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晟曼:我如何成為世界銀行最年輕的常務副行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2日 19:29 新浪財經 | |||||||||
“你是怎么成為世界銀行歷史上最年輕的常務副行長的?” “作為一個中國人,你是怎么在那個全球最大的發展金融機構站穩了?” …… 這些年,我常常被問及這些問題,他們中有年輕的學生,有政府官員,也有商界精英,無論相熟與不熟,我知道,這是因為我是中國人,才會引起這般好奇。
其實,從我1981年留學回國分配到財政部世行處,我和世行的緣分就開始了,從1981年~1995年的十四年間,我從一個跑腿的小科員開始干起,經歷了科長、副處長、處長、副司長、中國副執董、中國執董的成長過程;1995年,我正式進入世行管理層,從副行長兼秘書長、高級副行長、常務副行長到2005年底離開,又有足足十年時間。在這十年里,我參與并經歷了世界銀行所有重大改革的醞釀、策劃、決策和實施,并目睹它從徘徊的低谷中走出,重新煥發出金融巨人的活力。 我相信,許多人知道,但并不一定了解世界銀行,更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的? 世界銀行(IBRD)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發展機構,它與世界貿易組織(WTO)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并列為全球三大國際經濟組織。 世界銀行是一個擁有1萬多名員工、管理著3500億美元資本的非贏利性金融機構,在約150多個國家執行著1100個貸款項目,除此之外,世行每年還在100個國家中新增350個項目。自1945年組建成立以來,它一直積極參與國際事務,開展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以此實現全球經濟的均衡發展。它的主要對象是發展中國家,其項目有教育衛生、農業發展、基礎設施,能源建設和環境保護等。它向成員國提供優惠貸款和贈款,用中國話來講,就是“扶貧工程”,同時還向受貸國提供政策咨詢、技術援助、政策制訂能力、最新信息技術的學習、機構和人力優勢提高等服務。在全球范圍內,世行能夠做不少雙邊不易做的事情,實現單一國家很難實現的目標。不僅如此,世行還是全球發展理念、觀點和信息的重要提供者,它每年發表的《世界發展報告》、《全球發展金融統計》等,對各國政府的決策走向有相當的影響,被公認為是國際學術界最權威的數據來源和引用依據。 在這樣的機構中,我有幸被任命為第一個華人常務副行長,成為世界銀行歷史上最年輕的“二號人物”。我的經歷,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天時,當然是祖國的不斷強大。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一度是世行最大的借款國,至今仍然是主要的借款國之一,與世行一直保持著高度密切的合作關系。中國的崛起,是所有炎黃子孫共同的機遇。 地利,得益于行長沃爾芬森(J.D.Wolfensohn)對我的信任。在1995年,剛剛到任的沃爾芬森因種種因緣機會,邀請當時擔任中國駐世行中國執行董事的我轉入銀行管理層,出任副行長兼秘書長。隨后,我由秘書長、副行長,到高級副行長,到常務副行長,開始了長達十年多的世行生涯。其間,沃爾芬森在世行展開了全方位的改革,把這個已現疲態的龐然大物徹底激活,重新擔負起一個發展機構應當承擔的責任。我不但參與了全過程,更有幸成為沃爾芬森最重要的工作伙伴之一。 人和,尊重所有在世界銀行工作的同仁,小到清潔工、鍋爐工。世行1萬多名工作人員從世界不同的國家匯聚到一起,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種族、不同的宗教信仰,要考慮的因素比較多,在人事問題上我采用公開、公平的競爭原則,給每一個職員應有的尊重,讓每一塊鉆石放射的光芒都有機會被發現,高興的是我找到了,并把他們有機地組合在一起,讓光彩更加奪目。 十年中,我能夠在精英如云的世行站住、站高,靠的是務實、勤勉和努力。在世行的十年間,我每天工作15~16小時,幾乎放棄了所有的休假日,十年間跑遍了165個國家,主持及參與實施了世行內部幾乎所有的重大改革。尤其是2001年后,我開始全面主管世行。在業務和人事方面,都經歷了最嚴厲的考驗,可以說是嘗遍了甜酸苦辣。 驀然回首,十年光陰如潮水般洶涌而過。世行讓我遇到很多,學到很多,看了很多,做了很多,也感悟很多。 我是怎么站住的?然后又是怎么站高的?把這些事實盡量客觀而又詳盡地寫下來,或許對當今的年輕讀者有一定的幫助。他們有著比我當年更好的條件、更高的起點、更多的機遇,日后一定會比我站得更高。 作者:章晟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