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VC浙商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 10:21 《中國企業家》雜志
劉曉人要在充滿洋味的VC行當里跟那些西裝紳士們一較高下。他身后,躁動著8000億的浙江民間游資 文/本刊記者 程苓峰 第一次在杭州見到劉曉人,印象深刻。從寶馬里鉆出來的“劉總”竟穿了一雙紅、銀兩色相間的旅游鞋,印象中只有混跡于街頭的嘻哈少年才會穿這么扎眼的東西。臉色青黑且瘦削,也許是在他床頭貼著一張“醒即起”字條的緣故吧。但他精神很好,講話時直著脖子,眼睛瞪著你,鏗鏘有力像打連珠炮。 第二次再見他是在北京友誼賓館。上身里面穿紅黃相間的T恤,外面再套一件很舊的長袖白襯衫,再配上那雙紅銀雙色的旅游鞋,堪稱絕配!走在大街上,沒人會不把他當作個進城打工的農民兄弟。當時他正讀一本書:《向解放軍學習》! 劉很快就要出名了。 他是典型的草根浙商,17歲就開始做生意,把家鄉特產雞血石賣到臺灣和東南亞,從無到有由小而大,后來就介入到更多的傳統行當中。今年6月,劉曉人獨資成立杭州紅鼎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這被稱為中國民營資本的第一家風險投資(VC)公司。劉曉人準備把自己的3000萬元都拿出來投,他能隨時調動的投資伙伴的資金還有幾億元人民幣。 VC這個行當,從1996年隨著中國互聯網第一次浪潮從硅谷著陸中關村以來,就一直是不折不扣的“洋”產業。概念是舶來品,錢是國外基金給的,花錢的人是美國商學院和《財富》500強培養出來的,規則自然盡是照搬,退出手段也以海外上市為優。 VC業突然冒出來一個劉曉人,不能不叫人驚奇。劉并不形單影只,他只是浙江民間成百上千個草根商人中的平凡一員,而這個群體掌握的游資足足有8000億元。 浙江中大集團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小平說,浙江民間游資,有1/3專門對準炒地產、股票、期貨等投機行為,另有1/3屬于資源類和行業類的戰略投資,比如去巴西、南非投資礦山、森林,在全國各地發展物流和商貿。而剩下1/3是被大集團用來做多元化投資、需要長期管理的新項目。胡小平做了一個簡單的假設,8000億游資,如果有1/10,甚至是1/100被轉化為風險投資,“那就是一股多么巨大的力量!” 溫州的炒房、炒股、炒煤團,劉曉人說他從來沒有參加過,但“憑直覺”,劉曉人覺得“國內的縫隙市場更值得去找尋”。 劉曉人對浙江民營企業發家所依靠的傳統制造業憂心忡忡。“在國內,競爭太激烈,每個行當的積累和壁壘都很深,要過河就必須跳過去,已經沒有石頭可摸。在國外,做得好一點老外就設計條款來壓制你。”尤其像劉曉人所長期經營的手工藝品行業,基本上是面向國外市場,時時都有受制于人的風險。 在劉曉人看來,危險隨時都可能降臨。柏林墻倒掉之前三個月,有人還在喊:柏林墻百年不會倒!但三個月后它就倒了! 劉曉人可不想坐以待斃,他找到一個非常新的領域。 我要干了! 通過親友引薦投資項目,賺了分紅、虧了拉倒,劉曉人早就習慣了這種在浙江民間普遍的投資方式。十多年來,他在傳統行業投資有幾十個項目,平均回報在20%左右。五年前,劉曉人成了專職的投資人,兩年前,他投了第一筆錢給一個互聯網項目,帶來百分之幾百的回報,嘗到“以前從未有過的甜頭”。 本來劉曉人就是想在私下里繼續做個人投資,但一件小事令他改變了主意。一年前,劉曉人看上一個網站,打電話過去跟站長聊天。“我是浙江來的,想給你這個網站投資。”劉曉人說得很直接。那邊回答得也干脆:“我們不要人民幣。我們只要美金。”劉曉人很生氣。“我用人民幣投資在任何場合都受到尊重,為什么在這個地方就偏偏不受人尊重?”于是,他得出個結論:“互聯網這個地方,有挑戰性!” 他后來才明白美金和人民幣之間的差別。美金的背后,是成熟的VC機制,第一筆、第二筆、第三筆,一步步來,并且隨同資金進入的有西方管理經驗的傳承。在這方面,拿著人民幣的本土投資者遠遠不能與其相比。 劉曉人說:“有時候一件事把你靈魂深處觸動了,就把你整個人都改變了。”圍繞這件事,劉曉人前后想了幾個月,然后跟身邊的人說:“我一定要干這件事!做不好我不罷休! 20年以后,我要用人民幣,在中國的舞臺上跟老外的美金共舞!” 下定決心后的整個一年都在做準備。劉曉人要把傳統行業的老底兒都處置好,為VC事業騰出資源和精力。第一,把權力下放,傳統業務都交給親戚以及相信的老團隊來管理。第二,把不必要的資產處理掉,比如投資的舞廳、飯館,都賣掉并且收回資金。第三,跟同道、股東和盤托出VC計劃,說服他們一起干。 很多人還對幾年前的“網絡泡沫”心有余悸,他們提醒劉曉人:這東西“燒錢”!劉曉人回擊說:你們一天到晚搓麻將、賭博、養“小蜜”,這才叫燒錢!到國外去引進一套設備還是中國生產的,放著一年都不會用!相反,那些做互聯網的年輕人,吃方便面、大排擋、出差也不住高檔酒店,最多也就是買輛跑車,但這是能帶來激情的東西,即使交點學費,也是為著理想而摸索。“多么可愛的年輕人!” 劉曉人說自己做人正、辦事透明、在圈子里有誠信的好名聲,這在VC業應該同樣管用。 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劉曉人給一些臺灣商人發貨過去后竟然毫無音訊,原來是對方破產、沒辦法付錢。但劉曉人從來沒有追著去打官司。等到金融風暴過后,臺灣商人起死回生,就反過來給劉曉人加倍的回報。這一次做VC,臺灣以及東南亞的商人朋友都愿意掏出錢來,總共有上億的資金,由劉曉人支配。 選人秘訣 劉曉人不相信高科技行業比傳統行業風險更大,而是認為恰恰相反。高科技行業里有隨處可得的高學歷人才,而相對而言,傳統行業從業者的文化水平素質相對要低。 作家陳丹青在美國住了十幾年回來,看到上海大街上有人打架打到流血,他很驚奇,因為在美國十幾年都沒看到過。這啟發了劉曉人。他設問,你見過一個背著小提琴的年輕人在大街上跟人打架嗎?很少見。清華大學的學生鬧矛盾打架是不是比一般大學少?當然。是什么道理?是素質問題。 在傳統行業,一般投資一個企業就一個人干,或者一家子干。而在高科技行業創業的大學生,一般不會一個人單獨干,常常就是一個團隊。三五個同學,彼此技能互補,周圍還有一個小圈子。劉曉人說,相信三個人要比相信一個人更保險,相信一個團隊要比相信一個家庭可靠性高。 了解創業的大學生有直接的方式。大學四年的學習成績和校園生活就可以說明這個人的基本素質;還可以通過他的班主任寫推薦信、給創業計劃書簽字等方式考察他。如果要投資20萬以上,那就要求系主任再寫推薦信;更高的投資比如50萬、100萬,就要校長、共青團主席、學生會主席寫信和簽字。 最核心的一點是“孝”:這個人孝敬父母嗎?不要認為這是小事,劉曉人說,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必定是一個忠誠的人;但有時候一個忠誠的人卻不一定孝順。“孝順來自良心,而忠誠度在企業很重要”。 劉曉人把人分為三類:惡人,沒有辦法在一起做事,要敬而遠之;邪人,這種人有點壞,但可以帶好他;好人,即善良的人、孝順的人,盡管有時做事不很利索,搶奪先機不夠敏感,但他會很悉心地培養這種人,時時指點。他說:“人肯定是天使的一面多一點,魔鬼的一面少一點。所以你要去感化、說服。” 劉曉人說,找專家、雇團隊、請顧問這些普遍規則會向老外學習,但“在中國的特點關鍵還是看人的問題”。第一,要深入到各個行業,做出模式創新才是關鍵。第二,就是建立起好的團隊,能夠持續地適應和創新。 VC先驅? 劉曉人對浙江民間游資走向VC的“大勢”抱有信心。 在浙江民間流傳著一些特殊的融資方式。當無法獲得銀行貸款時,任何人可以發起集會,邀請友人、親戚參加,說明用錢的理由,募得的資金沒有利息,完全是互助形式。另外還有一種類似的集會叫做“活會”,以招標方式籌集資金,有利息、實行會員制,加入者期望投入的資金有一定程度的增值。從某種程度上講,劉曉人認為這已經具備了天使投資或風險投資的雛形。他甚至預言,浙江正在從一個傳統的行業市場轉向一個資本市場,而這樣的轉變,會帶動整個中國資本市場火起來。 所以劉曉人覺得,即使今天不是自己,明天也會有另一個浙商跳出來做相同的事。“浙江企業家有一個特點:即使不引導,也都會看到大的方向和趨勢”。比如炒房、炒煤、到國外去收購資源,談不上大家是特地抱團運營,而是不約而同看到了相似的商業模式和利益。 當然,做VC并非易事。即使在浙江,也很少有企業家會像劉曉人一樣把錢投給只見過數面的陌生人;而劉曉人即使投了也要依據習慣占大股,若不能控制就不太放心。一些悲觀的分析人士說,風險投資在缺乏誠信、制度不健全的中國,找不到相應的文化基礎和商業基礎。 但劉曉人仍然相信,中國的本土特色能夠孕育出特有的VC模式。在他看來,中國文化是一種天下文化,有一種巨大的包容力;中國文化五千年從來沒斷過,它能不停地吸收營養和創新。 (實習生王婧對本文亦有貢獻) 附文 黃輝:民間VC尚在萌芽期 民間游資來做專業的投資,這還是個別行為。國內所謂的私募市場還沒有發展起來,現在都是不規范的操作,不像國外私募基金非常發達,而且規模也大到幾千億。私募資金是介于投資者和投資機會之間的專業中介。現在國內專業中介缺乏,還是投資者直接去找金融市場。像溫州有一定的中介模式,這種模式相當于商會,但還不是中介。中介模式是投資者把錢交給私募基金,私募基金公司尋找機會,是專業的投資公司。 為什么國內很多私募基金都是國外公司?因為它對投資機會的把握很專業,投資以后也有能力管理投資機會,也能帶進一些資源,把投資機會進一步發展。 天使投資的模式在溫州民間非常多。它是基于投資者和被投資人有特殊的信賴關系。比如親戚,贏錢了大家高興,輸了大家也還是親戚。這種模式做不大,做不成一家投資公司。 國外的VC其實是產業結構的產物。像美國大公司非常多,公司變大后創新能力一定往下走。那誰在創新?是小公司在VC的驅動下創新。大公司內部缺乏創新,就愿意花高價收買成功的創新,收買有很大市場前景的技術。這個鏈條已經成熟了。 反觀中國,大公司還比較少,所以VC所賴以生長的市場并不大。現在國內的VC有一個趨勢:投中后期項目、風險小。為什么?因為失敗的比例不能太大。現在國內大部分大公司都是國企,不可能花很多錢買專項技術,所以VC只能期望所投的公司在短期內上市。這樣對機會的選擇就嚴格了很多,反過來,也制約了VC發展。 (整理/本刊記者 程苓峰)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