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利紅
“我現在的時間不是以天,而是以小時來計算的。”著名“三農”問題專家、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總是腳步匆匆,一天24小時對他來說,似乎很不夠用。
4月27日上午,本報將與SOHU網財經頻道聯合推出一個有關新農村建設的月度論壇,溫鐵軍是我想要邀請的嘉賓之一,沒想到遭到了他的拒絕。
“我確實不能出席那么多的討論,主要是最近過度疲勞。如果我再這么拼命,太太會給我下完全禁止令的。大概只有她知道我的狀況。”稍后,溫鐵軍發了一封郵件給我,對他的“無情回絕”,我這才得以釋懷。
然而,后來我從來自河南蘭考的一位村支書那里了解到,溫鐵軍并沒在家休養,這些天他一直在忙著為新農村建設中合作社生產加工出來的農產品尋找出路。
就在27日,溫鐵軍組織的“關于農產品如何進入市場”的重要研討會將開幕;同一天,由他組織的一個圍繞綠色農產品經銷的重要公益活動也將正式啟動。
這讓我想起了溫鐵軍“賣大米”的故事,也理解了他為何被稱為“中國9億農民的代言人”。
去年12月29日,網絡上曾出現一封奇怪的叫賣大米的信件——溫鐵軍教授鄭重推薦:“新農村建設”產品——南馬莊村無公害大米。溫鐵軍在信中這樣寫道:各位城里人,本推薦不是廣告,而是我這個老志愿者為國家級貧困縣的農民合作社做的力所能及的工作……教授賣大米,這成了媒體爭相報道的一個新聞,而溫鐵軍,就在無意中充當了無公害大米的義務代言人。
在專訪溫鐵軍時,我曾經這樣問過他:“您對農民兄弟有這樣深厚的感情,是否因為您是農村出來的孩子,因而對農民的苦難有著深刻了解呢?”
溫鐵軍的回答我至今記憶猶新:我在北京出生長大,我們家是典型的知識分子家庭。但我信奉身體力行的研究方式,我喜歡和農民打交道,事實上也只有真正深入農村,才有可能真正了解農民和農村。
“當一個人有能力有成就時,千萬別忘了當初腳下的熱土。”溫鐵軍并不主張大學生畢業后都回到農村去,學生在大量投入之后,應該得到經濟上的回報,但“勿忘熱土”是他秉持的學術和生活理念。(作者為本報北京分社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