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管理 > 正文
 

你聽 劉三姐在歌唱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2日 18:11 《中國商界》雜志

  整理/影子

  唱山歌來喲,唱山歌,這邊唱來那邊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灘險灣又多……

  當這些熟悉的字眼躍入你眼簾時,你是否已經在心里唱起了那動人的旋律?

  是的,這悅耳的歌聲全部來自電影《劉三姐》。當年萬人空巷看《劉三姐》的場景相信很多人還記憶猶新。今天,如果你漫步廣西桂林的桃花江畔,你會發現,40多年過去了,劉三姐美麗的故事在我們記憶中不僅沒有褪色,反而因為劉三姐景觀園的出現,讓“劉三姐”成為我們心中永遠的經典。

  當年漓江邊上莫老爺的府邸和阿牛哥的茅草屋,如今都被人搬進了桂林市的劉三姐景觀園。當年扮演劉三姐的黃婉秋,如今已是這個景觀園里的副董事長。當年在山水之間唱山歌的壯族姐妹們,如今也改到劉三姐景觀園里的舞臺上唱去了。

  這是怎么回事?讓我們把鏡頭推到2000年的一天。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2000年的一天,黃婉秋的丈夫何有才被一位朋友鄭重其事地問起,電影《劉三姐》 唱歌的地方,當年是在哪里拍攝的呀?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何有才被人這么一問,頓時冒出一個主意:那么多年過去了,沒想到人們對劉三姐還保持著這么高的熱情!何不蓋個劉三姐景觀園,在電影放映四十年之后,繼續吸引人們的關注呢!

  何有才:我最喜歡的就是陽朔的一棵大榕樹,只有那才像劉三姐的歸宿和家園。

  黃婉秋,1961年因電影《劉三姐》一舉成名。在離開影壇近40年后,聽到丈夫這個主意,她興致勃勃,感覺心里面有些東西在涌動,它的名字叫情。

  黃婉秋:站在大榕樹前,我倆興奮地比劃著,這個旁邊應該是莫老爺的家,阿牛的家應該建在對岸,再來一些對歌,這樣能吸引更多的游客。鑒于就一棵樹,可能會讓人覺得單調,那就把活生生的人,劉三姐請到這里來,從壩上抬著莫老爺上橋,對著山歌,趁人不注意,把莫老爺扔下河,是不是很有意思?

  說到這,夫婦倆相視大笑,完全沉浸在自己設計的美好藍圖里。但是,現實離夢想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等到他倆著手進行準備工作,規劃土地,籌集資金時,困難出現了。

  黃婉秋夫婦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土地問題。他們看上了人家的地,可人家卻沒看上他們。

  何有才:我們先后派了兩三個人常駐楊朔與政府部門打交道。那時,當地的土地局,高田鄉政府,工田村等地我們都跑遍了。即使是驕陽似火的7月,也是今天讓你去政協,明天讓你去人事,后天又被支使去土地局,看人家臉色辦事,吃盡了苦頭。看著我們被折騰得差不多了,才磨磨蹭蹭地跟我們把合同簽了。就差最后一步了,我們以為這下有戲。錯,人家最后就是不肯蓋章。

  就這樣,何有才跟人家談了11個月,愣是沒談出個結果。他不想再耗下去了,開始考慮新的出路。

  何有才:我估算了一下,如果找一塊新地,將所有的設備都置齊的話,大概在千萬左右。

  黃婉秋:上千萬?那么多,太可怕了,我們哪有這么多錢。

  平時在電視劇、電影里,經商老板都被演繹成神通廣大、翻云覆雨的孫悟空式人物。與人談生意是見招拆招,過關斬將;談起投資也是財大氣粗,一擲千金?蓻]想到輪到黃婉秋自己,怎么就要地沒地,要錢沒錢了呢?黃婉秋有點泄氣了,要做成劉三姐這份生意,怎么就這么難?

  其實不僅是做這生意難,當年黃婉秋拍電影《劉三姐》時,同樣難關重重!

  劉三姐是一位聰明、美麗的廣西壯族姑娘。相傳在唐代,她帶領鄉親們唱山歌智斗惡霸,為自己爭取美好愛情的故事令人感動。為了紀念這位深受老百姓愛戴的“歌仙”,1959年,長春電影制片廠決定將這段傳說改編成電影。

  當時黃婉秋正在桂林市桂劇團學習桂劇,突然有一天,她接到通知,讓她去試鏡,出演電影《劉三姐》里的角色。

  黃婉秋:我記得特別清楚,當時讓我表演的是一段穿針引線,沒有對話,完全是劉三姐的心理活動:劉三姐暗戀阿牛哥,而阿牛哥又不知道主動向劉三姐表白,劉三姐那個氣啊。怎么才能準確地表達出少女情竇初開的感情呢?我那天主要是用眼神來完成的。演完后,旁邊的攝影師說,這小妹的秋波真厲害。我聽了心里美滋滋的,還是有人注意到我的用心了。

  或許就是因為黃婉秋在表演中注重眼神的運用,導演當場決定讓她出演主角劉三姐。那年,黃婉秋17歲。第一次演電影,又是主角,她激動得一晚上沒睡著。可是第二天,她就發現,這主角可不是好演的,尤其是對她這種從來沒有演過電影的人來說,難度可想而知。

  黃婉秋:那時沒有舞臺,寬寬敞敞一間房就是舞臺。導演說了,我們想怎么演就怎么演,自由發揮。有一次,導演將我帶到鏡頭前,說:“你看,在戲里你這么走路好看嗎?這哪像走路,感覺是想去別人家偷東西!還有,就是你的蘭花指,你唱桂劇時這么翹沒錯。可現在是在拍戲,戲里戲外都是生活,你如果還這么翹著蘭花指招呼哥哥過來那就太假了!”

  就這樣,沒有任何電影拍攝經驗的的黃婉秋磕磕絆絆地拍完了《劉三姐》。

  1961年,電影《劉三姐》一放映,黃婉秋一夜之間成了名人。

  “當年自己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會,不照樣把電影《劉三姐》給拍出來了!現在想蓋個劉三姐景觀園,只要肯努力,我就不信辦不成!毕氲竭@,黃婉秋又來了精氣神。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一個偶然的機會,何有才在桂林的桃花江邊看到一處幾乎無人踏入的公園。夫婦倆頓時來了想法:既然自己征地征不來,那何不利用別人閑置的土地呢?

  找人一打聽,知道公園老板是一個北方人。談判進展得特別順利,三天后,合作成功。黃婉秋夫婦沒想到,難為自己一年的土地就這樣簡單解決了。

  好事成雙。緊接著,幾個朋友聽說黃婉秋要辦景觀園,紛紛出錢投資。地有人出,錢有人給,黃婉秋只要貢獻人力了,負責景觀園的演出。演出被列為景觀園的重頭戲,也正好是她的強項。黃婉秋興致勃勃地找演員,忙排練,緊鑼密鼓籌備了幾個月,終于趕在2001年的國慶節,劉三姐的景觀園開業了。

  萬事開頭難,開了頭更難

  開業時,正值旅游旺季。聽說新添了一座劉三姐景觀園,還有按電影《劉三姐》劇情安排的歌舞演出,好奇的游客來了一撥又一撥。黃婉秋看著場場爆滿,內心歡呼雀躍。

  令黃婉秋萬萬沒想到的是,這興奮勁還沒維持幾天,又出現了新的狀況。

  隨著黃金周的結束,生意一下了冷清了許多。最慘的一次,偌大的劇場只有三個人。

  商場如戰場,風云變幻。黃婉秋沒有時間細琢磨這生意經,當務之急是安定身邊這群年輕演員的心。

  黃婉秋:我跟他們解釋,這種情形很常見。當年我們隨團上農村演出,你管農民收一塊錢門票,人家就不來看。但改成免費后,立刻場子就要擠爆了。對于我們演員,團里規定,不管人多人少,每一場都必須演得認真仔細。

  年輕演員們都被黃婉秋的現身說法感染了。那場戲大家都表演得格外賣力。偌大的劇場,幾十個盛裝的演員只為臺下三個觀眾演出,也算是一道風景了。黃婉秋就這樣暫時把演出堅持下來了。觀眾少就把演出當成純藝術。演員們可以為藝術獻身,但投資方卻不干了。

  劉三姐景觀園的股東們看到生意如此蕭條,開始打退堂鼓。

  何有才:他們背著我們兩口子,私下跟甲方談,將合同從12年改成2年。

  黃婉秋:兩年時間夠干嘛?景觀園人少,那是因為恰逢旅游淡季,加上剛開業,宣傳力度不夠,所以人少也不奇怪。

  黃婉秋知道,景觀園之所以用劉三姐命名,就是想借此將劉三姐的影迷全部吸引過來。

  黃婉秋:為了讓景觀園快點興旺起來,每天安排的所有演出,我要求自己全部上場。

  盡管經營慘淡,黃婉秋還是繼續搞劉三姐演出,何有才則對景觀園不斷地進行包裝和宣傳。夫婦倆計劃著用這兩年賺足名聲,將來到別的地兒接著做。

  兩年很快就過去了。這期間景觀園的游客一天比一天多起來。合同到期后,出乎意料,投資方不僅沒有就此中止,而是把合約續簽了3年。

  穩定的客源,合同的續簽,讓黃婉秋夫婦吃了顆定心丸。

  可還沒安穩多久,一個電話又差點讓她亂了陣腳。

  黃婉秋:演員們嫌工資少,集體罷演了。這是我接電話后聽到的第一句,之后腿一軟,什么都聽不見了。

  何有才:他們故意選在晚上罷演,我們第二天早上九點鐘開園,十點就要演出。那時又趕上旅游旺季,這些演員一罷演,每天三場,共計六、七個小時的演出,總不能讓黃婉秋一個人在臺上頂著吧。

  救場如救火。正好當晚有個搞演出的朋友,幫黃婉秋借到了一批演員,暫時圓了場。

  另一方面,演員的待遇問題,最后還是由有權力說話的董事長出面給解決了。

  演員們賣力地工作卻換不來舒心的日子,這成了黃婉秋心里的痛。怎樣才能更好地增加收入呢?琢磨來琢磨去,黃婉秋想起來,演出后,臺下總有很多觀眾涌上舞臺,想跟她和其他演員留影。由于人多,每次都把舞臺弄得亂哄哄的。

  何不辦個照相點,方便游客與演員共同合影,同時象征性地收點費用。秩序和收入問題不就全解決了。

  這合影拍照的辦法一實施,那些身著五顏六色少數民族服裝的美麗姑娘,還真引來不少好奇的游客掏腰包。

  黃婉秋:那時除我的工資高點外,其他的演員每月只有850元。增加這項活動后,他們每個月可以拿到5、6千,多時可以掙到一萬。

  850到一萬,翻了十倍多!這經商,就是得有點商業頭腦!黃婉秋如今不僅自己能掙到錢,也能保證手下的演員不吃虧。她這一路走來真是步步艱辛。如今算是修得正果,資金、合同、演出,問題一一解決。景觀園算是已經走上成熟的經營道路,可是這時,黃婉秋自己卻不滿意了。

  讓劉三姐的歌聲永遠傳唱

  黃婉秋的女兒小秋,出于個人愛好,偶爾會到景觀園跟母親一起上臺演出,而且是免費演出。但為此,竟引來很多閑言碎語,說黃婉秋找女兒做替身,自己去外面掙錢。

  黃婉秋:在景觀園這么多年我從來沒有禮拜天,刮風下雨都堅持。他們這么說,簡直就是扭曲我的靈魂。我去跟合伙人理論,合同上根本就沒要求我黃婉秋必須上臺演出,再說小秋因為喜歡藝術,才來義務幫忙的,這有錯嗎?

  對方想想,黃婉秋說得確實在理。從此,小秋順理成章地跟母親一起上臺了,事情獲得圓滿解決。

  一次家庭聚會,黃婉秋驚奇地發現,自己三歲的小外孫女也很喜歡劉三姐和關于劉三姐的山歌。

  小秋:我女兒唱歌還不錯,可她不像其它孩子喜歡兒歌。她就喜歡看劉三姐的電影,聽劉三姐唱歌,這是遺傳。我覺得遺傳這東西,真的很怪的。

  黃婉秋:從1960年開始,我一直不斷地追隨劉三姐,我覺得我的榮辱興衰、悲歡離合都和劉三姐緊緊聯系在一起了。我這一輩子要搞劉三姐文藝,將來我的女兒,我的外孫女,她們也都要走我這條路,我要把劉三姐這件藝術瑰寶永遠流傳下去,這是我最大的心愿和安慰。

  四十年前,黃婉秋因為扮演劉三姐這一角色一舉成名。四十年后,黃婉秋在另一個舞臺上,續寫著劉三姐的新故事。不同的是, 現在這出戲的主角已經不是黃婉秋一個人了,而是大家,因為只有靠大家的喜愛和幫襯,劉三姐的新故事才能繼續講下去。

  (CCTV供稿)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