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管理 > 正文
 

祖文萃 :凱雷10億美元下注民企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5日 12:55 財經時報

  姜雷

  凱雷似乎用行動表明,作為海外風險投資機構,凱雷進入中國投資,并不是為國際產業資本進入中國做二傳手,他們更為看重的是中國市場的容量和前景

  “增長基金是不謀求控股的,在我們投資的項目中永遠是小股東,真正的大股東仍然
是那些企業家。說我們通過控股并轉讓獲利,是一個很大的誤會。”祖文萃急于為不同類型的基金劃定界限。

  祖文萃是凱雷投資集團(下稱凱雷)董事總經理兼亞洲基金主管。凱雷是全球最大的私人股權投資基金(private equity found)之一,因老布什等美國政要的背景,有“總統俱樂部”之稱。此前,凱雷的亞洲收購基金因為收購徐工機械的絕對控股權而引發了國資賤賣爭議。

  這也是眾多海外私人股權投資基金在中國面臨的一個尷尬局面。一方面,競爭日趨激烈,很難再發掘出一本萬利的好項目;另一方面,政策的不確定性也給他們帶來困擾。

  凱雷也一直在試圖實現與中國本土環境的契合,能否真正實現本土化,將成為國際私人股權投資基金站穩中國市場的試金石。

  凱雷之變

  就在凱雷亞洲收購基金投資的徐工項目懸而未決、爭議重重之時,6月中旬凱雷宣布,已為旗下的亞洲增長基金Ⅲ(CAGP)成功籌集6.68 億美元資金。

  亞洲增長基金正是祖文萃和其團隊所管理。之前,凱雷亞洲創投Ⅰ、凱雷亞洲創投Ⅱ兩只增長型基金,資金規模不過3.23億美元。此次籌款成功,意味著凱雷增長基金總規模已經達到了近10億美元。

  這已經遠遠超過了凱雷亞洲收購基金7.5億美元的規模。凱雷在亞洲有三大基金:凱雷亞洲增長基金、凱雷亞洲房地產基金和凱雷收購基金。3.75億美元收購徐工機械,33億元人民幣注資太平洋人壽保險,都是通過這些基金完成的。

  祖文萃表示,增長基金主要針對處于擴展階段的各行業優秀私營企業進行投資,更看重企業在商業模式和未來的盈利能力。

  凱雷似乎用行動表明,作為海外風險投資機構,凱雷進入中國投資,并不是為國際產業資本進入中國做二傳手,他們更為看重的是中國市場的容量和前景。

  曾經是凱雷旗下基金中最為輕便的一只,現在卻一躍成為重量級。祖文萃最為迫切的任務是,尋找合適的項目,將手中的現金投出去并尋找到獲利退出的優質通道。

  項目難求

  2006年的5月11日,祖文萃與盧偉光握手的時候,這個精明的溫州商人顯得有些激動。他沒有想到,12年前他辭去公職開設地板專賣店,一手創立的“安信”,竟成為風險投資介入的第一個中國本土地板品牌。

  祖文萃出手很大方,給了盧偉光2750萬美元。達成協議后,凱雷向安信推薦了新的財務總監和人力資源總監,并計劃2007年底左右赴港上市。

  在祖文萃看來,安信是目前國內實木地板的龍頭企業,是行業內唯一一家從生產到銷售垂直一體化的公司,能保持較高的邊際利潤及強勁的增長。這也是凱雷選擇它的主要原因。

  凱雷在2000年進入中國,當時更關注的是科技和醫藥等行業。而凱雷的得意之作,是像攜程網這樣的投資,從投入到上市退出,凱雷獲得了15倍的高回報。

  但現在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中國市場錢多,但找好項目不易,競爭激烈,真正好的企業,大家都在搶。”中國風險投資學院院長陳工孟告訴《財經時報》。

  不完全統計,僅僅今年第一季度,中國投資市場就擁堵了近60億美元的投資基金,不同機構追投同一項目的故事不斷發生。

  但祖文萃并不擔心自己手中的美元投不出去,就在投資安信地板前的一個多月,他還掏了2500萬美元,給了中國最大的私人信貸擔保公司——中科智集團。對于凱雷來說,在中國要投入多少并沒有硬性的規定,更不是看投多少項目,而是看投入項目能帶來多少的投資回報率。

  “但實際上,中國的情況和歐美情況是不一樣的,一個在美國、歐洲看來是傳統、低增長的行業,而在中國其增長潛力可能就很大”。祖文萃介紹。

  “例如中科智所在的金融業,美國的擔保業早已經是傳統的領域,在中國卻算是新的領域”。

  雖然祖文萃并不認為資金的增加和好項目的減少是促使凱雷轉向的真正原因。但他也透露:此次募集的亞洲增長基金Ⅲ,將投入到20—30個項目左右中。而相比之下,亞洲創投Ⅰ和亞洲創投Ⅱ自2000年創立以來,已對37家公司作出投資。而這兩個基金資金總和僅為增長基金Ⅲ的一半。

  青睞民營

  進入中國以來,凱雷最關注的有兩個領域。第一是快速增長的民營企業,其二是國企改制的領域。這是中國3-5年內非常特殊的投資機會。

  凱雷亞洲收購基金就是主要從事國企的業務。投資的重點行業包括:電信和媒體、消費產品和零售、制造和金融服務及健康醫藥等領域。投資公司的條件是公司市值超過5000萬美元,收入超過5000萬美元。

  但凱雷在參與國企改制投資并不是一帆風順。2004年初對哈藥集團的收購案,凱雷因不能接受過低的入股比例而主動退出。2005年的徐工收購,雖然雙方已經達成了協議,但至今未能獲得商務部的批準。

  對于凱雷來說,收購股權只是開始,只有通過對收購后的企業進行重組,未來轉手退出,才能獲得收益。但在中國,因為種種利益糾葛,政策限制,從一開始進入,操作起來比較復雜,無論從時間還是投入資金的角度,都使得這種投資充滿風險。

  輿論和監管部門對于國有資產流失的擔心也使私人股權基金面臨不確定性。這種擔心表現在,對于凱雷這樣的國際基金采取什么樣的模式套現離場。如果協議轉讓的接盤者是國際產業資本,則會被看做為產業資本的進入鋪路,作二傳手。

  陳工孟告訴《財經時報》:投資民企就簡單多了,審批手續比國企要簡單很多。有些民營企業業績和盈利能力都很好,只是需要資金進一步發展,所以越來越多的私人股權投資機構都把投資重點放到民企上了。

  凱雷仍然在努力地完善自己的本土化戰略,提高增長基金的投資額度也可以看做是這一調整的體現。

  按照祖文萃的說法,凱雷投資并不劃定行業為主,什么行業都可以做。現在的原則是以人為主,著重于創業管理團隊的選擇。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