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我們需要制造中國 更需要品牌中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30日 18:07 中國消費者報 | |||||||||
中國消費者報 記者 聶國春 作為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品牌研究所所長的王永坦言,剛聽到“非中國制造”商標事件,他很生氣,但他同時表示,對這個問題上綱上線沒有必要,重要的是要進行冷靜地反思。 制造大國與品牌小國
王永說,注冊這一商標的目的動因可能有兩個,一是注冊者確實認為中國商品質量不行,二是注冊者有意嘩眾取寵,純屬炒作。事實上,在西方“中國制造”是物美價廉的代名詞。在歐美,超市常常以“Chinese Price”進行促銷,這說明“中國制造”對消費者而言很有競爭力。 “制造業是我國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當下我國的比較優勢所決定的,我們沒有必要為‘中國制造’太過喜與憂。我們的根本問題是缺乏自主創新和知識產權,缺少屬于自己的世界級品牌。”王永強調。 據悉,在2005年度《世界品牌500強》中,美國有249個,法國有46個,日本有45個,而中國只有長虹、海爾、聯想、央視4個品牌入選。另外,品牌價值也很低。與之相對的是,中國有170類產品產量世界第一。我國是真正的制造大國,也是不折不扣的品牌小國。 有品牌研究資料表明,與世界企業 500 強相比,中國企業 500 強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而研發投入少成為重要根源。據 2005 中國企業 500 強的數據,提供研發數據的 373 家企業中,只有 106 家企業的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例超過了2%。王永舉例說,去年百度的研發投入占到了總銷售額的12%,歐美企業在研發上的投入則一般占到13%,而我國大型國企的投入比例只有1.1%,還不到人家的1/10。 中國品牌的發展方式概括起來有兩種:“中國制造”與“中國炒作”。多數傳統產業依賴于廉價的原料、勞動力、管理,最終產出的是廉價的品牌,如紡織、鋼鐵、汽車等行業的大部分企業;與傳統產業相反,房地產、 IT 、醫藥等新型行業顯然不具有傳統行業的制造優勢,但這些行業可以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市場的炒作上,如腦白金、科利華、秦池等。這種在國外很難想象的中國式品牌炒作方式,快速地造就了沒有根基的“浮萍品牌”,而不是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三度合一的真正的品牌。 “現在的任務是要把制造中國變為品牌中國。”品牌中國產業聯盟主席艾豐在品牌中國產業聯盟成立大會暨首屆品牌中國高峰論壇閉幕式上說。作為品牌中國產業聯盟的倡導者和創始人,王永目前擔任聯盟秘書長,全面負責聯盟的日常運營,他同時也是楚星國際(企劃)集團的董事長兼總裁,品牌中國網(www.brandcn.com)的CEO。 產業品牌化是品牌中國的前提 王永說,對于“MADE IN CHINA”,我們應該賦予他新的定義,而不是以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為基礎的狹義的制造,應該與時俱進,作到“制做+創造”,或者是在體制、機制和制度上進行創造。我對MADE的理解是“Mind、Advanced、Design、E-commerce”的有機統一。企業要向“先進的理念、設計和電子商務”意義下的“MADE”邁步,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同完成這一戰略轉變。 王永認為,政府方面應該加大對企業研發的政策支持,比如稅收減免、貸款扶持等。要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鼓勵自主創新,對在創新方面有突出業績的企業和個人予以表彰。在引進海外優秀設計人才時可優先考慮他們。同時國資委在考核國有企業時,應該把企業的研發投入比例納入到考評指標體系中去。不妨考慮在企業設立首席設計師職位,提高設計人才的政治地位和待遇。教育部門也應該在大學里多開設些有關研發的系、部或者課程。 企業方面,應該樹立品牌意識,從企業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去重視研發。企業負責人要認識到,沒有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這個行業就很容易死去,DVD行業就是前車之鑒。企業不但要重獎銷售功臣,更要重獎研發人員。這正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 對于如何培育中國品牌,王永表示,可以先考慮優勢產業品牌化。他說,不可能所有產業都品牌化,而對于我國有競爭力的一些產業,我們應該先向國外樹立并輸出品牌。國家應該對這些行業的品牌化予以扶持。據悉,為實施出口名牌戰略,加強自主品牌建設,培育一批出口名牌,商務部等七部委去年已發布了扶持出口名牌發展的指導意見,重點培養一批出口品牌。這是國家在產業品牌化方面作出的有益嘗試,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政府的引導下,在企業和行業組織的努力下,在社會輿論的支持下,中國“產業品牌化”之路必將取得豐碩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