終促成今天歐元的誕生,這也恰恰證明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高瞻遠矚”。 不可否認,如今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從這個世界經濟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獎項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目前世界經濟發展的動態,從而把握未來經濟的走勢以及發展方向。 2005 羅伯特·奧曼和托馬斯·謝林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解釋價格戰和貿易戰這樣的經濟沖突以及為何一些社區在運營共同擁有的資源方面更具成效。這給當今商業世界競爭提供了一個可靠理論保證。 以色列和美國雙重國籍的羅伯特·奧曼和美國人托馬斯·謝林共同獲得該獎,以表彰他們通過博弈理論的分析增強世人對合作與沖突的理解。 2004 商業周期的驅動力量和經濟政策的設計是宏觀經濟學研究的重要領域。基德蘭德和普雷斯科特的貢獻不僅體現在宏觀經濟分析領域,而且還應用于當今許多國家的金融和貨幣政策之中。 出生在挪威的經濟學家基德蘭德和美國經濟學家普雷斯科特榮獲該獎,以表彰他們對動態宏觀經濟學所做出的貢獻:經濟政策的時間連貫性和商業周期的驅動力量。 2003 羅伯特·恩格爾和克萊夫·格蘭杰為分析家們在目前的資產作價和投資配搭風險評估方面找到了捷徑。同時,他們的貢獻將用于研究目前世界各國急需解決的“財富與消費、匯率與物價水平之間的關系”。 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恩格爾和英國經濟學家克萊夫·格蘭杰雙雙獲得該獎,他們發明了處理許多經濟時間序列兩個關鍵特性的統計方法:時間變化的變更率和非平穩性。 2002 卡恩曼的主要貢獻展示了人為決策是如何異于標準經濟理論預測的結果。史密斯的成就則將實驗作為一種工具應用于實驗經濟學分析很有幫助。 擁有美國和以色列雙重國籍的丹尼爾·卡恩曼和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弗農·史密斯。卡恩曼是因為“把心理學研究和經濟學研究結合在一起,特別是與在不確定狀況下的決策制定有關的研究”而得獎。 2001 阿克爾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的分析理論用途廣泛,既適用于對傳統的農業市場的分析研究,也適用于對現代金融市場的分析研究。同時,他們的理論還構成了現代信息經濟的核心。 三位美國教授喬治·阿克爾洛夫、邁克爾·斯彭斯和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由于在“對充滿不對稱信息市場進行分析”領域所做出的重要貢獻,而分享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2000 赫克曼對分析選擇性抽樣的原理和方法所做出的發展和貢獻,麥克法登對分析離散選擇的原理和方法所做出的發展和貢獻。這兩位獲獎者都發展了在針對個人和家庭行為進行經驗性分析中廣泛應用的原理。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詹姆斯·J·赫克曼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丹尼爾·L·麥克法登,以表彰他們在微觀計量經濟學領域所做出的貢獻。 1999 蒙代爾對貨幣動態的分析已經被稱為“國際宏觀經濟學的分水嶺”。他在30多年前就勾勒了今天的經濟生活中所面臨的情況并提出了迄今仍然正確的理論。他的這一思想促成了今天歐元的誕生。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羅伯特·A·蒙代爾,因為他對不同匯率制度下的貨幣與財政政策以及最優貨幣區域做出了影響深遠的分析。 1998 阿馬蒂亞·森克服了197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羅的不可能定理衍生出的難題,從而對福利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中包括公共選擇的一般理論、福利與貧窮的指標。這些研究給今天的各國福利領域帶來深遠的影響。 印度籍經濟學家阿馬蒂亞·森因其對福利經濟學以及發展經濟學的突破性貢獻而獲此殊榮。 1997 他們的定價理論成果與金融市場的實際操作有非常緊密的聯系,被直接應用于金融交易實踐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推動了當時全球衍生金融市場的迅猛發展。 美國哈佛大學的資深教授羅伯特·默頓和斯坦福大學的榮譽退休教授馬尤·舒爾斯,以表彰他們在期權定價理論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貢獻,體現了經濟學界對期權定價理論的肯定。 1996 英國經濟學家詹姆斯·莫里斯和美國人威廉·維克瑞共同捧得。 莫里斯在信息經濟學理論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尤其是不對稱信息條件下的經濟激勵理論的論述。 維克瑞的獲獎理由是,他在信息經濟學、激勵理論、博弈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言論 邁步從頭越 一批往屆諾獎得主剛離開北京,新一屆諾獎得主又在瑞典出爐。 昨天,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埃德蒙·菲爾普斯。 這個獎項實在是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說意料之外,是因為在公布名單前,瑞典銀行首席經濟學家HubertFromlet開出的奪獎熱門人物名單中沒有菲爾普斯的名字。 說意料之中,是這獎牌又歸屬美國某大學的教授。縱觀30年來諾貝爾經濟學獎牌幾乎大部分都被美國所囊括,所以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再落入美國大學教授懷中也不足為奇。 國人總愛探討何時中國人能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這個看起來很“務虛”的問題,其實討論這個問題并非沒有現實基礎,畢竟中國現在面臨的很多新問題是西方經濟學理論所不能解釋的,這也意味著國內年輕的學者面臨著諸多挑戰以往權威的機會。 但機會有了,浮躁的毛病也隨之而來,還沒有弄通西方經濟學的脈絡就著急先批判。 欲速則不達,要想獲諾獎,在挑戰之前還是應踏踏實實向大師學習,把西方經濟學弄通了,再尋其不是也不晚。 國人諾獎之路,還需邁步從頭越。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