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印尼領袖富豪林文鏡300億美元中國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2日 01:42 第一財經日報

  本報記者 田享華 發自上海

  “為了建造中國第一個海峽兩岸共用的世界級大港,這十多年來,我幾乎每年都在反映這個建議。”林文鏡說來有些無奈。不過,他也很欣喜地告訴記者,現在已經逐步在建設,第一個5萬噸的碼頭已經建成,第二個、第三個正在建設當中。

  9月6日,林文鏡先生在上海參加首屆華商領袖圓桌會期間,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專訪。他描述了建設江陰大港、海峽經濟區以及新僑銀行的思路。

    打造江陰大港

  說起這個江陰港,林文鏡掩飾不住自己的興奮,因為這個港口是他發現并計劃締造的。福清原來沒有海港,嚴重制約了福清經濟的發展,于是他決心找到一個可以建設海港的地方。

  最初,他們只發現一個可以建3萬噸碼頭的地方,于是,先在那里投資建設元洪碼頭,此后,發現了江陰港。經過勘測,江陰港可以建100個以上3萬噸至30萬噸深水泊位。

  “我計劃把這里建成世界級的大港、亞洲運轉中心和臨港重工業城。”林文鏡談及江陰港的藍圖很是得意。

  正因為如此,1994年,林文鏡出資請臺灣專家以兩岸共用的思路,對江陰半島做勘測與規劃。現在,他已經在江陰港建了第一個5萬噸級的集裝箱碼頭,建成使用不到兩年,已開通了十余條國際干線,僅一個5萬噸級泊位,就邁入了全國十大集裝箱港行列。2005年10月,

福建省政府將江陰港更名為“福州新港”。

  目前,福州新港在建和即將開建的泊位有12個,到2010年將建成13個萬噸級泊位。而林文鏡投資的另外兩個5萬噸級碼頭馬上就要投入使用。專家預測,這一批碼頭投入使用后,福州新港的產值有望在短期內達到1000億美元。

  “建一個碼頭要5億~10億美元,我希望最終能夠建成100個這樣的碼頭,它不僅吸引了海外的上千億美元的華僑余資,同時也大大發展了中國的物流航運業。”在被問及這一新港的建成會不會與上海、浙江的幾座大港構成競爭時,林文鏡很豪爽地說:“競爭難道不好嗎,中國市場那么大,不擔心搶飯吃。”

  林文鏡還透露說,目前,澳大利亞有意在此建礦石、煤炭營運中心。美國糧商也有意在此建亞洲糧食營運中心,將美國富余的糧食運到福州新港,再由新港分運到中國內地和亞洲其他國家,而美國糧商則從這里將中國制造的日用品運回本國。

    憧憬新僑銀行

  他還有一個重大的想法,那就是將江陰半島建設成繼深圳、上海浦東之后又一個國家重點開發區,或稱之為“海峽經濟板塊”。

  林文鏡更是看到了華僑建設家鄉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據了解,海外的華僑商人網絡手里擁有的資金可能達2萬億美元,在3000萬華僑中,改革開放后走出國門的新僑也已經有1000萬人,這些人在海外投資創業,也多有收獲。也因此,林文鏡尤其關注這些新僑的發展,他告訴記者:“很多新僑在選擇投資時,并不像諸多老僑,而只有在于國于己都有利時才會做,所以,要用創新精神發揮新僑的力量,讓新僑們嘗到甜頭了,他們自然愿意在內地創業。”

  在他看來,那些在改革開放后走出國門的新僑,由于在僑居國沒有拿到永久居留權,他們多將異域打工辛苦所得寄回家鄉,而家鄉親人由于沒有投資意識和辦廠經驗,往往將這筆僑資揮霍一空。

  林文鏡估計,目前世界上的華僑中至少有1萬億美元的閑散資金,如能把這筆巨大的游資吸引到祖國建設急需用錢的大項目上,讓這些新僑們在建設家鄉的同時,又實現自有資金的保值和增值,這會讓新僑與家鄉的感情更為密切。也正因此,林文鏡身體力行,在他的引領下,已有300多億美元投入了江陰海港、西部開發和三峽水利建設中去。

  即便如此,林文鏡還是感到依靠個人的帶領,恐怕作用還不夠明顯,尤其是他的年齡和健康的壓力促使他想尋求一個更好的吸引新僑資金的辦法。“就在今年,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建立一個新僑銀行。”林文鏡很高興。他現在正利用各種場合和機會推薦他的“新僑銀行”。9月6日,上海召開的華商領袖圓桌會就是一個好機會,他說自己樂于做一個“大膽的代表”。

  “我們可以合法廣泛吸收新華僑的資金,利用各種方式參與國家建設。可能是100億美元,也有可能1000億美元,甚至是1萬億美元,這些都可以吸收進來作為一個股本,既可以解決中國急需的建設資金,又可以使新僑的余資得到保值增值。”

  而面對金融市場準入制度較為嚴格等問題,他擺擺手說:“這些都是技術問題,暫不用考慮,關鍵是要給新僑一個發展的好機會。”

  林文鏡

  ●1929年出生

  ●1936年,赴印尼

  ●1953年,參加華僑體育代表團回北京比賽

  ●1965年左右,成立華仁誼有限公司,后發展成林氏集團,并出任集團總裁。其后,建立印尼面粉廠和印尼水泥廠

  ●1987年,回福清創業

  ●1989年,成立融僑集團

  ●2005年底,“冠捷”工業產值超80億美元,融僑集團累計

房地產投資總額250多億元人民幣,開發總面積已超過400萬平方米

  相關鏈接

  77歲的林文鏡是福建融僑集團的締造者,也是印尼“林氏集團”兩大股東之一,集團擁有世界最大的水泥廠和面粉廠。在福州和重慶的項目更讓他在房地產開發界聲名鵲起。不過,在他眼里,家鄉的富庶遠比這些資產和名聲更重要。

  1936年,7歲的林文鏡隨母親離開福州的福清市(當時叫福清縣)的溪頭村,到印尼跟隨父親做生意。17歲那年,父親去世,林文鏡不僅承擔起養家的重擔,還從跑單幫開始闖入商海,到上個世紀60年代末,林文鏡先后開辦了20多家企業。后來,他與父親的一位朋友合作,成立了著名的林氏財團,創辦了世界上最大的面粉廠和水泥廠,擁有自己的礦山和船隊,成為名震南洋的一代巨商。

  “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是不能置家鄉貧窮落后于不顧,否則就是失職,就是人生的失敗。”這幾乎是他的座右銘。也正因為如此,在1987年,他回到家鄉,第一件決定要做的事就是幫助家鄉脫貧致富。

  他在全縣干部群眾大會上承諾:“要用5年時間幫助家鄉建一個年工業產值5億美元的工業區。”而當時,福清全縣工農業總產值不過4.3億元人民幣,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林文鏡在癡人說夢。之后,他把海外的事業全部交給他人處理,自己扎根家鄉,默默耕耘,5年之后,不僅順利地實現當初的承諾,建成產值5億美元的工業區,到2000年,工業產值便突破了50億美元。而如今,這個當年經濟實力排名福建第58位的小縣城,已經躍升到第2位,年工業產值突破700多億元人民幣。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