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管理 > 正文
 

經濟學家李瑞伯:格林斯潘是神 伯南克是專家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5日 03:57 中國經濟周刊

  專訪美聯儲前高級經濟學家李瑞伯

  ★《中國經濟周刊》見習記者 談佳隆 / 廣州報道

  李瑞伯:

  美聯儲前高級經濟學家,維吉妮亞大學歷史學學士和數學碩士、1973年獲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1973年7月至1999年5月在美聯儲工作,從事政府融資、利率影響、利率調控以及宏觀經濟研究和美聯儲貨幣供給數據庫的組建等工作。

  5月18日,由于市場擔心通貨膨脹和加息壓力增大,紐約證券交易所三大股指繼續下跌。這是市場對5月10日美聯儲加息至5年來最高水平,也是自2004年6月以來連續第16次加息的連鎖反應。投資者普遍擔心美聯儲在未來幾個月里將面臨艱巨的通脹壓力。

  美聯儲此輪加息是伯南克(Ben Bernanke)就任美聯儲主席后的又一次重要抉擇,這引發了世界主流財經媒體關注和預測——“這為繼續加息預留了空間”、“美聯儲未來更傾向于暫停升息”、“暫停還是不暫停?”——各種聲音交織,答案并不明晰,但可以肯定的是,“To be or Not to be(加還是不加)”這一加息難題正考驗著伯南克。

  自格林斯潘今年2月1日卸任美聯儲主席之后,伯南克就肩負起美國經濟船舵的重任,但是時值今日,從西方媒體輿論看,各方對伯南克的認可似乎還處于觀望階段。

  4月20日,美聯儲前高級經濟學家李瑞伯(W. Leigh Ribble)在廣州接受《中國經濟周刊》專訪,回憶其在美聯儲20多年的工作經歷,以及對格林斯潘和伯南克兩任主席的風格比較;而在美聯儲第16次加息之后,本刊記者又通過電子函件與遠在美國的李瑞伯進行了遠程訪談,他對于美國經濟未來走向以及中美經濟關系等話題表達了其個人看法。

  點評兩任美聯儲主席

  “美聯儲”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Board)的簡稱,它在美國經濟中一直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外界也常常是通過美聯儲的一舉一動了解、觀察和判斷美國經濟的發展動向。

  李瑞伯向《中國經濟周刊》介紹說:“美聯儲就是美國的中央銀行,美聯儲具有較大的獨立性,其主要職能之一是為了幫助消除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影響,并積極參與創造環境,促進高就業率、穩定物價、提高國民經濟增長和不斷提升消費水平等。簡言之,美聯儲可以說掌控了美國經濟。它的主席有‘經濟總統’之稱,按照規定主席是可以連任多次的,因此把一個‘時代’給予像格林斯潘這樣出色的主席并不為過。”

  “格林斯潘”這個名字長久以來讓人印象深刻,自1987年8月11日里根總統任命格林斯潘擔任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以來,他一直影響著美國甚至世界經濟的脈動,尤其是他成功應對1987年美國股市“黑色星期一”、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及“9·11”恐怖事件對美國經濟造成的沖擊,并使美國經歷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增長期,更在克林頓時代創造出“零通脹”的經濟奇跡。

  李瑞伯是1973年7月進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1973年至1982年,開始從事政府融資、利率影響、利率調控以及宏觀經濟方面的研究;1983年至1999年5月,負責美聯儲貨幣供給數據庫的組建工作。他說:“格林斯潘對我有很深刻的影響,而在美國人心目中,格林斯潘雖然也有過決策失誤,但總體評價還是較高的。”

  自從今年2月1日伯南克接替格林斯潘擔任美聯儲主席之后,美國人和國際輿論都給予了極大關注,外界較為一致的看法是,在個人性格和風格上,伯南克與格林斯潘之間有著很大不同。

  伯南克在2002年被布什任命為美聯儲理事之前,主要從事學術工作,曾在普林斯頓大學工作17年,包括擔任該校經濟學系主任;2005年6月,伯南克擔任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

  與伯南克同為麻省理工學院校友的李瑞伯就他接觸到的兩位美聯儲掌門人向《中國經濟周刊》坦言:“因為伯南克長期在大學和政府任職,我對其不夠熟悉,但就我感覺,相比之下,格林斯潘是神,伯南克是專家。伯南克是少年出名的典型,他精于貨幣政策,在中央政府擔任經濟方面的工作,并有資質勝任這份工作,這也是美國政府在這一時刻選擇伯南克的原因。”

  “美聯儲極有可能進一步加息”

  在李瑞伯的眼中,格林斯潘的政策決策是依據其豐富的經驗所作出的判斷;而伯南克則更多地可能會遵循慣例,其政策方式也更為剛性,因為對于形勢的判斷,伯南克更少依據經驗,而往往善于對數據進行分析。與格林斯潘措辭深邃費解相比,伯南克的發言坦率直白,簡潔清晰,但也少了一些“弦外之音”。美聯儲2004年年中開始實行緊縮貨幣政策,目前美國經濟仍然處于高通脹低失業率時期。有市場人士認為,伯南克是反通貨緊縮的鷹派人物,因而與格林斯潘相比對通貨膨脹可能會持較溫和的態度,這意味著伯南克可能在提高利率方面不會很激進。

  對此,李瑞伯向《中國經濟周刊》表達了不同看法:“美聯儲進一步加息是極有可能的。”他認為:“受伯南克為通貨膨脹設定目標的理論影響,在格林斯潘時代,為了應戰就業率,美國的利率長期處于底部,格林斯潘包括伯南克所做的只是將利率恢復到正常水平。”

  “美國經濟未來問題重重”

  李瑞伯對美國經濟未來并不樂觀,他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在布什上臺之后,美國經濟出現的較為嚴重的經濟問題是雙赤字——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這是伯南克的當務之急。此外,與1987年格林斯潘首次掌管美聯儲時的情形類似,伯南克上任后還要面對如何抑制通脹的問題,而這樣做的前提是不對整體經濟及股市造成太大負面沖擊。”

  據統計資料顯示,20世紀80年代里根上臺以后,雙赤字問題逐漸成為美國經濟中的頑疾,后來克林頓時期曾一度醫治好了財政赤字。如今美國的雙赤字已經達到了前人無法企及的高度,并逐漸在擴大,速度迅猛。

  在李瑞伯看來,雙赤字的出現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財政赤字方面,李瑞伯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在格林斯潘時代,他長期與低就業作戰,但我認為他做得過火了,過渡刺激了美國經濟,制定了過大的預算,從而導致了赤字,因此不少人對此表示擔心,布什政府采取的政策過多偏向于富人,這并不明智,按照經濟學原理,刺激經濟就是要鼓勵中產階層消費。”

  在貿易赤字方面,李瑞伯認為:“美國實行自由貿易很多年,現在出現了問題,海外成本遠遠低于本地。過多的進口,太少的出口,導致了貿易赤字問題,目前美國還是債務國,美國的赤字成長飛速,沒有跡象顯示這種形勢將受到遏制。”

  對于未來美國經濟,李瑞伯并不是十分看好,他說:“美國在很多領域失去了優勢。就我個人的觀點來看,美國經濟未來可能出現疲軟,美國政府有太多的智囊團來幫助政府解決問題,造成冗官的現實。雖然美國是一個大國,但在經濟方面失去活力。美國工業中加工型產業正向中國不斷轉移,而在高科技方面,美國也正受到來自中國和印度的威脅。”

  “美國應更多正視自己的發展問題。”

  新華社5月18日曾引用了格林斯潘的一句話——“美國的消費情況將隨著房地產行業過熱跡象的結束而有所回落。”

  李瑞伯對格林斯潘的這一言論有不同看法,他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美國房地產業在過去兩年也出現了較快增長,格林斯潘對于這些泡沫沒有引起足夠注意來應對,致使泡沫越來越大,因此在美國有不少人認為格林斯潘在此問題上犯有錯誤,對于股市泡沫,他也沒有及時采取措施。就目前情況來看,中美兩國的房地產都存在有泡沫。中國政府應該積極應對,避免像美國房地產那樣出現更大的泡沫。”

  對于美國方面一直強調的人民幣升值問題,李瑞伯認為,美國有學者認為美元兌人民幣應該實現1:5,那太極端了,美國單方面就指責中國也是不合理的,美國在此問題上應該更多正視自己發展的問題。

  此外,李瑞伯對中國的外匯儲備過高也表達了個人看法。

  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顯示:截止2006年3月,我國外匯儲備規模達到8750.70億美元,已取代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外匯儲備國。

  李瑞伯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中國的外匯儲備每年在增長,中國持有那么多的外匯儲備是不恰當的,一方面,對于美國人來說,這無疑是危險的事情,一旦中國拋售美元,會對美國經濟產生非常負面的影響;另一方面,美元一旦貶值,也會對人民幣的保值增值起到反效果。”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