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亞斌:產權市場的奮斗者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3日 13:56 上海國資 | |||||||||
何亞斌也曾動搖過,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堅守,因為他始終對產權事業懷有激情 何亞斌 湖北省國資委黨委委員、湖北省產權交易中心主任。曾任湖北省統計局科長、副處長;鶴峰縣縣委書記兼縣長;省統計局副局長等職。 《上海國資》記者 唐志勇
今年6月,湖北省產權交易中心將喬遷新居。其面積1800平方米的新辦公場地位于省政府附近,屬武漢市的金融商業區。 在財政沒有投資的情況下,從四處租房“打游擊”到買下新的辦公樓,從3個人到43名精兵強將,從一無所有到去年248.6億的年交易額,是前7年總和的1.4倍⋯⋯自1998年6月籌建以來,短短8年間,該中心的成績令人驚奇。然而,在這輝煌成果背后的艱辛卻并不被外人所知曉。 “一腔熱情進入,心灰意冷彷徨,心緒茫然守望,意志篤定堅持,滿懷豪情發展”。回首八年來的酸甜苦辣,湖北省產權交易中心主任何亞斌用了這五句話來歸納自己的心路歷程。“有些朋友說我太傻,干什么不好非得干產權!確實,這些年來我也曾動搖過,但最終還是堅持下來了。” “君能扛鼎” 在何亞斌家書房,掛著一幅字:君能扛鼎。這是前任湖北省美術院院長、時任湖北省文聯主席、著名書畫家周韶華書贈他的墨寶。 說起這幅字的來歷,還有一段佳話。1990年,時任湖北省鶴峰縣縣長的何亞斌結識了省美術院的領導,無意之中聽說美術院當時面臨一件窘迫之事:一位香港畫家給美術院捐贈了一部轎車,車已運到武漢海關,但要交8萬元的關稅才能提貨,院里又拿不出這筆錢來,車子只能一直閑置在海關。 何亞斌聞后未發一語,但當晚即向省財政廳廳長陳水文作了匯報。陳廳長當場表態,除解決這一難題外,安排第二天晚上專題研究美術院需要解決的一攬子問題,請美術院領導參加。 第二天,何亞斌到美術院將此事告訴馮今松院長。當時,周韶華正好也在。他心里非常感動,認為何亞斌這種辦實事又不張揚的風格,將來堪可大任,當即主動表示要送何亞斌一幅字。 何亞斌拿到這幅字一看,雄渾四字:君能扛鼎!“當時不敢掛,覺得評價太高,受不起。直到去年,一個朋友來家里欣賞我收藏的字畫,看見了這幅字,執意拿出去裱了才掛起來。也就是說,等了15年,等到我不能‘扛鼎’的時候,才掛出來欣賞周老的字。” 何亞斌自嘲說。 在某種程度上,這四個字的評價其實并不為過,勇于任事,不浮夸,辦實事,正是何亞斌的一貫風格。 鶴峰之子 何亞斌在鶴峰縣的作為,為“君能扛鼎”這四字作了很好的詮釋。許是何亞斌受了周老的勉勵之故。 鶴峰,位于鄂西大山中。鶴峰人公認,在鶴峰縣史上,有兩位最為后人稱道、各自代表鶴峰一段歷史的人物。一位是解放初首任縣委書記趙鶴巢,以拓荒大山披荊斬棘留名;另一位則是何亞斌,以銳意改革義無反顧留名。1989年—1994年,何亞斌在鶴峰縣縣長、縣委書記的崗位上嘔心瀝血,艱苦奮斗了5年多,為鶴峰縣民營經濟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時在全省獨樹一幟。 直到如今,鶴峰的人民對當年的這位何縣長仍念念不忘。 11年后,2005年何亞斌再次回到鶴峰這塊令他魂牽夢繞的土地。在鶴峰的三天時間里,不僅縣委、縣人大、縣政府和縣政協領導全體出動接待和暢談,而且許多老百姓聞訊自發而來。他下榻的賓館里人流如織、絡繹不絕。而這一切,都緣于在他的心里始終裝著鶴峰這塊土地和鶴峰人民,都緣于他為鶴峰改革和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 1989年8月,何亞斌到鶴峰后通過調查發現,人才大多在共產黨內,而黨內的人才又大多滯留在黨政機關內。他認為,優秀人才應當到企業去創造財富。但當時有政策規定,機關干部不能到企業兼職,一些干部怕丟掉機關的鐵交椅也不愿去企業冒風險。因此,他主持推出了一項很特別的“雙向選擇”制度:只要企業看得中而且本人愿意,機關干部可以到企業工作,身份不變,職務不變,待遇不變,一定三年,進出自由。此舉大大加強了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力量,成為后來鶴峰民營企業壯大的重要因素。 1992年,鶴峰縣委、縣政府作出了“大力發展個體和私營經濟的決定”(俗稱“38條”)。而這在當時可以說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了。頂著巨大壓力作出這一決定,何亞斌說:“就是為了培養人們追逐財富的意識,激發人們創造財富的動力。”1993年鶴峰被評為全省民營經濟先進縣,此后年年保留了這面旗幟。 1994年,何亞斌被省委評為全省6名優秀縣(市)委書記、縣(市)長之一。 何亞斌之后,鶴峰換了4任書記、5任縣長,但“雙向選擇”、“38條”等政策一直沒變,鶴峰的民營經濟由此連上臺階。10年后,在鶴峰縣的一次縣政協會議上,許多委員再次追溯起何亞斌的業績,政協主席胡巨壽深情地說:何亞斌是鶴峰人民的優秀兒子! 一幅春聯 也正是這種勇于任事的風格,正是在鶴峰從事過產權制度改革的激情,使得何亞斌毅然投身于產權事業,并最終挺過了最艱難的時期。 “你這個問題問得我百感交集。說句老實話,我在湖北省產權交易中心的8年,是我職業生涯中最痛苦的一段時期!”當記者問及這8年來的感觸時,何亞斌心潮久久不能平靜,沉思良久后吐出了這樣一句話。 1998年,為了促進和規范國有企業的改革,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省政府發布《湖北省國有資產產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國有資產交易必須到經省國資局認可的產權交易機構內進行,“嚴禁場外交易”。這在全國是比較早的。此外,還決定成立一家省級產權交易中心。對于中心主任的人選,領導的要求是,要有政府工作背景、有市場經濟意識、有市場經濟行為能力的“三有”人士。經過比較,最終是何亞斌中選。 過去,官員從商,基本是仕途無望后的選擇,而何亞斌其時并非如此。時任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一職的何亞斌,也面臨了職業生涯中最重大的一次選擇。 “當時確實有不少顧忌。有一位老領導勸我不要去。話說得很實在,說國有資產是‘拿起來千斤,放下去四兩’。言下之意是國有資產管理看似重要,但在當時并不為人所看重。因此擔心我到了這個崗位并不能發揮多大作用。”何亞斌回憶說。此事不幸被他言中。 盡管前路未卜,但何亞斌還是決定投身于產權事業,原因是他一直對產權制度、產權改革有著濃厚的興趣。 早在1992年,何亞斌就在鶴峰開始了產權制度改革的嘗試。他開創性地提出企業改革必須從產權制度上解決產權歸誰所有、收益歸誰支配這一根本性問題,并在鶴峰得到很好運用,為鶴峰找到了一條民營經濟發展思路,并由此奠定了鶴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而他在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攻讀碩士時,研究方向就是制度經濟學中的產權問題。 今年春節前,某媒體倡議全國產權交易機構主要負責人撰寫春聯并組織讀者投票評獎,最后何亞斌的一幅春聯被評為惟一的一等獎。聯云:“令舉‘三號’,規范官員、規范企業、規范自我,產權交易始有法;行遵‘九文’,指導改革、指導發展、指導創新,資源配置方無虞”。當記者稱贊這幅對聯立意大氣、對仗工整時,何亞斌笑著說:“先生休要謬夸獎。這幅對聯在平仄方面還有不如人意之處,但形式只好服從內容了。這是發自我內心的謳歌,我對國務院國資委‘一拖九’法規的贊美之意表達了產權界所有人士的共同心聲,因此與其說是我得了獎,不如說是3號令得了獎。” 猛士唱大風 難怪何亞斌對3號令充滿感情。經歷了多年困頓后,2003年3月,國家決定改革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實行管資產與管人、管事相結合的新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設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同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的《決定》首次提出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首次提出規范發展產權交易。國務院國資委成立后,很快發布了《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即3號令,給中國產權市場帶來了春天。3號令發布以來,他寫了很多文章,在市州國資委培訓課堂里,在報刊雜志上,他利用一切機會宣傳3號令,在工作中落實3號令。 3號令發布之日,他興奮得不能自已!認真領悟,用三天時間就寫出了6000字的《偉大的里程碑》發表。他提煉出3號令的精髓,暢談學習體會,提出落實的意見。國務院國資委領導看到此文后,給出的評價是,3號令“偉大”不敢當,“里程碑”確實可以稱得上,這篇文章對3號令的精神實質把握得比較到位。 針對個別地市黨政領導干部所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規范國企改制工作的意見“束縛了地方的手腳”,3號令執行“太麻煩”的責難,他奮起批駁,并且將執不執行3號令、加不加強國有產權監管,上升到能否鞏固執政黨地位的高度來認識。2004年9月,在十六屆四中全會閉幕當日,他就寫出了《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高度進一步提高做好國有產權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文章,其中特別講到俄羅斯和原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在改革過程中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從而動搖了執政黨地位的前車之鑒,以此警示全黨。這篇文章被新浪網轉載后,得到廣泛認同。 何亞斌除了借鑒國外教訓外,還借古喻今。2004年春節期間,他重讀《紅樓夢》,寫出了《從賈府的衰敗看公有資產監管》一文,在《上海國資》發表后,社會好評如潮,成為引用率很高的文章。 3號令實施一年后,何亞斌總結出,執行3號令的阻力來自內部人控制。他寫出了《中國產權市場發展的最大風險來自于轉讓方內部人控制》,在廈門“產權市場發展與風險防范研討會”上演講,對如何控制內部人控制提出了實際的對策,引起了與會人員的共鳴,聽眾多次自發熱烈鼓掌。 3號令實施兩年后,何亞斌在接受新浪網采訪時態度堅決地強調,“解決中國產權市場規范和發展的途徑,第一是全面落實3號令,第二是深入落實3號令,第三是長期落實3號令。舍此別無他途!” 2004年,他利用8個月的夜間,寫出了32萬字的專著《產權交易新工具》,當年10月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頗受產權界人士的推崇,著名產權經濟學家常修澤稱贊這是“一部實用且有新意的產權交易著作”,并寫出書評在《長江日報》推薦。 何亞斌的許多觀點被后來的實踐證明是正確的,因而為業界同仁所贊佩。 ——他率先提出資本與人的配置問題。他認為,產權交易的根本目的不僅僅為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而應著眼于資源有效配置。而資源配置不僅是經濟布局和結構的調整,還應是產業的重組,是人與資本的重組。他提出,產權交易不僅僅是要實現資本規模的擴大和資本結構的改善,而且要實現經濟資本與優質人力資本特別是優秀企業家的最佳結合。他這個觀點在1999年4月碩士論文中提出時,即為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的博導所贊賞。這些觀點隨后在《中國信息報》、《國有資產管理》、《湖北日報》上發表。在實踐中,他主持湖北省產權交易中心創造出“評審加競價”的方式來應用這一理論。“評審”就是對同一標的意向受讓方評審,找出幾個優秀的意向受讓方,特別是優秀企業家;“競價”就是在同是合格的受讓方之間競價。在這里,他們把找到優質人力資本放到競價的前面。 ——他正確論述了國有資產流失與保值問題。他提到,鄧小平說過“既要反右,又要反左”,中國產權交易同樣既要反右,又要反左。他認為,中國目前的資產評估方法大多采用“重置成本法”,極少采用“未來收益法”,很不科學。加之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素質懸殊,因此評估報告無論是從理論上講還是從現實上講,都只能作為交易的參考。死守評估報告是可笑的;交易價低于評估價就是“流失”,高于評估價就是“增值”的觀點因之也是可笑的。何亞斌認為,充分的競爭市場才是發現價格的唯一場所。既要反對不顧評估結果,惡意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行為,又要反對自冠國有資產“衛道士”,動輒以評估值為標準指責國有資產流失的言論。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辦法,是讓國有產權進入省級以上國資委選擇確定的產權交易機構內規范操作。由此則一切“反惻自消”。 ——他在中國產權界第一個提出了不良資產證券化問題。他運用美國不良資產證券化的先鋒理論,寫出了《不良資產證券化:產權交易業務的創新》和《從資產證券化中尋找大商機——再論產權交易業務創新》,受到北京大學一位經濟學教授的贊許。 ——他堅決反對企業改制中的急性病。何亞斌認為,中國國有企業經過了50多年的塑造,很多問題已積重難返,對這樣的企業實施改革,既不能拖下去,也不能采取俄羅斯的“休克療法”,必須一廠一策,反復研究,切忌“急性病”。有些地方黨政領導強行規定把本地國有企業一個月、半個月甚至一周內全部改制完,把50年積累的問題用5天時間解決,這怎么可能呢!許多國有企業改制弄虛作假,只好“二次改制”、“三次改制”就是明證。 在產權業界,何亞斌是有名的筆桿子,他堅持做到“文必己出”。大氣、有思想是其文章的一貫特點。正是鄭板橋的風格,“直抒血性為文章” 。 何亞斌為人謙恭,注意學習別人的先進思想和成功做法,并利用一切機會宣傳兄弟省市的經驗,推進產權市場共同發展。他在業界公開場合宣傳過江西大力整合產權市場的經驗,福建利用產權引進外資的經驗,河北股權托管的經驗,黑龍江基礎管理的經驗,江蘇業務開拓的經驗,廣州市場配置的經驗,上海、天津、北京機制靈活和工作有為的全面經驗等等。他很崇尚唐代楊敬之詩句:“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何亞斌不僅思想活躍并且比較深邃,更是一位務實的實干家。 2005年,是何亞斌從事產權事業以來最為舒心的一年。在湖北省國資委的領導和支持下,以“五統一”為旗幟,整合湖北市場,將產權市場做大做強的思路得以初露端倪。湖北目前形成了以省產權交易中心為龍頭,9個分中心為節點,以產權交易為主業、股權托管為補充的初步統一的市場體系,為建成區域性產權交易市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