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王榮軍 通訊員周立祥 鐘尚輝
在南寧市西鄉塘區壇洛鎮中北村,馬彰然是一個遠近有名的“百萬富翁”,但現在卻被人戲稱為“大地主”:他放棄經商“改行”種地,將1000畝荒地變成了肥沃的良田,靠著種植香蕉、西瓜、菠蘿等,一年純利潤過百萬。十幾歲時,馬彰然很“討厭種地”,并自找出路開始經商;20年后,馬彰然愛上了土地,他幾乎天天泡在地里與泥塊打交道——土地是
他的“金飯碗”。
不愿當農民 改行做商販
5月6日上午,在南寧市西鄉塘區壇洛鎮中北村的“黨員種植示范基地”里,記者等待著馬彰然的到來。
遠遠地,一輛尼桑小汽車駛了過來,車上走下來一位個子不高、臉龐黝黑的精瘦男子。再一看,大家都笑了:眼前的馬彰然很“土氣”,穿著過時的藍襯衣和藍褲子,腳上還是一雙沾滿泥土的黃膠鞋。馬彰然也笑著說:“是不是看我和這汽車特別不般配啊。我現在天天下地,穿膠鞋方便舒服些。”14歲就學會種地的馬彰然,其實并沒有想到今天會成為一個“地主”。
1976年馬彰然初中畢業時,剛剛14歲。1978年,不安分的馬彰然把家里最值錢的一頭豬和20公斤花生油換了錢,買了自行車的零配件,讓人組裝了一輛自行車(當時買自行車要指標,一般人買不到)。然后,馬彰然做起了小商販:每天起早貪黑,踩著單車往返于附近的圩鎮及南寧市區,擺賣販來的香蕉、龍眼等水果,一個星期竟然就可以賺到50多元錢!嘗到甜頭的馬彰然從此一心一意做起了商販,通過販水果、販牛等“小生意”,慢慢富了起來。
再次當農民 首戰吃了虧
馬彰然雖然文化不高,卻具有從商的天賦。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走南闖北,販煤、跑長途運輸,“什么賺錢就干什么”,“三分靠運氣,七分靠打拼”,到1995年的時候,馬彰然已經有了幾十萬元的家底。
1996年,馬彰然在自家門前蓋起了豬舍,從養十幾頭豬開始摸索,發展到最后一年出欄肉豬2000多頭。在許多人對養豬抱懷疑和觀望態度的時候,馬彰然又搶先掘到了“另一桶金”,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百萬富翁。
正當馬彰然的事業蓬勃發展的時,他又不滿足于現狀了。經過一番考察,2003年7月,馬彰然終于下定決心放棄自己熟門熟路的生意,回到中北村承包了1000畝的荒地。
但一些村民就說了:“馬彰然一直做生意,怎么會種地呢,那不是白白往里砸錢嗎。”這一次還真讓鄉親們說中了:由于天氣不佳及缺乏管理經驗,2004年上半年種的600畝西瓜收成很差,36萬元的投資全部泡湯。
用心當農民滋味不一樣
首回合敗下來了,但馬彰然不服輸。他開始對土地進行研究,虛心地向有經驗的農民學習,還不斷向農業技術人員請教。
2004年下半年,馬彰然又種了600畝西瓜,這次他賺了50多萬元。從2004年到現在,馬彰然一直沉醉在自己的土地里。他告訴記者,他現在除了出差外,基本上每天都會泡在田里,對種植進行科學規劃、改良土地、引進科學的灌溉系統,同時不斷研究市場行情,按照市場變化調整自己的種植品種,他每天都忙得不亦樂乎。從一個曾經做“大生意”的百萬富翁,到一個“把玩”土地的新式農民,馬彰然說他現在很喜歡走在這一片田地上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