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張賢亮:知青歲月積累生活基礎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 15:15 《中國商人》雜志
張賢亮 知青歲月積累生活基礎 在全國政協委員、作家張賢亮看來,“知青”這個符號的產生,幾乎跟新中國同齡。不嚴格地說,今年70歲的張賢亮屬于中國“知青”的第一代。 70歲的張賢亮看起來只有60歲,似乎還有一顆30歲的心臟,“別人都說我很瀟灑,養了30多條狗,開寶馬,住豪宅”。電影明星潘虹輕聲說他是個“上海老貴族”。如此大的反差,很難讓人想起眼前這個衣著光鮮的老爺子曾經歷過22年艱難困苦的“勞改”生活。 如今擔任寧夏華夏西部影視城有限公司董事長的張賢亮,1936年出生在南京一個舊官僚資產階級家庭。1950年,歷史遺留原因讓張賢亮全家陷入困境,“我們全家被掃地出門”。在這場變故中,張賢亮的媽媽成為全家的精神領袖,張賢亮說,對他人生影響最大的就是媽媽,解放前“我家里有10幾個傭人,兩部汽車”,當在1950年什么都失去了以后,“我媽媽照樣嘻嘻哈哈的,心態好,這個非常難得。” 受此樂觀精神遺傳的張賢亮,在1954年帶著母親和妹妹,離開北京,遠赴中國西部寧夏,一呆就是50年。1957年,因為寫作《大風歌》淪為“右派”,開始22年的抓了放、放了抓的勞改和勞教生涯,直到1979年平反,從此開始做作家、做干部、做商人,回到正常生活序列。在57歲時,他“晚年得子”,創辦了如今很紅火的鎮北堡西部影視城,成為一個成功商人。 回憶起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的家庭變故時,張賢亮說,“1955年,甚至在1954年的時候,北京已經開始建設新首都。那個時候,凡是在舊社會政權里做過小差事的,歷史上有些問題的,家庭成分不好的人及其子女,要被移民。目的地就是中國的西北,實際上就是農村或者礦山。我們這一代移民實際上相當于是第一代知青,跟后來不一樣的就是我們是整體地拉家帶口地走了,是比較特殊的一代。” 從歷史上看,張賢亮他們屬于第一代的“非主流知青”,“如果把知青僅僅理解成是從1966年以后上山下鄉的那部分人,自然比較片面! 自上個世紀50年代出現知青現象以后,大規模的“知青運動”是在1966年以后出現的。當北京城里的紅衛兵“轟轟烈烈”地“革命”的時候,張賢亮正在西北的一個農場“勞改”,正在體驗人生的艱難和政治的多變,也無意識地為后來的名作《靈與肉》、《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積累了豐富的生活基礎。 張賢亮說,紅衛兵運動剛開始的時候,的確是一腔熱血。凡是狂熱的運動中,人們都會失去理智,常常做出很多違反人性的事情,整“四類分子”,“破四舊”,“立四新”……“四新”沒立起來,“四舊”倒是破了。張賢亮說,這其實不能全怪群眾或學生,因為群眾或者學生的叛逆是可以疏導的,是可以教育的。一旦“革命的同路者”成為“麻煩的制造者”的時候,最高層領導就要動手解決麻煩了。這個時候最好的“出口”仍然是“上山下鄉”。 張賢亮總結說,中國歷來解決城市社會問題的出路都在農村,歷史上都是這樣。農村好像是個大水庫,也好像是個可以藏污納垢的所在。農村承擔了所有的社會壓力,他們是金字塔最底下的那一層,是所有“排泄物”的大容器。 鮮活的生命在“排泄物”的大容器里呆久了,不是被同化掉,就是要起來攪動。于是,成千上萬的知青在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要求回城。隨著1979年后的平反和落實政策,他們自然也要求落實政策,“因為他們去的那個廣闊天地和他們想像的以及跟領導宣傳的完全不一樣,他們有受騙的感覺,也有失落感,感覺到毫無所獲,感覺到浪費了青春”,張賢亮說,他們就積極要求落實政策。 “據我所知,在寧夏的知青差不多都走了,除非當官留下來的!睆堎t亮說,他遇到過很多老板,一聊都是下過鄉的“老三屆”,都混得挺好。當然,也有混得不好的,這跟個人的能力和機遇很有關系。1993年和1994年前后,曾經又有一小批知青回城,有的境遇不好,張賢亮對此認為“這一批,回來時都四十多歲了,錯過機會了! “應該說改革開放以后,這么多年來,我們越來越清楚地看到,文革對中國在精神層面、社會層面和道德層面上所起的破壞作用越來越明顯。這不是一代人的問題,是幾代人的問題! 這幾代人中,自然包含成千上萬的知青,還有他們的后代。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